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发展,发电技术的不断提高,微网技术在电网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对于微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进行研究,从微网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微网在电网控制和运行策略等方面的系统原理进行分析,针对微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的策略进行分析,对微网在电网控制系统的运用进行有效的研究,从现有的微网综合控制方法研究微电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网技术日趋成熟,逆变器并联在微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逆变器并联将带来一些问题,如普通负载时当两逆变器电压不等造成系统环流、带非线性负载时将产生一系列谐波。本文以两逆变器并联为例分析了逆变器并联系统谐波环流产生的原因,针对逆变器并联整流型非线性负载的情形,利用下垂特性将谐波功率环引入调节器,采用实时的谐波功率计算方法从总的视在功率中分出谐波功率,通过均分谐波功率来抑制谐波环流。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更好地抑制谐波环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了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式分布式电源组成的微网的小型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直流电源与IPM模拟逆变器接口的分布式电源,控制器利用DSP2812执行,该实验系统实现了多个分布式电源无通信联系的功率共享。实验结果验证了所采用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机组投运数量的不断增加,风力发电机组的投切使电网的潮流分布发生改变。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随风速不断变化的特性使风力发电并入点网对电网的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对目前我国主流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与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参考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微网并网方式,从而对风力发电机组并入点网后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对电网暂态稳定性影响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一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时减小对电网暂态稳定性负面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网系统得到较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人民用电的稳定性。10kV配网工程是整个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施工安全管理的优劣直接的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文中从10kV配网工程施工的要求分析入手,分析了现阶段10k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10k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得到了空前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技术应用的主要方面,本文简要介绍BIPV的概念、原理及实现形式,进一步研究BIPV的关键技术及设计原则,分析BIPV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目前微网(Microgrid)技术的发展,研究BIPV在微网中的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和设计光伏并网逆变器,根据小型民用并网单相逆变器的特点,采用的并网逆变器为Boost升压型拓扑结构,即由DC/DC直流斩波器和DC/AC逆变器两部分组成。DC/DC直流斩波器采用BOOST升压电路,其结构简单并且控制方便;DC/AC逆变器采用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器,其拓扑结构稳定,同时能将直流电转换成220V/50Hz正弦交流电,实现并网向电网输送功率。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自动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新的高性能的配电设备等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离线与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使配电网始终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的最优运行状态.配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扩大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现状的分析,找出目前电网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了未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电力事业、配网基建工程等得到了快速发展,电网设施也不断完善,保证了我国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用电便利。随着电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配网基建工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威胁电网质量及安全的问题。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配网基建的水平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实现配网基建工程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分析配网基建工程存在的质量不过关、工程进度慢、监管不到位、安全技术以及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及原因,以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的发展促进了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升级,从最初的电磁式继电保护发展到目前的微机型继电保护。继电保护在整个电网运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继电保护存在安全隐患就会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所以有必要对继电保护的隐患进行深入研究,对其进行在线的风险评估,及时规避隐患,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本文研究继电保护隐患对电网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继电保护运行的在线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特别是在我国的10kv配网施工过程中,配网施工是否具有安全性、稳定性等特点是对电网整体生产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同时,10kv电网是否具有供电可靠性以及供电质量如何,也对电网自身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配网工程也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配网的工程管理和质量都与工程的实际运用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本文简单分析了10kV配网工程中几个阶段的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主动配电网是实现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智能配用电、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等电网优化运行关健技术的有效解决方案。文中简单介绍了主动配电网的概念及其能量管理模式,详细归纳了主动配电网中可参与潮流调控的单元与运行特性,并进一步对主动配电网的潮流调控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下,电力工程项目不断上马,在工程建设中,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电网技术的特征,提出了智能电网技术对电力工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从变电站工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和自动控制、电力工程软件的图形化和可视化、电力工程建设的远程控制技术等方面,对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网发展速度较快,输变电电网发展趋向平稳,大量新型技术设备被广泛使用,这提高了电网运行可靠性。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高压断路器检修与技改项目成为电网运行发展主导因素,文章分析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研究500kV隔离开关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的必要性,介绍了500kV隔离开关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500kV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常见故障类型及故障解决措施,最后对500kV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配电网作为电源与终端用户的纽带,高度的自动化和合理的网络架构,对供电可靠性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家电网就在今年初发布有智能电网建设相关策略及重要阶段,而其中详细谈及到智能电网的配网自动化建设是智能电网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配电自动化主站总体系统架构出发,对现代化配网自动化主站远程工作站、二次安防、前置系统以及配网管理智能化作构想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种交错反激式微逆变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搭建了整个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交错反激式微逆变器具有很好的输出电流特性,并网电流波形质量良好,完成的交错微逆变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郊区低压台区存在线路结构不合理、季节性负荷比重大,导致电压合格率偏低的问题,使得低压台区产生额外的电量损耗。本文通过分析某低压配网三种典型台区电网结构和高峰月用电情况,明确了各典型台区无功特点,提出了以降低网损为目标的无功补偿治理策略,并从典型台区中选取两个进行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电力物联网技术在农村电网漏电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结合电力物联网技术,研制三相智能用电测控终端和三相智能用电监测模块,迅速定位、诊断问题,提高整个电网的用电可靠性和智能化管理水平;采用长距离无线自组网技术解决农村电网广阔地域的信息传输难题;同时,设计了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验证了电力物联网技术在农村电网漏电故障诊断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平顶山电网位于河南电网南部,是豫南电网和省网连接的枢纽点,电网电压稳定是平顶山电网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BPA分析程序对平顶山电网进行研究,通过对从电压定值低的轮次开始切负荷和从电压定值高的轮次开始切负荷两种方案比较分析,找出平顶山电网的低压减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