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头季适宜机收的品种,满足再生稻规模化生产的需求,清流县选用15个优质稻品种进行再生稻头季机收栽培简比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种生育期、两季产量、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宜优673、嘉优99、嘉浙优99、Ⅱ优1273、广优3186等5个品种,可作高留桩机收再生稻栽培。  相似文献   

2.
2016年选择11个水稻品种在龙岩市永定区开展低留桩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适合作头季机收的低留桩再生稻品种。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两优616、Y两优5867、甬优2640等4个品种在产量、抗逆性、再生率、再生成穗率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低留桩再生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2013年建阳市引进杂交早稻新品种夷优186作低留桩机收再生稻种植,表现头季产量高、熟期适中,再生季再生力强、苗数多、产量高。通过开展低留桩机收再生稻栽培试验,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指导机收再生稻生产。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杂交中籼稻高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存在头季机收碾压严重、再生季生长期短等导致再生季产量不高、品质差的问题,结合区域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创建了以“品种选择、适期早播、氮肥优化管理、干湿交替灌溉、低留桩收割(10~15 cm)”等措施为核心的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与杂交中籼稻高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相比,新模式将再生季生育期延长了20~30 d,将头季与再生季温光资源的分配率由7∶3提高至6∶4,实现再生稻高产优质与资源高效协同。  相似文献   

5.
泸优明占是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用泸香618A与双抗明占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品种,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5—2020年在尤溪县西城镇湆头村进行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种植,结果泸优明占表现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米质优、抗性较好,适合作低桩机收再生稻栽培.总结了泸优明占在尤溪县作再生稻全程机...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合福建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以1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浦城县进行了机收再生稻试验,主要从生育期、产量、再生能力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晶两优华占等4个品种表现较好,可在浦城地区推广并继续在其它地区开展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7.
从2010年起开展适宜机收再生稻品种的筛选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筛选出福建省首个两季产量都高的低桩杂交稻再生稻品种甬优2640,具有穗大粒多产量高,抗倒性强,后期转色好,稻米食味佳,适合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点。总结了甬优2640的筛选过程、特征特性、主要机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再生稻两季高产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对11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南平市延平区种植的两季高产、优质、抗病的再生稻新品种。结果初步筛选出Ⅱ优516、Ⅱ优航148、川香优2号可作为再生稻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9.
豫南稻区再生稻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豫南稻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本试验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0个再生稻品种头季及再生季的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富两优1号的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均最大,是豫南稻区理想的再生稻品种;其次是两优6326和皖稻199;丰源优358、穗源9号、两优302等3个品种与目标品种的关联度接近,也可作为再生稻在豫南稻区种植;皖旱优26的关联度较小,与目标品种相差甚远,不适合在豫南稻区作再生稻种植。  相似文献   

10.
水稻再生技术是目前正在全国推广的轻型栽培技术之一 ,它因“省工、省力、高效”而深受农民的欢迎 ,四川、湖南等省用汕优 63等中籼类型的杂交稻作再生稻 ,已有相当大面积和一套完整的经验。主要是“高留茬 ,依靠高节位分蘖成穗”。通过多年的广泛筛选 ,测得早籼良种浙 733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浙 733不仅早季早熟高产 ,晚季再生也能达到高产水平。浙 733属早籼型品种 ,晚季用来作再生稻不能照搬中籼型再生稻的栽培模式。通过 4a多的研究 ,初步总结出了早籼型品种浙 733的再生高产技术 ,即“低留茬、割老稻、早追肥、燥田割早稻” ,其中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