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均川镇均川村1组张祖风同志,全家5口人,7年来坚持养貂,锲而不舍,终于开辟了一条致富的门路。1982年引进种貂2只,公、母貂各1只,到1983年繁殖到13只,1984年养貂47只;1985年养貂200只,其中出售140只,收入9000元;1986年养貂200只,其中出售100只,收入9000元;1987年养貂300只,其中出售200只,收入30000元;1988年养貂305只,其中出售110只,收入12000元,7年共收入6万元,预计1989年养貂1000只,其中出售800只,收入8万元。他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正> 陕西省商县北宽坪乡宽坪村唐三民,坚持学习养貂技术,摸索养殖规律,养貂连年获高产.1987年,他养的15只母貂全配全怀全产,共产仔貂122只,群平均8.13只,年末育成105只,育成率达到86.1%,纯收入11.000元.同时,他还扶持和指导同村养貂户共同致富.唐三民养貂的主要经验有以下五条:  相似文献   

3.
《山东饲料》2014,(10):42
<正>提起养貂来,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貂的"产床",相信很多人听后都会觉得新奇。山东省胶州市胶莱镇南顶子村一家养貂厂就研制出了母貂"产床",进一步提高了养貂利润,年纯收入上百万元。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家养貂场的老板是名年仅28岁的年轻人——王龙。说起养貂,王龙在当地小有名气。他从征地20亩开始养貂,现在已有3000多只种貂,纯收入达到100多万。聊起自己的养殖事业,王龙显示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热爱。放弃好好的饭店生意不做,专心干起养貂事业,同时发明了  相似文献   

4.
<正> 河北省黄骅县大辛堡村饲养水貂专业户高文光,白一九八一年养貂以来,连年高产,胎平均产仔成活达6只。这和他选留种貂有方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介绍经验时说的好;“养貂要取得较高的产仔率,选留好种貂也是关键的一环。种貂要年年选,常年选,每年至少要进行三次定期选种”。  相似文献   

5.
两户园地     
<正> 河北省黄骅县杨庄乡杨庄杨金强是全县有名的养貂专业户。他养的貂不但产仔多、成活率高,而且貂皮质量也较好。  相似文献   

6.
山东诸城县养貂大户李笃云,已有六年的养貂历史。1984年以来,他招聘13名饲养人员,养种貂300只,其中母貂240只,年底取皮1416张,加外调种貂,纯收入52416元。他饲养的母貂受配率高达99%,窝产仔平均5.9只,窝产仔成活5.2只,产仔成活率为88%,创全县最高纪录。他的经验是:一、严格选择种貂。种貂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底能否丰收。他饲养的水貂都是黑色标准貂,一部分是从本场中选留的,另一部分是引进的日本标准貂。本场种貂的选留,公貂要求配种时间早,性情温顺,性欲旺盛,交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体型大,体质好,无疾病;母貂要求发情正常,体型细长,臀部宽,交配顺利,产仔早,产仔多,母性强,乳量充足;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区个体养貂发展很快。1981年仅有3户试养,种貂12只;1982年养貂户增加到130个,种貂645只;1983年全地区已有养貂户728个,种貂4415只,年底存栏12940只。 饲养水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质貂  相似文献   

8.
东港市菩萨庙镇张可杰从1983年开始养貂,到现在已有14年历史。这中间他虽然经历市场上风雨的冲击,但从未间断过养貂事业。每年饲养水貂数量不等,最多年份养母貂35头,产仔189头;最少年份养母貂4头,产仔24头。总的来说他所饲养水貂受胎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 河南省嵩县库区梁元大队养貂专业户赵灿娃,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积极发展家庭养貂,三年来纯收入8154元,成为全县有名的养貂致富户。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这个队已有20多户养了水貂。今春,赵灿娃同志受到洛阳行署的奖励,并光荣地出席了河南省劳模大会。  相似文献   

10.
两户园地     
<正> 近年来,各种生产资料涨价,不少养貂户由于收益差而纷纷下马,而河北省黄骅县赵堡乡赵堡村养貂户张金奎养貂规模却越来越大.1988年他饲养的52只种母貂育成幼貂260只,群平均5.5只,由于貂皮质量高,每张售价比周围养貂户高30%,纯收入1万多元.今年留种75只(其中公貂15只),比去年增加15%.他的主要经验是:一、精选种貂是基础.他对种貂选留严格把关,从仔貂分窝到取皮坚持3次选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黄骅县赵堡乡大辛堡村高文光,从1981年养貂以来,水貂产仔率一直保持在胎平均成活6只以上,年年收入超万元。1985年他养的51只母貂,产仔成活326只,每胎平均6.3只。高文光养貂连年高产,这与  相似文献   

12.
各地见闻     
<正>泥城乡兴旺村三组养貂经济效益高泥城乡兴旺村三组,自1984年成立养貂协作组以来,已整整10多年了.全组共有6个饲养户,养貂时间最长的已有20年的历史并且都有一套过硬的养貂本领.他们经常召开碰头会议.交流饲养经验,研究防病措施,研讨提高仔貂繁殖率和成活率的方法以及提高貂皮质量等.从而使养貂生产的经济效力不断提高,去年又获经济效益的大提高.全组在1993年底共留种子貂314只,对公貂88只,繁殖成活仔成965只,平均3.06只.成活率最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赴美考察小组,1981年10月3日至11月22日在美国考察毛皮动物饲养和贸易情况期间,参观访问了银月水貂场。 银月水貂场在威斯康星州,离港口城市密尔沃基需行车3小时。该场场主是德国移民的后裔,他父亲从1926年开始养貂,一直沿袭至今。这个场的规模很大,有种貂5000只,后备种貂1500只,公母比例1比5。貂棚是木质结构,分为繁殖貂棚和育成貂棚。繁殖貂棚较小,内设两排貂笼,每栋可养640只种貂;育成貂棚较  相似文献   

14.
两户园地     
<正> 河北省黄骅市赵堡乡后徐村胡寿良,2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养貂经验,尤其在饲养幼貂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多年来,他养的貂,生长快,体尺长,毛绒品质好。现将他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适时断奶分窝。首先,做好断奶前的准备工作:一是根据貂群数量添置  相似文献   

15.
<正>近10年来,我国貂皮市场波动较小,价格相对稳定,群众养貂积极性很高,新生养殖户不断出现。但是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仔貂死亡率高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笔者就此问题,在2008年1月对2007年水貂产仔季节,仔貂成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本市拉木沟等几个养貂较多的村,调查31个养貂户,对1045只母貂所产仔貂损失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在山东省胶州市九龙街道办事处前海庄村,有个"海宝皮毛店",里面挂满了各种款式的紫、黑、白、绿色貂皮大衣,吸引了不少顾客光顾。店老板是前海庄村养貂大户宋清军,店内出售的貂皮大衣都是用他们合作社养殖的水貂精制而成的。早在2001年,宋清军就开始养貂,起初养殖了28头种貂,年收入仅2000元。他依靠老营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吃苦耐劳,持续增加投资,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已经发展到养貂3000头的规模,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黄骅县赵堡乡后徐村青年农民胡寿良,是当地出了名的养貂技术能手。10几年来他养的貂产仔成活率一直位居全县之冠。去年,他养的32只母貂,产仔成活168只,胎平均7.3只,群平均5.25只,  相似文献   

18.
两户园地     
<正> 河北省黄骅市赵堡乡大辛堡村养貂专业户高文光,养貂20多年来,由于加工调配饲料方法得当,水貂不但生长健壮、毛皮质量好,而且很少发生大的疾患,并从未出现过饲料中毒现象。他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9.
仔貂死亡原因分析与提高育成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养貂业中普遍存在着母貂产仔多、成活少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分析仔貂成活少的原因,以提高仔貂育成率。在1987年水貂产仔季节,笔者采取通迅、专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对39个养貂专业户的1041只母貂的产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一些养貂专业户提高仔貂育成率的经验。现将调查情况综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黄骅县新村乡冯家堡村杨子旭养貂7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经验,尤其在提高水貂毛皮质量上更有独到之处。去年他出售的165只貂皮,90%以上的体尺都达到110%,平均每张售价90元,获纯利8000多元。今年他养种貂90只,其中母貂72只,育成仔貂360只,目前仔貂生长发育良好,估计又能卖好价钱。在提高水貂毛皮质量上,他的主要经验是:一、搞好水貂的选种选配。种貂一定要选择毛色光泽好,毛绒细密平齐,针毛长度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