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大方县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的规范化采收、加工及分级。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皮石斛人工温室大棚种植对其产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勐腊县采用了林下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所种植铁皮石斛的药用品质可达到野生石斛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结合勐腊县铁皮石斛种植与产业发展经验,对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及管理有关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天麻为名贵中草药,为保护天然次生林天麻物种,探讨林下天麻人工栽培技术,为林农的经济发展提供实用新技术。文章依栽培天麻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林下天麻种植关键丰产技术,实践证明,林下天麻栽培技术可行,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4.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下环境与其他乔木不同,且油茶林各区域林下环境也有所差别。为探讨油茶林下紫灵芝(Ganoderma sinense)的仿野生种植并确定适宜种植的区域,在林下各区域开展栽种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枝条覆盖区域均适宜种植紫灵芝,行间无郁闭区域不适宜种植,可为我国南方油茶林下仿野生种植紫灵芝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灵芝的仿野生开发种植技术,在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林场不同类型林分进行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试验,并进行灵芝产量与质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红松纯林仿野生栽培灵芝其生物转化率、优质率、子实体产量、孢子粉产量最高;各种林分类型的郁闭度均以0.6~0.8的生物转化率、优质率、子实体产量、孢子粉产量最高。该文旨在为高质高产地进行林下仿野生灵芝的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无公害仿野生林间栽培的天麻产量水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于2015年10月20~27日,对种植仿野生林间天麻的和龙市八家子镇泉水洞林场、龙井市老头沟镇龙水村、和龙市八家子镇三道林场等地进行了抽样测产调查。结果表明,仿野生栽培的天麻不仅产量高,且形体形态近似野生天麻,成分检测达无公害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森林经营效益,本项目开展了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混交林林下仿野生种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林分郁闭度对林下种植黄精的成活率、产量有显著的差异,0.65-0.8林分郁闭度林下仿野生种植的黄精成活率为95.9%,平均株高71.1cm,平均地径8.0mm,平均单株块根鲜重195g,平均667m2产达748kg,是林下仿野生种植黄精的最佳郁闭度。  相似文献   

8.
三叶青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的中草药,为探索适宜淳安县区域特色的栽培技术,为农民创收增收,通过袋装种植仿野生栽培的方法,开展了山核桃林下三叶青仿野生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产量稳定、管理便捷、适应山区林下的种植模式,以期促进淳安三叶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东山区林下参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珍贵药材,近年来仿野生的林下种植人参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林下参种植也成为林农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对辽东山区林下参的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进行总结,探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调研实践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林下参科学种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珍贵中药材,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我国人参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近年来由于野山参资源濒临枯竭,园参又不能满足品质需求,所以林下参作为一种仿野生人参应运而生。林下参种植是我国特有的栽培模式,且技术要求严格。本文系统的介绍了林下参栽培技术,包括林下参种植品种的选择、林下参种植地块选择、整地、备种、播种及采收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随着乌天麻的价格上升,种植乌天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分析了娄山乌天麻景区立地条件,探讨了乌天麻人工仿野生环境栽植试验,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收集弥勒市林下仿野生种植三七的标本点数据和气候变量数据,在MaxEnt(最大熵模型)获得三七潜在分布区的基础上,采用弥勒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提取地类、森林类别、郁闭度、坡位、坡度、坡向等信息,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叠加分析,以获得三七在弥勒市林下仿野生种植的潜在分布适生区.研究显示:(1)MaxEnt计算...  相似文献   

13.
泸水县林下紫花大白芨仿野生种植与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泸水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拥有丰富的林下空间,但其功能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在泸水县大力发展林下紫花大白芨仿野生种植,将为泸水山区群众开辟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径。基于此,探讨了该县林下紫花大白芨仿野种植措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大别山区2种典型的板栗林药模式板栗-苍术和板栗-天麻为研究对象,测定比较板栗套种苍术和天麻对林地小气候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林下套种苍术和天麻后10 cm地温降低,板栗-天麻10 cm地温显著低于板栗纯林;林下气温和气温日较差降低;林下湿度有所升高,板栗-天麻的大气湿度稳定地高于板栗纯林;土壤容重板栗-天麻板栗纯林板栗-苍术,最小持水量板栗-苍术板栗纯林板栗-天麻,板栗-苍术土壤全效氮、全效磷、全效钾、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增加,板栗-天麻土壤全效氮、全效钾、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降低。与套种天麻相比,板栗林下套种苍术有较好的生态效益。板栗林下套种天麻时,建议避免连茬种植,及时施肥补充地力。  相似文献   

15.
黔南州利用林下荫棚、贴石、贴树等栽培模式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提升了铁皮石斛的品质,又达到提高林地的利用率、综合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是传统中医的物质基础。我国林业用地面积巨大,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丰富,而且林中空地也比较多。林下仿野生环境种植的中药材,药效好、产量大,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铁皮石斛广泛生长在广西和贵州等地区,附生在森林树干的表面或者石壁的表面。其抗旱性好,当湿度降低时,其叶片会自然脱落,裸茎将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不良气候的影响:成活率较高,适宜推广林下栽培技术。根据铁皮石斛生长的特点,可通过林分结构和密度调控,有害生物的防治,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加以关注的方式,进行仿野生的技术栽培,提升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术的效果。当前,我国所开展的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的论述内容较少,关于铁皮石斛以及仿野生栽培的效果对比未见报道。结合对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现状研究,从栽培基质的优劣、附生基质、附生树种差异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仿野生栽培技术的特点,然后提出了引入仿野生栽培技术的要点,如林分结构和密度调控、有害生物的防治、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注意事项,为日后对铁皮石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林改确权到户后,带动了林地流转和林产业的发展。滇东北地区发展林下种植天麻产业具有地缘与传统优势,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在对云南昭通市彝良县林下经济特色产业——天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和论证,从种质资源、菌材储备、种植水平、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彝良县林下经济天麻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针对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彝良县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开展林下仿野生段木栽培灵芝试验,测定了灵芝连续年产量,比较了不同段木树种、不同林分对灵芝产量的影响,并对林下仿野生栽培和大棚栽培灵芝的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林下段木仿野生栽培灵芝,能连续采收5年(菌段质量7~8 kg),每年可采收2次,其中第2年产量最高,随后逐年降低,前3年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6%,1...  相似文献   

20.
新技术推广     
《国土绿化》2013,(9):50
巫山县竹贤乡建设"药材之乡"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地处三峡腹心高山中,有种植中药材的优越条件。近年来,竹贤乡在县林业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高山自然森林资源种植天麻、党参等中药材,引导高山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全乡已种植药材3000亩,其中天麻500亩。竹贤乡利用高山森林、山地资源,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缓坡地,利用林地天长日久的腐殖质沉积成的有机土壤,实行林下规模化、规范化、科技化种植天麻。不用杀虫剂和除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