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鸭瘟病毒DN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乔代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2,10(1):172-177
本文报导了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法鉴别鸭瘟强毒株及疫苗株的微量快速方法。该法选用HindⅢ、HinfⅠ、BamHⅠ、PostⅠ、EcoRⅠ、SalⅠ、XhoⅠ七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两毒株图谱表明酶切分子量范围1.43-22×10~6道尔顿,HindⅠ羌酶切位点,EcoRⅠ两毒株图谱相同;HindⅢ、BamHⅠ、PstⅠ、SalⅠ、XhoⅠ这五种酶切后的片段数、片段大小、迁移率可准确鉴别两毒株。直接裂解感染细胞是种快速、简便的抽提鸭瘟病毒D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是一种野外饲养的经济昆虫,它以蛹滞育越冬,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山区。我国柞蚕年产茧量6万t左右,占世界柞蚕产量的90%以上。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属杆状病毒科A亚组,是柞蚕脓病的病原体,对柞蚕蛹十分敏感。建立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表达系统,以柞蚕蛹为宿主昆虫进行外源基因的大量表达生产,具有成本低、安全、易管理,可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本文概述作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基因工程研究的进展,其中 相似文献
5.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酶切分析及质粒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法,估算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大小为131.09kb;通过随机克隆,将EpNPV基因组8条BamH I酶切片段中的6条,13条Pst I酶切片段中的7条,26条EcoR I酶切片段中的7条,21条HindⅢ酶切片段中的7条,14条Xba I酶切片段中的9条分别克隆至载体PTZ19R,构建了EpNPV基因组的部分质粒文库。 相似文献
7.
8.
将从自然罹死的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 (L .)幼虫中分离到的一种颗粒体病毒 (简称CaL GV)置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其形态为椭圆形 ,大小为 (30 4 .5 3× 139.0 9)nm ;经碱解病毒粒子为杆状 ,大小为(2 4 6 .2 1× 6 1.36 )nm ;经酚∶氯仿∶异戊醇 (2 5∶2 4∶1)抽提 ,氯仿∶异戊醇 (2 4∶1)洗涤 ,2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 ,抽提的核酸经EcoRⅠ ,HindⅢ ,NcoⅠ ,PstⅠ限制型内切酶酶解 ,1×TAE缓冲液 ,0 .8%琼脂糖凝胶电泳 ,获得CaLGV核酸酶解图谱。以λDNA HindⅢ酶解片段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与相应片段分子量的对数值做标准曲线 ,求得CaLGV平均分子量为 10 0 .4 8kb ,核酸含量为OD2 60 /OD2 80 =1.89。 相似文献
9.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ApNPV),属杆状病毒科包含体杆状病毒亚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是柞蚕核型多角体病的病原。该成熟病毒包含体的断面分三层结构:最外层是致密层,次外层是多角体蛋白层,内部是病毒束。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核酸为DNA,经限制性内切酶PstI,HindⅢ,BamH,XhoI,SalI,EcoR I和EcoR I BamH I酶解后,电泳分别形成31,25,6,15,24,5,7条谱带。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主要通过食下和体壁创伤途径感染柞蚕幼虫,不同病毒株对柞蚕的致病性存在着差异。柞蚕幼虫消化液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有溶解、灭活作用;柞蚕幼虫中肠围食膜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有灭活作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在自然条件下有自然裂解现象,游离的病毒粒子在自然条件下很快失活。目前已建立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并在分别在体内、体外表达了报告基因. 相似文献
10.
六种限制性内切酶产生的二花脸大约克夏猪的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噬菌体M13mp18单链DNA作探针,对二花脸和大约克夏猪进行了DNA指纹的研究。采用六种限制性内切酶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具有个体特异性的DNA指纹图谱。这六种限制性内切酶是:HinfⅠ,HaeⅢ,EcoRⅠ,BanⅠ,TaqⅠ和PstⅠ。不同酶消化产生的图谱带数有差异,并有品种特征带趋向。 相似文献
11.
柞蚕杀菌肽对桉树青枯病假单胞菌的杀菌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桉树、木麻黄青枯病是广东省林业主要病害、近年为害猖獗导致严重损失。本文报道柞蚕杀菌肽D对桉树、木麻黄青枯病假单胞菌的杀菌作用。以荧光黄染料隅联的杀菌肽作用于青枯病假单胞菌,用电镜及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杀菌肽能迅速地将菌体包围,作用于细胞膜,造成许多小孔并进入胞内,尔后损伤的小孔扩大形成喇叭口,内含物由此泄出胞外,最后菌体变成空囊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浓度的咖啡天蛾(Cephonodes hylas)质型多角体病毒包含体悬液,浸渍栀子花叶,再喂食感染3龄初咖啡天蛾幼虫。感染浓度与死亡率回归方程式为y=2.690 7+0.464x,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9.483×10~4PIB/ml;5×10~7、5×10~6和5×10~5PIB/ml三种浓度的LT50值分别为:6.16、6.67和7.89天。 试验表明,同一浓度病毒(5×10~6PIB/ml)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感染力不同,幼虫死亡率随龄期增大而降低,从2龄的92.35%降到5龄的69.44%;其中LT50随着龄期递增而加大,从2龄的6.08天增加到5龄的7.63天。温度对幼虫感病死亡速度有一定影响,但对总死亡率影响不大,高温(35℃)对病毒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幼虫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替代宿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尾松毛虫(D? p? Walker)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能交叉感染粉纹夜蛾(Trichoph?)、斜纹夜蛾(Spadop?)、亚洲玉米螟(O?)、大蜡螟(Go?riamallonella)、菜青虫(P?)等鳞翅目幼虫,致病程度随昆虫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米蛾(Corc?)幼虫则对DpCPV不敏感.DpCPV对粉纹夜蛾幼虫的致死率可达100%.从粉纹夜蛾幼虫中复制出来的病毒(Tn-DpCPV)对松毛虫3~4龄和4~5龄幼虫的LC_?分别为1.73×10~5和3.06×10~?.在粉纹夜蛾幼虫中肠细胞中,多角体的形成是以小块状结晶开始,边包埋病毒粒子边相互聚合而成. 相似文献
14.
蓝叶甲微孢子虫的特征及其对家蚕的病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省阆中市蚕区捕捉的蓝叶甲(P(?)Baly)中分离到一种大型微孢子虫,孢子大小为4.75±0.40μm×2.85±0.25μm,孢子的超微结构及在家蚕体内的发育周期符合Nosema属的特征,对家蚕有强的食下传染,感染家蚕后的经卵传染频率很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