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凉山自1959年飞播云南松至今成林面积达200万亩左右,已届中幼林,急待抚育间伐.为探讨不同林分密度云南松飞播林抚育间伐的起始期、强度、间隔期.我们引用六十年代日本创制和近年来我国林业工作者编制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和技术,结合云南松飞播林生长特点,编制了云南松飞播林林分密度管理图,作为定量间伐、生长预测、资源清查等合理经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正>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个少林省份,森林覆盖率仅12%,有大面积荒山急待造林绿化。为了加快荒山绿化步伐,1979年开展了飞播造林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十年中,全省共完成飞播造林面积336万亩,已成苗成林120多万亩。早期的飞播区已郁闭成林,有的已开始间伐利用。目前全省的飞播造林正向基地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计划于1995年  相似文献   

3.
我场十多年来营造杉木林3万多亩,均已郁闭成林.1974年开始,进行了成林抚育间伐,至1977年止,抚育间伐面积2500亩,出间伐材1250立方米.通过抚育间伐,改善了林地条件,促进了林木生长.东风工区马颈山杉木林80亩,1975年抚育间伐后,生长迅速,现在,14年生一般树高14米,胸径19厘米;最高的达21米,胸径35厘米.  相似文献   

4.
飞播造林是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的一种大规模机械化造林方式。由于受机械设备、气候、立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飞播林较人工林树种单纯,林木稀稠不匀,生长差异显著,林地生产力低。适时适量适法地开展抚育间伐较人工林更为重要,是飞播林速生丰产的关键措施。我省从1979年开始飞播造林,目前已成林163万亩,约有三分之一需要抚育间伐,怎样才能搞好飞播林的抚育间伐呢?主要应掌握抚育间伐的开始期、强度、间隔期以及间伐方法等技术关键。一、确定适宜的抚育间伐开始期。抚育间伐的开始年龄与经营目的、树种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5.
宁强是陕西省最早的飞播造林县之一,飞播成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3个飞播造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县之一。自1971年开始飞播以来,截至2009年底,累计飞播97个播区,飞播造林153万亩,有效面积112万亩,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8.5万立方米。全县人工造林成林保存面积80万亩,其中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75.4%。飞播造林加快和促进了全县荒山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6.
我省西昌、凉山地区自1959年开始先后用云南忪进行多次飞机播种造林,现保存约四十万亩。飞播林的特点是;面积大、成活率高、出苗齐、林子密、郁闭快、林相好。为探索飞播林分的生长发育规律,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木材质量,缩短培育周期,从1964年开始进行抚育间伐试验,有的林分已抚育间伐三次。但抚育间伐面积还未达到飞播林四十万亩的20%,绝大部分林分郁闭后,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  相似文献   

7.
飞播造林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陕西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58年,1969年首次飞播试验成功。此后,又进行了为期10年的扩大试验。从1980年起全省飞播造林转入正式生产阶段,每年以100—120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目前,全省飞播成林面积为70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个多百分点。商洛市连续31年飞播造林,面积达650万亩,已经郁闭成林280万亩,活立木蓄积700多万立方米。丹凤、山阳、商州三县(区)相邻的流岭两侧连片飞播林面积达110万亩,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飞播林基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省飞播造林事业的深入发展和成效的日益提高,飞播林的经营管理问题愈来愈成为全省各级飞播主管部门的头等大事。目前,我省已飞播造林2300万亩,可望成林900万亩,如不切实解决好飞播林的经营管  相似文献   

9.
南阳地区为加快荒山造林绿化步伐,采取积极措施,认真搞好飞播造林工作,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自1981年开始试验以来,已在淅川、西峡、内乡、南召、桐柏等5个山区县累计完成飞播面积166.34万亩,造林131.82万亩,共设飞播区115个。通过管理,早期的飞播区大都郁闭成林,有的已开始间伐利用。全区已初步形成了4片具有一定规模的飞播林基地,总计面积45万多亩,其中内乡和南召的两片基地已划入全省飞播林基地建设的重点。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建立健全飞播机构,自上而下形成管理体系。地区行署和有关县政府召集林业、交通、邮电、石油、公安等部门成立飞播造林指挥部,有关乡、镇成立了飞播造林领导小组,村村有护林队伍,由主抓领导挂帅。重点县设立飞播管理站等专职机构,南召县还在重点乡设飞播分站,使飞播造林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相似文献   

10.
飞播造林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优点,是在人工造林困难的地方进行造林绿化的一种好方法。我省自一九七九年开始飞播造林,飞播面积已达400万亩,目前成苗成林面积120万亩。但由于飞播林面积集中,多是针叶林,易发生森林火灾。我省卢氏、栾川、西峡  相似文献   

11.
飞播剪影     
我省林业勘察设计院飞播队,自1971年建队至今,先后在延安、汉中、安康、商洛、宝鸡、渭南六地(市)飞播造林502万亩,现已有71万多亩郁闭成林,陆续进入幼林抚育间伐期。  相似文献   

12.
宁强是我省飞播造林成林面积最好县之一,成林面积近70万亩,活立木蓄积95万立方米,由于地处秦巴山地,受地域因素、技术、资金影响,飞播中幼林抚育经营未能跟上,严重制约了飞播造林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后,我省飞播造林的发展从无到有,步伐由小到大,现在,每年以100—120万亩的速度向前迈进。截止1993年,飞播总面积1665万亩,成林成苗面积700多万亩,占飞播总面积42%,占宜播面积的56.6%。飞播造林为绿化三秦大地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现在成林成苗面积中,已建成了用材林基地550万亩,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林150万亩。在秦巴  相似文献   

14.
汉中地区飞机播种造林工作,从1971年开始,24年共投资1477万多元,在9个县206个播区的475万多亩荒山野岭上,动用飞机2400余架次,共撒播9种树种275万多kg,已经成林、成苗和可望成林的面积190万亩,占飞插总面积的40%,占飞播有效面积的58%,是全省飞播造林面积最大、成效最好的地区之一。初步估算,现有林生长蓄积总价值在3亿元以上,超过总投资的20倍。大面积的飞播  相似文献   

15.
浅谈陕西省飞播林经营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飞播造林始于1958年.50年来全省累计完成飞播造林3000万多亩,可望成林约1500万亩,目前已查清郁闭的飞播林达900余万亩,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3个多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一、飞播造林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飞播造林,就是利用林木有天然更新能力的特点,采用飞机撒播树种,依靠自然立地条件,使种籽生根、发芽、成苗,经过抚育管理,达到成林成材,扩大森林资源,恢复和促进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目的的一种造林方法。飞播造林具有如下优点: (一) 速度快、效率高:我省从1960年到1985年,全省共造林11800万亩,其中18年开展了飞播造林,面积为2010万亩,占全省总造林  相似文献   

17.
飞播造林在生态建设中的前景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飞播造林从1958年开始,截止1997年已推广到全省的9个地市、64个县区,总面积达134.67万hm2,成林56.67万hm2。飞播造林在我省灭荒、治沙、“三北”防护林和长江防护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中所起的作用日渐显著。1飞播造林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1.1飞播造林为我省生态建设造就了大面积防护林基地我省飞播造林在转入大面积推广后,注意了飞播造林与经营管理的基地化、集约化建设,从而使成片成林面积有较大地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成林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有82片,10万亩以上的有15片,丹凤县流岭播区、宁强县、紫阳县等3个“百万亩”飞…  相似文献   

18.
宁强是陕西最早的飞播造林县之一,飞播成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三个飞播造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县之一.先后被授予全省飞播造林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飞播造林先进单位,飞机播种造林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9.
南宁地区自1961年开展飞机播种造林。1983年调查,成林面积162.52万亩,中、近熟林面积58.05万亩。连片5万亩以上的飞播林达73.73万亩,占飞播林总面积的45.4%。经过多年封山育林和经营活动,飞播林出现了树种更替,形成了针阔混交林。现将飞播林树种更替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商洛地区飞播造林始于1975年,截止目前,已在160个播区飞播造林450万亩,其中有效面积336.4万亩。据历次飞播成效调查,1991年以前飞播的成林面积为187万亩,其面积占到全区用材林面积的2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