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舟山新木姜子苗木分级及不同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对舟山新木姜子一、二年生苗木进行逐步聚类分级,得出一年生苗木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19.7 cm,地径≥0.38 cm;19.7 cm>Ⅱ级苗苗高≥13.8 cm,0.38 cm>地径≥0.30cm;Ⅲ级苗苗高<13.8 cm,地径<0.30 cm.二年生苗木:Ⅰ级苗苗高≥49.1 cm,地径≥0.59 cm;49.1 cm>Ⅱ级苗苗高Ⅰ≥29.5 cm,0.59 cm>地径≥0.38 cm;Ⅲ级苗茁高<29.5 cm,地径<0.38 cm.应用分级标准对3种育苗密度的苗木进行分级.并通过不同密度与苗高、地径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培育一年生舟山新木姜子苗木最适密度为300株/m2,二年生苗木的最适密度为200株/m2.  相似文献   

2.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火力楠1年生实生苗的分级标准进行探讨.提出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火力楠苗木的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64 cm,地径≥0.90 cm、Ⅱ级苗:63 cm≥苗高≥61 cm,0.89 cm≥地径≥0.72 cm、Ⅲ级苗:苗高<61 cm,地径<0.72 cm.  相似文献   

3.
高阿丁枫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高阿丁枫苗龄为100天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此苗龄下的高阿丁枫苗木分级标准:Ⅰ级苗,苗高≥13.0 cm,地径≥0.26 cm;Ⅱ级苗:13.0 cm>苗高≥10.6 cm,0.26 cm>地径≥0.21 cm;Ⅲ级苗:苗高<10.6 cm,地径<0.21 cm。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定赣南八角苗木的分级标准,提高八角苗木造林质量,结合造林试验,开展以1~2年生八角苗木的苗高、地径指标为主的分级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苗木合格苗率低,出圃后造林成活率低,不宜出圃;2年生苗木合格苗率85%,造林平均成活率87.5%,均达到质量要求。经聚类分析,得出2年生八角苗木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65 cm,地径≥0.74 cm;Ⅱ级苗:65 cm苗高≥45 cm,0.74 cm地径≥0.43 cm;Ⅲ级苗:苗高45 cm,地径0.43 cm。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毛叶木姜子(Litsea mollis)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毛叶木姜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对黔产1年生毛叶木姜子裸根苗进行生长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苗木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快速聚类方法对苗木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毛叶木姜子苗木质量评价与分级以地径和苗高为量化指标、冠幅为直观判断指标。建立的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地径≥1.18 cm,苗高≥77.60 cm,冠幅完整、均匀;Ⅱ级苗:地径≥0.89 cm,苗高≥60.30 cm,冠幅完整;Ⅲ级苗:地径<0.89 cm,苗高<60.30 cm,冠幅损伤。Ⅰ、Ⅱ级苗为合格苗,Ⅲ级苗为不合格苗。以该分级标准进行苗木分级,紫云A、西秀和紫云B育苗点的合格苗占比分别为80.61%、67.96%和65.19%,西秀育苗点的Ⅰ级苗占比最高,与生长指标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6月生百日青(Podocarpusne neriifolius)容器苗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的累积贡献率为84.473%,是评价苗木质量分级的主导因子,利用苗高和地径2个质量指标,获得苗木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24.7 cm,地径≥0.31 cm;Ⅱ级苗:24.7 cm>苗高≥17.9 cm,0.31 cm>地径≥0.27 cm;Ⅲ级苗:苗高<17.9 cm,地径<0.27 cm.  相似文献   

7.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6月生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容器苗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的累积贡献率为84.473%,是评价苗木质量分级的主导因子,利用苗高和地径2个质量指标,获得苗木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24.7 cm,地径≥0.31 cm;Ⅱ级苗:24.7 cm苗高≥17.9 cm,0.31 cm地径≥0.27 cm;Ⅲ级苗:苗高17.9 cm,地径0.27 cm。  相似文献   

8.
1年生闽楠容器苗苗木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广西3个闽楠苗木生产地,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1年生闽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长度5cmⅠ级侧根数等生长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闽楠1年生容器苗苗木质量主要取决于苗高、地径、单株鲜重、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单株干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高径比和长度5cm的Ⅰ级侧根数可为辅助指标。结合生产实践,建立以苗高和地径为质量指标的闽楠苗木分级体系,得到闽楠合格苗木分级标准,即Ⅰ级苗木:苗高31 cm,地径3.0 mm;Ⅱ级苗木:31 cm≥苗高≥20 cm,3.0 mm≥地径≥2.5 mm。  相似文献   

9.
印度紫檀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印度紫檀容器苗苗木的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印度紫檀苗木的3类(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29 6cm,地径≥0 33cm;Ⅱ级苗:29 6cm〉树高≥19 6cm,0 33cm〉地径≥0 27cm;Ⅲ级苗:树高〈19 6cm,地径〈0 27cm。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用于岩溶地区杉木容器苗分级的最佳方法,以岩溶地区1年生杉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逐步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苗木质量评价和分级标准的划分。结果表明:(1)生物量是影响杉木容器苗苗木质量的主要指标,而苗高、地径是其次要指标。(2)苗木质量分级(3级)结果显示,以逐步聚类方法分级,Ⅰ级苗苗高H≥25.80cm,地径D≥4.17mm;Ⅱ级苗苗高25.80cmH≥21.6cm,地径4.17mmD≥3.30mm;而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分级方法进行分级,1年生杉木容器苗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H≥27.44cm,地径D≥4.1mm;Ⅱ级苗苗高27.44cmH≥22.67cm,地径4.1mmD≥3.3mm。(3)平均值±标准差和逐步聚类两种分级方法所得结果相差不大,在生产中可选用计算方法相对简单的标准差法进行杉木的苗木分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Ohne Zusammenfassung
Dr. L. L. J. Ossowski
  相似文献   

15.
16.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