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宠物繁殖技术》实训的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渗透在生产实训教学中,通过积累、精选宠物繁育技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案例、结合宠物繁育相关热点事件,挖掘其思政教育元素在《宠物繁殖技术》课程中实践课程思政,培养宠物专业学生珍爱生命、爱岗敬业、努力创新、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和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2.
在《宠物繁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与实践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修订完善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单元设计,改革了考核方式.注重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全体教师都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全课程育人 1 加强《宠物繁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开发 充分挖掘适合于《宠物繁育》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资...  相似文献   

3.
《宠物与生活》是一门通识性和适用性均较强的课程,其中多数教学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公共卫生安全密切相关,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在宠物诊疗过程中关于医风医德、职业素养和兽医法规等方面的系统教育。近年来授课教师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并与专业思政教学团队进行深层次交流合作,发掘及运用《宠物与生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积极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索与设计《宠物饲养技术》课程的课程思政,深入探索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思政融合点,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构建了依法养宠意识、科学养宠意识、文明养宠意识三个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劳动劳模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三个精神的思政目标,从融入什么,融在哪里,如何融入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索适合高职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5.
宠物药理是宠物临床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必修课,药理学也是兽医执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为了提高宠物药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药理学习兴趣,建立临床用药思维,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临床案例作为课程导入,将具有思政元素的临床实践加入实训教学环节。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目的,提升了动物医学专业高职生兽医执业素质与执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宠物心理与行为》是高职院校宠物驯导与养护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也是培养宠物行业岗位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当前的课程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笔者通过实践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线上线下多资源混合教学及宠物实践教学等方法改变《宠物心理与行为》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培养优秀的宠物心理与行为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1我国宠物饲养现状饲养宠物在我国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曾经在《史记》中就记录着在秦朝的宫廷当中有饲养犬的记载。在之后的很多资料当中也有关于饲养宠物的记录。因为具有多年驯养宠物的经验,我国也产生了一些稀有品种资源,如北京犬、狮子犬、拉萨山羊犬、沙皮狗、藏獒等,以至深深地被人们喜爱。在过去,饲养宠物主要是一些达官贵人的专利,普通百姓只能饲养一些土狗、土猫,它的功能主要就是看家护院  相似文献   

8.
毋庸置疑,作为现代城市生活症候之一的"饲养宠物现象",给人以上升和发展态势的感觉,甚至可以说,围绕着宠物饲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链。1定义宠物1988年商务印书馆的《辞源》和199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均未收入"宠物"这一辞条。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宠物养护教学团队共同努力,以2012级的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的《宠物行为与训导》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BTL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就学习成果制定过程进行简要介绍,供读者参考。1《宠物行为与训导》课程开发与设置《宠物行为与训导》课是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一门专业课,前期的基础课程包括了《宠物品种概论》、《宠物解剖生理》、《宠物美容与护理》、《宠物繁育》、《宠物营养与食  相似文献   

10.
龙梦娴  谢洁 《蚕学通讯》2021,41(3):54-56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我国高校被广泛关注,如何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是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以这2门课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出发,对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如何加强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以期为相关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发挥教师、专业和课程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以宠物血压和动脉脉搏测定为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融入了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崇尚科技务实创新意识;引入“悬丝诊脉”的典故,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刻苦研习,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教育学生自觉摒弃和抵制封建腐朽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结果显示,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价值引领三者融为一体,在宠物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专业思政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可实现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正>毋庸置疑,作为现代城市生活症候之一的"饲养宠物现象",给人以上升和发展态势的感觉,甚至可以说,围绕着宠物饲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链。1定义宠物1988年商务印书馆的《辞源》和199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均未收入"宠物"这一辞条。百科百度是将宠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宠物饲养现状宠物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记》中就有秦代宫廷养犬的记载。在以后的一些文献中也时有关于宠物饲养的记载。由于多年的驯养,我国也培育出一些珍贵的犬种资源,如北京犬、狮子犬、拉萨山羊犬、沙皮犬、巴哥犬等,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过去,饲养宠物是达官显贵的专利,普通老百姓只能养一些土狗、土猫,其作用主要是看家护院和捕捉老鼠。把狗猫当宠物来饲养,对老百姓来讲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名贵犬、猫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宠物”一词的出现和流行,拉近了动物与人的距离。现代社…  相似文献   

14.
1我国宠物饲养现状宠物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记》中就有秦代宫廷养犬的记载。在以后的一些文献中也时有关于宠物饲养的记载。由于多年的驯养,我国也培育出一些珍贵的犬种资源,如北京犬、狮子犬、拉萨山羊犬、沙皮犬、巴哥犬等,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过去,饲养宠物是达官显贵的专利,普通老百姓只能养一些土狗、土猫,其作用主要是看家护院和捕捉老鼠。把狗猫当宠物来饲养,对老百姓来讲是可望不可及的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名贵犬、猫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宠物”一词的出现和流行,拉近了动物与人的距离。现代社…  相似文献   

15.
《宠物美容技术》是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的核心课程,宠物养护与驯导高等职业教育中《宠物美容技术》课程改革,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总结近年来教学中经验和不足,借鉴项目教学法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将宠物美容领域的主要技术环节、操作要领、行业规范、工作方法融入教学之中。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整合,使学生在专业动手技能培养和文化素质提升的同时,实现课堂与岗位职业能力的衔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中等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从课程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定位、内容和要求、教学实施等方面对中职《宠物饲养管理》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人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改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在生活的闲暇时间饲养宠物狗或者是宠物猫,而这些小宠物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但是在饲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到宠物疾病的预防,以及营养的支持,这样才能够保证宠物健康成长。而很多人在宠物疾病防控过程中,所选择的药物存在问题,这也造成宠物出现不适状况。因此本文针对宠物疾病防控中药效营养物质的使用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宠物的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基础课程《动物微生物》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结合新时代时期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介绍《动物微生物》的课程思政实施过程。通过将求真实证、理性思辨、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等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与专业素养,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介绍了《动物微生物》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以期为其他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将课程思政元素深度融入《饲料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并结合《饲料学》课程性质,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环节,做到润物细无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素养和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20.
将思政教育与《兽医药理学》课程专业知识融合,把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全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通过对《兽医药理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围绕《兽医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寻找思政教育融入点,挖掘思政元素,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发挥专业课的德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