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2021年,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内建设的固定样地(1 hm2)中的木榄种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学中径级代替龄级方法对其种群的结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此区域的木榄种群径级结构呈纺锤型,Ⅰ—Ⅳ龄级的个体数量之和占种群个体总数的75.4%,Ⅳ龄级后植株个体数量降低趋势明显。(2)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反映出该区域的木榄种群为增长型的种群,但种群较为不稳定,外界干扰下种群数量增长趋势不显著。(3)此区域的木榄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类型,意味着其种群的低龄级阶段个体的死亡率相对较高,高龄级阶段个体死亡率趋于平稳。(4)此区域木榄种群的静态生命表、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以及生存分析反映出该区域的木榄种群在低龄级阶段的动态变化相对较为剧烈,发展到高龄级阶段种群的动态变化相对平稳。(5)该区域木榄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分析也反映出,低龄级个体数量经历2~3个龄级时间后种群数量均逐渐下降,中龄级的个体数量在经历2~9个龄级时间的种群发育过程中,种群个体数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种群总体个体数量随着龄级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理论为基础对辽宁东部山区野生胡桃楸种群数量随树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胡桃楸种群数量属于增长型,其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较一致,均出现两个高峰,一个在第3、4龄级期,一个在最后期。阴坡分布胡桃楸总量大于阳坡,而阴坡的种内竞争先于阳坡,且减少数量和幅度亦大于阳坡;阴坡的种群数量随年龄趋于稳定早于阳坡。  相似文献   

3.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南京溧水东庐山麻栎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麻栎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现偏态性,Ⅰ级幼苗数量较少,Ⅱ级幼苗贮备不足,年龄结构为衰退型;(2)静态生命表中,Ⅰ、Ⅱ龄级的死亡率为负值,而Ⅶ、Ⅸ龄级的死亡率最大,种群生命期望随龄级增加依次递减。(3)种群大小结构表现为中龄、大树所占比例较多,而幼树及老龄个体数量都较少,存活曲线呈现衰退型种群的变化特征。(4)利用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_δ)、Cassie指标(C_a)、丛生指数(I)、聚块性指标(m*/m)等指标对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表明麻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4.
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典型抽样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的三个主要分布区域云南省广南县、广西雅长林场、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的种群进行调查.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蒜头果种群生命表,绘制死亡密度函数曲线、死亡率函数曲线及生存曲线,分析种群动态趋势.结果表明,蒜头果种群有2个死亡高峰,分别出现在Ⅲ级和Ⅵ龄级.Ⅵ龄级死亡率达到最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  相似文献   

5.
藏东南林芝云杉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藏东南工布自然保护区内林芝云杉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样方法对林芝云杉种群及群落进行调查,从种群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冠幅结构、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时间序列预测等方面对林芝云杉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芝云杉种群胸径结构、高度结构和冠幅结构均呈典型的"金字塔"型,林芝云杉幼苗较为丰富,天然更新能力强,种群处于稳定发展状态。林芝云杉种群不同胸径级的个体数与胸径级呈对数关系,不同高度级和冠幅级的个体数分别与高度级和冠幅级呈幂函数关系,胸径与高度呈直线关系,而胸径与冠幅及高度与冠幅的相关性不明显。林芝云杉种群在生长过程中各龄级个体存活数量相差较大,随着龄级的增加,死亡率和消失率波动性较大,Ⅵ龄级死亡率和消失率均最低,分别为20%和22.31%;Ⅹ龄级死亡率和消失率最高,分别为62.96%和99.33%,平均死亡率和消失率分别为41.03%和57.55%。林芝云杉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B3亚型。生存函数分析表明,林芝云杉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相对平稳,后期生理枯竭而衰退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显示,林芝云杉种群在未来Ⅱ,Ⅴ,Ⅷ和Ⅵ龄级时间后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加,种群稳定性可以维持。研究结果可为林芝云杉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进一步丰富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6.
《林业资源管理》2015,(4):52-58
长鞭红景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目前处于近危状态。基于样地-样方调查资料,对长鞭红景天种群年龄结构进行动态量化分析,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以及生存函数曲线,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长鞭红景天种群年龄结构总体上呈金字塔型,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和Vpi均大于零,表明种群属稳定增长型。长鞭红景天种群各龄级个体数量随龄级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Ⅱ龄级至Ⅴ龄级死亡率较高、达90.29%,整个过程平均死亡率为29.96%,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B3亚型,种群死亡率与消失率随龄级增长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呈"M"型曲线。生存函数分析表明,长鞭红景天种群前期(Ⅳ龄级前)快速下降,中期(Ⅳ—Ⅵ龄级)相对平稳,后期(Ⅵ龄级后)进入生理衰退期。时间序列预测发现,长鞭红景天种群幼龄个体数量较丰富,未来Ⅱ,Ⅴ和Ⅷ个龄级时间后种群各龄级个体数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建议保护和改善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存的原生境条件,适当人工辅助散播,建立培育基地及基因库、实施迁地保护,加强病虫害监测。  相似文献   

7.
恩施盛家坝红椿天然种群动态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代表意义的红椿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红椿自然种群的龄级结构图,量化分析种群各龄级间个体数量、变化动态。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红椿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红椿种群中,1龄级和7龄级存活数分别占总数的28.57%和16.07%。27.5 cm以上径级的立木有10.71%。动态指数Vpi=27.84%0。2生命表表明,种群死亡趋势前期高于后期,死亡高峰在1龄级和4龄级。存活曲线不符合Deevey型,说明环境筛和种群竞争加强造成波动。3时间动态对第3、5、7龄级预测表明,种群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4红椿种群死亡率曲线与消失率曲线基本一致,即在1~7龄级波动很大,其中3~4龄级时死亡率和损失度最大。研究认为:红椿种群的生长发育主要受限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种内竞争和环境干扰。对现存种群和生境的保护,以及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是红椿种群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景泰点、古浪点和民勤点及对照点兰州天然分布的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地唐古特白刺年龄结构均呈增长型;由南向北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各地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中龄分株比重增大,呈现出幼龄居群向成年居群过渡的趋势;静态生命表均显示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幼龄分株随着年龄增加,生活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增强,期望寿命逐渐增大,Ⅴ龄级后分株期望寿命逐渐减小,Ⅲ和Ⅳ龄级死亡率和亏损率明显增大;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Ⅲ型;兰州点唐古特白刺种群繁育旺盛,导致空间制约强烈,使得幼龄死亡率较高;景泰点和古浪点中龄分株死亡率低;民勤点各龄级死亡率均较大,Ⅵ龄级分株数反常增加;4地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生存分析整体较为一致,均显示出随龄级增大,生存率单调递减,相应的累积死亡率逐渐上升;由于竞争激烈,兰州点的累积死亡率和危险率较高,而民勤点则在长期的恶劣条件下形成适应环境的种群更新策略,死亡率和危险率均较小;谱分析表明,唐古特白刺分株年龄结构和动态变化受整个生命周期中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较为明显,总波序末的周期振幅A4能够反映出种群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力和抗干扰能力;动态指数表明,由南向北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增长潜力逐渐降低:兰州南山(1.27%)景泰白墩子(0.37%)古浪马路滩(0.35%)民勤勤峰农场(0.24%),腾格里沙漠南缘3地,特别是民勤勤峰农场,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的增长潜力有限,需要加强抚育保护,增进种群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大兴安岭呼中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率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对兴安落叶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不同龄级下落叶松种群的个体数量有明显差异,I~Ⅲ龄级落叶松种群个体数占绝大多数,IV~VI龄级落叶松种群个体数相对较少;落叶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呈DeeveyⅡ型(对角线型);消失率和死亡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单峰型,I~Ⅲ龄级落叶松种群的消失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IV~VI龄级落叶松种群消失率和死亡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贵州特有植物黔中杜鹃Rhododendronfeddei种群结构及其动态特征,选取天然种群集中分布地段,采用相邻格子法设置典型群落样地,分析了黔中杜鹃自然种群的地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黔中杜鹃种群结构整体呈现出不规则金字塔形;种群的中幼龄个体数充足,占种群总数量的69.23%;严重缺乏幼龄个体数,仅为种群总数量的11.54%;中老龄个体数量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2)黔中杜鹃种群数量随着龄级结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种群个体存活数lx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小,个体期望寿命(ex)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3)死亡率(qx)和亏损率(Kx)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最后急剧增长的趋势;生存率和累计死亡率曲线呈互补状态,在Ⅳ径级时种群生存率和累计死亡率持平;死亡密度曲线总体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危险率曲线总体表现为先缓慢上升后有一个较小的下降趋势,之后急剧上升再急剧下降,波动性比较大。(4)该种群一旦过了一定的生理年龄,正常更新难以维持,种群就会开始逐渐走向衰退,甚至濒危。  相似文献   

11.
辽东栎是我国华北地区分布广泛的森林群落建群种和优势种,研究山西庞泉沟辽东栎生命表对于揭示其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笔者基于野外调查数据,构建了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包括年龄结构图、存活曲线、死亡曲线等、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累积死亡率函数曲线、危险率函数曲线和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结果表明,辽东栎低龄级(1龄级~2龄级)种群数量较少,年龄结构呈衰退类型;种群死亡率随龄级增加逐渐增加,在最高龄级达到最大;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与年龄结构反映的衰退类型相同。总体上,死亡率和消失率随龄级增加,在高龄级阶段(7龄级~9龄级)生物量和消失率迅速上升;生存函数与累积死亡率函数呈负相关关系,生存率随龄级的增加而减小。死亡密度函数变化不明显,危险率函数变化趋势随龄级增加而增加,与死亡率变化趋势类似。因此,庞泉沟辽东栎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相似文献   

12.
朱红大杜鹃是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了厘清朱红大杜鹃的群落特征,评估其种群的生存潜力,通过样地调查,分析群落物种组成,编制静态生命表,研究朱红大杜鹃的径级结构、种群动态。结果显示:(1)样方中重要值>1%的木本植物有17种,其中窄叶青冈、白穗石栎、云南越桔和云南松为群落优势种。(2)朱红大杜鹃种群第Ⅱ龄级个体数量最多,占总体数量的17.06%,各龄级的个体数量随着龄级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种群径级结构呈“纺锤”型,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3)朱红大杜鹃存活曲线趋近Deevey-Ⅰ型分布,种群的死亡高峰出现在X龄级,死亡率为40%,种群动态变化指数(Vpi)和受外界干扰种群动态变化指数(V′pi)均大于0,但V′pi较小,种群在外部环境干扰下承担的风险概率最大值(Pmax)为0.07%,说明该种群受外界随机干扰时增长趋势不明显。建议对朱红大杜鹃种群进行就地保护,以提高幼苗和小树的存活率,促进种群的自然更新和恢复。  相似文献   

13.
云南红豆杉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4块总面积为5600m^2样地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云南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大小级结构,编制了该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的种群数量少,种群发育过程中具波动性,但仍属稳定型种群。云南红豆杉的年龄结构与大小级结构差异较大,不宜以大小级结构替代龄级结构。云南红豆杉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曲线,该种群的死亡率曲线与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龄级为110~130a和220~250a阶段出现第一和第二峰值。生存空间与养分竞争可能是产生最大第一峰值的主要原因。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云南红豆杉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锐减、后期衰退的特点。云南红豆杉种群在160~190a龄级后进人生理衰老阶段,生存率小于5%,累计死亡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福州市长乐区珍稀植物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种群,探讨其种群生命表和生存曲线,研究油杉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乐市油杉种群中树个体数最多,大树其次,幼树最少。油杉种群存活曲线为凹型曲线,属DeeveyⅢ型,表现为衰退型种群。油杉种群的个体死亡率和种群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油杉种群早期死亡率较高,生长到Ⅵ龄级时,其种群死亡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油杉种群生存函数曲线表现出该种群前期数量锐减、中期种群稳定和后期种群出现衰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探讨了人为干扰条件下毛竹种群数量特征的特殊性.结果表明:(1)由于毛竹特殊的生长习性,大小和年龄无关,毛竹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缺少相关性;(2)受人为经营干扰的影响,毛竹种群死亡率随龄级增加而增加,生命期望减少;(3)毛竹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为Ⅲ型,为增长型种群;(4)用毛竹大小替代年龄作为划分龄级指标,得出存活曲线类型相反,表明竹类植物用大小替代年龄作为龄级划分指标时会产生错误;(5)毛竹的数量特征决定着生物量和生产力配置,各龄级和径级生物量和生产力大小与个体数目有关,生产力配置还和年龄有关.从实践上看,毛竹科学的人为经营干扰维持了较好的种群结构,利于获得持续的立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滇南苏铁(Cycas diannanensis)是云南特有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通过样方法对滇南苏铁种群及其所在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以及其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与森林郁闭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中林下植物主要伴生种与其群落物种的组成极具相关性,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郁闭度整体为0.6以下的次生林是滇南苏铁生长的主要生境,共分布有61科127属196种维管束植物,滇南苏铁种群密度为0.23/m2;受不同森林郁闭度以及种间关系影响,滇南苏铁种群在Ⅰ~Ⅵ龄级整体表现出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的趋势,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其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II型;滇南苏铁种群呈聚集分布,各指标中k值随着森林郁闭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说明其种群密度受森林郁闭度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广西大明山格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数量动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西大明山保存较为完好的格木天然林内设置1块1 hm2固定样地,从种群空间格局、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4个方面研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数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大明山格木种群从幼龄和中幼龄到大树阶段,其空间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变为随机分布,但总体上呈聚集分布格局;该格木种群年龄结构大致呈金字塔形,属于增长种群,考虑潜在干扰影响时种群仍处于稳定状态;种群内幼苗丰富,死亡率高,以3~4龄级种群数量变化最为剧烈,是种群动态变化的关键时期,后面龄级的个体比例较低,死亡率较早期明显下降;种群生存分析显示,死亡率、死亡密度和危险率均随龄级增加呈下降趋势,早期生存压力明显高于中后期,格木种群存活曲线为 Deevey存活曲线Ⅲ型。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湖北黄龙山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生存现状和数量动态趋势,为保护金钱松种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及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径级数量与动态变化;采用时间序列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龄级(第Ⅳ~Ⅵ径级)个体占总株数的82.54%;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pi为23.16%,■为2.89%,种群为增长型,但对外界随机干扰非常敏感。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种群呈全期递减、中期较稳和后期衰退的特征。随径级增加,种群未来整体数量减少,不同径级个体数减少。黄龙山金钱松天然种群幼龄个体缺乏,中龄后期面临的环境筛选和竞争压力增大。为维持种群的更新与发展,需进行人工调控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云南松林是巍山县保存最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推理与方法,分析云南松林的种群年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空间分布类型等特征,探讨2002、2007和2012年3个5年期间的云南松林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云南松种群的径级结构皆呈"倒J型"现象,为增长型。云南松种群处于中幼林阶段,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随着树龄的增加,云南松的死亡率发生波动,2002年云南松种群的死亡率最高出现在第Ⅳ龄级,2007和2012年的死亡率最高出现在第Ⅴ龄级。3个年份云南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单调减少,相应的积累死亡率呈单调增加,2012年下降或增加的幅度高于其它2个年份。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白桦华北落叶松次生林的动态变化规律,对燕山北部白桦华北落叶松次生林种群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白桦和华北落叶松种群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燕山北部白桦和华北落叶松种群,中径级个体多,大小径级个体少,呈现衰退型趋势。从期望寿命来看,白桦种群和华北落叶松种群在Ⅱ径级时,期望寿命达到最大,表明此阶段种群生理活动达到旺盛期。随着径级的增加,白桦和华北落叶松死亡率和消失率基本呈现相同的趋势,即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小径级和大径级时,其死亡率高,表明这两个种群有衰退的趋势。适当间伐白桦和华北落叶松对其次生林天然更新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