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茶道,是一种源于我国茶文化但又具有独特美学价值和审美特征的饮茶艺术。在日本文化中,茶道就是"茶汤道礼"的简称,其形成基础为"禅茶一味"的佛教思想,但是在日本本土的发展中,又结合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哀物"的特征以及对礼仪的高度重视,逐渐形成的以"和敬清寂"为核心内涵的日本茶道。  相似文献   

2.
在茶道的发展当中,除了有中国的茶文化之外,日本也有着其独特的茶文化特色,其中的很多精神文化理念虽然与我国的茶文化有着相当多的契合之处,但是在实际的茶道应用方向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其中所蕴藏的工艺美术,其基础内容十分繁多,给予了日本茶道文化更多独特的色彩。本文主要探讨了工艺美术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茶道文化是当前世界茶道文化体系中极其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化体系,在对该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过程中,不难看出日本茶道文化的具体内涵极为丰富,其中不仅承载了日本饮茶生活,同时其中也将系统化的精神理念和人生启迪融入其中,实现了日本茶道文化的"生动"、"形象"构建。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内涵分析入手,结合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理解,从而探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日本茶道文化及日语构造研究。  相似文献   

4.
崔文博 《福建茶叶》2016,(10):240-241
中国茶道最早是在宋代以后传入日本,由日本人根据本国饮茶实际情况和民族特色改造,注入了新的内容。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因为同出一源,在文化层次上仍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即以中日茶道为例,探讨文化相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我们应该在尊重日本茶文化意蕴内涵和文化仪式的基础上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日本茶俗,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茶道.所谓茶道,就是通过点茶和饮茶对人们进行礼仪的教育和道德的修炼.自唐代中国的茶与饮茶文化传入日本后,茶道在日本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茶道已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其文化的代表,也已成为日本人生活的规范和心灵的寄托.作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及其茶道思想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6.
洪琼 《福建茶叶》2016,(9):340-341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艺术美学之中,其核心是独特的平面设计,日本茶道对日本平面设计闻名于世有着深远影响。本文首先介绍日本茶道的特点、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以及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浅析日本茶文化对日本平面设计的影响,同时也对日本茶道的平面设计之美进行初步的研究,最后借鉴日本茶道文化的平面设计的特点,对我国传统文化、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始发于中国,而最先赋予"茶道"这个名词内涵的却是日本。日本的茶道文化从饮茶开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茶道文化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从生物进化论的本质角度上分析,物种要适应自然的发展只有逼迫自己不断去进化才能免于被淘汰的厄运。同样,对于日本茶道文化而言,茶道文化的内涵只有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气息并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才可以随着时代发展而长久存在下去。否则,它极有可能会像民间的一门小众艺术,最终也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从这个角度上考虑,关于日本茶道文化的救赎内涵的研究便显得十分有必要。因此,本文在回顾了日本茶道文化发展历史的同时,从"救赎意识"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有关于日本茶道文化的救赎内涵以及其救赎措施。  相似文献   

8.
日本社会对中国茶文化的引入以及日本茶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与禅宗思想体现出了紧密的关联,而从历史发展角度挖掘日本茶道文化与禅宗思想之间的关联,对于了解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对日本茶道与禅宗思想的关联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日本茶道中的禅思想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日本的茶道也是起源于中国。日本茶道文化是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特色十分鲜明。作为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日本茶道文化已经有超过五百年的历史,还表现了美学、文学、设计等方面的事物,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是研究日本茶道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特色。  相似文献   

10.
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是哲学、宗教、美学、道德等元素与茶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赞誉,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而后指出日本茶道是一门强调修身养性、精神净化、境界提升的文化艺术形态,并从"和静清寂"、"茶禅一味"、"一期一会"三个方面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霞 《福建茶叶》2016,(3):259-260
茶道文化是一种源于我国唐代时的饮茶风俗,后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发扬光大,至今日本已形成了以"和、敬、清、寂"为核心的成熟的茶道文化精神。茶道文化精髓也深入到日本社会文化中,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由此指出茶道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日本茶道的文化魅力,对日本茶道的文化环境营造模式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郭崇 《福建茶叶》2016,(3):345-346
日本茶道是日本的茶爱好者所尊崇的茶道礼仪的简称。日本茶道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日本独特的审美特征,型、气、美、味可以说是日本茶道的四大文化元素。本文将对日本的茶道文化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和敬清寂的理念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深刻的展现出茶道的文化审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从一千多年前便开始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日本都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并延续至今。以日本茶道文化为例,其源头便是中国传统茶文化。尽管中国亦有茶道文化,并且两者在精神内涵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天人合一""禅茶一味"等,但是因为受到日本独特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日本茶道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其气质、意境等方面已跟中国茶道文化出现很大的差别。本文就从文化意境的角度出发,对中日茶道文化的起源、发展、内涵以及在文化意境上的异同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茶道主要运用在亚洲国家,是亚洲文化的体现。其中以中国、日本及韩国的茶道精神最为著名,中国的茶道精神已享誉全世界。中国的茶道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德育内涵。看似简单的饮茶,但其中的"道"却是经过中国历史文化几千年的沉淀。茶道中高深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大学生去学习和探讨。通过茶道精神在高校的传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乃至提高其精神境界。因此,茶文化与茶道精神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珊 《福建茶叶》2016,(12):225-226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历经几代日本人民的努力和创新,升华到了审美意识的艺术高度,渐渐地渗透到了日本人民的美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生活之中。茶道文化可以说是闻名于世界,其地位和历史在全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的平面设计影响深远。日本的平面设计在世界上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在日本茶道视野下发展的日本平面设计,可以说是将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结合方式,我们以茶道为参考物,进一步探究日本平面设计的价值,以及平面设计的发展前景和进步空间。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讨论日本茶道下的平面设计与中国的平面设计的区别以及对世界影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茶道与花道的发展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日本茶道与花道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是日本茶道和花道在发展渊源、发展轨迹、文化内涵、风格特点方面体现出关联性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挖掘日本茶道与花道之间的关联性为出发点,从日本茶道与花道的起源、思想内涵、用具特点和交叉融合四个方面,对日本茶道与花道文化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其在引入日本后,又结合本土文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一样是饮茶程序中所应遵循的礼仪以及所应遵守的规则。本文在论述了日本茶道的相关内容后,又对日本平面设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透过日本茶道视野对其平面设计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茶道原被称为"茶汤",被赋予了更多的仪式感。和其他的东南亚国家的饮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集品茶、精神享受为一体的饮茶方式。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随着在本国上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和中国的茶道又有着很大的区别。正因为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有着同宗同源、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研究日本茶道,必须要在熟知中日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在两国文化对比的视域之下进行。  相似文献   

19.
卢仙阁 《福建茶叶》2016,(5):344-345
日本茶道逐渐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茶道活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追求,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艺术的精神追求。日本茶道是日本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日本茶道是茶文化的反映。日本茶道文化与社会其他方面结合较为紧密,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较为深刻,值得人们加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茶道文化的定义和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就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内涵、禅学内涵和礼仪内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给茶道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是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等一系列内容在不断演变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和人文精神,茶文化包括茶德、茶道、茶书、茶学、茶艺和茶精神等,文化寓意明显。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且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丰富其内涵,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的美学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