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对重庆市某典型区域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进行了采样检测,对两年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对偏差(或绝对差)合格率高,两年的调查结果无显著差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对偏差合格率为16.7%~100%;两年土壤中镉的环境质量结论不一致,其余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结论一致;土壤中镉、铬、镍、铜、锌、铅和砷的两年调查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水稻糙米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对偏差合格率为0.0%~100%;两年水稻糙米中各项重金属超过污染物限量的比例相差较大;水稻糙米中镉、锌和砷两年的调查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别是水稻糙米中的重金属含量并不稳定,一次调查结果不能作为评价某区域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的依据,应对调查区域进行长期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内蒙古城郊蔬菜种植区为例进行环境质量污染监测。研究跨城市间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不同程度积累,汞、镉、铬、铜、镍超过背景值,且以汞、铬、镍尤为明显,污染水平从轻污染、中污染到重污染;砷、铅、锌元素的含量有所下降,并以锌最为强烈,表现亏缺。各采样地区差异明显。从发展无公害蔬菜标准看,砷、铅、镉、汞还没有超过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限值,但个别地区达到铜、镍污染警戒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永春县主要农产品(芦柑、茶叶、蔬菜、水稻)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检测分析4种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借助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估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永春县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pH在4.34~6.37,柑园、茶园、菜地、稻田土壤pH均值分别为4.77、4.80、5.14、5.15。土壤中镉、铅、汞、砷、镍、铬、锌、铜元素含量分别为0.06~0.22、46.17~76.19、0.09~0.17、2.34~4.51、24.52~28.58、12.45~30.20、91.05~120.28、27.10~74.10mg·kg-1。镉元素含量在菜地土壤呈现最高值,铅、砷、铬、铜、锌元素含量在柑园土壤呈现最高值,而汞、镍元素含量在稻田土壤呈现最高值。除柑园土壤铅元素含量超标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出国标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筛选值。镉、铅、汞、镍、铜和锌元素含量均超过福建省元素背景值,超标倍数大小排序为镉>镍>铜>铅>汞>锌,其中镉元素...  相似文献   

4.
常见污染元素土壤背景值间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土壤污染元素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土壤与不同母质土壤表层(0~20 cm)中13种常见污染元素背景值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和不同母质土壤常见污染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不全相同.但共同之处是土壤中铯与砷、钴与镍、钴与铜、钴与铬、砷与铬、砷与镍,铬与镍、铬与铜、铜与镍、铜与锌、汞与锌、汞与铅、铅与锌呈极显著正相关;铀与铯、铀与铅、铀与锌、铀与砷、钴与砷、钴与锌、砷与镉、镉与锌、镉与铜、镉与汞、锰与锌、镍与锌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规划中应考虑这些污染元素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外源施硒对稻谷、糙米和精米硒含量、矿质元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水稻生产中合理使用硒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水稻秋优88为试验材料,设2个基施硒处理和3个叶面喷施期处理(孕穗期、灌浆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在水稻收获后检测稻谷、糙米和精米中硒、钾、钠、镁、钙、锌、锰、铜、铁、铬、镍、砷、镉、铅含量。【结果】外源硒抑制精米累积钙元素,促进稻谷累积铁元素,对稻谷、糙米和精米中的钾、钠、镁、锌、锰元素的吸收均无明显影响;外源硒不影响稻谷中铜、镉、铬、镍、砷和铅,糙米中砷、镍、铬、铜及精米中铅、镍和铜的富集;但促进糙米对铅、镉及精米对镉、砷和铬的吸收富集,稻谷、糙米和精米样品中铅、镉、砷、铬和铜均未超标,属安全范围;钾、锌、锰、铜、铬、镍和铅的分布规律依次是稻谷糙米精米;镁和砷的分布规律依次是糙米稻谷精米;锌、铁和镉的分布规律依次是稻谷和糙米精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进一步探索浙江省缙云县某复垦地土壤环境质量。  方法  于2020年在缙云县某复垦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共采集17组土壤-水稻Oryza sativa籽粒复合样品,测定土壤和籽粒中镉、铅、铬、汞、砷等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结果  缙云县某复垦地块0~2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镉、铬、铅、汞、砷质量分数分别为0.33、107.74、53.40、0.03、18.42 mg·kg?1。其中35.29%的点位土壤砷超标,其余4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镉、砷平均质量分数高于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复垦地块个别点位水稻籽粒铬和铅超标。该复垦地块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69,有58.82%的点位处于警戒范围;地累积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镉(0.08)、铅(0.01)、砷(?0.32)、铬(?0.35)、汞(?3.02);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平均值为74.10,存在轻微生态风险;土壤生态风险预警指数达到中度预警级别。  结论  复垦地块个别点位水稻籽粒铬和铅超标;土壤重金属无点位超标,但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其中重金属镉、铬、铅和砷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后续应加强关注。表7参24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水稻优势产区重金属污染及累积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江西省7个水稻优势主产区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发现该省农田土壤环境质量除部分因污水灌溉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外,整体上属于清洁型,土壤环境质量适合水稻生产。分析该省50年代以来水稻田土壤中各种重金属的变异,农田土壤中铜、铅、镉和汞的含量呈现富集趋势,铬的含量变化不大,锌、镍和砷的含量出现下降趋势。运用SPSS 14.0对监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农田土壤中的镉、汞和砷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锌、铅和铬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沉降物,铜和镍的土壤含量与成土母质和矿业开采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新疆若羌县表层土壤中8项重(类)金属元素[铬、汞、镍、铅、砷(类金属)、铜、锌、镉]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土壤重(类)金属环境质量状况,并应用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若羌县土壤重(类)金属环境质量较好,8项指标中铬、汞、铅、铜、锌、镉等6项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土壤综合污染级别属于安全级别;农业区土壤主要污染物为镍,其超标率为0.7%;非农业区土壤主要污染物为砷和镍,其超标率分别为0.7%和0.3%。若羌县土壤整体上存在轻微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某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某地区永久农田保护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63个土壤混合样,测试样品中铜、镍、铬、铅、镉、锌、汞、砷的含量;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法评价研究区域土壤中这8种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平均值均超过土壤背景值,土壤中8种重金属平均值全部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但个别点位出现Hg、As、Cu、Cd的含量超过农用地风险筛选值.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成人和儿童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总非致癌风险可以忽略,土壤中重金属潜在总致癌风险介于可接受的水平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产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为依据,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桂林市菜地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菜地土壤中铅(Pb)、铬(Cr)、铜(Cu)、锌(Zn)、镉(Cd)、镍(Ni)、砷(As)、汞(Hg)8项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有铬(Cr)、铜(Cu)、锌(Zn)、镍(Ni)、砷(As)、汞(Hg)6项低于背景值,只有铅(Pb)和镉(Cd)略高于背景值;菜地土壤中铅(Pb)、铬(Cr)、铜(Cu)、锌(Zn)4项重金属属于低度生态危害,镉(Cd)属于中等生态危害;菜地土壤环境质量处于警戒限,尚清洁。  相似文献   

11.
受农业生产和工业活动等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备受关注。本文以湖南省某典型集中式饮用水源为例,采用网格法和现场踏查分别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布设13个采样点(S1~S13)及4个底泥样点,开展了土壤及底泥样品的重金属含量监测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中重金属汞、砷、铬、铜和镍的均值都低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而重金属镉、铅和锌均值分别为0.86 mg/kg、509.53 mg/kg和215.78 mg/kg,均超过了项目风险筛选值,其中S7和S8样点底泥的铅含量超过了项目风险管制值。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显示,土壤中镉和铅分别为中度和重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11.7%的点位样品重金属为中污染,58.8%的点位样点为重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范围为153.75~508.44,处于中等和强生态风险水平的样品比例分别为76.5%和23.5%。研究表明,该水源地周边土壤中镉和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水平,应重视该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生态保护,避免局域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受农业生产和工业活动等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备受关注。本文以湖南省某典型集中式饮用水源为例,采用网格法和现场踏查分别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布设13个采样点(S1~S13)及4个底泥样点,开展了土壤及底泥样品的重金属含量监测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中重金属汞、砷、铬、铜和镍的均值都低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而重金属镉、铅和锌均值分别为0.86 mg/kg、509.53 mg/kg和215.78 mg/kg,均超过了项目风险筛选值,其中S7和S8样点底泥的铅含量超过了项目风险管制值。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显示,土壤中镉和铅分别为中度和重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11.7%的点位样品重金属为中污染,58.8%的点位样点为重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范围为153.75~508.44,处于中等和强生态风险水平的样品比例分别为76.5%和23.5%。研究表明,该水源地周边土壤中镉和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水平,应重视该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生态保护,避免局域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进一步了解杭嘉湖平原水稻Oryza sativa主产区嘉兴市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水稻生产安全现状。  方法  于2018年选择嘉兴市典型水稻主产区域开展调查分析。在水稻收获期进行土壤和水稻协同采样,测定土壤和大米样品中镉、铅、铬和砷等4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及生态风险预警指数法等对水稻土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污染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  研究区域土壤镉、铅、铬和砷质量分数变幅分别为0.01~1.92、17.60~34.80、47.00~123.00、3.97~9.89 mg·kg?1,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36、25.78、72.73和7.55 mg·kg?1;土壤重金属镉质量分数超过水稻生产的土壤安全阈值(GB/T 36869?2018《水稻生产的土壤镉、铅、铬、汞、砷安全阈值》)的样本比例占31.82%;4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由强至弱依次为镉、砷、铅、铬,区域整体上表现为轻微潜在生态风险;部分土壤镉质量分数超标,但水稻籽粒镉质量分数均没有超标。  结论  研究区稻米各项指标均符合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土壤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在今后的水稻生产管理中仍需加强动态监测,关注土壤镉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变化,充分保障水稻粮食生产安全。图1表8参29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网格布点方式采集省内地块较为集中的成片耕地表层土壤样本327个,进行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测定。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Hac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耕地土壤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区域内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属于清洁与尚清洁的区域占全部监测区域的86.7%,但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耕地土壤中无机元素汞和镉超标较为严重。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耕地土壤中有73.1%的土壤处于低风险等级,22.0%的土壤处于中等风险等级,强风险等级土壤占3.98%,很强风险等级土壤仅占0.92%。土壤中各项重金属对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贡献率大小顺序为:Hg>Cd>As>Pb>Cu>Ni>Cr>Zn。  相似文献   

15.
攀枝花市芒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攀枝花市3个主要芒果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铅、镉、镍、铬、铜、锌、砷、汞)含量状况,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差异较大,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9.4%~76.1%之间,超标的重金属元素主要为N i、Cd和Cr,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在安全警戒线内。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威宁县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威宁县2个苹果主产乡镇代表苹果园土壤样品中的镉、汞、砷、铅、铬、铜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镉、汞、砷、铅、铬、铜含量均没有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为0.63,土壤为安全级别,适合绿色食品生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cGIS的聊城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掌握聊城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耕地安全及其对粮食质量的影响,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6个采样点,调查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全新的综合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与内梅罗指数结合法进行污染评价.经综合指数分析,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依次为汞>铜>镉>锌>铬>铅>砷>镍.基于ArcGIS,分别对各种污染物的综合指数进行污染空间分布研究,聊城市土壤各重金属污染分布不尽相同,各重金属在县市城区周边污染偏大,但总体上区域差异较小.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As与Cu、Ni、Zn,Cr与Ni,Ni与Zn等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集了贵州都柳江流域4个柑橘园柑橘植株的叶片、果实及土壤,对砷、镉、锌、铜、铬、铅、汞、镍8种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率均达到100%,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果园土壤、果实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安全评价标准,达到安全或非污染等级.柑橘果实中铬、镍、铜、锌、铅含量与土壤中铬、镍、铜、锌、铅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攀枝花市3个主要芒果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铅、镉、镍、铬、铜、锌、砷、汞)含量状况,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差异较大,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9.4%~76.1%之间,超标的重金属元素主要为Ni、Cd和Cr,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在安全警戒线内。

  相似文献   

20.
选取汞、砷、铅、镉、铬、铜、锌等7种元素,对河姆渡茭白基地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基地有3种金属元素均高于背景值,超标率为锌>铬>汞,检测的大部分基地受到轻度污染,元素的综合污染指数顺序为:锌>铬>汞>铜>镉>砷>铅。基地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呈较快的累积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