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到新春赏梅时节,人们潮涌般来到各地梅园赏梅,意犹未尽之时,总想带上几枝梅花回家瓶插欣赏,但目前还没有专门供应梅花切枝的地方,而盆梅在各个梅园和花卉市场都可买到,且价格适宜,所以购买一钵盆梅回家莳养才是最佳选择。但很多喜爱梅花的朋友往往由于选购和养护管理不当,只见当年红梅花儿开,来年只剩盆儿钵儿了。作为从事梅花工作的我们每每看到这种情况还是觉得很可惜和心疼,因  相似文献   

2.
正梅花,不畏严寒,傲雪绽放于早春季节,其花语"坚强,忠贞,高雅"。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以梅花为题材的诗词、美术绘画、音乐戏曲作品数不胜数,人们赞扬梅花的精神、风骨,把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赏梅、种梅之风在我国弥久不衰,像宋代的林和靖终身与梅花、仙鹤为伴,被誉为"梅妻鹤子",而踏雪寻梅更是文人中的雅事。如果家中能够养上几盆梅花,在梅花盛开之时,赏梅品茶,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偷闲一时,体验慢节奏的生活,以放松身心,有利于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梅花的故乡,不仅遍植梅花,而且在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与梅花有关,在这早春赏梅时节,倘能品味一下与梅花有关的对联,则更添赏梅的情趣。明代才子解缙曾撰有一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上联中的"蒲"、"桃"恰与"葡萄"谐音;下联的"梅"、"桂"又与"玫瑰"谐音。同时,"蒲叶桃叶葡萄叶",归纳于"草本木本","  相似文献   

4.
梅香沁玉     
一年一度的南京国际梅花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到中山陵的梅花山来观梅、赏梅,梅花的艳姿与幽香使游人流连忘返。画家为其作画,诗人为其吟诗,看着那一幅幅梅花迎春图,流光溢彩,一首首赞美梅花诗,脍炙人口。因而,画与诗有了香味,花香诗香如是,石香亦然。对于痴迷雨花石的人,也便随着石中盛开的梅花引发出石香来。  相似文献   

5.
杭州西湖风景如画,四季皆有其独特的韵味。植物景观作为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四季景观的构成及特点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西湖冬季代表性植物——梅花为例,通过对历代文献的研读,探讨了西湖梅花的应用种类、历史上重要的赏梅景点以及西湖梅花的审美意趣,以期对今后梅花这一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敦娴  周戎铠 《园艺学报》1989,16(3):220-226
作者自1979年起全面调查了无锡地区的梅花品种,共整理出梅花品种80个,其中属真梅系的品种有76个;属杏梅系的品种有4个,它们分别属于11型。文末作者建议尽快建立梅花品种圃。  相似文献   

7.
青梅的栽培     
周益民 《花卉》2008,(8):23-23
青梅(Prunus mume),又称春梅、干枝梅、红绿梅,属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驰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种植的梅花为青梅。萝岗赏梅是广州人的传统,每年“冬至”,人们成群结队到“萝岗探梅”、“赏雪”。梅花盛开,白色花瓣随风飘荡。  相似文献   

8.
缪士毅 《花卉》2017,(21):41-42
踏雪探梅,自古盎然。在探梅、问梅、赏梅时节,倘若了解一些梅花文化,则更添几分情趣。知梅品种梅花品种纷呈,达二百余种,可分为观赏类与果品类两大类。其中观赏类按枝条生长形态又可分为直脚梅、垂枝梅、龙游梅和杏梅等四大类。按花型、花色和花萼分,直脚梅类又有江梅型、宫粉型、朱砂型、绿萼型、洒金型等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梅桩以枝干虬曲、疏影横斜、盘根错节、苍劲古雅、千姿百态者为佳。但要培育出这样的老梅树桩景,得需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功夫,且价值昂贵、普及困难,不能满足一般赏梅者的需求。笔者经学习、实践用杏树小苗作砧木嫁接梅花,二、三年的时间即可制作成梅花小盆景,造型优美、小巧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梅花节期间,游客纷纷来到位于南京梅花山的梅花艺术馆参观迎春插花展。南京中山陵管理局举办的这次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展出了由著名插花大师茅国俊、梁英梅等多名插花高手共同创作的作品近100幅。让游客在赏梅的同时,还能领略到艺术大师们题材广泛,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插花作品。南京中山陵管理局高级景观设计师、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副秘书长茅国俊大师告诉笔者,自古以来,炫丽与娇柔的花朵,一直都是大众目光的焦点。他们举办这届迎春插花展,旨在通过以花草植物为媒介,以多样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周立新 《花卉》2020,(9):14-17
到了,在漫步公园赏樱赏梅,沉醉于缤纷春色的时候,可曾留意我们身边那些高大的树木,它们也在春天里抽枝吐绿,焕发一片生机。它们开花吗?开什么花?这个春天,我拿着相机,走在公园和街道,一一记录了它们开花的模样。原来,在我们眼中被称作某某树的大树们,也开着娇小而迷你的花,尽管这些小花跟它们高大的身躯相比微不足道,而且常常被人忽视,但是仔细看,它们都很别致甚至很萌,一起来看大叔(树)卖萌。  相似文献   

12.
超山赏梅     
正初春二月,阳光明媚,暖风宜人,我同友人一起来到超山。超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北部、古镇塘栖境内,距杭州市区约30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又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享有"十里梅花香雪海"和"超山天下梅"的美誉。超山植梅历史达千余年,现有素心蜡梅、铁骨红梅等品种数十个,颜色有玉白、粉红、萼绿、淡黄等,景观梅面积百余亩,树木数千株,蔚为奇观;其中有唐梅、宋梅各一株,依然生机蓬勃,迎春怒放,而宋梅乃一罕见的六瓣名种。进入梅园,山下山上、亭畔水边,白梅为主、红梅衬托、蜡梅点缀,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大树型大树型盆景主干特点是:蛇腰鼠尾、上细下粗过度自然;树形上小下大,形成不等边三角形。而梅花枝条较长,常规方法无法制成大树型的梅花盆景。如何突破梅花的生长特点,制作成大树型的梅花盆景?首先,通过截干蓄枝,形成上细下粗自然曲折的主干。其次,在主干适当部位留侧枝,每年进行强修剪,适当蟠扎使侧枝与主干角度合理。作品成熟后上贫,对枝条进行矮化处理,使之达到大树型的要求。目前枝条矮化常用的方法,是生长期扣水或用矮壮素处理。用扣水的方法无法使枝条达到要求,而用矮壮素处理节间太密,失去自然,且对梅花第二年的生长不利。而用两次修剪的方法既能使枝条变短又能保持自然形态,具体方法:在形成壮枝的基础上,每年5月10日左右(无锡地区)留2芽~3芽进行第二次修剪,使枝  相似文献   

14.
<正>梅花自古就被视为中国文人的精神象征,其姿态、色彩和风韵俱佳,让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心。梅花也是中国盆景的传统树种,在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都能找到以它为题材的作品。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黄慎、高凤翰等人就喜欢以梅花盆景作画(如图1、图2)。《疏影》是由数年前培育的一件梅花盆景改作而成的文人树。原作的主干线条富有曲直变化,但主干下部较粗,整体过渡不太自然,同时枝条杂乱(如图3)。  相似文献   

15.
桃桩接梅枝     
多年以前,由于受花卉盆景报刊中梅花盆景图片的启发,很想动手制作一盆苍劲古雅的梅花桩景,以供晚年欣赏。但由于现有盆栽梅花桩形不理想,从苗期培养又花费时间长,未能如愿。一次我突发奇想:既然桃树能嫁接梅花,何不在桃树桩上嫁接梅花取代梅桩。按照这一设想,从前年冬天起,进行了采桩、育坯、嫁接等一系列的尝试,至今已有一盆桩景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16.
正梅花,在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有人以梅为姓,像商代的梅伯,现代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而更多的人喜欢把"梅"嵌入名字中,尤其是女孩子,像爱梅、喜梅、梅香等。作为梅文化的延伸,人们还喜欢将花形或开花时间与梅花接近的植物名称中加个"梅"字,像美人梅、榆叶梅、珍珠梅、白绢梅、松红梅、蜡梅等。它们有的跟梅花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像美人梅,就是梅花中的  相似文献   

17.
正梅花为蔷薇科李属落叶观赏花木,别称春梅、干支梅等,学名prunus mume,除露地栽培观赏外,梅花还非常适合用来制作盆景。笔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初步摸索了汉式梅花盆景的栽培与管理方法。一、梅花盆景用苗的繁殖1.砧木培育培养梅花盆景所用砧木都是采摘梅园梅果播种而得。在5月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小区里的朋友们纷纷关注起中心花园里那几株红梅。前几天天气暖和,那几株红梅树开得一片灿烂,似一团红霞,一天比一天的红色浓一层。我们站在阳台上放风。"这比大前年我脚受伤的时候还关得严,那年还可以拄拐下楼看看梅花"。"是啊,我已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十七天了"。"我上班的时候回来去摘几枝梅花回来"。"不敢要,怕有病毒"关上门窗,进来找出邓丽君的碟子,听她轻轻柔柔的唱着,"梅花满天香,越冷她越开花,梅花坚韧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歌声中传达出的精神,柔中带刚,虽不似《红梅赞》那般铿锵,对民众的教化却是同样的如梅花的品格,坚定有力!  相似文献   

19.
梅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有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曼妙的花姿和清淡的气味受人喜爱。梅花的比引一直是许多学者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梅花不同育种目标和育种途径的现状阐述,分析了梅花未来的育种方向及目标,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山梅花——看到这个名称,你是否认为是梅花的一种呢?其实山梅花是虎耳草科山梅属植物,和梅花并无亲缘关系。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像这样名称中含有其他花卉但并不属于一类的花卉其实很多,尤其是含有传统名花名称的,据统计类似情况名称中含"兰"的植物有42种,含"荷"的植物有35种,含"桂"的植物有24种,而含"梅"的植物有96种(尚有许多带"梅"字的科和属名称未统计在内),其数量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