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杂稻宜香优527的产量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珍  程爱民  吴立新 《种子》2006,25(10):86-87
优质杂稻新组合宜香优527于2004—2005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长江中上游优质组区域试验,两年结果产量居第1,2位。2005年在多点生产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黔东南不同海拔地区种植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黔优56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以自育耐寒恢复系Q568与引进不育系T98A配组育成的中籼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黔优568于2004~2006年参加贵州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2004年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黔优568平均产量591.2kg/667m2,比对照  相似文献   

3.
张元虎  姜萍 《种子》1997,(3):57-59
对杂交稻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是增产组合与对照相比,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靠穗粒数的增加,提出新组合选育合理的产量因子构成为早中熟组合有效穗310万/hm~2以上,穗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迟熟组合有效穗300万/hm~2左右,穗粒数120粒以上,千粒重28克左右。  相似文献   

4.
中9优85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萍  金帮文  孙灿慧  甘雨  李其义 《种子》2005,24(5):76-77
杂交水稻新组合中9优85经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等优点,在我省中低海拔稻区有较好应用前景.通过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中9优85进行产量与构成因子之间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中9优85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穗实粒数>有效穗>千粒重>株高>结实率.并建立了产量与各构成因子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388.33-3.03x1 9.53x2 4.113x3-3.123x4 3.12x5.  相似文献   

5.
Ⅱ优50329系重庆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5032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9-2000年参加重庆市杂交籼稻区试,2001年参加重庆市组织的生产示范,均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产量高1998年参加本所新组合比较试验,三次重复平均产量折合单产9.03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2000年参加重庆市区试,平均7.8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2000年丰都县种子公司引种示范20hm2,平均产量9.14t/hm2,同田较汕优63增产5.8%。20…  相似文献   

6.
7.
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成功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从全国水稻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水稻生产是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因此,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实用技术,特别是现有成熟的,能有效确保品种在生产中高效生产的配套技术,乃是水稻育种和栽培当前和今后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8.
29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9A与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的绝对产量水平是历年来参试组合中最高的,现将该组合及栽培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联合鉴定试验,平均单产9.3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37%(极显著),居11个参试组合第1位。200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9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54%(极显著),居第1位;2002年续试,平均单产10.2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26%(极显著),亦居第1位;2001、2002两年…  相似文献   

9.
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万优6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优6号系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室选育的高产杂交中晚熟水稻新品种,004年12月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新组合黔两优58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德强  周维佳  江学海  谌生慧 《种子》2004,23(10):83-85
黔两优58系用2136 s与明恢86组配而成的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经2002~2003年示范种植,单产分别达10.53t/hm2、11.44t/hm2.本文根据黔两优58高产特性,从培育壮秧、适时移栽、科学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杂稻组合Ⅱ优406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耐寒恢复系G406与不育系Ⅱ-32 A配组育成的,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1产量Ⅱ优406于2006年参加贵州省中稻晚熟组的预备试验,4个试点平均产量621.1 kg/667 m2,比对照Ⅱ  相似文献   

12.
绮优08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选的优质不育系绮A与自选的优质恢复系08配组育成的感温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2006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06039号。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江西省种子公司把不断发掘与利用新的遗传种质,提高杂交稻的产量、抗逆性以及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列入水稻育种和开发的重要工作内容,经过多年攻关,选育出了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Ⅱ优1308,该组合2004-2005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表现高产、稳产、综合性状较好等特点,于2006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张尚兴  张达春  黄云  周华飞  张仁贵 《种子》2016,(12):104-106
成优1479是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成丰A与自育恢复系R 1479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稳产性好、耐冷性强、熟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海口市琼山区地处海南省东北部,晚季稻生产期间,由于台风暴雨多,给晚季稻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不断地引进和选育出适宜于我区晚季生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2013年晚季我们开始引进了新组合绿永优5128,并分别安排在我区的旧州镇十公里洋和红旗镇七水洋进行种植示范,面积达23.5hm2,其中:十公里洋种植示范9.8hm2;七水洋种植示范13.7hm2,成熟期经实割验收,十公里洋平均产量6 702kg/hm2,比博Ⅱ优15平均增产371kg/hm2,增产  相似文献   

17.
昌优10号、昌优11号是江西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教研室选育的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两组合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分项——“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示范区江西都昌县作双季晚稻试种,平均单产分别达571.50、721.60kg/667 m^2.本文从播种育秧、移栽、肥水管理到病虫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两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周勇  黄世君  李乾安  魏应海  曾松  郑英  侯浪 《种子》2019,(8):118-119,160
乐5优177系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不育系乐5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抗病恢复系成恢177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熟期适中,株叶型好,分蘖力强,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稳产性好。2013年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良种没有良法配套是造成当前水稻单产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群体与个体、穗多与穗大的矛盾是杂交水稻(特别是大穗型品种)超高产栽培中最主要、最突出的矛盾。水稻生育进程中出现的弱苗、弱蘖、弱穗、弱花、弱粒是影响水稻夺高产的田间制约因素。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简称SRI法)是一种新的高产栽培技术,它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具体的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协调杂交水稻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具有适龄嫩秧早栽,稀植壮株,控苗壮秆和足肥高产的特点,通过改变土壤和水分的管理措施,强化稻株地下部生长,协调地上部生长,显示出强大的生长优势,每穗着粒数、实粒数显著增加,这是产量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陆两优 10 6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自育的广亲和低温敏优质两用核不育系陆 18S与贵州省黔东南州农科所选育的K10 6测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高产组合 ,1998~ 2 0 0 0年参加了贵州省中稻联合品比和中稻区试 ,均表现株蘖型好、根系发达、茎竿粗壮、高产稳产、米质较好、抗性强 ,适应性广等优点 ,于 2 0 0 2年 2月通过了贵州省审定。同时在贵州、湖南、云南等省作中晚稻大面积推广。1 陆两优 1 0 6主要特征特性1.1 产量贵州省中稻区试 ,2 0 0 0年平均公顷产 76 39.5 kg,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2 .4 % ;2 0 0 1年续试 ,平均公顷产 84 36 .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