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同水平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有研究表明,鱼粉在鸡日粮中配比过高会引起胃肠组织糜烂,严重时导致死亡。所以,植物蛋白在鸡日粮中有重要的作用。豆粕因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直接饲喂动物(尤其是幼龄动物)会导致腹泻,生长缓慢、停滞甚至死亡。发酵豆粕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发酵技术,以优质豆粕为主要原料,将大豆蛋白降解为小分子蛋白、小肽、游离氨基酸和UGF(未知生长因子)等物质,同时能将抗营养因子消除,有利于幼龄动物消化吸收。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水平发酵豆粕对肉鸡饲料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发酵豆粕在肉鸡中的适宜添加  相似文献   

2.
有研究表明,鱼粉在鸡日粮中配比过高会引起胃肠组织糜烂,严重时导致死亡。豆粕因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直接饲喂会导致动物(尤其是幼龄动物)腹泻,生长缓慢、停滞甚至死亡。发酵豆粕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发酵技术,以优质豆粕为主要原料,将大豆蛋白降解为小分子蛋白、  相似文献   

3.
<正>豆粕是1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营养丰富,蛋白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很高。但是,豆粕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大豆抗原蛋白等,在幼龄动物如乳仔猪日粮中添加过多可造成  相似文献   

4.
豆粕(SBM)在世界各地广泛用作动物饲料的蛋白质源。然而,幼龄动物,比如犊牛和仔猪,因豆粕含有抗营养因子(ANFs)而会对豆粕的抗原活性敏感,所以在对其饲喂豆粕时会表现生长不良和消化紊乱(Lalles等,1993)。也试验了用膨化全脂大豆来代替豆粕用于断奶仔猪日粮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Qiao等,2003)。  相似文献   

5.
<正>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植物性蛋白原料,但其中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动物对豆粕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豆粕可以有效地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并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成小肽,同时还可生成多种益生菌、积累有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最终得到具有多种功能的优质蛋白饲料——发酵豆粕。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已有一些报道〔1~3〕,但其在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6.
豆粕的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及均衡的氨基酸,但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会导致畜禽机体不能充分吸收豆粕中的营养物质。发酵可降解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物质消化率及营养价值,提升豆粕中的有机酸含量。文章综述发酵豆粕的质量检测体系、质量评估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指出不能以单一指标评估发酵豆粕的品质,应将相关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综合评价发酵豆粕的质量,以减少不良发酵豆粕造成的损失,为选择合适的发酵豆粕应用于畜禽饲料生产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发现,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的豆粕营养价值很高,动物吸收率好,减少粪便排放中的营养损失。本文主要介绍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在仔猪日粮中的合理应用。发酵豆粕是利用微生物对豆粕进行发酵处理,经过脱脂加热、生物技术处理、低温干燥及粉碎等工艺制成。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大大降低,而且豆粕发酵后会分解为多肽、小肽、寡肽及氨基酸等易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已有很多报道。单胃动物不能合成水解植物性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酶,而寄居在大肠和盲肠中的微生物却具有这种能力。因而,通过补充外源酶提高动物的消化道功能对于饲养业,特别是对雏鸡极为重要。因为雏鸡后肠(posteriorsmallintestine,PSI)的发酵水平相对较低。一般来讲,在以植物性饲料为基础的日粮中补充酶制剂后,幼龄动物的反应明显强于老龄动物,其原因在于幼龄动物对水溶性和高粘度的碳水化合物极为敏感。在鸡日粮中补充酶制剂的效果大于猪。这可能是由于家禽和猪…  相似文献   

9.
固态发酵豆粕营养价值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固态发酵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提高豆粕营养价值的方法。豆粕是畜禽最重要的植物性蛋白源,但其含有的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幼龄动物对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豆粕对动物的生长性能、消化和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者就固态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研究及其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豆粕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但豆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会给动物生长带来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酶解预消化处理能有效减少或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豆粕营养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文章从降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酶的来源、功能,以及将酶解豆粕作为无抗日粮的应用方案等方面综述了酶解豆粕的研究进展,为酶解豆粕的加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