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普通心抗根肿病甲型"两用系"和桔红心自交系LH为试材,通过杂交、回交和系内交等方法研究了桔红心与普通心的遗传关系、桔红心自交系抗性和育性的基因型。试验结果表明:桔红心对普通心表现为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桔红心自交系的抗性和育性基因型分别为rr和msms;提出了桔红心大白菜抗根肿病雄性不育系的两种转育模式,其中系内交模式比回交模式提前一代得到新的不育系;在第二代筛选桔红心性状时,对子叶法、球心色法和花色法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子叶法不但在幼苗期就可以筛选到桔红心性状,而且抗性调查和育性鉴定的群体最小,是三种方法中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抗根肿病"临时保持系"的选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有的抗根肿病大白菜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CRAB742为不育源向本地主栽品种转育,采用同一轮回亲本,分别回交转育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设计3种转育抗根肿病临时保持系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3得到的临时保持系抗病性及经济性状与来源同一材料的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最接近,均达到转育要求,可利用其配制抗根肿病的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及抗根肿病基因由一个显性核基因控制的结论,以现有的抗根肿病雄性不育系作为不育源,以大白菜自交系A1,A2为轮回亲本,经过抗病筛选、连续回交、测交、自交等转育方法,将抗根肿病基因和核不育基因同时向A1,A2中转育,分别得到抗根肿病的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及抗根肿病基因由1个显性核基因控制的结论,以现有的白菜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CRAB742为不育源,以东北、华北地区主栽品种为轮回父本,经过连续回交、测交、自交、苗期接菌抗病筛选及田间经济性状筛选等方法,通过2种不同转育途径获得适宜东北、华北地区栽培的抗根肿病白菜新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可以利用其配制抗根肿病的白菜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5.
为配置‘福山包头’大白菜抗根肿病雄性不育系,以抗根肿病大白菜CRAB91-12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抗源和不育源,以‘福山包头’大白菜为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测交、自交、兄妹交和苗期接菌抗病筛选及田间经济性状筛选等方法,获得纯合抗病且经济性状优良的‘福山包头’大白菜新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扩展了抗根肿病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的利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抗根肿病大白菜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CRAB742为不育源和抗源,采用杂交、回交、测交和自交方法,向大白菜自交系B1转育抗根肿病基因和核雄性不育基因;并对不同回交世代数的植株进行植物学性状调查,确定最佳的回交代数.试验结果证明,在同类型的大白菜间,采用严格的经济性状选择和抗性、育性筛选,回交3代可以满足目标经济性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运用合成转育模式将大白菜‘189’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转入基因型为msms的卵圆型白菜‘160’中,获得了卵圆型白菜‘160’的新甲型"两用系"及相应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油青四九菜心细胞核不育系的转育。[方法]以法45抗热大白菜不育系为不育源,通过常规杂交转育得到油青四九菜心细胞核不育系、新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结果]用可育品系与雄性不育系中不育株和甲型两用系中不育株杂交,以及新甲型两用系中可育株正反交,测定15个菜心可育品系基因型均为MsfMsf。按雄性不育系杂交转育方案,育成了大白菜细胞质油青四九菜心的新甲型两用系,雄性不育系和临时保持系。按照回交转育方案,完成了大白菜细胞质和菜心细胞质4个世代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其后代雄蕊育性分离比例完全符合回交转育模式。[结论]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过程中,注意同型株的选择,会有很好的转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运用合成转育模式将大白菜'189'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转入基因型为msms的卵圆型白菜'160'中,获得了卵圆型白菜'160'的新甲型'两用系'及相应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相似文献   

10.
以耐热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通过3代回交转育成的雄性不育系Z49A为不育源,特青迟心4号菜薹为轮回父本,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设计回交转育方案,经过4个世代的回交转育,获得新的晚熟菜薹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该不育系结荚能力强,不育度和不育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白菜-结球甘蓝二体异附加系。【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单体异附加系为材料,对其自交后代进行细胞学及SSR鉴定。【结果】37株自交后代中2n=22植株的比率为10.81%,通过对4个2n=22的植株进行核型分析及SSR鉴定,确定其为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后期Ⅰ虽然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但在后期Ⅱ中染色体的分裂方式以11-11-11-11为主,其比率为69.55%。【结论】获得了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其外源染色体与甘蓝07连锁群相对应;该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以附加1条的染色体为主(n=11),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二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为研究芸薹属A、C基因组的亲缘关系,以及向大白菜中导入结球甘蓝的优良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间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育成了4个稳定遗传的大白菜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雄蕊深度退化,小孢子发育停滞于单核早期,雌蕊具有正常的结籽能力。遗传分析表明,该不育性是由细胞核内两对主效基因及一些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提出了大白菜细胞核主效基因显性抑制及微效基因修饰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性遗传模式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41份大白菜核心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AFLP标记方法检测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12对引物组合多态性条带在4~26之间,平均多态率为45.75%。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在0.127~0.732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01。对4种生态类型的大白菜自交系进行组内多态性分析发现,平头型大白菜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直筒型、卵圆型次之,短筒型遗传多样性最为狭窄。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在低的自展值下被分为2个类群,但2个类群的划分不能完全反映大白菜的生态类型和形态特征。特殊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分别聚类在不同的类群中。研究结果明确了山西现有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对于有效发掘和利用山西省大白菜种质资源、杂种优势预测、亲本选配、育种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向菜心品种早-49的转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利用现有白菜雄性不育系(99029-2)作为不育源,以早-49菜心品种为目标亲本,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兄妹交等转育方法,将核不育基因向菜心品种转育,得到了含有早-49遗传基因的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