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8年选择在习水县主要旱作土黄壤上进行了脱毒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与用量对马铃薯鲜薯产量、经济性状有显著影响。在马铃薯上氮肥的增产效应居首位,增产36.3%,磷肥次之,增产24.2%,钾肥增产最低,为11.0%。单位养分增产效果,磷氮钾。中量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产量提高作用最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1.55%、6.77%、11.68%。马铃薯最佳经济产量1609.8kg/667m2,最佳施肥量:N10.2kg/667m2,P2O57.2kg/667m2,K2O14.8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大杯蕈组织分离的最佳部位,同时也为人工制种提供依据,对大杯蕈子实体4个不同组织分离获得的菌丝进行生长量、抗逆性和抗污染能力测定试验。经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柄中上部组织是大杯蕈母种组织分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大豆分离蛋白在猪肉灌肠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在猪肉灌肠加工中的添加方法、添加量以及及食用胶种类的选择。通过试验,筛选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当大豆分离蛋白以水化法添加且添加量为7%,淀粉的添加量为12%,水分的添加量为28%,食用胶选择黄原胶时,制作的灌肠制品各项感官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黄淮海潮土区小麦最佳耕作和施肥模式,以河南省夏邑县潮土试验基地为平台设置了2种耕作方式(深耕和旋耕)和5种施肥模式(不施肥、单施化肥及3种化肥配施有机肥),测定不同耕作和培肥措施下土壤理化性质、植株和籽粒氮、磷、钾含量及产量。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表土层和犁底层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旋耕条件下土壤表层养分高于深耕。旋耕增施有机肥促进了植株和籽粒氮、磷、钾含量,籽粒氮和植株氮在化肥配施有机肥22 500kg/hm2时效果最佳;籽粒磷和植株磷含量在化肥配施有机肥7 500kg/hm2时效果最佳。深耕增施有机肥明显提高了小麦产量,最佳有机肥施用量为化肥配施有机肥15 280kg/hm2。  相似文献   

5.
培养液磷含量和pH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培养液不同pH值和磷含量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的影响,为体外培养鸡小肠合理选择培养液pH值和用外翻肠囊法评定饲料有效磷时合理选择培养液磷浓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个单因子随机试验,每个因子4个处理。48只30日龄体重相近的三黄肉公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囊随机分配到8个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肠囊,40℃培养50min。(结果)结果表明:培养液 pH和磷含量对鸡离体小肠的磷吸收量有明显影响,pH 5.0~7.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线性增加,与pH5.0比较,pH7.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极显著增加(P<0.01),pH8.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开始降低;磷含量在50μg/ml~200μg/ml时,肠囊的磷吸收量与磷含量呈正相关,当磷含量增加到400μg/ml,十二指肠肠囊和空肠肠囊的磷吸收量开始降低。(结论)结果提示: 用外翻肠囊法评定饲料有效磷时,鸡离体小肠培养液pH以6.0~7.0最佳;培养液中磷含量不能超过200μg/ml。  相似文献   

6.
对氯亚磷结构进行修饰,连接一个六碳的间隔臂,制得亚胺硫磷、氯亚磷的半抗原,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利用薄层层析和质谱法,对反应进行实时监控,确定最佳反应时间为16d。通过EDC法成功制备亚胺硫磷和氯亚磷人工抗原。  相似文献   

7.
曹莹 《种子科技》2023,(18):1-3
本研究以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采用羟基脲(HU)和甲基胺草磷(APM)结合的双阻断法对菠菜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结合显微镜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有丝分裂中期同步化诱导作了探讨,并对中期染色体分离也作了初步研究。在试验中分别设置了羟基脲(HU)和甲基胺草磷(APM)的不同浓度梯度,并对甲基胺草磷(APM)设置了作用时间梯度,以研究其最佳同步化诱导效果。结果表明,经1.25 mmol/L HU、10μmol/L APM处理菠菜根尖细胞,能够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指数(Met.I)达40%。  相似文献   

8.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磷营养高效利用通常与根的形态、根分泌物、膜与体内磷转运以及菌根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本文通过前期筛选工作,获得1份耐低磷株系.利用230对SSR和InDel引物,对低磷材料所在的回交导入系群体进行了初步定位,定位结果显示,与磷利用效率相关的基因座位有两个OsPe5和OsPe7,分别位于第5染色体的InDel520与InDel529标记之间,与InDel525标记共分离,物理距离约为900kb,和第7染色体InDel703与InDel717标记之间,与InDel713标记共分离,物理距离约为1 400kb.  相似文献   

9.
采用废弃牡蛎壳粉对水中的磷离子进行吸附,研究牡蛎壳粉添加量、温度、p H值、磷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牡蛎壳粉吸附水中磷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牡蛎壳添加量的增加,对磷的吸附量增加而吸附效率却在减小,其最佳添加量为0.5 g;牡蛎壳粉对磷的单位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牡蛎壳在酸性条件下对磷的吸附量好于碱性条件下,当p H值为5时达到最佳;牡蛎壳对磷的吸附量随着磷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牡蛎壳粉对磷的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4 h后达到平衡状态;牡蛎壳对磷的动力学吸附过程最遵循Morris扩散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90 1。  相似文献   

10.
采用废弃牡蛎壳粉对水中的磷离子进行吸附,研究牡蛎壳粉添加量、温度、 pH值、磷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牡蛎壳粉吸附水中磷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牡蛎壳添加量的增加,对磷的吸附量增加而吸附效率却在减小,其最佳添加量为0.5 g;牡蛎壳粉对磷的单位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牡蛎壳在酸性条件下对磷的吸附量好于碱性条件下,当pH值为5时达到最佳;牡蛎壳对磷的吸附量随着磷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牡蛎壳粉对磷的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4 h后达到平衡状态;牡蛎壳对磷的动力学吸附过程最遵循Morris扩散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901。  相似文献   

11.
李兰芳  凌建 《粮食储藏》2011,40(6):13-14,22
相同的仓型、粮质条件,采用磷化铝膜下环流、粮面自然潮解、粮面膜下自然潮解(一次投该仓用药总量的2/3)三种熏蒸方法,比较其防治效果,优选出最佳熏蒸方案。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粮食中镉含量的方法.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条件,进行了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方法学的研究.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回收率为100.2%~105.9%,检出限为0.93 pg.采用本方法测定粮食中的镉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底,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梁远发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348-348
引进国内外不同基因类型种质资源材料117套家系实生种籽、试管苗、早代无性系及品种材料等,经过多年培育从中直接筛出新品种3个和一批不同基因类型的主要亲本材料,创新培育2个新品种及一批新的无性系,以供育种和四川省生产应用,有的已成为四川省主栽品种。经筛选出的资源材料其基因类型丰富,具有属高抗晚疫病、病毒病以及抗其它病害,丰产性强,食口及加工品质好,耐贮、休眠性浅等不同特性,有相当利用价值,可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选取当年产玉米油作为标准物质的试验样品,对研制的玉米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做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监测和定值工作。选用的标准物质试验样品用BHA、BHT、TBHQ复配后添加,混匀后充氮封装于2 mL安瓿中,室温条件下储存。玉米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样品的均匀性检验结果经F检验以及16个月稳定性监测结果表明,单元内和单元间均匀程度以及标准物质样品的稳定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要求。玉米油脂肪酸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为:棕榈酸(C16∶0)是12.4±0.8;硬脂酸(C18∶0)是1.8±0.3;油酸(C18∶1)是29.1±1.3;亚油酸(C18∶2)是55.1±1.5;亚麻酸(C18∶3)是0.9±0.6;花生酸(C20∶0)是0.4±0.2。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Seedlings from Canadian alfalfa cultivars Algonquin and Apica wer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ability to regenerate plants from hypocotyl callus. A total of eleven genotypes were selected, resulting in regeneration frequencies of 4.5 and 11.7% for Algonquin and Apica, respectively. Regeneration capacity within these cultivars was also compared with cultivars and breeding lines for which regeneration frequencies have previously been documented. Two genotypes (A1 93 and Ap 20) exhibited prolific embryogenesis from hypocotyl and petiole callus and also regenerated plants from suspension culture. Flowering and seed set have been observed for regenerated plants.  相似文献   

16.
王金陵  祝其昌 《作物学报》1964,3(4):365-378
通过多年的系统试验,证明对大豆杂交早期世代的材料,用混合选择法针对成熟期、株高、结莢习性,以及种粒大小等性状进行定向的选择,效果并不次于系谱选择法,但却简便易行。大豆杂交材料经过数代的定向混合选择,便形成为能适应当地条件与要求的优良生态类型。在这个基础上,再用个体选择法进行选择,能较有保证地选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強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17.
对在广东地区抽取的439个样品共201个品种的稻谷进行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的稻谷质量与国标优质稻谷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稻谷质量也不一定相同。对达不到高等级质量要求和同一品种不同产地质量不一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太谷核不育基因为桥梁选用有关亲本组配了6个春小麦轮回选择集团,经轮选过一轮后,从中选择150个优良可育株,进行花药培养,其平均花药出愈率为22.09%,绿苗诱导率9.22%,均高于同年及上年度品种间杂交 F_1的花药培养结果。白苗分化率21.93%,与上述两年的 F_1培养结果相近。说明不育基因对花药培养无不良影响。加倍花粉植株二代  相似文献   

19.
用磷化氢对来自四川三台(SO-6)、广东湛江(SO-3)以及澳大利亚(SO-A)等3个品系的抗性米象进行抗性筛选,对来自海南通什的敏感米象(SO-2)进行单对筛选。分别用这3个抗性品系和一个敏感品系的米象作为亲本进行一系列杂交组合试验,用FAO方法(20小时)测出各个亲本及其F1代杂种(F1)、F1代对敏感亲本的回交(F1-BC)。F1代混交(F2)、敏感亲本雄性与抗性亲本雌性的杂交(F11)、抗性亲本雄性与敏感亲本雌性的杂交(F12)的浓度对数-死亡机率值反应曲线(LC-P)线,并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磷化氢有抗性的米象的抗性遗传为不完全显性、非性连锁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常染色体遗传。  相似文献   

20.
高粱骨干恢复系体细胞变异系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粱体细胞克隆变异育种方法,对高粱几个重要恢复系晋粱5号、三尺三、忻七等进行了改良,获得了一批综合性状好、特点突出、遗传稳定的无性变异系,其中R111已作为恢复系育成一个杂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