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杨建华 《中国饲料》2023,(16):77-80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发酵物对水稻秸秆饲料酸化和降解的影响。试验共5组:对照组(不做发酵处理)、试验组1(益生菌)、试验组2(益生菌+纤维素酶)、试验组3(益生菌+木聚糖酶)和试验组4(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将各组水稻秸秆置于避光干燥的条件下15℃?贮存10?d。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发酵组水稻秸秆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0.05),此外,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显著下降22.71%、34.54%和26.35%(P <0.05);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发酵组水稻秸秆饲料pH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 <0.05),同时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 <0.05);益生菌+纤维素酶+木聚糖发酵组水稻秸秆饲料中苦味氨基酸(赖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而甜味氨基酸(脯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 <0.05),对其他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  相似文献   

2.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饲喂价值的影响,筛选高效青贮生物添加剂,探索实用的水稻秸秆饲料转化技术,以水稻品种龙粳31秸秆为试验材料,生物制剂共设置 15 个处理,其中4 个酶制剂处理组,1 个菌制剂处理组,9 个酶菌混合处理组。青贮60 d后,对水稻秸秆青贮饲料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计算饲喂价值。结果表明:水稻秸秆青贮饲料各处理组及对照组感官评定均达到了优级|MCL2处理组(木聚糖酶1 g/3 kg、果胶酶1 g/3 kg、β-葡聚糖酶1 g/3 kg、乳杆菌3 g/3 kg、纤维素酶1 g/3 kg)pH、氨态氮占总氮百分比最低,分别为3.63、8.58%,乳酸含量最高,为4.14% DM(P < 0.05)|酶制剂处理组及酶菌混合处理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其中MCL2处理组NDF、ADF、纤维素含量最低,分别为53.06% DM、31.84% DM、21.76% DM|酶制剂、酶菌复合处理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饲喂价值指标总可消化养分(TDN)、可消化干物质(DDM)、干物质采食量(DDI)、相对饲喂价值(RFV)、相对饲喂质量(RFQ)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乳杆菌处理组(P < 0.05)。生物制剂可改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提高营养物质的保存量,提高秸秆饲喂价值,从而提高水稻秸秆的可利用率,其中MCL2处理组效果最佳|酶制剂、乳杆菌、酶菌复合处理均对纤维素、半纤维素、DNF、ADF、木质素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且酶菌复合处理添加效果优于酶制剂、乳杆菌。 [关键词] 水稻秸秆|生物制剂|青贮发酵|饲喂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娟娟  吴丹  刘洋  温东旭  李斌  金涛 《中国饲料》2023,1(8):126-129
文章旨在探究微贮和氨化处理对西藏主要农作物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选取effective?microorganisms(EM)菌种、秸秆发酵剂,益加益秸秆发酵剂、微贮秸秆发酵剂和2%、4%、8%尿素梯度分别对青稞、油菜秸秆进行处理,并设置无处理对照组,比较不同处理下对微贮秸秆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稞秸秆添加秸秆发酵剂和益加益秸秆发酵剂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 <0.05),粗脂肪(EE)含量显著提高(P <0.05)。秸秆发酵剂组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EM菌种组(P <0.05),青稞秸秆添加菌剂组的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添加4%和8%尿素组感官评分较对照组和2%尿素添加组提高;4%和8%尿素添加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油菜秸秆4%和8%尿素添加组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青稞秸秆CP含量随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显著提高(P <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秸秆发酵剂和益加益秸秆发酵剂降低了青稞秸秆pH、N...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储存方式和发酵时间对茅台酒糟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以添加发酵剂的茅台酒糟为原料,设置4个不同处理,即青贮窖(J)、自制真空发酵(Z)、吨包发酵(D)和罐装发酵(G)进行发酵,分别在发酵7、14和30 d时取样,检测酒糟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储存方式对所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发酵时间对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储存方式与发酵时间交互作用对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储存方式和发酵时间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所有发酵品质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3)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J处理和Z处理乳杆菌属相对丰度下降,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D处理和G处理乳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由此可见,综合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平菇处理小麦和水稻秸秆对纤维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特征的影响。选用未处理和平菇处理的小麦和水稻秸秆作为发酵底物,通过瘘管采集3只成年湘东黑山羊的瘤胃液,进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72 h试验。结果表明:平菇处理小麦秸秆显著降低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72 h总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和甲烷产量(P0.05);平菇处理水稻秸秆显著提高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和氢气产量及含量(P0.05),显著降低半纤维素含量、72 h总产气量、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甲烷产量及含量(P0.05);此外,平菇处理小麦和水稻秸秆显著降低乙酸比例(P0.05),显著提高丙酸比例(P0.05)。由此得出,平菇处理小麦秸秆可降低木质素含量,有助于瘤胃纤维降解和丙酸生成;平菇处理水稻秸秆会增加木质素沉积,抑制瘤胃纤维降解以及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生成,造成氢气累积和丙酸生成。  相似文献   

6.
叶娟  郑鸿云 《中国饲料》2023,(16):73-76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45头西门塔尔杂交公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0%、15%和30%的发酵玉米秸秆作为试验日粮。试验持续70?d(预饲期10?d,正试期60?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30%发酵玉米秸秆显著提高了肉牛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终末体重(P <0.05);显著降低肉牛料重比(P <0.05);日粮添加15%发酵玉米秸秆显著提高了肉牛平均日采食量(P <0.05),但对肉牛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 0.05)。日粮中添加15%和30%发酵玉米秸秆显著提高了肉牛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 <0.05);肉牛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随发酵玉米秸秆添加量提高而升高(P <0.05);日粮中添加30%发酵玉米秸秆显著提高了肉牛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P <0.05);日粮添加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干物质、粗脂肪、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 0.05)。日粮添加30%发酵玉米秸秆小幅增加了日粮成本,肉牛的增重成本降低,毛利...  相似文献   

7.
潘佳慧  喻珊  蔡杰  李开绵  欧文军  王志勇 《草业科学》2021,38(11):2301-2312
以华南9号鲜木薯(Manihot esculenta)块根为材料,设4个处理组,试验组分别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C1)、高效复合菌酶制剂(C2)和生物饲料发酵剂(C3),对照组(CK)添加等体积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密闭发酵30?d开封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旨在探究添加不同生物益生菌对木薯块根的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益生菌后,各处理组的干物质和乳酸含量显著提升(P??0.05);C2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CK组(P??C1?>?C2.  相似文献   

8.
栾伟东 《中国饲料》2024,(6):121-124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化学处理水稻秸秆对肉羊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在规模化肉羊养殖场选取156头体质健康、体重相近的肉羊,随机分为对照组、T1、T2和T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3头,各组饲喂同营养成分日粮,对照组饲喂未经处理的水稻秸秆,T1饲喂碱化处理的水稻秸秆,T2饲喂氨化处理的水稻秸秆,T3饲喂碱化+氨化处理的水稻秸秆,饲喂为期30?d。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T1、T2和T3肉羊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3显著高于T1和T2(P <0.05),T1和T2无显著差异(P> 0.05),T3料重比显著低于T1、T2和对照组(P <0.05),T1、T2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2)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各组肉羊对干物质、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 0.05);T3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于T1、T2组和对照组(P <0.05),T3组对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T1、T2组和对照组(P <0.05),且T1和T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相似文献   

9.
刘静霖 《中国饲料》2021,1(6):115-118
文章旨在评估用平菇和水稻秸秆混合培养的饲料原料替代常规牧草资源苜蓿草对乳山羊泌乳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产后5?d,平均体重为(24.21±0.23)kg的泌乳山羊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60%浓缩料+40%苜蓿草,T1和T2组用40%和80%平菇发酵水稻秸秆替代苜蓿草,试验为期4周。结果:对照组乳山羊牧草采食量较T2组显著提高了10.74%(P<0.05),T1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49%和7.23%(P<0.05),而对照组有机物、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较T2组显著提高了14.71%和13.44%(P<0.05)。对照组血清球蛋白、肌酸酐、葡萄糖和胆固醇浓度最高(P<0.05),而T1组血清白蛋白浓度最高(P<0.05)。处理组瘤胃pH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94%和3.10%(P<0.05)。对照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氨氮、总氮和非蛋白氮浓度均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T2组乳中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3.62%(P<0.05),对照组与T1组乳山羊的饲料效率(能量校正乳/采食量)较T2组显著提高了32.29%和36.46%(P<0.05)。结论:乳山羊日粮中用40%平菇发酵水稻秸秆可以提高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改善瘤胃微生物蛋蛋白的合成。 [关键词]平菇|水稻秸秆|乳山羊  相似文献   

10.
以柠条为原料,设置对照组(无添加剂)和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测定厌氧发酵14 d、56 d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pH值以及发酵56 d青贮微生物种群,分析植物乳杆菌对柠条青贮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14 d、56 d,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提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青贮14 d,两组干物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青贮56 d,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干物质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4.58%(P<0.05)。青贮56 d,柠条青贮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厚壁菌门丰度比对照组增加了30.84%(P<0.05),而变形菌门丰度降低了93.92%(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乳杆菌属丰度显著增加了140.74%(P<0.05),肠杆菌属、肠球菌属,片球菌属丰度显著下降(P<0.05),魏斯氏菌属丰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综上,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提高柠条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同时降低不良微生物肠杆菌属的丰度,增加有益菌乳...  相似文献   

11.
张丽华 《中国饲料》2021,1(10):58-61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水稻秸秆类型及添加桉树原油对水牛采食量、瘤胃发酵、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将4头带有瘤胃瘘管的水牛按2×2阶乘法随机分配到4组。试验因子为两种水稻秸秆(普通水稻秸秆和尿素处理水稻秸秆)及添加或不添加桉树原油。结果:尿素处理水稻秸秆添加桉树油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水牛干物质和粗饲料摄入量(P<0.05),与未处理的水稻秸秆相比,无论是否添加桉树油,尿素处理水稻秸秆使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14.29%(P<0.05)。尿素处理秸秆组瘤胃氨氮浓度显著高于水稻秸秆组(P<0.05),尿素处理水稻秸秆组氮摄入量和粪氮排泄量较水稻秸秆组分别提高108.44%和84.78%(P<0.05),同时氮吸收和氮沉积量分别提高130.52%和158.50%(P<0.05),而尿囊素吸收、尿囊素排泄及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分别显著提高19.96%、56.45%和57.47%(P<0.05)。尿素处理水稻秸秆添加桉树油较水稻秸秆组(不加桉树油)微生物氮合成效率显著提高42.50%(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补充2?mL/d桉树油可以作为瘤胃发酵及微生物的调控剂,具有提高微生物蛋白合成,降低甲烷生成的潜力。 [关键词]桉树原油|水稻秸秆|水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12.
王恩杰 《中国饲料》2021,1(8):109-112
文章旨在评估用农业副产物作为能量和蛋白饲料对绵羊养分摄入、消化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36头绵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处理1组饲喂210?g/kg桑叶饲料,处理2组用100?g/kg水稻秸秆和5?g/kg尿素替代50%桑叶,处理3组饲喂200?g/kg水稻秸秆和10?g/kg尿素,试验为期21?d。结果:T3组绵羊粗蛋白质摄入量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但中性洗涤纤维摄入量、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最低(P<0.05)。T3组氮摄入量较T1组显著提高16.31%(P<0.05),T1组尿氮排泄量显著低于T2和T3(P<0.05)。T1和T3组微生物氮含量显著高于T2组(P<0.05)。T1组瘤胃氨氮浓度最低(P<0.05),但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最高(P<0.05)。结论:日粮中用100%的桑叶替代尿素和水稻秸秆对绵羊干物质摄入量、氮利用及瘤胃微生物氮合成无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 [关键词]农业副产物|绵羊|养分消化|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3.
张欢  牟怡晓  张桂杰 《草业学报》2022,31(4):136-144
本试验旨在研究宁夏地区枸杞副产物对苜蓿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提高苜蓿青贮品质和寻找优质饲料添加剂提供科学依据。紫花苜蓿分别与0(CK)、40(T1)、60(T2)、80(T3) g·kg-1枸杞副产物混合青贮,发酵60 d后测定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枸杞副产物处理组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1),显著提高了多糖含量(P<0.01);对照组pH值及氨态氮/总氮分别为4.91、8.58%,苜蓿青贮中pH、氨态氮及乙酸含量随枸杞副产物比例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比显著增加(P<0.01);此外,枸杞副产物提高了青贮有氧稳定性,其中T1及T2处理组有氧稳定性较高。苜蓿青贮优势菌属主要为乳杆菌属、魏斯氏菌属和片球菌属,枸杞副产物降低了苜蓿青贮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魏斯氏菌属及片球菌属的相对丰度。综上所述,枸杞副产物可改善苜蓿青贮发酵品质,提高有氧稳定性,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且枸杞副产物添加量为60 g·kg-1的处理组青贮发酵效果优于其他添加量。  相似文献   

14.
林水中  李明 《中国饲料》2021,1(16):119-121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薯残渣替代水稻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体重接近的96头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牛。在为期140 d的饲养试验期间,对照组肉牛饲喂水稻秸秆为24%的全混合日粮,T1和T2组饲喂用50%和100%木薯残渣替代水稻秸秆的全混合日粮。结果:随日粮木薯残渣替代水稻秸秆水平的升高,71~140 d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4%木薯残渣组140 d肉牛的体重、71~140 d饲料报酬及1~140 d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显著高于24%水稻秸秆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4%木薯残渣组显著减低了肉牛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P<0.05),但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随着日粮木薯残渣替代水稻秸秆水平的升高,细菌总数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但白色瘤胃球菌数量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2%和24%木薯残渣组瘤胃产琥铂酸丝状杆菌和产甲烷菌数量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用100%的木薯残渣替代水稻秸秆可以提高肉牛的饲料效率和纤维表观消化率,降低甲烷排放量。 [关键词]木薯残渣|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5.
以华南9号鲜木薯(Manihot esculenta)块根为材料,设4个处理组,试验组分别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C1)、高效复合菌酶制剂(C2)和生物饲料发酵剂(C3),对照组(CK)添加等体积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密闭发酵30 d开封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旨在探究添加不同生物益生菌对木薯块根的青贮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益生菌后,各处理组的干物质和乳酸含量显著提升(P < 0.05),可溶性糖、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乳酸/乙酸无显著差异(P > 0.05);C2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CK组(P < 0.05);C1和C3组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CK组(P < 0.05),C1组乙酸显著高于CK组(P < 0.05);4个处理组的pH均在4.2以下,检测到少量丙酸,未检测到丁酸,且氨态氮/全氮均低于10%,属优良品质饲料。从微生物菌群结构看,菌群的丰度、多样性和分配的均匀程度均有所降低。在门水平上,添加生物益生菌后各处理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显著增加(P < 0.05),蓝藻细菌门(Cyanophyta)、未分类细菌和其他细菌丰度均显著降低(P < 0.05),C3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显著降低(P < 0.05);在属水平上,添加菌剂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等有益菌属作为优势菌属丰度增高,未分类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Serratia)等杂菌和有害菌属丰度则降低。综合分析可知,不同生物益生菌处理下的木薯块根青贮效果表现为C3 > C1 > C2。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分和糖蜜添加对姬菇菌糠发酵品质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菌糠采用单独发酵,调节水分含量分别65%(T1)、70%(T2)和75%(T3),同时做无添加处理(Control)和2%糖蜜添加处理(M)。真空密闭发酵60d。发酵后分析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并做体外消化试验,分析干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菌糠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96%和64%。随水分升高,pH有降低趋势(P < 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 < 0.05)。糖蜜可以显著提升发酵菌糠中的乳酸含量,约提升20%(P < 0.05),并显著降低挥发性氨态氮含量(P < 0.001)。经过体外培养后,高水分发酵菌糠的产气量显著偏高(P < 0.05),但干物质消化率没有受到水分的影响(P > 0.05)。糖蜜添加处理的发酵菌糠显著提升了产气和约9%的干物质消化率(P < 0.05),没有影响培养液的氨态氮浓度(P > 0.05)。综上,姬菇菌糠具有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资源利用价值。在发酵过程中,适当添加糖蜜,并且发酵环境的水分控制在75%为最佳。 [关键词] 姬菇菌糠|发酵|消化|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水果渣对肉牛采食量、瘤胃发酵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将平均初始体重为(216±12.34)kg的36头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浓缩饲料,处理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浓缩饲料中添加50和100?g/kg水果渣(添加量用等量的玉米粉替代),试验期间对照组与处理组自由采食粗饲料(水稻秸秆)。结果:采食量以kg/d表示时,50?g/kg水果渣组水稻秸秆采食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54%(P<0.05),而当采食量与%体重表示时,50和100?g/kg水果渣组水稻秸秆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5.66%和4.25%(P<0.05)。50?g/kg水果渣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5.06%和20.79%(P<0.05)。50?g/kg水果渣组瘤胃氨氮、尿素氮、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乙酸浓度、乙酸与丙酸比值和甲烷产量显著高于50?g/kg苹果渣组(P<0.05)。对照组氮沉积量、尿囊素吸收和排泄量及微生物氮量均表现最低(P<0.05),而50?g/kg水果渣组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及合成效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6.75%和15.01%(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50?g/kg水果渣可提高纤维消化率、瘤胃发酵性能及微生物蛋白合成。 [关键词]水果渣|肉牛|采食量|瘤胃发酵|氮平衡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不同益生菌对桑枝叶发酵品质的影响,以带枝条桑叶为材料,设对照组和6个处理组,处理组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布氏乳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两种菌的添加水平均为106?CFU/g鲜重(fresh weight,FW)、108?CFU/g FW、1010?CFU/g FW,每组6个重复,桑枝叶发酵15?d后取样进行发酵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布氏乳杆菌处理组pH显著降低(P<0.05),分别下降32.56%、34.88%和36.63%,而106水平枯草芽孢杆菌组pH显著下降12.65%(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说明布氏乳杆菌产酸能力明显强于枯草芽孢杆菌|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布氏乳杆菌组均显著提升了粗蛋白质含量(P<0.05),而枯草芽孢杆菌组差异不显著|布氏乳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桑枝叶,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此外,枯草芽孢杆菌组发酵桑枝叶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50.47%、56.79%和57.49%(P<0.05),而布氏乳杆菌组干物质含量仅106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16.33%(P<0.05)。以上结果表明,两种益生菌均具有提高粗蛋白质、分解脂肪和降解纤维的能力,布氏乳杆菌处理桑枝叶的发酵品质优于枯草芽孢杆菌。 [关键词]桑枝叶|布氏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豆粕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6.30±0.01)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试验设对照组(鱼粉组)、豆粕组(豆粕替代30%鱼粉)和丁酸钠组(豆粕组饲料基础上添加0.2%的丁酸钠)。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养殖试验为期56 d。结果显示:豆粕组肠道菌群组成显著改变,而添加丁酸钠降低了豆粕饲料引起的菌群组成改变,并与对照组菌群组成更加接近。相比对照组,豆粕组厚壁菌门、乳杆菌属、魏斯氏菌属和片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下降了89.4%、95.6%、71.2%和73.9%,软壁菌门和支原体属的相对丰度分别升高了4797.0%和5073.0%(P <0.05)。相比豆粕组,丁酸钠组厚壁菌门、拟杆菌属和萄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442.8%、911.1%和569.0%,软壁菌门和支原体属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98.3%和98.3%(P <0.05)。功能预测表明,豆粕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在“氨基酸转运代谢”“RNA加工修饰”“能量生成和转换”“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合成”等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富显著提高,在“抵御机制”“碳水化合物转运代谢”“复制、...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处理对秸秆品质变化的影响。利用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简称酶菌复合处理)对宁夏地区的4种粗饲料进行发酵处理(试验组),以未处理的稻草、柠条、燕麦草、芦苇草作为对照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发酵30 d。结果显示:酶菌复合处理的稻草、柠条、燕麦草和芦苇草在气味、色泽、结构方面均优于未处理的4种秸秆,经过酶菌复合处理的稻草、柠条、燕麦草和芦苇草等级均为Ⅰ级优良,未处理的秸秆等级均为Ⅱ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燕麦草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升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稻草、燕麦草和芦苇草的pH值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柠条的粗饲料相对价值(RFV)显著升高(P<0.05),稻草、燕麦草、芦苇草的RFV虽然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酶菌复合处理能够提高稻草、柠条、燕麦草和芦苇草的RFV,酶菌复合处理的4种秸秆的RFV依次为燕麦草>芦苇草>稻草>柠条。研究表明,对秸秆饲料进行酶菌复合处理能够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