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卫英 《茶叶》2014,40(4):232-235
江苏是我国茶叶生产与消费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历史积淀和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本文主要从实际出发对江苏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并结合江苏茶文化旅游资源特点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宁  张乐 《福建茶叶》2016,(5):153-154
茶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可以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深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将中国的茶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可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促进茶文化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史,茶文化的内涵及资源,分析了茶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嫁接点,对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文化意识的增强,文化旅游也逐渐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文化旅游十分具有个性化,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的今天,站在旅游地理的角度上对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进行茶文化旅游模式的有效设计和建设,利用茶文化拉动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茶文化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茶在人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但是,对人们的生活却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广西旅游资源中充分将茶文化进行开发与利用,使广西的旅游资源得以更好地发展。文章主要对广西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有效的探析,以期有效促进广西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旅游大国,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把茶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进行有机整合,能为我国茶叶产业开辟新的格局,将悠久的茶文化名扬四海。基于此,分析茶叶资源开发的前提下,深挖茶绿色旅游的价值,使茶成为绿色旅游的文化载体,实现茶叶资源与绿色旅游开发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陈瑞霞 《福建茶叶》2016,(3):171-17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茶文化与旅游业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是促进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底蕴深厚,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旅游业的重要名片。河南信阳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古茶区,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地区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信阳不仅是一座绿色茶城、山水之城,同时也是一座历史古都、文化名城,更是一座革命红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如今信阳茶文化旅游开发已经初具规模,茶文化与旅游的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普及茶文化,更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提高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信阳茶叶经济对河南省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晶 《福建茶叶》2016,(1):112-113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也十分理想,所以我国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先天优势。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了新媒体时代,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扩大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促进茶文化旅游的经营发展,是相关人士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是我国文化旅游的主流趋势,也是发展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效措施。本文以加快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目的,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旨在充分发挥茶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婧 《福建茶叶》2017,(11):132-133
茶文化体系是我国文化体系的核心,其在发展过程中,物质元素是其基础,而精神理念则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创新的核心。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元素与旅游元素逐渐结合,并且成为具有综合体系的价值元素。本文拟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相关分类标准,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从而探讨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我国的地域又极其广阔,因此,我国具有丰富的茶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茶树、茶场等自然资源和茶俗、茶礼等人文资源以及茶诗、茶社等文化资源。如此丰富的茶文化遗产资源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同时,茶文化独特的文化内涵也给旅游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存茶文化遗产资源和利用旅游发展促进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以及茶文化遗产资源适度开发与合理保护相关问题的讨论,为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茶文化在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博大精深,茶文化源远流长,而当今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具有其他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具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逐渐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关键。因此,旅游文化中茶文化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茶文化旅游相关概念,其次阐述了旅游文化中茶文化的发展意义,最后讨论了旅游文化中茶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孙彦逢 《福建茶叶》2016,(4):155-156
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作为当代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将当地茶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密切结合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在探讨北方茶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之路,旨在为我国北方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解巍 《福建茶叶》2016,(4):132-133
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它以茶文化为核心,将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充分结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茶文化旅游的内涵,而后分析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现状,最后提出我国茶文化旅游业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四川峨眉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无论是茶叶产业资源,还是茶文化体系的成熟度,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过程中,其不仅要认识到其中所存在的旅游资源优势,更是要对该地区所具备的茶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认知。本文拟从当前峨眉山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的资源分析入手,结合峨眉山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的具体要求,通过融入当前人们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要求分析,从而探究四川峨眉山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茶文化的快速发展也使茶文化旅游成为一个新的旅游资源。由于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起步晚,还无法真正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的各种需求。本文通过对影响茶文化旅游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度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曹艳芬 《福建茶叶》2016,(10):146-147
传统茶文化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恬静、淡雅、和谐、圆融的性情。同时,传统茶文化也是非常珍贵的旅游资源,发展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了旅游业的新方向。可以说,将传统茶文化与当代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在一起,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6,(11)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更趋向于追求旅游休闲来享受生活。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相结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茶文化是现代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同时也是一张具有重要文化特色的旅游名片。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重点在茶文化产品开发、接待方式、旅游路线设计、游览时间、人均消费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积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来吸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促使茶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8.
黄平 《福建茶叶》2016,(4):152-153
茶文化旅游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旅游形式,是茶文化与旅游业的完美融合,是集采茶、制茶、茶艺为一体的一种以地域性为特征的旅游模式。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现有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并提出一些更为与时俱进的开发策略,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蓬勃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早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人就开始种植茶叶,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饮茶习惯逐渐形成特有的茶文化。我国很多地区都盛产茶叶,贵州省就是产茶的大省,很多茶文化资源都可以与旅游相结合,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带动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从贵州茶文化旅游的可能性入手,分析了茶文化旅游对贵州地区的重要性以及开展茶文化旅游面临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贵州茶文化旅游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李小明 《福建茶叶》2016,(1):115-116
茶文化旅游业是一项休闲娱乐的新型文化体验旅游方式,具有绿色环保、自然生态、清心休闲、体验性、文化性的特点。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茶产业的附加值,带动茶消费,进而促进我国茶叶经济的繁荣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茶产业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阐述了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特征,从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多样化的茶文化旅游消费品、各具特色的茶楼与茶馆、茶的医药保健作用普及等方面阐述茶文化旅游促进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体现,最后茶产业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