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是一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真菌毒素,是猪生产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玉米赤霉烯酮广泛存在于谷物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食入被其污染的饲料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潜力和生产性能。本文就ZEA在猪饲料中的污染现状、对母猪的繁殖毒性以及毒性作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21,38(9):20-22
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烯醇(DON)是饲料中尤其是以玉米和甜菜渣(beet pulp)为原料的饲料中最常见的两种真菌毒素。众所周知,高ZEN或DON毒素含量水平的日粮最终会使毒素进入到母猪的乳汁中,对母猪和新生仔猪均造成不利的影响。ZEN及衍生物是一类主要由镰刀菌属的真菌产生的非甾体雌激素类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玉米、大麦、小麦和高粱等谷物饲料及其副产品中,能引起猪等家畜和家禽早熟,生殖周期紊乱。DON (又名呕吐毒素)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和粉红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剧毒次级代谢产物。谷类作物粮食发生霉变后产生DON,猪对DON最为敏感,且危害也最大,主要毒性效应为拒食、呕吐、抵抗力下降和繁殖性能下降,结果不仅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同时还严重危害猪的免疫功能和繁殖能力,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全球主要饲料生产大国和地区都制定了关于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如果日粮中毒素的含量水平不是那么高(低于欧盟标准),对母猪和新生仔猪是否就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呢?荷兰斯科特霍斯特饲料研究中心真菌毒素研究员雷吉安·圣徒博士(Dr RegianeSantos)在最新一期《All About Feed》(2021,29 (1): 14-16)介绍了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情况。试验中研究了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ZEN、DON毒素及其衍生物传递给仔猪的情况,测定了母猪初乳和常乳中以及母猪和仔猪血清中真菌毒素的含量水平,并评估了真菌毒素(ZEN和DON)对母猪及所产猪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即使繁殖母猪的日粮中毒素含量水平较低(不超过欧盟标准),毒素仍旧可以从日粮中传入到母乳中(初乳和常乳),进而再由母乳传递给仔猪。2)虽然饲喂真菌毒素含量水平低的日粮并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仔猪的生长性能,但是确实会给母猪及其所产仔猪产生一定的影响。3)进食ZEN毒素含量水平较低日粮的母猪背膘厚度减少、血清中瘦素含量水平降低。4)真菌毒素使得雌性仔猪的繁殖性能受到影响使其不能被列入繁殖计划。  相似文献   

3.
已经发现的霉菌大约有20万种,但只有50~60种对人、畜有害。生长在籽实和饲料中的一些真菌产生一种叫做真菌毒素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对猪的生产性能有不利影响。特别是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和镰孢霉菌产生的两种真菌毒素,即玉米赤霉烯酮和黄热病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不是一种致死毒素,这种毒素的作用与生殖激素雌二醇—17β相似。黄热病毒素是一种纯毒素,猪吃到它很难治疗。通常镰孢霉菌污染玉米后将产生两种真菌素,因此,确定每种毒素对猪的繁殖性能的作用很困难。发霉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对性成熟前的小母猪影响最大。小母猪采食1.0ppm 或更  相似文献   

4.
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的繁殖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是一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真菌毒素,是猪生产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玉米赤霉烯酮广泛存在于谷物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食入被其污染的饲料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潜力和生产性能。本文就ZEA在猪饲料中的污染现状、对母猪的繁殖毒性以及毒性作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牟平县水道镇兽医站对全镇母猪实行技术承包,稳量定了猪源。去年春天,有600多头母猪参加了承包,签定了合同。凡参加承包的母猪,兽医站实行跟踪服务:包防疫、包驱虫、包去势、包技术指导,每头母猪按优惠价(每公斤比市场低0.04元)供应250公斤配合饲料。为了保证母猪饲料供应,兽医站办起饲料加  相似文献   

6.
真菌毒素污染长期困扰饲料行业,严重影响饲料生产,给饲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评估江西省配合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从而掌握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现状和水平,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采集了江西省境内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样本507批,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6种常见的真菌毒素的含量,对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真菌毒素在配合饲料及饲料原料中污染普遍存在,部分真菌毒素存在一定的风险,真菌毒素的总检出率高达93.5%,其中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伏马毒素B1(Fumonisins B-1,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三者的检出率均高达70%以上,饲料总体超标率达到17.7%,酒糟原料、猪配合饲料和肉禽配合饲料受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相对较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从监管和生产两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促进饲料产业健康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并以B_1、B_2、G_1、G_2的毒力最强,在黄曲霉毒素中含量也最多。黄曲霉毒素主要对肝脏造成损害,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管增生,肝功能障碍。 一、发病情况:我场于1983年从本场水利科饲料加工点曾购入单一饲料多次,饲喂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于当年7月29日又从该加工点购入其自行配制的混合饲料。开始饲喂时猪不爱吃,当时认为与更换饲料有关,于8月4日发现1头后备母猪流产,当时认为是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机械性流产,此时整个猪群食欲减退或拒食。我场是一个拥有各种不同猪只的综合性猪场,由于饲喂霉败混合饲料使猪群受到很大损失,除造成后备母猪流产,猪群减重外还死亡96头(后备母猪2头,后备公猪1头,4—5月龄幼猪88头)。  相似文献   

8.
脂肪是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一般情况下,猪日粮中的脂肪来源于日粮中的各种饲料。近些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对猪日粮中添加脂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对母猪、幼猪以及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都有较好的影响。现就脂肪的添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于后,以供参考。一、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自Seerley等(1974)发现妊娠109天后的母猪日粮中添加玉米油提高了21日龄仔猪的存活率以  相似文献   

9.
正(一)发病情况2013年冬季,河北省高碑店市某猪场,共养母猪63头,自6月份以来,母猪一直发情不好、发情不明显,屡配不孕,怀孕母猪共流产4窝。畜主认为是病毒性感染,多次投喂黄芪多糖,板青颗粒等中药抗病毒药,无效。对母猪注射促排、孕马血清,均未取得理想效果。该场饲料中长期添加脱霉剂,主要成分是蒙脱石,按1 000 kg吨饲料添加1 kg。(二)临床症状本猪场临床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精神略显沉郁,粪便干燥,有3头猪拉稀,在检查育肥猪时发现有外阴  相似文献   

10.
(一)不能用育肥猪饲料饲喂二元后备母猪 二元母猪在后备生长阶段因生长发育比较旺盛,需要饲料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营养,而育肥猪主要是需要高能量饲料,达到迅速增重的目的,所以,后备母猪与肥育猪不能用同一种饲料。二元母猪料与肥猪料相比应含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4,(4)
<正>(内容接上期)1.2.1.4猪细小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PPI),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繁殖障碍病。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为特征。猪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对热和酸碱有较强的抵抗力。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和带毒的公猪,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仔猪、胚胎、胎猪通过感染母猪发生垂直感染;公猪、肥育猪和母猪主要是由污染的饲料、环境经呼吸道、生殖道或消化道感染;初产母猪的感染多数是经与带毒公猪配种时发生的;鼠类也能传播本病。1.2.1.5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似文献   

12.
对在杜长大三元生长肥育猪(45~100kg)每吨饲料中添加0.01%植酸酶及400mg/kg的糖萜素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在大长二元母猪饲料中添加400mg/kg的糖萜素对其繁殖性能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长大三元生长肥育猪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增加(P<0.05),粪尿中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猪肉pH值和肌肉含水量显著改善(P<0.05),猪肉品质提高;母猪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可显著提高产仔数、产活仔数(P<0.01),增加断奶头数(P<0.05),降低产死胎和木乃伊数量,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饲料对生猪养殖小区粪便产量及粪便污染物背景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连续3d收集保育猪、育肥猪和妊娠母猪的饲料和粪便,研究常规生产条件下各阶段饲料对生猪粪便产量和粪便污染物背景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头生猪的鲜粪平均收集量分别为:保育猪0.21~0.69kg/d、肥育猪0.51~1.64kg/d、妊娠母猪1.16~1.83kg/d;同一季节粪便的含水率、全氮、有机质、铜和锌浓度的变化趋势为:保育猪育肥猪妊娠母猪;全磷浓度的变化趋势是:保育猪育肥猪妊娠母猪。在常规生产条件下饲料营养和饲喂水平对粪便产量及粪便污染物含量有重要影响,饲料营养和饲喂水平是控制生猪清洁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 呕吐毒素(Vomintoxin)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缩写 DON)属单端孢霉烯族类真菌毒素,它使动物中毒首先表现为呕吐。呕吐毒素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水稻、豆饼等粮食及饲料中,但目前仍未为饲料行业所认识。在所发现的150多种真菌毒素中,对动物危害较大的毒索有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赤霉烯酮、T—2毒素、HT—2毒素和 Fumonisin。黄曲霉毒索已为人们所认识,而后5种毒素的情况在我国报道不多。呕吐毒素对猪较敏感且直接影响生长。一、呕吐毒素的污染概况  相似文献   

15.
夏日炎炎,猪吃不好,又有蚊蝇孳生危害,往往有七个问题困扰猪场。(一)七大难题1.母猪发情不理想。每年的8月份将有大量母猪因不发情无法配种;母猪空怀1天的损失除饲料费用5元外,还有少产的0.06头猪和这0.06头猪所能带来的利润,合计20多元,这是个非常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应用磷酸氢钙配制饲粮引起猪氟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猪配合饲料中 ,广泛应用磷酸氢钙 (CaHPO4·2H2 O)代替骨粉来补充全价日粮中的钙磷。磷酸氢钙具有稳定性好 ,利用率高 ,价格便宜等优点。但磷酸氢钙中氟的含量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即在 10 0 0mg/kg以下 ) ,否则一旦超标会引发畜禽中毒 ,经济损失巨大。笔者发现猪饲料氟中毒1例 ,现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1月在平顶山市某新建猪场的后备母 (公 )猪 164头中发现有部分后备母猪跛行 ,病猪体重为 70kg左右。主要症状表现为跛行 ,拱腰 ,最后瘫痪。 1个月后全群 70 %种猪出现轻微跛行 ,5 0头后备母猪和 4头后备公猪严重…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健雄 《养猪》2006,(1):49-52
2003年以来,我国许多地区猪场发生了猪群霉菌毒素中毒。2005年秋季,山东、河北、河南、湖北、安徽、上海、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等地不少猪场发现猪群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生长育成猪出现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停滞、饲料利用率下降;商品猪肌肉质量下降,PSE肉比例增多;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和产仔数减少;公猪精子活力降低、数量减少、畸形率升高;后备母猪和部分经产母猪出现假发情、不发情、配不上种,受胎率降低;免疫猪群抗体水平低下、抗病力下降;猪群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发病率升高,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当前…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先从母猪料谈起,把母猪饲料配方的一些盲点说清楚,毕竟母猪是养猪业的火车头,想把猪养好就得从母猪着手。一母猪料的激素调控谈到怀孕母猪料,有两个问题必须先考虑:(1)为什么配种后的前3周母猪喂料量那么少(1.5kg以下)?(2)为什么怀孕母猪饲料配方中必须使用大量麸皮(150~250kg)?行业内普遍认为,配种后就是要降低饲料量,添加大量麸皮可以提供  相似文献   

19.
10年来生物素(维生素H)的利用已引起养猪营养学家的高度重视。但许多人只是研究母猪所需要维生素H的必要性,而对猪生长期所需要的生物素量还待于制定。 一般认为生物素是猪生长期所必不可少的天然资源,以及从细菌合成中所获得的维生素H就足以很好地促进猪的生长和改进饲料转化率了。现在对这种看法提出了质疑。猪对由细菌合成的生物素的利用率使人怀疑;饲料中的生物素非常容易变化,也不能完全被猪所利用。最近发现补充饲料中的生物素能促进、改善猪生长期的整个机能;改善饲料的转化率和胴体的质  相似文献   

20.
1病因猪赤霉菌素中毒病是由于给猪饲喂了被镰刀菌及其产生的主要毒素(F-2或T-2毒素)污染的小麦、玉米等作原料生产的饲料所致。F-2毒素又称玉米酮,是一种类雌激素物质,能导致猪的生殖器官病变;另一种是单端孢烯(T-2)及其部分衍生物,可导致猪拒食、呕吐、流产和内脏器官的出血性损害。2发病情况武隆县某洋二元(长白×大约克)母猪场,养有怀孕母猪7头,后备母猪30头。该猪场为一新办场,环境较好,但经济条件比较薄弱,所有饲料均自配(主要原材料有:玉米、麦麸、细米糠、蛋白浓缩料等)。2003年7月初,笔者曾到该场检查指导工作,发现其所购的一批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