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日本是鲍类主要生产国之一。1976-1978年,日本鲍类平均年渔获量约为5,400吨,1983年,鲍类渔获量也达5,000余吨。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鲍类增殖与养殖产量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
我国鲍增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82~1988年由于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改进,为鲍生产提供了可供人工养殖及放流增殖的大规格苗种,掀起了鲍人工养殖的高潮,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我国年产量从1985年的100多吨猛增到1995年的1000多吨,但从1990年至今,无论是在人工育苗还是人工增养殖过程中均出现了大量死亡现象,给生产单位造成了严重损失,挫伤了育苗及养殖单位的积极性,出现了大的滑坡。作者对滑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鲍的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鲍——海中八珍之冠,腹足纲。全世界已知有90余种,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热带。中国沿海有皱纹盘鲍、杂色鲍、耳鲍、羊鲍、盘大鲍等品种。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其贝壳叫“石决明”,是名贵的中药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鲍的需求量巨大,目前,整个世界市场鲍的缺口量在1万t以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鲍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自古以来就被列为“八珍”之首,其味鲜美,细嫩可口,营养丰富,以干品分析,含蛋白质40%、肝糖33.7%、脂肪0.9%,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及其他微量元素。鲍肉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易收藏的干制品和各类罐头食品。鲍肉中所含的鲍灵素Ⅰ和鲍灵素Ⅱ,据说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此外,鲍肉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鲍壳又名石决明,具有五彩光颜的珍珠层,  相似文献   

6.
根据鲍生长特性,采用低碳、环保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研制了新型高密度竖排式鲍养殖箱,进行了养殖密度等的研究,并在产量、成本、占用面积等方面与传统鲍养殖设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新型鲍养殖箱中,平均壳长1.5 cm的鲍苗最适放养密度为500粒/箱,养至70 g,成鲍可养密度为375粒/箱,成活率75%,产量比传统养殖笼提高37%。与现有两种传统养殖方式(以养殖笼为主)相比,新型鲍养殖箱具有水体交换好、操作简单、效率高(节省劳力84%以上)、养殖成本低、节省养殖海域面积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连江县鲍增养殖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连江县鲍养殖逐渐兴起,鲍鱼养殖业已成为该县水产养殖的第一大产业。然而,在其迅速发展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相应带来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布局不合理,区域养殖密度过大;种质日益退化,苗种抗病能力差等问题。笔者经过社会调查,综合群众反映的各类热难点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鲍的养殖生产及病害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了福建省鲍的养殖生产发展情况和近年的病害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在我省鲍养殖实验首次获得成功后,于90年代鲍养殖技术与规模得到迅速发展,至2006年鲍养殖面积达到1010.7万平方米,总产量11546吨。尽管鲍养殖面积在不断增加,但总产量却未见明显提升,且单产从1998年的5.749kg/m^2下降至2005年0.789kg/m^2。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认为:鲍的低温病毒病、破腹病、溃烂病、肿胀病、脓疱病等疾病是造成鲍养殖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国宾 《齐鲁渔业》2004,21(4):15-16
杂色鲍是珍贵的海产软体动物,软体部非常发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八珍”之冠。其贝壳可做中药,称为“石决明”,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现将杂色鲍人工繁殖及养成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海水及氨水对九孔鲍卵催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于水温26℃、盐度32的条件下和水温24℃、盐度32以及产卵后用0.002%的氨水刺激卵子的条件下,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九孔鲍排出体外的成熟未受精卵的形态,并研究了形态与时间、受精与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6℃、盐度为32的条件下,卵子在排出后开始吸水膨胀,卵趋于卵膜中间。产卵20min后,卵子吸收了一定水分,卵才有受精能力,在排卵后25-50min,在用有很强活力的精子的前提下,受精率达到最高值,而在排卵2h后,卵子开始失水,卵趋于卵膜一侧,卵的受精能力开始大幅度下降。在水温24℃、盐度为32及产卵后用0.002%的氨水刺激卵子的条件下,6min后,卵子吸收了一定水分,卵大多数成熟。  相似文献   

12.
13.
沉箱养鲍     
在风浪大的潮间带低潮区岩礁滩,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筒形沉箱,内置小型鲍礁,进行九孔鲍的养殖。每个沉箱放长2cm左右的幼鲍800 ̄1000个,随着生长将其稀疏至500个,喂以江篱、海带。经6 ̄8个的养殖壳长达5cm以上,成活率为70%左右,每个沉箱产商品鲍10 ̄12kg。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养殖鲍病害及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艾红  李永振 《齐鲁渔业》2003,20(5):30-32
鲍为我国八大海珍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我国鲍养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在此后的10年间发展迅猛,沿海各地的养鲍业均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据统计,我国鲍产量已由80年代前的不足100t增加到1997年的3 000t,成为世界养鲍大国(张明,1999)。但是随着鲍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及沿海水质的日趋恶化,近年来鲍病频繁发生,导致人工养殖鲍大批死亡,使养殖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1999年2-5月,福建东山县和广东汕头养殖的杂色鲍发生一种暴发性流行病,多个养殖场全军覆没,损失达数千万元(黄印尧1999,吕军仪1999)。鲍病已对养鲍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现代海洋中全球性地分布着鲍,特别在热带西太平洋、澳大利亚、日本、南非、东北太平洋沿岸形成区系。一百年前,H.A.Pilsbry(1890)对鲍进行过世界范围的系统论述,之后是地区性的论述。因此,对鲍的进化分类尚未至善,但鲍却已在许多地方显示出商业意义。现将世界鲍的若干特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天然资源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鲍的人工养殖因而得到蓬勃发展。1985年,我国的鲍产量只有约100吨;到1998年,我国鲍的产量已超过2000吨,其中大部分属于人工养殖的成果。在我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1999年以前鲍的养殖方式主要为陆地工厂化养殖。该养殖方式由干采用室内水池笼养,养殖密度大(每立方水体养鲍约1000个),水流交换难,极易引住重切被抱眩病的暴发。1995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工厂化养鲍均不励国封吸界临港的侵袭,损失极为惨重。此外,由于该法养殖成本高…  相似文献   

17.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lor supertexfa)是我国南方海区分布的鲍科中最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具有摄食旺盛、耐粗放、生长快等优点,一般情况下养殖12个月左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最快的8个月就可以开始收获,比皱纹盘鲍的养殖周期短12~18个月,因而也被认为是我国鲍科中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养殖种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坑道将海水温度调到鲍的最适生长水温14-21℃。结果:鲍能常年生长,养殖20个月,平均壳长6cm,体重26g,成活率93.4%。在总面积1000m^2坑道内,养成鲍10t,产值360万元,创利税238万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厂化养鲍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域共分布有鲍8个种,其中,以产于北方沿海的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质量最优。但是该鲍的自然资源量有限,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自然年产量仅有30~50t,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自70年代中期起,国内各有关研究单位相继开展了其人工繁育及增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皱纹盘鲍浅海底播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纹盘鲍是中国北方产的重要鲍科贝类,其品质优于杂色鲍和耳鲍,鲍肉柔嫩鲜美,营养丰富,历来被誉为八珍之首,是海珍保健之佳品。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投资少,成本低,生长快,效益高,易于管理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