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梨小食心虫产卵选择行为反映其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为繁衍后代,梨小食心虫必须选择合适的寄主与位置进行产卵,以利于其后续各虫态生长发育,完成整个生活史,提高种群数量,扩大危害。从空间环境因素(方位和层次)、梨小食心虫感官因素(嗅觉、视觉和触觉)以及寄主果树因素(不同果树和相同果树不同品种)3个方面对梨小食心虫产卵选择行为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可为田间虫情调查、杀卵剂定向喷施,以及果树抗虫品种选育、栽培品种选择及搭配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包括:为害果树的种类、果树的受害症状、幼虫的为害习性、结茧习性以及成虫的雌雄比、活动、交配及产卵习性。  相似文献   

4.
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的研究进展,包括发生代数、发生时间、发生量、发生高峰以及该虫的发生与气象因子(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害虫。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简称梨小,属鳞翅目卷蛾科。分布于亚欧、美、澳各大洲,在国内分布较广,几乎梨产区都有发生,除为害梨外,尚为害苹果、桃、山楂、杏、樱桃等果树。以幼虫蛀食新梢和果实,使被害梢枯死、折断,被折部位留有虫粪,易于识别。幼虫蛀入果内取食果肉,并深入果心,食害种子。如防治不及时,为害重的果园蛀梢率、蛀果率可达50%~80%,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6.
7.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国芳  肖敏 《农村科技》2006,(12):33-33
梨小食心虫俗称食心虫、折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该虫危害寄主比较广泛,但主要寄主为杏、梨、桃、巴旦杏,危害重的蛀果率达到50%,严重影响果实商品率。一、危害症状该虫蛀食果实但不食种子,果皮上蛀孔周围变黑疤,一般一果一虫。在桃园内,幼虫先钻蛀桃树新梢,枝条被害后切断了树体养分通道,致使枝条枯死,大量折梢、枯梢后蛀食果实。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全体黑褐色,无光泽,前翅前缘约有10组白色斜纹,近边缘有10个小黑点,中室端部有1个小白点,后翅黑褐色,前缘黄白色。卵:长约0.5毫米,扁椭圆形,白色半透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GmolGOBP2)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原核表达,为研究该蛋白在梨小食心虫化学感受系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GmolGOBP2的全长cDNA序列,并使用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GmolGOBP2的cDNA全长序列为637bp(GenBank登录号:JN857940),开放性阅读框长度为483bp,编码161个氨基酸残基,成熟蛋白分子质量为15.98ku,等电点为4.85。GmolGOBP2预测蛋白的N末端具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序列,并且氨基酸序列中具有6个保守半胱氨酸的典型气味结合蛋白家族标志。将GmolGOBP2编码序列重组到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出分子质量约为32ku的融合蛋白,与预测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一致。【结论】克隆并原核表达了GmolGOBP2的cDNA序列,可用于研究该蛋白分子结构及其在化学感受系统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梨小食心虫的天敌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献资料中的梨小食心虫天敌和山西太谷县主要果品产区的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查明梨小食心虫天敌共255种,其中,寄生性252种(中国48种),捕食性3种,分属昆虫纲(膜翅目、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和蛛形纲(蜱螨目),共5个目20个科,具有应用潜力的天敌昆虫7种,已经成功应用于生产中的天敌昆虫5种;山西省分布共10种,均为膜翅目寄生性天敌,在太谷县分布有3种,其中,齿腿姬蜂属(Pris-tomerus sp.)和瘤姬蜂属(Pimplini sp.)可以与梨小食心虫同时羽化。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成虫行为节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梨小食心虫成虫行为节律,为开展梨小食心虫化学生态学研究及其综合治理奠定基础。【方法】在人工气候箱(温度(24±0.5)℃、相对湿度(70±10)%、光周期为15h光期和9h暗期)条件下,系统观测了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节律。【结果】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羽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主要发生在光期05:00-10:00这个时段,此时成虫的羽化数量占总羽化数量的90%以上,其中以05:00-06:00羽化率最高,与其他时段差异显著;成虫的求偶交配行为多发生在羽化后第3天,呈"一"字形交配,单次交配持续时间为11~35min,平均为22.07min,成虫交配活动主要发生在17:00-21:00,交配率超过90%;梨小食心虫雌成虫的产卵节律与其交配节律颇具相似性,其产卵活动也主要发生在17:00-21:00,该时段所产卵量达到总产卵量的87.43%,显著高于其他时段。【结论】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具明显的生物节律,其中羽化行为主要发生在上午05:00-10:00,交配和产卵行为主要发生在傍晚17:00-21:00。  相似文献   

12.
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分布的蛀果害虫,具有钻蛀为害习性,因此很难进行有效防治。害虫综合治理符合当前人们对环保的要求,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梨小食心虫综合治理体系中,诱捕诱杀成虫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防治中,主要的诱源物质包括性信息素、糖醋液、植物源引诱剂、光源等。介绍了不同诱源物质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寄主挥发物对梨小食心虫雌蛾产卵选择的影响,通过EAG试验和风洞试验及田间试验,分别测定梨小食心虫雌蛾对寄主挥发物中醛类(苯甲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化合物的电生理、选择行为反应和诱蛾量。EAG试验表明,梨小食心虫受孕雌蛾和处女雌蛾对壬醛的EAG值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醛类化合物。风洞试验表明,梨小食心虫受孕雌蛾对壬醛的逆风起飞反应率(38.33%)和降落反应率(31.67%)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醛类化合物。田间试验发现,壬醛对梨小食心虫雌蛾的诱虫活性显著优于其他4种醛类物质。研究可为以雌蛾防治为主的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治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桃园梨小食心虫迷向素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兰州桃园投放梨小食心虫迷向素,观察其对梨小食心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桃园连续应用梨小食心虫迷向素的第3年,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比第1次应用当年减少16倍以上,比应用前1 a减少了25倍以上;梨小食心虫折梢率比应用第2年降低7.7%以上,平均蛀果率降低5%,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梨小食心虫触角外部形态及其感器种类与分布,以期为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揭示其寄主选择行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取当天羽化的梨小食心虫雌、雄成虫各10头,对触角进行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呈丝状,触角感器共有7种,分别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各有2种类型。梨小食心虫雌、雄成虫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感器在触角上的数量与分布不同。【结论】梨小食心虫有丝状触角,其上共分布有7种类型的感器,且雌、雄成虫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分布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梨小食心虫和梨实蜂的生活史、习性以及为害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性诱剂放置距离和高度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军杰 《吉林农业》2010,(12):108-108
性诱剂不同放置位置对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差异显著,最佳配置是间距10m与高度1m,其次是间距15m和高度1.5m、间距10m和高度1.5m。从虫枝率来看,间距10m与高度1m虫枝率最低,其次是间距15m和高度1.5m和间距15m和高度1m,这几种配置能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综合比较研究得出:当性诱剂放置间距在10-15m、高度1-1.5m时,性诱剂对桃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家庄梨园,调查了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和卵的发生规律,并进行了化学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成虫1 a出现5个高峰期,分别为4月中旬、5月底~6月初、6月底~7月上旬、7月底~8月初和8月底~9月初,以最后2个峰值较高;梨果从6月底7月初开始着卵,到梨采收时仍有卵发生。用48%乐斯本2 000~2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剂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2 000~2 5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均较好,虫果率控制在1.31%~4.13%。并对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桃小食心虫产卵对果实的选择特性,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质联用(GC-MS)测定不同苹果挥发性成分。选取易受桃小食心虫危害的金冠苹果具有代表性的挥发物质(乙醛、丁醛、丁醇、己醇、糠醛、庚酸、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乙酸己酯、丙酸丙酯)的不同浓度进行桃小食心虫引诱试验。结果表明,0.1和1.0 mg/mL的乙酸乙酯、0.1 mg/mL的乙酸丁酯、1.0 mg/mL的乙酸戊酯、6.0和60.0mg/mL的乙酸己酯、0.1 mg/mL的丙酸丙酯具有显著的效果;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出几种效果较好的混合配比。再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产卵引诱试验,得出0.1 mg/mL乙酸乙酯、1.0 mg/mL乙酸丁酯、10.0mg/mL乙酸戊酯、5.0 mg/mL乙酸己酯、0.1 mg/mL丙酸丙酯的混合配比为试验的最佳引诱物质。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和蟠桃园中对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药剂筛选,室内试验中2.5%高效氯氟氰菊酯效果最好,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8%阿维菌素次之,苏云金杆菌(Bt)效果最差。大田试验中,化学制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48%毒死蜱防效最佳,生物制剂中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效最佳,混配剂阿维-苏云菌、21%氰戊-马拉松防效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