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社土质较差,盐碱地占60%,狗干淤占10%.1975年,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我们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棉作物的同时,第一次试种了5000亩油菜,平均单产80斤.今年,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广大干群抓革命,促生产,7300亩油菜(其中单作5100亩,套作2200亩),平均亩产上升到100.9斤,并出现了一批高产大队、生产队.邦埝大队500亩油菜,平均单产251斤.小凡生产队70.2亩油菜,平均单产348.6斤,其中10亩高产田,单产达514斤.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广大干群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实践,1976年试种了2400亩春油菜,取得了平均单产130斤的较好收成.各公社都出现了单产200斤以上的试验示范田块.群众反映说:“春油菜,是个宝,不争茬口、不争劳力,既省工又省肥,施足基肥抓壮苗,亩产二百牢靠靠.”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春油菜,是加快发展我县油料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在我县大东公社南严大队已试种了两年.1977年在中心生产队试种90亩,平均亩产1158.7斤,比常规水稻每亩增产308.7斤,其中40亩高产田,亩产达1386.5斤.1978年在不同劳力、茬口、肥力水平的10个生产队试种646亩,平均亩产1081斤,比常规稻每亩增产309—322斤,其中中心生产队166亩杂交稻平均亩产1208斤.两年试种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无论早茬晚茬、肥茬薄茬,杂交稻都比常规稻显著增产.现就高产栽培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农垦五十八号是一个水稻高产良种,1964年我市由江苏省江宁县引进试种,全市共种植二千一百多亩,一般亩产在七百至八百斤左右,比本地单季晚稻麻壳秈增产20—50%,高的亩产达一千斤以上。如卜塘公社黄庄生产队试种的三点四亩,平均亩产八百零一斤,比四点五亩麻壳秈亩产五百八十七点三斤,增产36.4%;上庄生产队共种十八亩,平均亩产八百二十九斤,其中青年试验田一点四亩,平均亩产九百六十四点三斤。合罗公社楊桥三队试种十点三二亩,平均亩产九百五十九点四斤,比历年单季晚稻最高亩产六百斤增产60%,其中一块样板田四点六五亩,平均亩产达一千零六十六点二斤;此外,卜塘公社宋庄生产队作双季连作晚稻栽培的一点五亩,两季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六十六点六斤,其中农垦五十八号亩产五百六十六点六斤,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小红稻亩产四百四十四斤,增产25.6%。1964年,我们对这个品种的栽培技术作了调查,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在麦稻两熟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州地区是麦稻两熟地区,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19.4亩,平均亩产1,048.4斤,其中1亩高产田块亩产1,529.1斤。1977年示范面积4,704.5亩,平均亩产948.1斤,有五个县亩产超千斤,有三个大队在近300亩面积上平均亩产1,300斤,并出现亩产1,500斤以上的高额丰产田。有些单位由于种了杂交水稻,实现了麦稻两熟亩产超吨粮。我们  相似文献   

6.
原丰早,系浙江省农科院用“六九一”经辐射处理育成的中熟早籼品种.我县1974年引进试种.1975年进行多点品比试验、示范,并进行单、双本繁殖,获得较好收成.据全县不同类型的24个试种单位统计,共种植原丰早372亩,平均单产787斤,普遍比二九青增产一到二成.搞得好的地区,亩产都突破千斤.如三垛公社农技站种植40亩,单产1025斤,天山公社农技站种植65亩,单产1062斤,临泽公社农技站有5.7亩,单产1004.5斤,沙堰公社新五大队种植2亩,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七年,郭七大队种了三百六十亩油菜,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三斤,比上年每亩增产四十二斤,增长29.7%。其中第二、三两个生产队共一百八十亩,平均亩产二百另五斤。油菜收获后又复种了二百二十九亩向日葵,一百三十一亩大豆,实产向日葵六万一千二百四十一斤,平均亩产二百六十七斤。实产大豆二万六千五百一十八斤,平均亩产二百另三斤。油葵两茬平均亩产四百五十斤;油豆两茬平均亩产三百八十六斤。  相似文献   

8.
为了发展低芥酸油菜,我们自1981年秋播起连续三年在周圩村金吴小组进行低芥酸油菜百亩连片高产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情况 1.试验田产量:1981年种植低芥酸264油菜60亩(沙土,夏玉米茬),实收单产466.2斤;1982年104亩(其中沙土78亩,水稻茬;淤土26亩,秋豆茬),实收单产504.2斤;1983年在遭受冻害、干旱等情况下,100亩(沙土,水稻茬)低芥酸油菜仍获亩产348.5斤的较好收成。累计三年总面积共264亩,总产106023.6斤,平均亩产401.6斤,其中有63亩亩产达5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9.
徐州地区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19.4亩,平均亩产1048.4斤,其中邳县联防公社农科站一亩南优2号,亩产1529.3斤。1977年示范面积4704.5亩,平均亩产948.1斤,有五个县亩产超千斤,三个大队大面积亩产1300多斤。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把油菜种好”的教导,1974年对油菜进行了大面积试种,获得成功。全市试种的三万六千九百一十七亩油菜,在大面积间套种的情况下,混算平均亩产油菜籽五十三斤,并出现许多高产典型。旅顺口区海鹰公社科研小组一亩三分地油菜,平均亩产三百四十斤。金县友谊公社光明六队五亩五分地,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七斤。复县示范场二亩四分地,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五斤。庄河县小孤山公社农场大队四十五亩三分地,亩产二百七十六斤。新金县泡子公社谷泡子大队后袁西队五亩五分地,亩产二百三十八斤。金县董家沟公社城南大队一百六十亩油菜,平均亩产一百四十斤。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市1974年试种了二万六千七百四十八亩“门源”小油菜。经过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的努力,战胜了低温、干旱、病虫等自然灾害,基本试种成功。其中,兰家区试种了二千六百四十五亩,平均产油菜籽五十五斤七两;灯塔区西马峰公社野老滩大队,在高粱地隔台套种“门源”小油菜八百三十七亩七分,平均亩产油菜籽五十斤三两。沙岭区太子河公社光辉大队在水稻上茬种了七亩五分地油菜,平均亩产一百九十四斤一两。华子镇后华子一队清种一点八亩油菜,平均亩产二百零五斤。地处高寒、冷凉的东部山区社、队,不仅试种油菜成功,也获得了可喜的收成。兰家公社末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县近几年油菜生产发展较快,1976年全县种1.57万亩,亩产39斤,今年已达到13.22万亩,亩产131斤,平均每年增加近4万亩,亩产提高30斤.油菜面积占冬闲地的26.4%,占全省油菜462万亩的3%.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菜单产,这两年我们选择一些典型田进行调查,探索亩产300斤以上的产量结构、各主要生育阶段的形态和主要栽培措施.现将考察结果,初  相似文献   

13.
中籼淮稻1号,经过三年示范试种和两年全省中籼稻联合区域试验,一致证明具有熟期适中,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分蘖力强,成穗率、结实率高,米质较好等优点,是中籼稻中较理想的新品种.1979年,淮稻1号在淮阴、淮安、沭阳、涟水、清江等6个县市示范试种,面积138亩,平均单产1066.7斤.1980年淮阴地区试种1万亩,其中有1000亩单产过千斤,250亩单产超过1100斤.1981年全区种植面积达20万亩,无论是淮南淮北、春茬麦茬、肥力水平较高或偏低,都表现高产稳产.据泗阳、宿迁、泗洪、金湖等县10个点统计,淮稻1号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县社队干部和广大群众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有力地促进了春小麦生产。1974年全县播种春小麦16129亩,平均单产172斤,比1973年亩产83斤提高一倍。全县有12个生产队亩产超过了《纲要》,十一个生产队跨过了“黄河”,两个生产队过了“长江”。达牛公社1890亩春小麦(其中1592亩是畦田间作玉米)实行了旱灌,全社平均亩产334斤。大田大队177亩春麦,平均单产713斤,其中第三队24亩,平均亩产893斤,第四队有2.1亩试验田,亩产1113.8斤。  相似文献   

15.
“六九一”是一个矮秆大穗型的高产籼稻品种。两年来,在我场试种都获得较好的产量。1972年,全场11个生产队共种520亩,平均亩产947斤。其中亩产1200斤以上的5.3亩,1000斤以上的163.1亩。比其他品种增产1—2成。从我场引种的兄弟单位也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亩产800—1000斤,也出现了不少亩产1100—1200斤的田块,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三年,我们从青海省引入“门源”小油菜,在水稻前茬试种20亩。3月中、下旬播种,6月15—18日收获,生育期75—80天,在低温、多雨、寡照的情况下,平均亩产129.3斤,其中试验站8亩油菜平均亩产165斤,其中2亩产量达到172斤。最低亩产105.2斤。下茬水稻于6月15—20日先后插秧,实现了油稻二季作,不插夏至秧的要求。目前,水稻长势正常。  相似文献   

17.
<正> 为在高产旱粮作物区改变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收入,1976年以来,以井灌区大封公社为基点,对麦茬水稻旱种进行了连续7年的试验、示范工作.初步总结出了麦茬水稻早种的栽培经验.1982年共示范450亩麦茬水稻旱种,平均单产达664斤.其中50亩郑州早粳亩产696.7斤,45亩黎优57,亩产823.1斤.1.5亩地膜覆盖亩产889斤.稻麦两熟,年亩产1500斤以上.从而在旱粮区走出了一条发展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8.
湘农油2号是我工业原料作物教研室育成的甘兰型油菜早中熟品种。1976年育成,经湖南省1976—1977年,1977—1978年油菜良种区域试验和省内大面积种植,确认为湖南省油菜优良品种之一,并荣获湖南省1979年度重大科技成果四等奖。该品种1976年起在生产上试种,至19880年种植面积达10余万亩,一般亩产200到300斤,比当地原有品种增产3到5成,特别在湘中一带(长沙、望城、湘潭、益阳、邵阳等地区)表现突出。如1977—1978年在长沙县开慧公社开慧大队和(朗木)梨公社花园大队以及攸县丹塘大队(部分生产队)种植1,013亩,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9.
步凤公社是沿海粮棉夹种地区。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发扬大寨精神,坚持科学种田,1971年粮棉超过了《纲要》指标,1972年战胜了低温、阴雨,病虫等自然灾害,粮棉生产又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全社40300亩粮田,平均单产920斤;5万亩棉花,平均单产102斤,并有18个大队212个生产队超过了《纲要》指标,和出现了一批亩产150斤以上的大队和生产队。  相似文献   

20.
我区种植杂交稻已有四年,1979年已发展到250万亩。四年来,收成两丰两欠,1976年试种单季杂交稻350亩,平均亩产1100斤;1977年扩至41.7万亩,单产降到758斤;1978年气候条件有利,195万亩平均亩产850斤;1979年受灾单产又降到785.7斤。从目前生产条件来看,约有60%的面积已经具备了亩产千斤左右的条件,但实际产量差距还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