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物种类及温度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特种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天然枝角类的产量显然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苗种培育的需要 ,室内集约化培养势在必行。发头裸腹氵蚤[1](Moinairrasa)是习见的淡水枝角类 ,习居于湖泊、池塘以及缓流的江河中 ,其生长、繁殖迅速 ,在天然水域中往往成为优势种群大量爆发 ,是一种良好的集约化氵蚤种。本文通过食物种类和温度对发头裸腹氵蚤种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为淡水枝角类的大规模培养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栅藻的培养栅藻来自本院微生物藻种实验室 ,用中科院水生所研制的配方HB4 培养液培养 ,每天 10小时光照 ,温度…  相似文献   

2.
发头裸腹zao室内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 ̄23℃温度下,以有机肥培养的栅藻、细菌等作为食物,用间收方式培养发头裸腹溲,在该溲培养液中保持栅藻密度为10万/毫升,经1个月实验,在0.15立方米水体中共采收鲜浸131克,浸个体密度最高达7828个/升,密度拐点为2.5个/毫升。  相似文献   

3.
河鲀苗种培育中饵料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刚孵出2d的暗纹东方鲀仔鱼进行2个阶段培育,结果发现:第1阶段使用轮虫投喂仔鱼组其生长速度、成活率明显大于蛋黄投喂组;第2阶段使用相同量卤虫和发头裸腹蚤作为饵料投喂以上两组鱼苗,结果仍是第1阶段轮虫投喂组在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方面大于蛋黄投喂组,这表明仔鱼培育阶段其饵料的选择对以后河鲀的生长和存活率仍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影响刺参幼参成活和生长的几个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慧玲 《水产学报》1988,12(3):259-265
在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从稚参到幼参阶段极易受外界综合因子影响,成活率很低。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择四种因子对此阶段死亡率进行试验。从方差和直观分析看到稚参的附着密度和饵料品种对其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大于水温和换水方式。稚参附着密度以0.2头/cm^2为最佳,0.5头/cm^2次之;饵料以鼠尾藻磨碎液为最佳,其次是鼠尾藻液和叉鞭金藻的混合液.  相似文献   

5.
在21~23℃温度下,以有机肥培养的栅藻、细菌等作为食物,用间收方式培养发头裸腹(氵蚤),在该(氵蚤)培养液中保持栅藻密度为10万/毫升,经1个月实验,在0.15立方米水体中共采收鲜(氵蚤)131克,(氵蚤)个体密度最高达7828个/升,密度拐点为2.5个/毫升。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微囊藻水华在低盐度封闭海域也时常发生。为探讨低盐度封闭海域中的铜绿微囊藻的毒性对盐水枝角类动物生殖、抗氧化酶的重要影响,在室内条件下培养耐盐为8的有毒铜绿微囊藻,分别开展不同藻密度的有毒铜绿微囊藻[4个有毒铜绿微囊藻处理组、1个对照组(小球藻)、1个禁食组]、不同组合的混合饵料(设置4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藻密度为1×105个/mL)对蒙古裸腹溞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及不同食物条件对蒙古裸腹溞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藻密度条件下,随着有毒铜绿微囊藻藻密度增大,蒙古裸腹溞寿命显著减短,并且在有毒铜绿微囊藻处理组中均无繁殖现象;在混合饵料(小球藻+有毒铜绿微囊藻)条件下,有毒铜绿微囊藻占比越大,蒙古裸腹溞的净生殖率越低,世代时间越短;在96 h的酶活性测试中,与小球藻组相比,暴露在有毒铜绿微囊藻条件下的蒙古裸腹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时间显著下降。研究表明,有毒铜绿微囊藻显著抑制蒙古裸腹溞的种群生长。在2种食物条件下,添加小球藻可以缓解铜绿微囊藻对蒙古裸腹溞的毒害作用,同时铜绿微囊藻的毒性也显著影...  相似文献   

7.
用5‰、10‰、20‰及32‰4种盐度的海水,对罗非鱼池塘中的裸藻进行了杀灭试验。5‰盐度,64.8h以上可对裸藻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10‰盐度,72h可杀灭部分裸藻;32‰盐度,48h以上可完全杀灭裸藻。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控制裸藻宜用10‰盐度,处理时间55一146h。  相似文献   

8.
大量培养多刺裸腹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试验研究了培养多刺裸腹溲的饵料、环境条件和大规模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水温25-28℃、pH值7.1-8.3自然光照、使用饲料酵母24-32mg(干重)/L或活酵母50万个细胞/ml,6天内裸腹溲可达5000个/L密度,水温是影响其繁殖的主要因子,大规模培养裸腹溲宜用扩大培养一次收获法。  相似文献   

9.
翡翠贻贝幼虫饲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翡翠贻贝幼虫饲料的研究成果。翡翠贻贝的受精卵在水温27.7—29.3℃,48小时就发育成早期直线绞合期幼虫,开始具有摄食食物的能力。此时以球藻为饲料的幼虫,其生长速度与不投饲料的相似,而活动能力反比不投饲料的差,至第7天就全部死亡;以扁藻为饲料的幼虫其早期生长也同不投饲的近似;以酵母的饲料的幼虫生长快,存活率高。但当发现到了壳顶幼虫期,以酵母为饲料的,生长发育慢,活动能力弱,死亡率高;以扁藻为饲料的生长发育快,但死亡率较高。对于壳顶期幼虫如果饲以酵母和扁藻的混合饲料,则生长速度同单独饲以扁藻的接近,但明显地能提高幼虫的活动能力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0.7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不明显,但76.8h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1.4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也不明显,48h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2.8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抑制作用迅速而明显,杀灭作用也显著;5.6mg/L以上硫酸铜能迅速杀灭裸藻。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控制裸藻只宜用0.7mg/L以下浓度的硫酸铜,处理时间不能超过57.2h。  相似文献   

11.
大量培养多刺裸腹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培养多刺探腹蚤的饵料、环境条件和大规模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水温25~28℃、pH值7.1~8.3、自然光照、使用饲料酵母24~32mg(干重)/L或活酵母50万个细胞/ml,6天内裸腹 可达5000个/L密度。水温是影响其繁殖的主要因子。大规模培养裸腹 宜用扩大培养一次收获法。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 4月初至 11月中旬,常能看到一些养鱼塘、亲鳖池甚至稻田的水表层布满一层铁锈色浮膜,此浮膜早晨在光线较弱时,显浅黄绿色 (绿色中有黄色 ),随着光线的增强由浅黄绿色转变成黄红色,最后变成铁锈色。至傍晚此浮膜又渐变成浅的黄绿色。此即裸藻水华。   现就裸藻水华形成的条件,裸藻水华对池塘养鱼的利弊及如何防治浅谈几点体会。   一、裸藻水华形成的条件   1.产生裸藻水华的水环境:裸藻喜生长在有机质丰富、静止无流水的小水体中,并在其营养充足时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成为水体中优势种迅速占领整个水表面。根据这几年的…  相似文献   

13.
赤潮     
慕珠 《海洋渔业》1987,9(5):197-197
<正> 赤潮,又称红潮。是一种局部海区浮游生物异常繁殖,使水质恶化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时也会在淡水中出现。引起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很多,其中常见的有赤潮虫、鼎形虫、夜光虫、裸沟虫、铠甲虫、中溢虫、束毛藻、微型原甲藻、裸甲藻、红颤藻、角毛藻、骨条藻等。赤潮大多发生在水温高、  相似文献   

14.
北京翠湖湿地血红裸藻水华发生的环境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类水华是近10年来北京翠湖湿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了探究湿地藻类水华发生的环境条件,于2013年夏季(7月)丰水期在紧邻上庄水库的翠湖湿地选择27个典型样点进行浮游植物调查,同时监测相应的环境因子指标;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选择 pH、水温(WT)、空间位置(WIND)、总磷(TP)、总氮(TN)、植物郁闭度(COVER)、光量子通量(PPFD)、电导率(EC)、溶解氧(DO)、水流波动(FLUC)共10个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翠湖藻类的常见属有血红裸藻(Euglena sanguinea)、颤藻(Oscillatoria formos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裸甲藻(Gymnodinium aerucyinosum)、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衣藻(Chlamydomonas sp.)、舟形藻(Navicula sp.)、色球藻(Chroococcus sp.)、鱼腥藻(Anabeana sp.)、针秆藻(Synedra sp.)和棒胶藻(Rhabdogloea sp.),其中血红裸藻为明显优势种类;翠湖湿地水体 N /P 在8.33~35.32,均值为16.38,说明氮磷比不是研究区藻类水华发生的关键控制因子;CCA 分析结果显示,翠湖湿地水体中血红裸藻的繁殖受 TP 含量的影响显著,与 TN 含量关系不显著;血红裸藻适宜的水温环境为26~28℃;血红裸藻也受光量子通量影响,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光照越强,发生水华的概率越高。通过控制水温、改善水流波动频率、提高遮盖度等措施能抑制血红裸藻水华暴发。  相似文献   

15.
高温下纤细裸藻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华  李世英 《水产科学》1998,17(2):34-35
水温持续在29℃叶,纤细裸藻(Euglenagracills)培养液中会产生大量的异养性细菌,使藻体失去活力甚至死亡,作者利用常见土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抑制纤细裸藻培养液中细菌结果证明土霉素的效果明业,氯霉素次之。  相似文献   

16.
根据投喂不同活性生物饵料来决定孵化后3、6、9、12和15天的鳙鱼苗的成活率。卵黄消失3—6天后,给其投喂臂尾轮虫、小旅藻和颤藻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当单独把裸腹溞个体较大的细胞投喂鳙仔鱼时,到16天其死亡率达20%。而给鱼苗投喂臂尾轮虫和裸腹溞时,15天后其成活率分别是52%和53%。投喂颤藻的鱼苗的成活率在上述两者之间。摄食裸腹溞的鳙仔鱼和鱼苗,15天后的体重最高,其次是投喂颤藻属的仔鱼和鱼苗,而摄食臂尾轮虫和小球藻的仔鱼和鱼苗的体重增长最慢。  相似文献   

17.
裸藻(Euglena)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微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裸藻糖等营养物质,并且裸藻没有细胞壁,其营养成分相对于其他藻类更容易被人体、水产动物吸收,开展裸藻集约化培养,对优化养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裸藻的无菌化养殖,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种抗生素(遗传霉素、氯霉素、青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胁迫对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遗传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胁迫作用下,裸藻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5),低于25μg/m L的遗传霉素即可对裸藻生长与叶绿素a合成产生抑制,200μg/m L的土霉素和25μg/m L、50μg/m L的链霉素对裸藻叶绿素a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氯霉素和青霉素对裸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效应,200μg/m L的青霉素可以显著提高纤细裸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水平(P0.05)。实验结果说明纤细裸藻对遗传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的敏感性较强,而氯霉素和青霉素可以作为纤细裸藻无菌系建立的备选抗生素,研究结果可为纤细裸藻的基因工程选择标记和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室温条件下分三组培养发头裸腹溲酵母液为培养液,设A组为对照组,B组每天更换10ml培养液,C组始终不给予光照,结果是B组食物浓度过高,种群增长受较明显的抑制,表现为个体数少,寿命短,怀卵期延长,培养期间不给光照的C组,其种群增长也不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引进台湾海区生长的粗江篱养殖种苗,在罗源湾岗屿海域,采用浮筏式开展浅海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生产实践表明,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期清除沉积在藻体上的浮泥,改善其光合作用条件,季节不同水温变化较大,必须调节养殖水层,一般养殖海区营养盐都不能满足生长需要,故需要定期挂袋追肥,以促使藻体快速生长。对养殖海域的水温、盐度、pH值,光照筹环境因子也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青岛马尾藻池塘栽培生长情况,根据池塘水环境因子(水温、盐度和pH)及青岛马尾藻的生长特性,设置了青岛马尾藻单株、两株夹苗生长对比试验和青岛马尾藻中间截断夹苗栽培试验。结果显示:池塘水温在9~18℃时,青岛马尾藻生长最快;在18~21℃时,生长缓慢;21℃以上时逐渐停止生长并出现腐烂脱落。两株夹苗模式在整个试验阶段比单株夹苗模式生长情况略好,其藻体平均体长和平均湿重相比均略大(P<0.05)。截断试验显示,藻体上半部分体长生长良好,藻体下半部分几乎未增长,但却萌发出大量侧枝。研究表明:青岛马尾藻生长受水温影响较大,夹苗密度相应大一些有利于促进生长,同时印证了马尾藻是属于顶端生长的藻体,其分生组织位于藻体顶端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