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诊断、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疫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病死率高达100%。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体外培养、分子生物学、病毒的检测和疫苗等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3.
兔出血症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兔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100%,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主要从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编码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基因疫苗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兔出血症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进一步研制兔出血症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试剂提供理论基础,以期能更有效地防治此病。  相似文献   

4.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致死率可达100%。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学、流行特点、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兔出血症病毒接种幼年兔及乳兔的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传义  张英 《畜牧与兽医》1994,26(5):212-214
用兔出血症病毒人工接种一月龄与二月龄幼年仔兔,结果证实兔出血症病毒亦能感染并致死幼年仔兔,但感染类型与青成年兔的典型兔出血症不同,主要特征有病程延长,血凝价低或无血凝和黄疸肝炎等等。用兔出血症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的ELISA试验及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自血凝试验阴性的幼年兔各脏器均能检测到兔出血症病毒。人工感染乳兔虽未致临床病症,但扑杀检查见有坏死性肝炎病变和轻度肾小球性肾炎,且自肝肾等血凝检测阴性的病科中,用ELISA试验及细胞培养均可检测和分离到病毒。研究结果表明,血凝阴性并不能排除非典型兔病毒性出血症感染。  相似文献   

6.
ELISA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O”型红细胞吸附解脱法提纯制备的兔出血症病毒抗原,成功地建立了ELISA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的方法。实验证明,该ELISA方法敏感、特异,与HI试验结果有极好地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发病兔场兔的死亡病因并对其病原进行鉴定分析,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病毒分离、纯净性检测、血凝性检测、致病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以及qPCR和测序鉴定,用病死兔病料组织接种健康易感家兔,成功分离到1株兔出血症病毒。分离株病毒不含细菌、霉菌、支原体;对人"O"型红细泡的血凝效价为1∶1024;分离株病毒能够使健康易感兔在96h内全部死亡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出血症病毒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病毒具有中和作用;用分离株病毒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分离株病毒通过qPCR测序鉴定为RHDV毒株。  相似文献   

8.
<正>1.病因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本病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死前发出  相似文献   

9.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家兔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其中尤以青壮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但哺乳仔兔不发病。给养兔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 3个不同代次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进行了最小致死量测定 ,并对经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F1代毒种繁殖冻干的 1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F3 代毒种 (1998.4 .6冻干 )进行了血凝性、特异性、最小致死量、免疫原性鉴定。结果表明 ,三个不同代次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在 -70℃条件下分别保存 15年、10年、15年 ,其最小致死量均可达到 10 - 4稀释 ,家兔 3/ 4死亡 ,符合规程要求 ;繁殖毒种的鉴定结果也可达到规程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潜伏期短,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几乎100%)。以短时间内体温升高或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紧急防治措施山西长治康宝制药厂046011张国庆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自1984年刘胜江等在我国江苏无锡地区首次发现本病以后,迅速蔓延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墨西哥、欧洲大部分国...  相似文献   

14.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潜伏期短、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几乎100%),以短时间内体温升高或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死前高声尖叫,死后可从鼻孔流出泡沫样血液,以及呼吸系统出血和实  相似文献   

15.
兔出血症病毒(RHDV)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 RH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目前所有已测的兔的品种(系)都表现出对该病的易感性,但在自然条件下, RHDV只感染年龄较大的家兔, 2月龄以下的仔兔自然感染时一般不发病。该病自 1984年春在我国江苏无锡、江阴等县市首先暴发后,迅速流行蔓延开来,迄今为止,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所有省份都有 RHD的流行报道。此后朝鲜于 1986年开始…  相似文献   

16.
兔病毒性出血症(RVHD)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该病自1984年2月在江苏无锡地区首次发现以来,人们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动态地研究该病病毒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报道还较少。为此,本试验利用血凝(HA)、血凝抑制(HI)和SPA协同凝集试验动态系统地测出各组织器官的病毒滴度,探讨免病毒出血症的发病机理,进一步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纯化兔出血症病毒抗原,以戊二醛醛化绵羊红细胞为载体,成功地建立了间接血凝试验用以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与血凝抑制试验和琼脂双扩散试验比较,其敏感性比血凝抑制试验高32倍,比琼脂双扩散试验高1024倍.致敏红细胞于4°C保存四个月仍有效.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它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984年中国首次报道了该病。RHDV曾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因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备受养兔业的关注。1989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正式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TaqMan MGB探针实时检测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根据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保守基因VP60设计了1对引物和1段Taqman MGB探针,建立了用于检测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试验中能够检出的RHDV VP60基因质粒拷贝数达103数量级,能够检测到RHDV病毒核酸最低量可以达到5 pg,未检出其他病原的RNA。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TaqMan 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均达到试验设计要求,能快速检测临床样品中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适合于兔各脏器及肌肉组织中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快速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氯仿,聚乙二醇一硫酸葡聚糖钠盐二相系统和蔗糖密度梯离心法,从患兔出血症死亡兔肝组织中提取,纯化病毒。该病毒粒子无囊膜,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一般为33-37nm。共三角剖分数T=3,共有32个子粒,每一子粒为中空,外径为9nm左右的圆形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