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基因组改组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情况,分析限制该技术广泛运用的因素,同时对该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展望该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保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宝明 《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29-330,332
分析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的原理、特点,介绍该技术的主要环节,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油菜新品种宁杂1818的特征特性,并从育苗技术、移栽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品种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启东市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专利文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属性、地域属性、专利权人属性和技术属性4个角度对国内外作物病虫草害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了该技术领域的专利技术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球作物病虫草害检测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我国近年来在该技术领域研发成果较多;作物虫害和作物病害检测技术是该领域的重点研发技术;在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构成该领域创新主体。对该领域的专利H指数、被引频次、核心专利等质量指标分析发现:国外企业掌握了该领域核心技术,国内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专利质量有待提升。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作物病虫草害检测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十几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由多项草莓栽培技术集成的组合式规范化草莓栽培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草莓新品种太空草莓2008上,用以实现该品种大面积生产亩产万斤的目标。对该技术的技术领域、目标、技术内容及实施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濉溪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分析了该技术的效益,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濉溪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分析了该技术的效益,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水稻施用免耕技术的优缺点,并从除草、喷药、抛秧、肥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注意事项,分析了该技术的效益,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混合种植品种组合的筛选、种子处理、播种等方面总结了不同花生品种混合种植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兴隆县抗旱综合造林技术措施[1]在造林中应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阐明了该技术措施在该地区造林工作中产生的巨大效益,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评价奶牛精子纯度方面的应用价值,制备地高辛标记Sry基因探针,对分选X、Y精子及常规精子标本进行RNA水平的精子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显示,荧光原位杂交测定分选X、Y精子及常规精子纯度分别为94.6%、93.3%、50.3%,与对应精子纯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信号多出现在精子尾部中段。可见:建立的Sry基因探针FISH方法评价奶牛精子纯度鉴定结果准确可靠,为其他精子纯度评价方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The bread wheat genome harbors a high content of repetitive DNA, which is amenable to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us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karyotyping. An integrated genetic map was derived from a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 bred from a cross between a 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 and a commercial Chinese bread wheat cultivar, based on 28 variable FISH sites and 150 000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loci. The majority(20/28) of the variable FISH sites were physically located within a chromosomal region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tic location inferred from that of their co-segregating SNP loci. The eight exceptions reflected the presence of either a translocation(1 R/1 B, 1 A/7 A) or a presumptive intra-chromosomal inversion(4 A). For eight out of the nine FISH sites detected on the Chinese Spring(CS) karyotype, there was a good match with the reference genome sequence, indicating that the most recent assembly has dealt well with the problem of placing tandem repeats. The integrated genetic map produced for wheat is informative as to the location of blocks of tandemly repeated DNA and can aid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genome sequence assembly in regions surrounding these block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分析明确不同来源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特点,比较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及其与普通小麦的FISH核型差异。【方法】以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为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分析pTa535和pSc119.2在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四倍体小麦和普通小麦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分布特点;以禾本科植物着丝粒专化寡核苷酸Oligo-CCS1为探针,明确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着丝粒位置,测量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相关参数;通过FISH核型比较明确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及其与小麦核型的多态性差异。【结果】Oligo-pTa535主要分布在小麦的D和A组染色体上,在小麦的B组染色体上仅有零星分布,在5份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染色体中未显示Oligo-pTa535杂交信号。Oligo-pSc119.2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小麦的B组染色体上,在小麦的A、D组染色体中分布较少,但在5份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上均有广泛分布。根据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杂交信号在小麦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可以将小麦的不同染色体相互区分开来。Oligo-pSc119.2杂交信号在不同倍性、不同品种的小麦B组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基本相似,而不同来源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Oligo-pSc119.2的FISH核型差异较大,甚至在同一细胞内的2条同源染色体上Oligo-pSc119.2杂交信号的分布也具有明显差异。不同来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与小麦B染色体组的FISH核型存在明显差异。PI542238的7对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4=14m。其余4份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4S染色体均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皆为2n=14=12m+2sm。【结论】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上含有丰富的与pSc119.2高度同源的重复序列,不含有与pTa535高度同源的重复序列。不同来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之间以及同一来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个体间甚至同一个体内的同源染色体间在pSc119.2的分布上均具有遗传多样性。以Oligo-pSc119.2为探针建立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FISH核型与小麦B组染色体的核型具有显著差异。利用荧光标记的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为探针进行FISH分析,可以准确区分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不同染色体,并能将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与小麦的染色体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偃麦草(Thinopyrum)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多年生野生近缘植物,具有许多可用于小麦品种改良的优异基因。利用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可以研究物种的进化关系、绘制染色体指纹图谱及检测外源染色质。克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ponticum(Host)Liu and Wang)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可用于鉴定和追踪导入到小麦背景中的偃麦草遗传物质。【方法】通过构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小片段质粒文库,并对文库进行高密度点杂交(Dot-blot hybridization)筛选,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获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的重复序列,分析其在不同基因组及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利用Repeat Masker在小麦族重复序列数据库(Triticeae repeat sequence database,TREP)及NCBI Gen Bank对特异重复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设计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的PCR引物。通过FISH分析和特异PCR引物扩增,对小麦-偃麦草衍生后代进行鉴定和选择。【结果】获得7条偃麦草基因组特异的重复序列。FISH分析表明,其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和六倍体中间偃麦草所有染色体两臂上均呈弥散型分布,且在不加小麦封阻DNA的情况下,能明确区分八倍体小偃麦中的偃麦草和小麦染色体。将其应用到小麦-偃麦草代换系和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检测中,特异重复序列同样可以在不加封阻的情况下分辨出偃麦草染色体及染色体片段,而且信号相比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更加特异和清晰。基于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开发了90对引物,通过在中国春、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和八倍体小偃麦中的扩增产物比较分析,筛选出36对(40%)偃麦草基因组特异PCR标记;利用这些特异引物对109份小麦-偃麦草衍生材料进行扫描,发现10对扩增效果较好的特异引物,其检测效率为73.3%—95%。【结论】获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的重复序列,开发了特异PCR扩增引物,可应用于小麦背景下偃麦草遗传物质的高效检测和跟踪。  相似文献   

15.
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黑麦染色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种快速、准确、直接检测和定位外源染色质的新技术。本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用毛地黄毒苷-11-dUTP标记黑麦总DNA作探针,以检测小麦中黑麦染色质。结果如下:八倍体小黑麦(2n=8x=56)有丝分裂中期有14条染色体显示黄色,42条染色体显示红色,红色间期核显示有14个黄色亮点,表明这八倍体小黑麦含14条黑麦染色体。八倍体小黑麦中黄色黑麦染色体显C-带和H-带的末端有绿色的带。这是由于黑麦染色体末端结构异染色质含量高所致。黑麦附加系2R的间期细胞核中有1 ~ 2个黄色亮点。这表明2R含有1至2条黑麦染色体。  相似文献   

16.
DNA分子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是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简要回顾了DNA分子原位杂交的起源和发展,详细综述了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在植物物理作图和染色体识别中的应用.还介绍了Fiber-FISH、BAC-FISH以及Immuno-FISH等新兴技术,最后对FISH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步推断,H9015-17-1-9附加的是Nh5染色体,H9017-14-16-5附加的是Nh6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制备转基因小鼠特有的DIG标记探针,应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转基因小鼠外周血细胞的遗传性状进行分析,检测其合子类型,以挑选纯合子小鼠用于保种。结果杂合型小鼠61%的细胞有一个荧光信号,而纯合型小鼠约24%的细胞有两个荧光信号,48%的细胞有一个荧光信号,野生型小鼠无荧光信号。因此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作为检测转基因小鼠遗传特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荧光原位杂交是一种原位杂交新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和有效等特点,它采用生物示记探针,能够将特定的DNA或RNA序列直接定位于染色体上,该文就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检测重复DNA序列及多拷贝基因家族;2)鉴定异源多倍体物种中的异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3)检测和定位低拷贝或单拷贝DNA序列。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发展,FISH技术将会在作物育种的更多  相似文献   

20.
对 5种鉴定小麦背景中 1BL/ 1RS易位染色体的生化和分子标记方法 ,包括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 PAGE)、荧光原位杂交 (FISH)、RFLP、RAPD和特异性PCR标记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RAPD标记难以鉴定1BL/ 1RS易位染色体 ,其余均能对 1BL/ 1RS易位染色体进行有效鉴定。FISH和RFLP方法比较费时费力且花费昂贵 ,而特异性PCR标记又在一定程度上受模板DNA浓度的影响。据此认为 ,APAGE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有效的方法 ,最易于在小麦育种选择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