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克服春大白菜先期抽薹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大白菜栽培技术性较强,特别在苏南地区,春季温和时间较短,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的外界温度都具备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一旦掌握不当,极易先期抽薹,降低商品价值。因此解决春大白菜先期抽薹,成为其栽培的技术关键。本研究着重探讨不同冬性强弱类型的品种、播期、生育期温度、植株营养生长与抽薹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产量的影响,为克服春大白菜先期抽薹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抽薹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大白菜抽薹的影响因素和抽薹习性鉴定指标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对大白菜耐抽薹性在育种和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的春化特性及未熟抽薹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白菜春化的感受部位和机理及春化作用的影响因素、未熟抽薹的成因及克服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合理的栽培措施。作者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是建立在一个温度、光照环境条件与抽薹期和叶球重的关系模型上的大白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抽薹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大白菜(Brasicacampestrisesubsp.pekinesis)抽薹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抽薹期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与细胞质遗传无关;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其中加性基因效应比显性基因效应更为重要,显性效应表现为部分显性;控制该性状的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要多,早抽薹对晚抽薹为显性。  相似文献   

5.
反季节栽培大白菜未熟抽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白菜反季节栽培的主要问题是未熟抽薹。本试验选出的反季节栽培杂交种春大将、高冷地是冬性强、合抑类型的早熟、优质品种。确定大白菜适宜播期是防止未熟报薹的关键,春季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露地播种为宜,保护地栽培的棚室温度也不要低于12℃,温度愈低,抽薹率愈早,抽薹率愈高。青鲜素100-200倍液喷洒2次,可有效抑制大白鼠未熟抽薹。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晚抽薹性及其与开花叶片数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许多种植春大白菜,甘蓝、叶用芥菜、萝卜、榨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农民朋友反映,十字花科蔬菜普遍存在早期抽薹现象,现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种植中如何避免出现早期抽薹现象呢?  相似文献   

8.
采用4个春化时间(5,10,15,20 d)和4个春化温度(0,3,6,9℃)对3份冬性有显著差异的大白菜品种进行耐抽薹性研究。结果显示,冬性强的品种在各处理下均未通过春化,冬性中间的品种在3℃下处理20 d的春化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而冬性弱的品种在3~6℃下处理15~20 d均能很好地完成春化,说明品种冬性越强,对完成春化所需低温和时间的要求越苛刻,最适春化条件的范围也越窄。测定各品种抽薹过程中生长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发现,其变化规律与春化完成情况有关,可将其作为判断大白菜是否通过春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综合比较了6个品种和4种栽培方式对春大白菜抽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抽薹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强春、良庆的耐抽薹性最强,未熟抽薹率都为0;对照品种丰抗80的耐抽薹性最差,未熟抽薹率最高,达83.33%。“春大将”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温州春季栽培。在4种栽培方式中,露地直播+不盖地膜的未熟抽薹率最高,达87.46%;育苗移栽+覆盖地膜、育苗移栽+不盖地膜的无发生未熟抽薹。  相似文献   

10.
晚抽薹大白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选育的 4个晚抽薹大白菜品系及 3个对照品种露地春播 ,结果比较表明 :4个新品系在经济性状、产量、耐抽薹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 ,并各具优点。 3号品系产量高 ,包心早 ;2号品系净菜率高 ,耐抽薹性强 ,商品性好 ;4号品系抗病性强 ,经济性状良好 ,耐抽薹性强 ;1号品系在比较的几个方面相对于2、3、4号品系虽不突出 ,但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1.
以含有50%菜心细胞核雄性不育系04213为母本,晚熟80天菜心自交系04283为父本,按照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进行定向转育,通过杂交﹑自交手段,成功选育出含有75%80天菜心遗传物质的新雄性不育系、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  相似文献   

12.
为选育菜薹杂种一代新品种替代常规品种应用于生产以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菜薹(菜心)新组合苏薹1号、苏薹2号和苏薹3号为研究对象,以常规品种油绿501和油绿701为对照,开展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从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结果表明,3个新组合综合性状优良,可以替代常规品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3.
菜心叶绿素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任红  罗丰  许彦  许如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55-1456
[目的]探讨研磨法和浸提法测定菜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优劣及快速测定的步骤。[方法]以菜心为试材,浸提法设5个处理:95%乙醇、80%丙酮、丙酮∶乙醇=1∶1、丙酮∶乙醇=1∶2和丙酮∶乙醇=2∶1,Arnon研磨法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提取液对菜心叶片叶绿素提取效果和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浸提法要优于Arnon研磨法;浸提法中,混合液浸提法的提取率和提取液的稳定性都优于单一溶剂浸提法,其中菜心叶绿素提取效果最好的是丙酮与乙醇体积比为2∶1,单一的丙酮或乙醇浸提法效果较差。[结论]丙酮与乙醇体积比为2∶1的混合液浸提法直接浸提菜心叶片叶绿素的优点是步骤简单,操作方便,节省时间,稳定性好,可以快速测定大批量样品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4.
菜心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自交不亲和系、CMS、GMS3个方面综述了菜心杂种优势利用的手段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利用现有白菜雄性不育系(Z05-31A)作为不育源,以晚熟菜心品种迟心4号为轮回亲本,经过杂交、回交、自交、测交等转育方法,将核不育基因转入迟心4号中,其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育成了具有白菜核不育基因的迟心4号新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菜心的养分吸收和分配规律。[方法]以菜心早熟品种"碧绿粗薹"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菜心发芽期、幼苗期、花芽分化期、现蕾期、采收期生物量积累动态变化及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菜心植株发芽期和幼苗期生长缓慢,花芽分化期后植株快速生长,生物量显著积累。总体而言,菜心进入花芽分化期后,植株对养分的吸收量快速增长;整个生育期间,植株对N元素的吸收量最大,其次为P、K元素,微量元素中对Mn、Fe的吸收量较大;5个发育周期中,菜心植株体内N∶P∶K比值分别为36∶7∶1、12∶1∶1、4∶2∶1、7∶2∶1、7∶2∶1;花芽分化期,N/K、N/P、N/B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其他生育期。[结论]该研究为菜心种植过程中营养的丰缺诊断及精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菜薹部分初级三体的选育与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将菜薹同源三倍体与二倍体相互杂交 ,获得了大量杂交种子。其中 3x× 2x的结籽率为 34.78% ,2x× 3x的结籽率为 2 6 .17%。经染色体数目检查 ,杂交子代植株绝大多数为非整倍体 ,其中三体植株占 33.3% (3x× 2x)和4 0 .70 % (2x× 3x)。经细胞学鉴定和核型分析 ,从三体植株中初步鉴定出三体 3、三体 7、三体 8和三体 9等 4种初级三体。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预防春大白菜生产中的抽薹现象,提高春大白菜生产水平,本研究选用23个适宜不同季节栽培的大白菜品种,利用电子数据采集记录仪研究了春季气温、地温变化特点及其对春季大白菜抽薹的影响,并比较了人工春化大白菜种子和田间直播两种方法鉴定大白菜耐抽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实测的24 h最低、最高温度与天气预报存在较大差异,增大了田间管理的难度。根据田间实测温度及其变化特点将春季气温、地温分成3个时间段,并根据其特点相应地提出了春大白菜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育种工作中的花期不遇问题,以不同抽薹特性的3个结球白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多效唑(PP333)延迟开花的效果,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赤霉素(GA3)促进抽薹的作用。结果表明,100mg/L的PP333推迟易抽薹品种开花效果较好,而移栽20 d后采用600 mg/L的GA3处理1次是促进耐抽薹品种白菜抽薹的最佳组合。这两种处理方式可以使冬性强弱不同的白菜品种均在移栽后40-45 d左右开花,在杂交育种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