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健生 《蜜蜂杂志》2005,25(11):42-42
我要说的是我们这里的养蜂大户、具有30多年养蜂经验的乔银恒师傅。他今年52岁,18岁时就随父亲走南闯北养蜂,积累了很多养蜂技术和经验,是我们这里一位很出名的养蜂能手。这些年来,不管气候如何,丰年也好,欠年也罢,他所养蜂始终没有垮过场,亏损过钱。乔师傅很爱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钻研养蜂技术,更可贵的是他能无私地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别人,让蜂友们少走弯路,增加效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他曾经在《蜜蜂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过数篇文章。他蜂养好了,经济收入高了,可他却忘不了那些养不好蜂,年年见不到效益,已经失去养蜂信心的蜂友,…  相似文献   

2.
王彦坤 《蜜蜂杂志》2010,30(1):48-48
<正>笔者养蜂多年,邮购过数次蜂王。下面谈点个人所得的教训与经验,供有兴趣的蜂友参考。首先是出售蜂王育种场家的选择。全国有很多蜂王育种场家,我们一定要选知名度高、技术力量雄  相似文献   

3.
选王小经验     
孙立广 《中国蜂业》2011,(10):32-32
养蜂者深知蜂种的好坏与养蜂的效益密切相关。购种蜂王似乎算不了什么大问题。但对那些初学养蜂者来说,在购蜂王问题上往往举棋不定,考虑再三,生怕花了钱买不到理想的种蜂王。那么,应该买什么样的种蜂王,从何处购买蜂王,本人就此事谈点浅见,供初学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养蜂生产中有些养蜂人对品种改良、杂交蜂种认识不清,仍采用旧式传统饲养模式。有的蜂友饲养的蜂王个体小,工蜂也比其他蜂场的体型小,其主要原因是蜂群近亲血缘导致种性退化和育王期间处女王营养不足所致。有的养蜂人从不购买种王,也不与其他蜂场交换蜂王或王台,全是自产自繁,长期自繁造成蜂群生产力、抗病力下降,蜂种退化。  相似文献   

5.
我在上党定地养蜂35年,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螨经验,介绍给不会防治蜂螨的蜂友(特别是上党地区的),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施根吉 《蜜蜂杂志》2010,30(7):12-13
<正>孪生蜂王,顾名思义,就是2只蜂王从王台的自然形成到出房,从交尾成功到产卵,都在同一群中相安无事地行使职权。我是无意中获得一对这样的蜂王,因此自命名为"孪生蜂王",在我近40年的养蜂生涯中也是首次无意中获得。不记得在蜂书和蜂刊上以前是否有人提出过。今天我所探讨的孪生蜂王,只不过是养蜂生产中的一件趣事,写出来让大家了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1,62(8)
蜂王是蜂群的核心,有了优良的蜂王,蜂群才能快速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我根据多年养蜂实践,谈谈我地蜂群换王时间以及如何更换,供本地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8.
程永春 《蜜蜂杂志》2022,42(2):43-45
(续上期)也许是在养蜂年会上诗歌朗诵博得了蜂友的好感;也许是在《蜜蜂杂志》上发表过几篇文章增加一点点知名度;也许是我养蜂的地方蜜源丰富对蜂友产生了吸引力,总之,自从参加养蜂年会之后,各地蜂友与我联系越来越频繁,电话、书信沟通交流不断。  相似文献   

9.
闫启荣 《蜜蜂杂志》2005,25(11):16-16
在我们的养蜂工作中,为了使蜂王保持良好的生理机能和延长幼蜂寿命,大家从晚秋一直把蜂王扣到翌年早春,大部分蜂友主张扣王越冬,认为蜂群稳定,蜜蜂死亡率低,节省饲料;有的蜂友说放王越冬好,认为蜂王在群内自由、安全,利用她自身的越冬本能。这两种方法越冬各有长处。不管是放王或是扣王越冬期间,我认为都应注意两点。1扣王越冬扣王越冬时如果管理不当,温度低时蜂团容易抛开王笼,冻死、冻伤蜂王,使个别蜂王去年产子良好,今年开春一子不产。为确保蜂王的安全,在扣王越冬时,一定要掌握好巢内放王的位置。我一般把强群蜂王放在离前箱壁15cm左右,…  相似文献   

10.
对于很多养蜂的人来说,冬天是最让他们头疼和棘手的季节。特别是经验少、养蜂技术不佳的蜂农,在这个季节也许只投资,没有回报,不但如此,弄不好,还会全群覆没。别说新蜂农,就是养蜂很多年、有经验蜂友也会出现这种悲惨的现象。比如,蜂农检查蜜蜂不及时、蜂王传递信息不灵,就会工蜂产卵,这样蜜蜂活动量大,消耗饲料就会很多,不到春繁季节,很多蜜蜂就会饿死。  相似文献   

11.
王永余 《蜜蜂杂志》2008,28(8):43-43
蜂不咬,王不知,能偷梁换柱地把刚刚产卵不久的新蜂王不关不笼,不知不觉地介绍到想换王的老王群中去,此法在养蜂实践上确有实际意义.前两年,我曾用一两群搞过试验,这次全场换王获得成功.愿把此法提供给众蜂友,以便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2.
至2012年,河南省新乡养蜂站每年都从吉林蜜蜂研究所种蜂场引进一批良种蜂王,免费送给我省蜂业合作社。我们尉氏县蜂友养蜂专业合作社每年都能得到新乡养蜂站的关怀,得到一两只良种蜂王。蜂王寄来后,养在我的蜂场。我选出几个各方面表现好、群势壮的蜂群不间断育王,并通知蜂友们,需要换王的可打电话预约来拿成熟王台,路远的可以拿卵脾自己育王,这样远近都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3.
徐子成 《中国蜂业》2007,58(1):24-24
蜜蜂春繁好坏是养蜂夺取丰收的基础,特别是定地养蜂,一年只有2~3个蜜源能创收,如果春繁未抓好,那么全年只有投入而无收入。我根据近几年在蜜蜂春繁中的具体做法和蜂友们的经验,将蜜蜂(主要指西蜂)春繁中的几个重点方法向初学养蜂的蜂友们做几点提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家柱 《蜜蜂杂志》2007,27(2):39-39
2006年10月6日夜,安徽省定远县拂晓乡养蜂户张国庆的大量蜂王被盗,但在众多蜂友的热心帮助下,张蜂友渡过了难关.  相似文献   

15.
邢汉卿 《中国蜂业》2006,57(7):42-43
众蜂友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谈成功的经验,谈失败的教训;谈养蜂与健康,谈养蜂与交友,总之话题都离不开蜜蜂。这一天.我们几个蜂友又相聚在一起,谈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张丽亨 《中国蜂业》2007,58(8):18-18
每当外界蜜源缺乏时,有些蜜蜂就会进入其他蜂巢中盗蜜,如不及时注意防范,则会遭受巨大损失。 我在20余年的养蜂生涯中,每年春秋缺蜜季节都要同盗蜂做不屈不挠的斗争,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广大养蜂同仁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凯 《蜜蜂杂志》2001,(5):13-13
公共住宅楼阳台养蜂除应遵循蜂群生物学特性外 ,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从1998年春开始在我所住的工厂生活区五层 (顶层 )楼的阳台上试着定地饲养意蜂。开始买了1群 ,第2年发展到7群。由于阳台空间不大 ,再者我是业余养蜂 ,时间也有限 ,所以2000年我就把蜂群数控制在6群。在当年我地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 ,我的6群蜂共收蜂蜜150kg多 ,还取了些王浆。和专业养蜂户相比 ,这的确微不足道 ,但可以丰富业余生活 ,陶冶人的情操。近3年的不断探索 ,拜有经验的老蜂友为师 ,不断学习 ,取得了一些不太成熟的经验 ,现提供给蜂友们 ,特别…  相似文献   

18.
郭志福 《蜜蜂杂志》2001,(10):13-13
很多蜂友看了《蜜蜂杂志》 2 0 0 0年第 1期 ,里面提到“篷布越冬法” ,他们要了解我这一经验 ,特借本刊一席之地回复关心“篷布越冬法”的蜂友们 ,同时也献给高寒地区蜂好养、越冬难的蜂友作参考 ,希望根据地区、气候灵活掌握 ,切莫照搬。如果想亲眼观摩 ,请 10月份来我场 ,将不遗余力地为大家无偿服务。我认为在东北养蜂一年之际在于秋 ,秋季必须有个好蜂群 ,这样才能为第 2年春天打下好的基础。在我地区每年 9月下旬至 10月初必须喂足饲料 ,我的做法是 :5框蜂放 6张脾 ,8框蜂放 9张脾 ,在 3~ 4天内喂足饲料 ,压制蜂王产卵。第 1次所喂饲…  相似文献   

19.
养蜂者大多都邮购过种蜂王,一般3~5年就需从外地邮购蜂王更新种王,提高蜂群生产力.笔者养蜂多年,邮购过蜂王数次.下面谈点我在邮购蜂王过程中的教训与经验,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老爸与蜜蜂     
柳蕾 《中国蜂业》2006,57(6):33-34
老爸已年逾花甲,从那黝黑、镶嵌着道道皱纹的脸庞上能看出他饱经沧桑。一提起老爸的名字,周边十里八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夸他是个和蔼可亲的养蜂能手。 老爸从文化大革命时期就开始养蜂,如今和蜂相伴近40载,与酿造甜蜜的小天使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他都以诚相待,来找他的蜂友络绎不绝。有的是来寻王台,有的是要蜂王的,有的是移虫养王的,也有的是来探讨养蜂技术的……。这几年,老爸又把养蜂实践经验和我地蜜源情况总结后发表在杂志上,全国各地的蜂友有打电话咨询的,有来实地考察的,也有外地蜂场赶蜜源让他帮着安排场地的,他总是有求必应。就拿外地来我处放蜂的蜂友来说,首先安排好场地,蜜蜂半夜三更运到此地,把老爸从睡梦中叫醒,陪他们一起把蜂车送到目的地,帮他们卸车。还得帮他们搞好人际关系,安排好生活,等此地蜜源结束后,帮蜂友装好车,将蜂运走才算放心,生怕外地蜂友出差错,怪不得大家都说老爸是个大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