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石家庄市某种鸡场笼养蛋种鸡5000套,输精员在采精时发现种公鸡的尾部有发黑的体表寄生虫,怀疑是鸡羽虱病,于是在饲料中添加0.02%的阿维菌素驱虫,体表用0.2%的灭虱精喷雾杀虫。结果发现,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虫体越来越多,造成种公鸡发蔫,采食量减少,精液品质下降。由于母鸡和公鸡同在一栋鸡舍,母鸡体表也很快出现虫体,产蛋率下降6%~10%。  相似文献   

2.
一 采精 1 选择优良的种公鸡群种公鸡发育到20周龄时,挑选个体发育良好、符合标准体重、腹部柔软、按摩时有性反应的公鸡留作种用,在采精前1~2周投入单笼,按种公鸡的管理要求进行饲养,每天光照时间为14~15小时。1周后,按操作要求对种公鸡进行采精训练,每天1~2次,连续3~5天即可。  相似文献   

3.
养鸡要讲究科学方法,选择优良种公鸡,采用人工授精,获得高的受精率,是提高养鸡效益的重要一环。1鸡的采精方法1.1腹背按摩法是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一般由两个人操作,一人保定种公鸡,两手各握住一只腿,并分别扣住翅膀,公鸡头部向后。另一人左手心向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手紧贴鸡体沿腰背部向尾部轻轻滑动到尾脂部,用力均匀,反复多次;用右手中指与无名指夹住采精杯,杯口向外,当左手按摩至公鸡出现性反射时,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开,轻轻按住公鸡耻骨下缘两侧并触摩抖动,当公鸡泄殖腔翻开时,立即将采精杯口置于泄殖腔下方承接精…  相似文献   

4.
一、采精。采精前、用剪刀把公鸡肛门附近的羽毛剪光。术者坐在凳子上,把公鸡两腿夹持在术者交叉的两大腿间、将左腿抬起交叉将鸡腿夹住,公鸡的胸部就自然地伏在术者的左腿上。接着,术者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将采精杯夹住、采精杯朝向手背。然后,左手从背部靠翼基处向背腰至尾根处,由轻到重  相似文献   

5.
人工授精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种鸡场和鸡的集约化生产,认真注意人工授精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对提高授精的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1.采精时间、次数和精液量:公鸡在10~12周龄时可采到精液,配种的适龄期则蛋用品种公鸡为22~26周龄,肉用品种公鸡为25~29周龄。种公鸡以隔(?)采精为宜。因  相似文献   

6.
<正>种鸡人工授精操作技术主要包括种公鸡挑选、种公鸡训练、人工采精、精液管理、输精操作、器具管理等。人工授精过程中主要必备器具包括保温杯、温度计、精液稀释液、采精管、输精枪或输精管、毛巾、医用棉、烤箱、温水。1种公鸡的挑选与训练挑选健康、无垂直传播性病原(鸡白痢、禽白血病等)的公鸡。在正式采精前一周对公鸡进行按摩训练,将性反射强、精液品质好的公鸡挑选出来。2人工采精2.1采精准备采精前2h停止喂料,以防采精时公鸡拉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38只42周龄体质健康性成熟的海兰褐种公鸡进行采精训练,使用背腹联合按摩法,为期9d,采用早晚各一次的高强度训练。结果表明:一是高强度采精训练有利于种公鸡迅速建立稳定采精反射;二是对性成熟海兰褐种公鸡,高强度采精训练一周即可使鸡群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三是种公鸡采精训练表现与其训练期体增重(r=-0.322,P<0.05)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四是鸡只训练期采精量与其采精训练表现(r=0.662,P<0.01)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此,可以根据种鸡体重和采精训练表现早期选择种公鸡。  相似文献   

8.
鸡人工授精所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提倡笼养种鸡,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一只公鸡每隔一天采精一次,一个星期可配400~500只母鸡,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公鸡的饲养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利用优良种公鸡,扩大种公鸡的利用率;若将其精液冷冻,在公鸡死后,还可以继续获得它的后代。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人工授精成功与否,主要与公鸡采精质量、采精与授精的消毒卫生状况、精液贮存及人工授精操作技术等有直接关系。笔者发现,影响种鸡人工授精效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1采精前的准备采精前用剪毛剪剪去公鸡泄殖腔周围的羽毛,以免妨碍操作和污染精液。采精杯应洗净,用蒸馏水冲洗后烘干备用。为使集精杯和精液保持等温,采精前应将存放集精杯的恒温箱调温至40~41℃。或者使用保温集精杯收集精液。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人工授精成功与否,主要与公鸡采精质量、人工授精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采精、授精的消毒卫生状况、精液贮存及人工授精操作技术等有直接关系。笔者发现,影响种鸡人工授精效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1把好种鸡饲养关人工授精的种公鸡均实行宠养,由于笼内活动范围小,很易造成脂肪沉积,故必须根据鸡的增重情况,严格限制饲喂量,防止形成脂肪肝和出现脱肛现象,否则不利于对种公鸡进行采精和对母鸡进行翻肛输精2把好种公鸡的选择和调教关授精的种公鸡,除应符合品种特征、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优良外,还要注意选择腹部柔软,提起双翅尾巴会向上翘、按摩时肛门外翻,泄殖腔大而松弛、湿润,交配器大、勃起.排精质量良好的公鸡,在入输精前两个星期,对拟作种用的公鸡进行采精调教.使之时保定、按摩、射精过程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并可借…  相似文献   

13.
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已在我国各地普遍应用,一般情况下,只要遵守采精和输精的技术要点,即可获得80%以上的受精率.如何提高鸡的受精率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种公鸡精液品质和人工授精的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4.
1采精1.1采精前的准备1.1.1公鸡个体选择选择健康无病,外貌良好,雄性特征明显的公鸡。1.1.2训练将选好的公鸡个体进行采精训练,对采精公鸡隔日、定时、定人按摩进行采精训练,一般训练3~5次即可采精。1.1.3器械的消毒采精前将采精杯、集精杯严格消毒。1.1.4剪毛在采精前,用剪刀把公鸡肛门附近羽毛剪光,以不影响采精操作人员的视线和妨碍收集精液为度。1.2采精方法1.2.1保定公鸡助手从公鸡笼中把公鸡抓出来递给坐在凳子上的采精人员,采精人员把公鸡两腿夹持在自己交叉的大腿间,左腿抬起交叉将公鸡夹持住,使公鸡的胸部自然伏在采精人员的左腿…  相似文献   

15.
鸡的人工授精成功与否,主要与公鸡采精质量、人工授精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采精、授精的消毒卫生状况、精液贮存及人工授精操作技术等有直接关系。以下分别以公鸡精液的品质和强化鸡的人工授精技术两方面来讨论提高种蛋受精率问题。一、提高公鸡精液品质的技术措施(一)...  相似文献   

16.
规模养鸡推广人工授精,能少量饲养种公鸡,节约饲料和费用,且能提高受精率,较快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鸡的人工授精技术,采取低位比高位容易操作掌握,简述如下:公鸡采精训练每天16-17时采精后输精时间进行,每次约1分钟.一般训练3-5天,性欲好的公鸡,开始训练的当天便可采得精液.采精手法采取低位保定比高位(腋下)容易操作,3人协作较适宜.保定者用两手握住鸡翅和大腿,轻轻托起,鸡头向后.臂肘弯曲,以腕部和  相似文献   

17.
提高鸡人工受精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好种公鸡质量关:种公鸡在投入配种使用之前,进行三次严格挑选:(1)19周龄时挑选健康公鸡转入种公鸡舍,把弱残公鸡以及雄性特征发育不良者一律淘汰;(2)入舍种公鸡通过细致观察和疫病检测淘汰有恶癖和有疾病、隐性病者;(3)21周龄进行采精调教时,把...  相似文献   

18.
做好种公鸡的调教以及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种公鸡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十分重要,下面介绍这方面工作的技术要领,供参考。一、公鸡的调教在进行按摩采精训练时和整个配种期间,人员、时间、地点要固定。进行按摩采精训练之前,公鸡采用单笼饲养或每笼2~3只,操作时将公鸡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剪掉,以不妨碍采精为限。大部分公鸡经过有规律的几次按摩采精后,均可达到理想的采精效果。公鸡的保定:一般可由1人抱起公鸡,左右两手握住公鸡大腿根部,使成自然宽度分开,将鸡头向后轻挟于左腋下,使其呈卧伏姿势。采精时的按摩手法:采精者先…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们的经验,影响鸡的人工授精受精率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点: 一、种公鸡的精液品质不良。精液中精子浓度低,即使有足够的精液量,也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子数量;精子的活力不高,死精和畸形精子多,这是影响受精率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有些公鸡射精量虽少,但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很高,输精量略低,仍能取得较高的受精率。此外,采精时精液被血、粪、尿等污染,造成精子死亡,也是影响受精率的因素之一。因此,挑选精液品质好的公鸡和在采精时保证采到清洁的精液,对提高蛋的受精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刘娇 《水禽世界》2003,(9):21-21
1种公鸡的选留和训练5周龄淘汰鸡冠发育不良的小公鸡。一般公鸡鸡冠发育早,同时睾丸发育也早,这部分鸡采精时,往往采精量多,精液品质好。18周龄转群时,淘汰杂色、偏瘦、腿型不好的公鸡。当母鸡产蛋率升到30%时,开始训练公鸡,隔天训练1次,连训3次后开始使用。训练时要将无精或水清鸡另放,训练几次精液品质仍不好转的,考虑淘汰。2公鸡采精操作公鸡采精一般由两人配合完成,保定人员两手分别握住公鸡两腿,尾向前置于胸前,鸡头轻夹于腋下。采精人员左手自然伸开,以掌面从公鸡腰背部向尾部按摩。一般经过训练的公鸡一次按摩即出现性反射,表现为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