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豆竞争力国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世界大豆总产量达到20641万t,比1980年增长1.55倍,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巴拉圭、加拿大、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美国是世界上大豆产量最大的国家,其次是巴西和阿根廷,中国是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从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产量变化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全世界栽培大豆的国家和地区共有50多个,其中种植大豆面积超过1亿亩的有美国、巴西和中国等3个国家,总产量超过百亿斤的有美国、巴西、中国和阿根廷等4个国家。 中国大豆生产的起伏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已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1934—1938年期间,大豆面积平均为12993万亩,占世界大豆面积16800万亩的77.3%,  相似文献   

3.
李琼  张晓明 《农学学报》2018,8(4):23-27
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五国是世界大豆主产国,世界上近90%的大豆产量来自这五个国家。病虫害的发生,常引起大豆产量减产,给这五个国家大豆生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概述了这五个国家大豆常见病虫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总结出影响五国大豆产量较严重的病害为锈病、孢囊线虫病、褐斑病、炭疽病、炭腐病;害虫主要有黎豆夜蛾、斜纹夜蛾、稻绿蝽。为五个国家大豆病虫害防治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4.
主要气象因素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粮农组织统计,1997年世界大豆油产量为1904万t,占14种油料作物的25.01%,居世界第一位,8种作物蛋白产量为5743.2万t,大豆达3721万t,占64.78%,居第一位,可见大豆生产的重要性[20]. 世界上大豆主要产区一般分布在北纬50°到南纬20°之间,而且90%的大豆生产集中在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印度等几个国家(资料来源:Oilseeds-World Markets and Trade,USDA,April 1999 and Agricultural Statistics,Min.Of Agriculture,GOL.).原因在于大豆是喜温作物,要求较多的热量,而且大豆对光周期很敏感,需水较多,抗逆性差等,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广泛分布.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研究大豆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前人在这方面的工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组装与推广上发展缓慢.单产水平上不去.导致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发展迅猛。在国际大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冲击很大。目前.我国大豆年产量约1300万t.只占世界的10%.位居世界第四位。1996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大豆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组装与推广上发展缓慢,单产水平上不去,导致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发展迅猛,在国际大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冲击很大。  相似文献   

7.
据新华社:德刊《油世界》最新一期周报称,2002~2003年度世界大豆市场供应格局面临新的挑战。 现在越来越明显的是,单靠美国已经根本无法满足2003年世界大豆需求的不断增长,因此很快市场将会把目光投向南美。如果当前的预测能够实现,那么南美方面的大豆产量合计起来将会在2002~2003年度首次超越美国,登上世界头号生产地区的宝座。 就南美两个大豆主产国巴西和阿根廷而言,市场已经对于两国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耳熟能详,但是,……  相似文献   

8.
世界及主要国家稻米进出口贸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际稻米生产贸易情况生产从全球水稻生产情况来看,世界水稻的主产区集中在亚洲。亚洲水稻播种面积占世界的近90%,水稻产量占全球水稻产量的91%。在亚洲,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5国水稻播种面积均在1000万hm2以上,也是全球水稻播种面积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总产量最高的国家,水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31%,印度是全球播种面积最多的国家,水稻播种面积占全球总播种面积的29.5%左右。从全球水稻单产情况来看,澳大利亚是水稻单产量最高的国家,其后依次为埃及、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其…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从2000年开始大量进口大豆,至2013年进口大豆达6338万吨,大部分为转基因大豆,全部用作加工原料,没有用于商业化种植。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是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地,这些国家绝大部分种植的都是转基因大豆。2013年,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占93%,巴西为92%,阿根廷为100%。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豆生产:问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大豆原产国,有着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20世纪30年代,中国曾是世界上大豆生产第一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缩减,大豆生产第一大国的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随后又为巴西、阿根廷赶超,目前中国大豆产量已退居世界第四。与此同时,随着需求的上升,国内大豆出现了供需缺口,至90年代初中国已由大豆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且进口量逐年上升,由1996年的1108万t升至1998年的3189万t,1999年达到4317万t,比1998年增加112万t,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大豆进口量约占国内总…  相似文献   

11.
《吉林农业科学》2017,(6):64-68
国际大豆的生产和贸易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大豆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国际大豆市场供给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得出世界大豆生产的总体格局是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水平趋于平稳、总产量显著提高,大豆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与消费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大豆进口来源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具有较高的"区域集中度";提出要通过提高大豆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大豆价格改革等措施提高中国大豆的自给率,进而整体提升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世界大豆贸易格局及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贸易总量、贸易地理分布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对世界大豆市场贸易动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大豆贸易在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其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大豆出口市场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美国独家垄断演变为现今的美国、巴西和阿根廷3国寡头垄断。进口方面,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大豆头号购买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显示出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非常弱,并且呈现持续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世界小麦供需特点及主要贸易国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小麦供需特点 1.生产高度集中,消费相对分散 世界种植小麦的国家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家(表1),这7个国家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7%。在这7个国家中,中国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t的国家,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美国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大豆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但是近年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组装与推广上发展缓慢,单产水平不高,导致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发展迅猛,在国际大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冲击很大.  相似文献   

15.
大豆高产法     
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大豆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但是近年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组装与推广上发展缓慢,单产水平不高,导致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发展迅猛,在国际大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冲击很大.  相似文献   

16.
美国农业部在其世界油籽状况和展望报告中称,自1998/99年度以来,世界豆粕产量增长23%,1998/99年度的产量为1.073亿吨,2002/03年度的产量预计达到1.318亿吨。由于美国豆粕产量仅仅小幅增长,因此美国在世界产量中所占比例降低,从31.8%降低到了26.7%,而拉丁美洲和亚洲所占份额提高。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在世界豆粕产量中所占份额也在同期出现增长,而亚洲国家中增幅最大的是中国,从9.3%提高到了13.8%。如预期一样,产量格局发生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豆粕贸易。美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从1998/99年度的16.5%降低到了2002/03年度的11.1%。而巴西和阿…  相似文献   

17.
李圣军  杨根全 《农业展望》2010,6(11):37-40,45
目前,世界大豆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在国际四大粮商垄断控制下。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大豆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90%以上,欧盟、日本、中国三国大豆进口量则占世界总进口量的70%以上。在此国际背景下,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和“季节性”,区域集中度较高,在需求推动下,未来中国大豆进口量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大豆加工企业将依托“全产业链”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大豆非转基因标识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也将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 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大豆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但是近年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组装与推广上发展缓慢,单产水平不高,导致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发展迅猛,在国际大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冲击很大.  相似文献   

19.
正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在过去的40年里,随着大豆需求的迅猛增加,大豆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和世界各大豆主产国的单产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大豆单产提升幅度虽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但仍较世界大豆主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低。2007年美国密苏里州大豆种植者Cullers利用美国先锋公司大豆98M80创造了10414kg/hm~2的世界记录。我国最高的产量是2009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大豆加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豆产业出现全面危急我国是大豆的发源地,几千年来,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大豆曾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就开始逐渐减少,现已退居世界第4位,远远落后于美国、巴西、阿根廷。虽然我国大豆产量在减少,但对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