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田应用生物菌剂对水稻安全,而且与常规施肥对比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率为6.46%~7.76%。  相似文献   

2.
对农用微生物菌剂在生菜上的肥效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用微生物菌剂处理比农用微生物菌剂灭活基质处理增产11.91%,比常规施肥和空白对照处理分别增产11.59%、38.44%,表现出长势强劲,增产效果明显。生菜收获上市也比其他处理早。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菌渣堆肥及其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双孢蘑菇菌渣为研究对象,通过菌渣堆肥中添加发酵剂或鸡粪的处理,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各个时期不同处理的温度、pH值、EC值、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变化趋势,并用腐熟后的堆肥菌渣进行了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渣堆制过程中加入发酵菌剂可快速提高堆体温度,与未加发酵菌剂的堆肥处理A相比,在堆肥中加入发酵菌剂后,堆肥中全氮、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加量分别为处理A的3倍、1.43倍和2.67倍;菌渣堆肥结束后,处理A,处理B和处理C速效磷含量分别比发酵前增加了54.5%、38.5%和58.3%。菌渣肥水稻田间试验表明,双孢蘑菇菌渣有机肥能够促进水稻增产,菌渣堆肥增产效果优于不发酵菌渣,而加于菌剂处理的堆肥增产效果最佳,按400kg·667m-2施肥,水稻空瘪粒数少,穗粒饱满,水稻单产553.37kg·667m-2,与当地常规施肥方式相比较增产20.5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增产44.18%。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不同菌株、不同剂型的菌剂与常规施肥(CK)进行田间应用对比试验,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对黄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用微生物菌剂较CK均可增产,其中,黄瓜增产8.6%~21.23%,水稻增产7.23%~10.41%;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减少黄瓜硝酸盐含量,喷施长柄木霉也可减少黄瓜硝酸盐含量;水稻施用固体与液体剂型的枯草芽孢杆菌、胶胨样芽孢杆菌混合菌可提高其直链淀粉含量。农用微生物菌剂应用于黄瓜和水稻后均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在品质提高的影响上较小,只有部分菌剂在部分指标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水稻上施用哈茨木霉微生物菌剂,研究了该菌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减少20%的肥料用量且每667m~2添加哈茨木霉菌颗粒剂4kg,水稻产量可比常规施肥增产,对减少水稻稻曲病、纹枯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水稻植株养分含量。但因哈茨木霉菌颗粒剂施用成本较高,不利于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礼县雷坝镇进行了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配施增产21.6%,比清水对照增产20.1%提高1.5个百分点;马铃薯氮肥利用率施用微生物菌剂为35.8%,比常规施肥34.4%提高1.4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施用微生物菌剂为13.5%,比常规施肥9.8%提高3.7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施用微生物菌剂为38.4%,比常规施肥26.9%提高1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探讨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为优化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作者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研究了常规施肥、常规配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常规配施嘉有黄腐酸灭活微生物菌剂和常规施肥减量10%后配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等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嘉有黄腐酸肥料能够促进冬小麦的根系生长,提高分蘖能力,增加产量,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同常规施肥相比,以常规施肥配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15 kg/亩的效果最好,该处理区冬小麦根系增长0.5 cm,亩有效穗数增加3.2万穗,穗粒数增加1.9粒,亩增产9.8%;土壤pH降低0.02,有机质含量增加12.2%,蛋白质提高6.6%,脂肪提高3.8%,农户纯收入增加69.9元/亩。同时,在化肥减量10%的情况下,增施黄腐酸肥料仍能略有增产。从产量结果可以看出,依次为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处理>嘉有黄腐酸灭活微生物菌剂处理>化肥减量10%后增施黄腐酸肥料处理>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8.
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减量施肥技术措施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肥料减施和水稻高产高效的应用技术提供依托。于2015~2016年采用基肥施用过程减少氮肥施用量占施肥总量5%和10%比例,采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菌剂营养补偿措施将减量施肥对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和生物菌剂的不同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较,结实率和穴实粒数指标显著增加并具有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减量施肥10%+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较,分蘖末期植株生长发育指标无差异水平;于齐穗期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指标较CF处理指标高1.02μmolCO_2·m~(-2)·s~(-1)、0.15 mol·m~(-2)·s~(-1),叶绿素含量、倒1叶面积、倒2叶面积、倒3叶面积和倒4叶面积指标均与CF处理呈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其指标分别高于常规施肥处理5.8%、7.4%、7.1%、11.6%和6.1%;采用减量高效施肥营养补偿措施节省肥料10%,产量增加5.1%。减量施肥10%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氮肥减量配施菌剂对水稻土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彦粳软玉1号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减量30%并配施两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对水稻土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减量配施两种复合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就产量而言,相比常规施肥,添加两种复合菌剂均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其中,化肥减量配施复合菌剂S处理的产量最高。可见,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贡献。研究结果对化肥合理减施并保障作物产量和合理应用微生物菌剂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农用微生物菌剂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农用微生物菌剂+常规施肥处理黄瓜单株结果数最多,单果重最重,与常规施肥和空白对照相比,平均增产4484.84、31696.97kg/hm2,增产率分别为8.67%、129.14%,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绩溪县水稻配方施肥大田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进行了水稻配方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的水稻生物性状好于常规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增产7.13%,纯增效益1 178.4元/hm2。  相似文献   

12.
施用微生物菌剂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表明,公顷施用微生物菌剂45、36kg的2个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552.0、379.5kg/hm~2,增产率分别为6.3%、4.3%。  相似文献   

13.
通过6年免耕栽培和不同施肥水平的定位试验,研究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不施肥处理单产为常规施肥单产的64.6%~84.6%,不施肥处理减产幅度16.6%~33.8%。施肥对水稻和油菜增产效果均明显;与油菜相比,施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明显要小,连续6年不施肥仍然达到常规施肥单产的76.7%。6年中,测土配方施肥纯化肥区水稻单产均最高,说明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有明显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施用液体复合肥对水稻产量、品质 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合理使用液体复合肥套餐(A,B,C)对松嫩平原高产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3个典型种植户,综合比较常规肥料施肥和液体肥料施肥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液体复合肥处理明显提高结实粒数,增产6.08%~18.35%,增产效果显著;液体肥料处理产出投入比分别达2.55、2.72和2.52,较常规肥料处理提高18.87%、9.85%和4.24%,净收益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34.78%、16.04%和9.11%,显著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液体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还可减少施肥用工,用工成本可降低795~930元/hm2。液体肥料通过合理的施肥方式施用,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以及节省人工,在水稻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降低化肥用量,积极探索研究中化专用肥加有机肥的水稻侧深施肥模式,通过增施不同有机肥的侧深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的对比,进一步明确侧深施肥加有机肥的施肥效果特进行了该试验。通过试验对比可知,侧深施肥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的5个处理产量均高于常规对照,御稻有机肥处理的理论产量最高达到9717.0kg/hm~2,实测产量8419.5kg/hm~2;其次是和协微生物菌剂、神飞处理,理论产量分别为9349.5、9255.0kg/hm~2,实测产量分别为8350.5、8259.0kg/hm~2,5个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4.82%、3.96%、2.32%、2.82%、1.18%。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推荐施肥和常规施肥2种不同施肥处理对皖南山区单季水稻的增产效果,以及不同肥料运筹下的肥料利用率,优化完善单季稻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特开展了单季稻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29.3%、16.5%、65.3%,高于常规施肥16.1%、8.4%、60.9%,推荐施肥处理的水稻单产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在南江县水稻土类下湿紫泥田土种上进行水稻"3414"肥料效应小区试验和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配方施肥示范试验,可以改善水稻的生物、经济性状,水稻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水稻施测土配方肥比常规施肥增产12.67%;比不施肥处理增产226.89%。水稻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新增产值1 549.8元/hm2,较不施肥对照新增产值9 568.8元/hm2,产投比5.38。  相似文献   

18.
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对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和环境效益,研究了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采用缓释肥氮肥减量15%、30%、50%,以及采用普通肥料基肥一体化+追肥的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地表径流氮素浓度、氮素流失量及流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水稻增产,施用缓释肥减量15%的情况下水稻增产6.27%,减量30%的情况下水稻增产4.04%,采用普通肥料基肥一体化+追肥施肥模式在氮肥减量15%的情况下水稻增产3.87%。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水稻地表径流中氮素的浓度,常规施肥方式总氮浓度最高达到13.12mg·L~(-1),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的各个处理最高仅为2.38mg·L~(-1)。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氮素流失量和流失率。常规施肥方式全生育期总氮流失量达到15.47kg·hm~(-2),流失率为9.38%;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的各个处理全生育期总氮流失量平均仅为3.35kg·hm~(-2),流失率为2.85%。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减少氮肥施用量,增加产量,减少氮素流失。因此,水稻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是一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水稻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设施黄瓜化肥减施条件下微生物菌剂应用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年来辽宁省设施蔬菜的播种规模的扩大,其化肥使用比重大幅上升。为探索微生物菌剂在蔬菜化肥减施中的应用效果,在用肥量较大的设施黄瓜上进行了微生物菌剂的化肥减施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微生物菌剂黄瓜生育性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产量明显提高,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菌剂可使黄瓜增产426.3 kg/667m2,增产率为5.3%;常规施肥减肥10%增施菌剂处理可使黄瓜增产426.3 kg/667m2,增产率为5.3%,增产效果显著。可见,微生物菌剂可明显改善黄瓜生育性状,且在增产增收、减肥增效上效果显著,可为设施蔬菜化肥减施技术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东海县农科所试验场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相比,水稻有所增产增收,配方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68.44千克/亩,增产率为26.11%,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1.11千克/亩,增产率为5.06%;常规施肥处理为614.02千克/亩,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37.33千克/亩,增产率为22.37%。实现试验区域水稻目标产量645.12千克/亩的肥料配方为P2O58千克/亩,K2O12千克/亩,纯氮20千克/亩,基蘖肥:穗肥为6:4,基肥:分蘖肥为8:2,穗肥分两次施用即促花肥(倒4叶):保花肥(倒3叶)为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