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重氮化法,将磺胺间甲嘧啶(SM1)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合成抗原BSA-SM1,并用作免疫抗原,用紫外扫描法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得偶联的结合比.结果表明,通过紫外扫描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的测定证明偶联成功,偶联的结合比为9:1.用BSA-SDM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上清(pAb)效价,获得了高效价的pAb,为SM1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多克隆抗体(pAb),用重氮化方法将SD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上,合成免疫抗原BSA-SD和包被抗原OVA-SD。用紫外扫描、SDS-PAGE凝胶电泳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偶联成功。用BSA-SD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间接ELISA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阻断ELISA结果显示:SD单克隆抗体(pAb)的IC50达19.19ng/mL,和其他磺胺类药物交叉反应小于等于2.7%。结果表明,获得了高效价和特异的pAb。  相似文献   

3.
采用碳二亚胺法将金霉素(chlortetracyline,CTC)偶联到载体蛋白BSA(牛血清白蛋白)和OVA(鸡卵清蛋白)上,形成免疫原BSA-CTC与包被原OVA-CTC。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抗原鉴定,用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结果表明,在UV下出现了明显特征峰,BSA-CTC的峰与BSA、CTC相比均发生改变,表明半抗原与载体成功偶联。共免疫了5只小鼠,pAb效价均达到1×10-3,其中3号小鼠多抗血清抑制效价最低,IC50(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71.47ng/mL。由此得出,获得了高效价、强特异的盐酸金霉素多抗血清,为盐酸金霉素单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将苯巴比妥(PB)经硝化和还原两步化学修饰后,在其苯环上引入活性基团氨基,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对氨基苯巴比妥(pAPB);用重氮化法将pAPB偶联于栽体蛋白BSA和OVA上,合成人工免疫原BSA-pAPB和包被抗原OVA-pAPB,用红外(IR)、紫外(UV)、SDS-PAGE进行鉴定,推算分子结合比;用BSA-pAPB免疫新西兰白兔和SPF雏鸡,间接ELISA测定多克隆抗体(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WestGold层析试验和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BSA-pAPB偶联成功,分子结合比为1:19:获得了高价、敏感、特异的pAb,为PB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氯羟吡啶(CLOP)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pAb)制备。将CLOP进行化学修饰引入活性基团羧基,合成氯羟吡啶半抗原(CLOP-2C);分别采用活泼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将CLOP-2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原CLOP-2C-BSA和包被抗原CLOP-2C-OVA,用紫外(UV)和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CLOP-2C-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CLOP 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CLOP-2C-BSA偶联成功,CLOP-2C与BSA的分子结合比为34.0∶1;CLOP pAb效价达到1∶(2.56×104),对CLOP的IC50为7.76μg/L,与其他抗球虫药的交叉反应率低,获得高价、敏感、特异的CLOP pAb,为CLOP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自良  张海棠  王艳荣  张改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751-1753,1757
将氯霉素(CAP)进行化学修饰引入羧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氯霉素半琥珀酸酯(CAP-HS);采用混合酸酐(MA)法将CAP-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原BSA-CAP-HS和包被原OVA-CAP-HS,用红外(IR)、紫外(UV)、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BSA-CAP-HS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CAP-HS与BSA合成成功,其分子结合比为15.6∶1,获得了高价、敏感、特异的CAP pAb,为CAP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锌离子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pAb)的制备。用异硫氰酸苄基乙二胺四乙酸(ITCBE)螯合Zn~(2+)合成Zn-ITCBE半抗原、异硫氰酯法制备免疫抗原Zn-ITCBE-BSA和包被原Zn-ITCBE-OVA,紫外分光光度法(UV)、SDS-PAGE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鉴定;用Zn-ITCBE-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Zn 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交叉反应试验其特异性。结果表明,Zn-ITCBE-BSA偶联成功,Zn-ITCBE和BSA的分子结合比为25∶1,Zn pAb效价达到1∶(2.56×104),对Zn~(2+)的IC_(50)为9.23,与其他重金属离子的交叉反应率低,获得高价、敏感、特异的Zn pAb,为锌离子残留污染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莱克多巴胺人工免疫原合成及抗体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莱克多巴胺(RAC)进行化学修饰引入羧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RAC-戊二酸酐半醛化合物(RAC-SA);采用混合酸酐法(MA)将RAC-S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原BSA-RAC和包被抗原OVA-RAC,用红外(IR)、紫外(UV)和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推算分子结合比;用BSA-RAC免疫新西兰白兔,间接ELISA测定多克隆抗体(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琼脂双扩散试验、WestGold膜杂交试验和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BSA-RAC偶联成功,分子结合比为24.5∶1;获得了高价、敏感、特异的RAC pAb,为RAC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左氧氟沙星(LV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合成抗原BSA LVL,并用作免疫抗原,经紫外扫描法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得偶联的结合比。结果表明,通过紫外扫描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的测定证明偶联成功,偶联的结合比为6∶1。用BSA LVL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上清(pAb)效价,获得高效价的pAb,为进一步制备左氧氟沙星单克隆抗体提供良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10.
用异硫氰酸苄基乙二胺四乙酸(ITCBE)鳌合Cd2+合成Cd-ITCBE半抗原,异硫氰酯法制备免疫抗原Cd-ITCBE-BSA,紫外分光光度法(UV)、SDS-PAGE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鉴定;用Cd-ITCBE-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Cd-ITCBE-BSA偶联成功,Cd-ITCBE-BSA中BSA和Cd2+的含量分别为7.1g/L和191.7 mg/L;间接ELISA效价达到1∶(5.12×104),阻断ELISA检测Cd-EDTA的IC50为26.9μg/L,除与Hg-EDTA具有较强交叉反应外,与EDTA及其他金属离子鳌和物无交叉反应,获得高效价、敏感、特异的Cd2+pAb,为Cd2+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构建磺胺二甲氧嘧啶完全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重氮偶合法将磺胺二甲氧嘧啶(SDM)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构建SDM完全抗原,以紫外扫描光谱进行鉴定,并对重氮偶合法反应体系中SDM浓度,NaNO2浓度,及pH对SDM-BSA结合比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2.
摘 要:利用偶联方法合成丙烯酰胺人工抗原,通过免疫方法获得抗丙烯酰胺多克隆抗体;应用戊二醛法将丙烯酰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偶联,并对这两种物质及其复合物进行紫外扫描,并用此复合物免疫兔子,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体的效价;应用牛血清白蛋白与丙烯酰胺偶联人工抗体成功,抗体效价大于8100;应用人工抗原免疫成功制备抗丙烯酰胺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3.
以除草剂莠去津原药、巯基丙酸等为起始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莠去津的半抗原:2-硫丙酸基-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嗪,并用UV、IR以及NMR等手段证明合成成功,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成功的进行偶联,根据紫外吸收的加和性原理,比较测定半抗原、载体蛋白及偶联物的吸光值,并计算出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的结合比为16:1和6:1。  相似文献   

14.
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及卵清蛋白结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物,作为诺氟沙星酶联免疫用的免疫原。经紫外光谱法测定,每分子牛血清白蛋白连接的诺氟沙星分子数为16.1个。分别用碳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制备诺氟沙星与卵清蛋白(OA)的结合物,作为诺氟沙星酶联免疫测定用的包被抗原。经紫外光谱法测定,每分子卵清蛋白连接的诺氟沙星分子数分别为5.8和1.9个。  相似文献   

15.
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物,作为诺氟沙星酶联免疫用的免疫原。经紫外光谱法测定,每分子牛血清白蛋白连接的诺氟沙星分子数为16.1个。分别用碳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制备诺氟沙星与卵清蛋白(OA)的结合物,作为诺氟沙星酶联免疫测定用的包被抗原。经紫外光谱法测定,每分子卵清蛋白连接的诺氟沙星分子数分别为5.8和1.9个。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戊二醛法 ,将半抗原磺胺对甲氧嘧啶 (SMD)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 (BSA)偶联 ,制得磺胺对甲氧嘧啶全抗原 SMD-BSA。其紫外扫描光谱和红外光谱表明偶联成功。通过改变半抗原 SMD和偶联剂戊二醛的用量 ,制得多种结合比的全抗原 ,这为进一步制备抗 SMD抗体提供了良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合成并鉴定苦参碱人工抗原,以获取具有特异性和高亲和性的苦参碱多克隆抗体,为建立苦参碱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槐果碱不饱和双键进行亲核加成、叠氮化、催化氢化合成苦参碱半抗原13氨基苦参碱(ST),并经MS、NMR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采用戊二醛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合成苦参碱的人工抗原(ST-BSA和ST-OVA),经紫外光谱扫描法、SDS-PAGE法、红外光谱扫描法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将制备的苦参碱人工抗原免疫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获得苦参碱的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非竞争ELISA方法测定其效价。【结果】成功合成了一种苦参碱半抗原13-氨基苦参碱(ST),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后得到了免疫原(ST-BSA)和包被原(ST-OV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28 000。【结论】成功合成了苦参碱人工抗原,为苦参碱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动物组织中氟苯尼考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琥珀酸酐法制备氟苯尼考人工半抗原,用活泼酯法将氟苯尼考人工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进行偶联制备氟苯尼考人工抗原。紫外光谱法和光谱分析法对氟苯尼考人工抗原FFCHS-BSA进行鉴定。[结果]与BSA和FFC相比,FFC-HS-BSA的最大吸收峰发生了变化,曲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FFC-HS与BSA的偶联比为18.9∶1。[结论]FFC-HS-BSA人工抗原的合成是成功的,其偶联比在最适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