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植被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内植被分布情况,为生物资源的科学保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标准地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方法可知,湿地公园内植被类型可划分为57个群系,其中森林植被划分为11个群系,湿地植被46个群系,群系类型多样,物种组成丰富,森林植被表现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湿地植被是衡山县、衡东县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资源详细调查,对其科、属组成及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公园共有土著种子植物130科、467属、750种,其中湿地植物有59科、164属、241种。通过对该湿地公园种植植物130科的分析,表明该区域热带性成分较强,与本区系所处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环境条件相符合。通过对种子植物467属的特征分析,热带性分布属稍强于温带性属,反应了该湿地公园植物区系中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3.
正洋湖湿地位于长沙市西南部,总规划面积4.85平方公里,由洋湖湿地公园、雅河及靳江河部分滩涂组成,是湘江新区重点生态保育和环境修复。2010年启动建设,2011年6月起逐步对市民开放,2019年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公园还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  相似文献   

4.
选取湖南省32家国家湿地公园样本,利用地理统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迅速,其获批试点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达32家,位居全国第3位;(2)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不平衡,总体上集中分布在环洞庭湖区域,呈现"东北多,西北少,西部和南部较多,中部较少"的格局;从地市分布看,处于前4位的常德、邵阳、益阳和岳阳数量占到全省的50.0%,而娄底和湘潭仅占全省的1.55%,张家界没有国家湿地公园;从三级流域看,主要分布在洞庭湖环湖区、湘江衡阳以上、湘江衡阳以下;(3)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分布的热点区域为环洞庭湖区域,在环洞庭湖的东南部和西北部各形成1个高密度热点区;(4)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主要分布在海拔40 m以下的区域,与湖南省湿地资源沿海拔的分布情况大体一致;(5)单位国土面积拥有国家湿地公园数量较多的地市分别是益阳、岳阳、长沙和常德,每百万人拥有国家湿地公园数量最多的地市是益阳,相关分析表明国家湿地公园与国土面积相关性不高(r=0.52),但与人口总数相关性相对较高(r=0.78),说明人口越密集的区域,人民群众对国家湿地公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5.
莫力达瓦巴彦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嫩江右岸,河道密集,沼泽富集。文章从保障区域生态环境、构筑嫩江流域生态屏障、维护流域水生态安全等方面阐述了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并对湿地公园建设的优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保护好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对流域生态安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湿地保护网络中重要的一环,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并获得广泛发展。通过分析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的地理分布、类型和当前湿地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智慧湿地公园管理系统、重视湿地文化发掘与保护和探索多渠道投资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保护物种多样性,湖南安乡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该工程建设涉及了大量有关科研监测的内容,针对目前该湿地公园信息化水平不高、数据监测不及时不充分的现状,提出了建设包括前端数据采集传输、信息化平台和数据中心以及湿地管理控制中心的具体思路,为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湿地公园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理念、功能区划、分区布局、生态保护和恢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提供借鉴,实现湿地公园“保护一利用一提高”相协调,促进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湖南宁远九嶷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九嶷河湿地公园)是一个河流型湿地公园,地处南岭山脉生态屏障区腹地,是典型的南岭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同时也是湘江潇水源头水源集聚区,对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水源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区划是湖南省湿地保护管理的基础工作,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把湖南省划分为环洞庭湖湿地生态区、长株潭湿地生态区、泛湘江流域湿地生态区、泛资江流域湿地生态区、泛沅江流域湿地生态区和泛澧水流域湿地生态区。在分析各湿地生态区湿地资源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湿地保护对策,以期为湖南省湿地保护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南岳衡山共有蕨类植物35科58属128种可应用于园林中,按生态类型将其分为陆生蕨类、藤本蕨类、附生蕨类、石生蕨类、水生蕨类五类。并探讨了南岳衡山蕨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依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 1754-2008)对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为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4个湿地类,喀斯特溶洞湿地、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输水河等4个湿地型,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总得分61.6分,占总分78分的79.0%,总体评价结果为"良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该湿地公园应及早制定和落实防范预案与措施,规避或减轻人口增长、城市发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等干扰和威胁。  相似文献   

13.
正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亦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5A级旅游区,素有"五岳独秀,秀在其林"之美誉。然而,南岳衡山森林存在着单层林多、复层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的"三多三少"现象,森林群落结构简单,林相单一,次生性强,生态效益低下,景观效果较差,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本文将针对南岳衡山林相改造工作进行粗浅论述,供各位林业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研究湖南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将涉及的13个乡(镇)作为基本单位,结合该流域现状,建立湖南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下设3个基准层,筛选出13项指标,采用熵值法对该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对湖南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的层次为经济层,评价体系中人口密度、各乡(镇)常住人口和从业人员人数3个因子的权重值最大(0.0816),发展可持续系数在13个乡(镇)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最高值为浯溪街道办事处(0.3174),因其处于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优良,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唐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以唐河为主体,间接承担着南阳盆地防洪、排涝、灌溉用水等重要功能。为掌握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和环境状况,组织科研人员对唐河友兰国家湿地公园现有资源进行调查,对确保唐河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水量,保证流域及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湿地公园是当前形式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景观规划"三元论"指导下,结合南京八卦洲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探讨了湿地公园的营建理念,提出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三元论,以期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湿地—人类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7.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地处衡岳走廊的最佳地段,东临湘江,南接雁城,西对九峰,北揽祝融,由南岳72峰之岣嵝、嫘祖、白石等五峰组成。岣嵝峰为衡山主峰,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列为国内名山而载入史册。公园融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于一体,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2月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2020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内蒙古多伦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奈曼孟家段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包头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阿尔山哈拉哈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和内蒙古库都尔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为内蒙古再添"国字号"生态名片。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湿地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的基础上,从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位、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产品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定位,提出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形象定位。并以湿地公园内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和湿地文化为依托策划"水域观光湖滨休闲游"、"湿地科考候鸟观赏游"、"渔事农耕生态体验游"、"湿地探索体验游"等四大生态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地理统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不平衡,总体上呈现凝聚型分布,集中分布在中部、山东半岛和长三角。2从省市区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湖北、山东、黑龙江、湖南等省份,并在鲁西南-苏西北、苏南-浙北、湘北、鄂东形成4个高密度热点区域。3从自然地理空间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亚热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年平均降水量800~1 600 mm和400~800 mm区域,以及高程1 500 m以下的区域。4从生态区划空间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一级流域中的长江区、松花江区、淮河区和黄河区以及八大湿地区中的长江中下游湿地区、黄河中下游湿地区。5从社会经济空间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呈现"中部多、西部较多和东部相对较少"的格局。相关分析表明,国家湿地公园数量与各省市区的国土面积、GDP和常住人口数量的相关性不强(r分别为0.16、0.26和0.39)6现阶段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资源本底条件、地方申报的积极性和对湿地公园发展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