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讨藤茶对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及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效果,采用乙醇提取藤茶黄酮(TFAG),用两性霉素B-细胞模型检测其对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影响;通过喂食高脂饲料建立SD高脂大鼠模型,以血脂康为阳性对照,连续灌胃不同剂量的TFAG 30 d,测心、肝组织匀浆和血清中的各项指标;取部分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TFAG能明显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不同剂量的TFAG能明显降低高脂大鼠血清中的TC、TG含量,增加HDL的含量;对心、肝组织中的TC、TG也有明显降低作用;能提高高脂大鼠肝脏中SOD、CAT和GSH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TFAG能改善高脂大鼠模型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其中高剂量组的效果与血脂康组相当。总体而言,TFAG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降血脂效果,并能有效抑制肝脏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挖掘大果藤黄的药用功能,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大果藤黄果的活性成分,通过两性霉素B-细胞模型观察大果藤黄乙醇提取物(EG)对细胞内胆固醇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检测中国仓鼠卵细胞(CHO)的存活率;采用灌胃血脂康和不同剂量的EG建立高脂大鼠模型,测定血清、肝脏和心脏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磷脂含量。结果表明:EG能明显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不同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清、肝脏和心脏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H)的含量和增加高密度胆固醇(HDL)和磷脂的含量;同时,EG也能明显降低肝组织中的MDA含量和提高SOD、CAT和GSH含量。大果藤黄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具有降胆固醇功能乳酸菌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体外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乳酸菌在体内的辅助降血脂作用。该文利用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大鼠模型,通过灌胃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f5发酵液,研究其对高血脂大鼠血清TC、TG、HDL-C、LDL-C,肝脏TC、TG及粪便TC、TG、TBA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饲喂14d高脂饲料显著提高了大鼠血清TC、TG、LDL-C的水平(P0.05),HDL-C的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脂饲料还显著增加了大鼠的肝指数及血清、肝脏的TC、TG含量(P0.05);28d发酵乳杆菌f5发酵液的干预显著提高了高血脂大鼠对饲料的利用率(P0.05),对大鼠肝指数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同时f5发酵液组大鼠血清的TC、TG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肝脏的TC、TG含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TC、TG及TBA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发酵乳杆菌f5具有良好的辅助降血脂功能,可作为良好的候选益生菌菌株。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左卡尼汀( L-carnitine,LC)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将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接受标准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低、中、高剂量[(0.25、0.50、1.00g/(kg·d)]LC灌胃处理.连续灌服给药28 d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及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给予LC可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增加HDL-C含量;血清和肝脏中SOD活性提高、MDA含量降低(P<0.05).表明LC对高脂血症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和改善体内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松仁蛋白对实验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脂饲料建立实验小鼠模型,然后灌胃不同剂量的红松仁蛋白,4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表明,红松仁蛋白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红松仁蛋白对肥胖小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日本真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褐藻聚糖硫酸酯(LF)的降血脂效果及其机制,以高脂血症Wistar大鼠模型为对象,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LF低剂量(100 mg/kg·d)、LF高剂量(300 mg/kg·d)组,每日投饲一次、灌胃一次,试验共进行12周,在第4、8、12周时测定各组血清脂质指标、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胆固醇代谢、脂质合成与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并观察其肝脏组织变化。结果表明:日本真海带褐藻聚糖硫酸酯的总糖含量为75.27%、硫酸基含量为19.58%,LF主要由岩藻糖(41.61%)和半乳糖(24.90%)单糖组成,同时还含有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木糖、果糖;降血脂试验中,通过与模型组相比,LF对高脂饲料引起的Wistar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上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灌胃12周后效果最佳;灌胃LF 12周后,Wistar大鼠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提升(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灌胃高剂量LF 8周和12周时对大鼠肝脏MDA水平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P0.05),灌胃LF后可显著提升Wistar大鼠肝脏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灌胃LF组大鼠肝脏HMG-CoA表达量下调和LCAT表达量上升,表明LF降血脂作用主要通过控制胆固醇和脂肪酸合成实现的,SREBP-1c表达量下调和SCD1表达量上升,表明LF能减缓脂质合成;肝组织显微结构观察显示,喂食LF的大鼠肝脏脂肪化显著降低。研究表明,真海带褐藻聚糖硫酸脂通过抑制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从而达到降血脂作用,其降血脂效果与降血脂药物相当,可作为开发新型降血脂保健食品或药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山楂沙棘片对混合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大鼠预先眦内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根据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将大鼠平均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山楂沙棘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喂以正常饲料,其它组喂以高脂模型饲料。各组每日灌胃相应受试物或溶剂,连续灌胃8周。模型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HDL-C/TC比值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楂沙棘片高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TC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LDL-C含量(P0.01),显著升高血清HDL-C/TC比值(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楂沙棘片中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TC、LDLC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清HDL-C/TC比值(P0.01)。山楂沙棘片能降低混和高脂模型大鼠血清中TC和LDL-C含量,提高血清HDL-C/TC比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酸浆水提物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酸浆低剂量组、酸浆中剂量组、酸浆高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之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酸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5、7.5、37.5 g/kg酸浆溶液灌胃,药物对照组以辛伐他汀15 mg/kg灌胃。30 d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指标并制作肝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浓度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TG和LDL-C浓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脂模型大鼠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酸浆中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浓度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酸浆高剂量组和酸浆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浓度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TC和LDL-C浓度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酸浆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说明酸浆对高脂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中对TG的调节效果较突出。  相似文献   

9.
考察莽吉柿胶囊对高脂血症家兔脂质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血脂康胶囊组(200mg/kg)及莽吉柿胶囊低剂量组(30mg/kg)、中剂量组(60mg/kg)、高剂量组(120mg/kg)6组。对照组动物饲以常规饲料,其余组动物均饲以高胆固醇饲料。共给药6周(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除外)。每周称量动物体重1次。每2周耳缘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中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给药周期结束,心脏取血,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并测定肝组织中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血清LDL-C、TC和TC/HDL-C等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莽吉柿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血清中TC、LDL-C、TC/HDL-C和TG降低;肝脏中TC和TG降低,肝脏系数明显减小。高剂量组血清中TC/HDL-C明显降低,降低TC和LDL-C的强度优于阳性对照药组(P0.05)。莽吉柿胶囊预防性给药可明显抑制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形成,改善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酸浆鲜果对大鼠血脂的影响作用。[方法]雄性青年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高脂饲料干预试验和血脂调节试验。高脂饲料干预试验喂高脂饲料的同时,以酸浆鲜果低、中、高剂量(10、20、30g/kg)灌胃;血脂调节试验对高血脂大鼠以25g/kg酸浆鲜果灌胃。20d后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结果]高脂饲料干预试验中,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酸浆鲜果高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和TG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含量显著升高;血脂调节试验中,酸浆鲜果灌胃大鼠血清TC和LDL-C水平与高脂肪模型组比较极显著降低,HDL-C水平极显著升高。[结论]酸浆鲜果无论对高脂膳食喂养大鼠还是对高脂血症大鼠,均可降低血清LDL-C和TG含量,升高血清HDL-C的含量,因此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酸茶水提物对高脂饮食小鼠白细胞、血脂水平、ALT、AST活性及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分别以酸茶1.0 (低)、2.0 (中)、3.0 g·kg~(-1)(高)剂量对高脂饮食小鼠干预12周后,检测小鼠外周血象白细胞变化情况,以及检测血清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含量及肝脏中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变化,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值,同时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酸茶水提物能显著抑制高脂饮食小鼠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低剂量酸茶水提物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肝脏AST活性;中剂量酸茶水提物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清TG含量、AI值及肝脏ALT、AST活性,显著提高小鼠血清HDL含量;高剂量酸茶水提物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清TG、LDL含量、AI值及肝脏AST活性。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中、高剂量酸茶水提物可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其中高剂量效果较好。酸茶水提物可使高脂饮食小鼠升高的白细胞数恢复到参考值范围内,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血脂水平,减少肝组织的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槲皮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抗氧化能力和血脂代谢的影响。采用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为模型,探讨槲皮苷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3个剂量组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脂水平以及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高脂血症对照组相比较,槲皮苷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并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还可明显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槲皮苷能调节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抑制肝脏脂肪沉积,这可能与其抗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林蛙头多糖,应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提取物对大鼠降血脂的功效。结果表明:林蛙头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5℃、加酶量2%、林蛙头水溶液质量浓度1∶10g/m L、酶解时间4.5 h、pH=10.0,此条件下林蛙头多糖得率最高为4.3%;高脂模型大鼠降血脂试验结果显示,林蛙头多糖能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质量浓度,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质量浓度,对高脂大鼠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血脂及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血脂康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在高脂饮食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血脂康、高剂量血府逐瘀汤、低剂量血府逐瘀汤干预,12周后各组动物取主动脉起始部做病理学切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腹主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检测其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DL-c)。研究结果发现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大鼠的主动脉光镜及电镜结构病变均比模型组轻。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和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1)。血府逐瘀汤可有效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其有效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昆仑雪菊水提液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昆仑雪菊水提液灌胃大鼠,以探讨其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将60只健康成年 SPF 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前及实验期第28天眼眶采血检测大鼠血清中血脂4项指标: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并采集大鼠脏器,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雪菊水提液对各组大鼠的肝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试验前各组大鼠的血脂4项、体重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使用昆仑雪菊水提液灌胃高脂造模大鼠后,高、中、低3个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TC 含量分别降低了39.0%(P <0.01),30.5%(P <0.01),32.6%(P <0.01);LDL-C 指标分别降低了40.3%(P <0.01),31.0%(P <0.05),30.8%(P <0.05);经过统计学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肝组织切片脂肪空泡明显增多(P <0.01),昆仑雪菊干预三个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肝组织切片比较,脂肪空泡显著减少(P <0.05).分析表明,昆仑雪菊水提液可以降低 SD 高脂大鼠模型血脂4项指标中的 TC、LDC-L 的值,且能显著减少 SD 大鼠肝脏的脂肪细胞的数量,说明其具有降血脂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林蛙头多糖,应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提取物对大鼠降血脂的功效。结果表明:林蛙头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5℃、加酶量2%、林蛙头水溶液质量浓度1∶10 g/mL、酶解时间4.5 h、pH=10.0,此条件下林蛙头多糖得率最高为4.3%;高脂模型大鼠降血脂试验结果显示,林蛙头多糖能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质量浓度,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质量浓度,对高脂大鼠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和预防脂肪肝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普洱茶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和预防脂肪肝的作用.结果表明,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 、LDL-C比对空白照组明显升高,HDL-C下降,肝组织脂肪变性严重;普洱茶组大鼠血清TC、TG 、LDL-C与高脂模型比较明显降低,HDL-C含量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普洱茶对高脂饮食试验动物引起的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脂饮食法复制高血脂动物模型。研究木耳虫草胶囊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功能。动物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木耳虫草胶囊-低、中、高剂量处理组;木耳虫草胶囊-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27.0、54.0、81.0mg·kg~(-1)·d~(-1)木耳虫草胶囊28d,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木耳虫草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肝脏脂质代谢和小肠吸收代谢的影响。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比较,木耳虫草胶囊低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中剂量组总胆固醇(TC)降低,高剂量组TC、LDL-C、甘油三酯(TG)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各处理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模型对照组的HDL-C没有差异;中、高剂量组能极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各处理组的肝脏指数、肝小叶结构和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改善;各处理组的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较模型组明显减小。木耳虫草胶囊具有辅助降低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功能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作用,并可部分改善高脂饮食对肝脏的损害,降低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从而减少饲料中脂肪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李健  徐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84-786
[目的]研究低温游泳运动结合银杏叶提取物(GBE)给药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模型试验42 d,获高脂血症试验鼠,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n=3),分别为对照组、安静药物组、单纯低温游泳运动和低温游泳结合GBE给药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同时测定血清、肝脏、心脏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各试验组均能降低肝脏指数,SOD活性也明显降低;低温游泳联合GBE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值。[结论]低温游泳联合GBE给药可以调节高血脂大鼠血脂代谢,明显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助于高脂血症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芦笋皮对实验性高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观察芦笋皮对实验性高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 ,分别接受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添加 7%芦笋皮粉和高脂饲料添加 10 %芦笋皮粉处理。实验 60d。芦笋皮能使高脂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和甘油三酯 (TG)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1,P <0 0 5 )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含量明显提高 (P <0 0 5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1)。芦笋皮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