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杰 《农业考古》2003,(4):306-306
1997年4月,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以“茶”为题材的邮票,共有4枚,分别为:茶圣、茶树、茶器和茶会,在当时成为茶文化界的一件盛事。这套邮票当初的方案并非如此,而是另外一组内容,4枚分别为:蒙山顶上茶、西湖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和武夷山岩茶,另有1枚小型张“陆羽画像”。第一套方案虽未能实施,但亦足可见武夷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续)二、修性──茶文化的道德完善北京茶叶学会邹明华茶,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而且影响人的心性。茶的属性、饮茶活动本身以及饮茶方式,都有可能感染我们的道德情操。茶是一种文明饮料,被人们认为是“饮中君子”。人们把茶品与人品相联,说茶德似...  相似文献   

3.
邮苑茶香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形象的百科全书”、“传播友谊的使者”。集邮活动是一项社会性的文化活动,让“国饮”和二十一世纪健康饮料的茶与邮结缘,将茶文化主动融入邮文化,通过集邮活动能提高人们的茶知识及其鉴赏能力与购买欲,获得茶邮双赢。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诞生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但我国以茶为主题的第一套特种邮票的发行,却迟至1997年。这套登上“国家名牌”的1997—5《茶》邮票从申报至发行,可谓其几经磨难,历时八年,终修成正果。这套殿示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容之一的《茶》邮票共4枚:4—1茶树(面值50分)。  相似文献   

4.
建茶史微     
建茶史微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叶学会巩志,姚月明建茶,建州之茶,占有“建溪官茶天下绝①”之赞誉;宋·周绛《西溪丛语》说:“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历唐宋以降数朝千余年来声誉不绝。明末清切,武夷岩茶(乌龙茶类)脱胎于历史上的建茶,从中演化脱颖而诞生...  相似文献   

5.
茶博会:场面火爆。展示茶叶企业实力的“大舞台” 6月18日至21日,由湖北省农业厅支持,湖北省茶叶学会、湖北省茶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09华中(武汉)茶业博览会暨茶文化节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18日上午,湖北省农业厅果品办主任、省茶叶学会理事长、组委会主任李传友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6.
台1994年11月法门寺国际茶会期间,北京茶叶学会张大为先生召集了出席会议的湖北天门、浙江湖州部分代表讨论了一组4枚中华茶文化内容的邮票设计意见,焦点是陆羽的形象问题。陆羽的形象特征,唯一的依据是传为他自己写的《陆文学自传》。这个自传是他诏拜太子文学不就的49岁以后写的,不但写了长相还写明了衣着。大家讨论时都希望能重新塑造一个劳动实践型的,而不是士大夫式的陆羽,我谈到我收集10幅关于陆羽的画像印刷品,并寄了一些给张大为先生转给设计者看看。1997年4月邮票发行了,在茶人中意见较大的也就是面值50…  相似文献   

7.
举办地点 :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时间 :2 0 0 3年 6月 6日 - 9日主办单位 :中国茶叶学会、福建省茶叶学会协办单位 :厦门茶叶学会、全国部份省市茶协承办单位 :今日展览 今日中国信息同时举办 :中国绿色食品饮料展 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本届“茶博会”是在去年由中国茶叶学会 ,福建省茶叶学会 ,海峡两岸茶叶同业协作等及全国部分省市茶协海内外二十七家媒体联合举办成功的基础上 ,再一次以最高档次 ,大规模 ,有成效的业绩向您致于诚挚的邀请。相信在“两岸三通茶叶先行”之际 ,今年海内外商家及台商港商前来参观、研讨、洽谈合作、展销订…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31日~6月13日,南京图书馆古籍部与江苏省茶叶学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古代茶文献与江苏名茶展。”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抽调人力,从浩瀚的馆藏图书中,精选出一百余部珍本古籍,按照茶叶历史发展脉络,分“茶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南北朝以前的茶文献)”、“茶业的蓬勃兴起(隋唐五代茶文献)”、“茶的繁荣昌盛(宋元茶文献)”、“茶业的由盛转衰(明清茶文献)”、“茶叶贸易与茶法”和“名闻遐迩的江苏名茶”六个专题展出。整个展览布置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粗略勾勒出“中国茶叶五千年”的基本轮廊。同时,还展出了江苏…  相似文献   

9.
宁红区茶叶科研的追溯与展望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全国著名工夫红茶之一的“宁红”主产地──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产品名扬海内外,考其发展之成因甚多,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为其重要因素之一。在走科技兴茶必由之路的今天,追溯过去,观今鉴古,展望未来,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10.
波士顿毁茶事件触发北美独立战争武夷山市吴骥1973年,美国发行了一套“波士顿茶党”的200年纪念邮票,共主图记载了北美人民抗击英国殖民暴政的波士顿毁茶事件。不久,美国波士顿市一名海底探险家巴利。向当局申请打捞波士顿港口沉下海的342箱中国武夷茶叶的许...  相似文献   

11.
《茶》邮票纪事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郑启五因为嗜茶,也因为集邮,故《茶》邮票发行之前便按捺不住,写了好几篇相关文意,有的抒发期盼之情,有的托出杞人之忧,反正心头有话积压,不吐不快。《茶》邮票正式上市之日,正逢邮市“高烧”之时,尽管我一再自称不为“烧”之所...  相似文献   

12.
京城茶人相聚五福品茗论雅再创风流北京松波近期,首都文化人界开年即逢大喜事。以“天下茶人是一家”为命名的京城茶人大聚会,在阜外“五福茶艺馆”隆重举行。这次盛会以茶会友,汇聚了首都茶叶协会、各家茶叶公司、茶艺馆、茶馆及各界名流、新闻媒介等爱茶人士。在品茗...  相似文献   

13.
众人饮茶,各取所需,就感觉上而言,口干舌燥时来杯大碗茶,一饮而尽立马生津解渴,那叫一个“爽”;研讨、开会发言中,一杯清茶相伴,不时小啜几口,清嗓润喉使语音清晰自如,那叫一个“顺”;闲暇海聊时,三五成群,备套茶具,沸水沏茶以助谈兴,那叫一个“乐”……。而到了有心于茶叶品质评价(下简称“茶评”)的人那儿,饮茶便多了几分美的感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茶评又为何能与审美判断有牵连呢?要想提示这一问题,我们就得先弄清茶评的内涵。对茶叶品质的评价,在农学院里是一项专门的学科,称之为“茶叶审评与检验”。换句话说,茶评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14.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6):91-91
2007年10月13~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贵州省农业厅、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联合主办,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贵州省茶叶学会承办的“第十一期全国有机茶、无公害茶开发培训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培训会涉及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机茶种植加工的生产技术、有机茶认证的程序及监督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茶圣陆羽在余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清源 《农业考古》2002,8(2):25-27
唐代茶圣陆羽(733—804年),其足迹遍及全国32州的茶叶产区,经多年的认真考察,写出了《茶经》三卷,《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故后人称奉他为“茶圣”、“茶仙”、“茶神”。……  相似文献   

16.
《农业考古》2001,(4):366-367
《中国茶叶艺文丛书》(一套5本)为填补空白之作,由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中国茶叶艺文丛书》分别以现当代茶诗茶词、茶事散文、茶事小说、茶歌茶曲、茶论新说各一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茶叶艺文的精华之作,并每本书前都载专文对有关艺文的流变、特色、影响作了深入的介绍。丛书由……  相似文献   

17.
唐代即有“茶药”(见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王国题写的“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可见,茶就是药,并为药书(古称本草)所收载。但近代的习惯,“茶药”一词则仅限于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预防和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5日,贵州省凤冈县政府与北京金王国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联手助推“中国凤冈·天然锌硒茶”这一品牌,提高凤冈茶叶的知名度,让凤冈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与茶结缘     
我爱喝茶。但这个嗜好是在年近而立时才开始染上的,可谓后知后觉,起步甚晚。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此前就不喝茶。只是说起初的所谓喝茶,多半只是为了解渴,还当不得一个“品”字。我的家乡天津并不产茶,但客来待茶的习俗还是挺“正统”的。家家都备有一个大茶壶,冬天时天冷,怕茶凉了,就在茶壶外头做一个大棉壶套。家里来了客人,奶奶就会从那只旧茶叶罐儿里抓一把茶叶,用滚开的水沏上,还要把壶盖盖上“闷”一阵儿。京津地区都爱喝花茶,据说“闷”一下是为了让茶中的花香充分挥发出来。我之所以对那个大棉壶套印象颇深,是因为在我儿…  相似文献   

20.
刘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确定茶为中国“国饮”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国是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 ,在世界茶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 ,我国又是茶叶的故乡 ,茶文化源远流长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 ,倡导茶为“国饮”很有意义。这有利于展现中华茶叶古国的风韵 ,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知名度 ,扩大产品出口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议 ,扩大内需 ,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有利于促进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 ,以茶会友 ,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确定茶为“国饮”是一项崭新工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