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们乌兰察布盟有27个国营苗圃,总土地面积37,861亩,其中育苗用地8309亩,是繁殖推广优良树种、培育绿化造林苗木的基地。长期以来,我盟国营苗圃在党的林业政策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了以育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克服困难,勤俭办圃,为造林绿化培育了大量苗  相似文献   

2.
一、种苗基地建设现状1、育苗基地敖汉旗年可育苗面积达5000亩,其中场圃可育苗面积3000亩,集体个体可育苗面积2000亩。2012年,敖汉旗林业局规划从2013~2020年,将建设山地苗圃10万亩。同时,育苗品种也呈现出了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的发展趋势,造林树种不再单一,城镇绿化美化树种更加丰富,形成了以国有场圃为主、个体育苗为辅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苗木  相似文献   

3.
昔阳县林业局在苗圃建设上 ,思路新、措施好、发展快、变化大。去年全县建立骨干育苗基地 4 3处 ,育苗73hm2 ,培育容器苗 2 0 0 0万袋 ,保证了全县重点造林工程和四旁绿化用苗。1997年以来 ,昔阳县根据山区综合开发、太行山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 ,把全县林业整体规划为 13个工程区 ,并配套性地筛选建立了 4 3个骨干育苗基地 ,并确定了苗圃的主育树种和经营方向。县林业局在面临政府职能转变、企业减员增效、许多单位职工下岗分流的形势下 ,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 ,选准了股份合作林业的突破口 ,率先带头 ,鼓励职工承包苗圃 ,开发荒山。他们还与…  相似文献   

4.
满归林业局按照标准化苗圃建设的要求,于1986年开始兴建中心苗圃,1987年正式开始育苗.截至1996年末,该苗圃累计育苗近3000万株,除满足本局更新造林的需要外,还支援了部分兄弟局的造林用苗.局中心苗圃占地总面积170亩.可育苗面积124亩,每年可育苗15亩.换床30亩,可提供下年上山造林苗木250万株.苗圃各项生产设施齐全,育苗过程从整地、作床到除草、松土、施肥、病虫害防治、排灌、播种、换床等,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5.
李涛 《陕西林业》2005,(2):47-47
宁强县中心苗圃隶属于县林业局,苗圃创建已有50年的历史,现有干部职工16人,占地122亩,是宁强县造林绿化苗木的生产基地,已形成了集育苗、科技示范、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苗圃。年产各类苗木600万株,实现产值500余万元,被省、市林业部门授予“无检疫对象苗圃”。  相似文献   

6.
兴办国营苗圃,旨在为造林绿化提供量足质优的苗木.近十多年来,国营苗圃在资金短缺,生产条件差的情况下,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较好的贯彻执行了“育苗为植树造林服务”的指导方针,为全疆的造林绿化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国营苗圃固有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与其肩负的历史重任并不那么相称,仅就苗木生产而言,全疆75处国营苗圃,经营面积达3.6万亩,年育苗面积8千余亩,年产苗量4千万株,分别占全疆年育苗面积和产苗量的7%和8%,在苗木市场发生较大波动时,调剂、平衡的能力有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牛志刚 《河北林业》2013,(10):27-28
崇礼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林木种苗培育的特色。县林业局立足自身优势,结合造林绿化实际,转变苗圃经营理念,迎合苗木市场需求,本着"选特色、成规模、细经营、出精品"的原则,以该县国营石嘴子苗圃和大夹道沟苗圃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育苗科技含量,为全县造林绿化、打造生态旅游县区提供优良种苗。几年来,崇礼县林业局苗圃先后为全县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增绿添彩、生态廊道、旅游景区绿化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优良苗木3100多万株,  相似文献   

8.
宽甸是我省重点林区县之一。为加速绿化荒山荒地,培育优质壮苗,除国营苗圃育苗外,该县还着重抓了全县社办苗圃育苗。全县二十个农村人民公社,社社都办起了苗圃,基本上实现了集体育苗基地化、专业化。一九八一年全县育苗五千七百一十九亩,其中公社育苗一千九百四十九亩,占百分之三十四点一。总产苗一亿九千三百多万  相似文献   

9.
随着林业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永嘉县的林木种苗生产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全县生产、经营林木种苗的单位除了两个国营林场和一个国营苗圃外,个体生产经营户达34户,育苗面积达400余亩,每年为绿化造林提供优质种苗200万株以上。去年更是为永嘉县“迹地更新年”的大规模绿化造林提供优良树种杜英、苦槠、木荷、风香、杨梅等10多个品种的优质壮苗350万株,全县迹地更新造林面积达到32530亩,永嘉县因此被评为浙江省造林一等奖。作为基层林木种苗执法管理机构,浙江省永嘉县林业种苗管理站自2003年挂牌成立以来,始终把种苗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林业建设的发展,我区的育苗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近10年来,全区已建立各类苗圃964处,年均育苗面积11万多亩,每年可为造林绿化提供各种苗木10亿多株,已有三分之一的旗县基本上实现了造林苗木自给。现在,从自治区到旗县,林木种苗管理体系和生产体系已初步形成,骨干苗圃建设已初具规模,育  相似文献   

11.
全省园林、建设、交通系统现有国有园林苗圃55个,育苗总面积约6000亩,年产各类绿化苗木约480万株,年销售量占产量的30%左右。国有林业苗圃241个,育苗面40020亩,多以生产荒山绿化苗木为主,附带生产园林绿化苗木。私营和个体苗圃13000个,育苗面12万亩以上,多属小而全型,品种较多,数量不足,价格低廉,服务灵活。  相似文献   

12.
青阳县紧抓林业生态建设和毗邻的"长三角"城市发展大量需要绿化苗木的机遇,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业.目前,全县已建成绿化苗木基地3000亩;涌现出苗木大户140余户;每年育苗120亩,年产造林绿化苗木近900万株,培育花卉盆景、树桩愈10万盆.仅此项产业每年为育苗户、盆景培植户、花农增加收入5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3.
鄂托克前旗国营林业事业二十多年来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有了较大发展。截止一九八三年十月底统计,全旗国营造林保存面积发展到十万三千一百亩,苗圃基地建设七百一十九亩,现育苗四百二十四亩,历年支援社队造林种苗二百五十五万株、灌木沙柳  相似文献   

14.
国有苗圃是培育造林、绿化优质苗木的重要基地,也是引导集体和群众育苗的示范场所。因此,抓好全省国有苗圃建设,对保证各地造杯灭荒用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 ,太原市林木种苗工作围绕全市林业建设重点 ,转换经营机制 ,调整树种结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种苗生产投入 ,深化国有苗圃内部改革 ,调整育苗基地布局 ,进一步提高了种苗的数量和质量 ,推进了全市种苗生产的发展 ,为造林绿化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据统计 ,全市共完成总育苗 0 .4 4万 hm2 ,年均完成育苗 873hm2 ,占计划任务的 112 .6%。 5年提供各类造林绿化苗木 4 .13亿株 ,基本保证了全市造林用苗 ;5年完成采收、调剂林木种子 6.2万 kg,品种由过去的油松、侧柏、刺槐等 6种增加到 15种 ,不仅保证了全市飞播造林和常规育…  相似文献   

16.
陈平乡陈平村是宾阳县杉木育苗重点基地。长期以来每年提供的杉苗均占全县的50%以上。但以往都是在造林的当年作号召性的育苗计划安排,由群众自育自售,产销脱节,育苗面积起伏变化大,苗木年余年缺,价格波动剧烈,影响群众育苗的积极性,全县苗木生产工作局面被动,影响了造林计划的实施。1980年和1981年分别为18.28亩和5.48亩,苗木供应短缺,1984年回升为61.76亩、产苗308万株,1985年春造林季节  相似文献   

17.
《国土绿化》2006,(8):F0003-F0003
舞阳县地处豫中平原,宜林面积70万亩。 近年来,通过林业生产决战年、城市建设决战年和公路建设决战年等大型活动,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城、镇、村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农民植树造林及护林爱林意识显增强,全县城乡绿化、通道绿化、农田林网、小杂果基地、速生丰产林、四荒造林、园林花卉的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县林木已达2100万株,蓄积量达11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4.8%。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67.2万亩,四荒造林1075亩,高标准绿化省、  相似文献   

18.
通辽市不断强化种苗基础建设,优化结构,初步实现主栽品种苗木自给,个别品种适当调剂的林木种苗供应体系。目前,通辽市已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9处,面积2100亩,年产优质种条2000万株;采种基地20处,面积 18.5万亩,年采收各类林木种子25万公斤;建设各类苗圃和育苗点812处,育苗3.1万亩,年产苗量达2.5亿株,可出圃苗达2.2亿株。 ──完善落实政策,调动育苗生产积极性。该市先后出台了《通辽市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定向栽培意见》、《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通辽市林木种子采收管理办法》、《通辽市…  相似文献   

19.
种苗基地建设是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环节。近年来,宁陕县狠抓种苗基地建设,全县种苗基地面积已达1400多亩,年产苗木1千万株,种子150吨,有百亩以上苗圃2个,千亩油松、华山松采种基地地1个,百亩以上良种采穗圃2个,中药材基地有待于发展,花卉生产基地实现了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兴安盟突泉县加快了造林步伐,近10年巳造林37万亩,是1981年前32年造林面积总和的1.6倍。但是,由于造林苗木不足,埋干压条造林比重大(约占35%),所植苗木也多从国营苗圃远途调进,苗根失水较多,加上旱象严重,致使造林两率偏低。1989年抽检,全县造林合格面积比值仅为18.2%.为此,县委、县政府于1989年春提出了每村建10亩以上育苗基地,并达到“三有”标准(即:有井、有围墙、有技术人员专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