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同氮肥施用量的4个(T1、T2、T3、T4)处理,3次重复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和电导率,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7—9月T3分别比T2提高了15.48%、18.55%、13.35%,差异显著,T4与T3之间无显著差异;SOD活性T3分别比T2提高了10.53%、11.22%、13.66%,差异显著,5—6月T2与T3之间无显著差异;POD活性6月、9月T3分别比T2提高了6.41%、6.63%,差异显著,5月、7月、8月无显著差异;T3电导率在5—9月分别比T2降低了16.92%、18.96%、11.45%、15.15%、17.64%,差异显著,T2与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T3对改善紫丁香生理特性效果最佳,育苗中建议氮肥施用量为每株16.5 g。 相似文献
2.
3.
以4年生紫丁香实生苗为试材,在田间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尿素浓度分别0.0%(T1,对照)、0.4%(T2)、0.8%(T3)、1.2%(T4),磷酸二氢钾浓度均为0.6%,研究不同根外追肥处理对紫丁香生理和枝叶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外追肥可以显著提高紫丁香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枝叶养分含量。综合分析来看,0.8%的尿素+0.6%的磷酸二氢钾为适宜的紫丁香根外追肥处理。 相似文献
4.
西洋参中生理活性物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西洋参起源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m L inn.英文名 :American Ginseng)系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北美 (主产美国的威斯康星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的原始森林 ,具有活化石之称。西洋参是以中国人参为先导而发现的。 1714年 ,法国传授士雅图斯撰文介绍中国人参的形态特征 ,药用价值并且附有原植物图。当文章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上时 ,受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地区的法国传教士法朗士·拉费多的热切关注。在当地印地安人的帮助下 ,终于在森林中找到形态类似中国人参的植物 ,送巴黎鉴定定名为 Panax quinquefolium L inn.即 ,… 相似文献
5.
试验详细分析了不同种类肥料对银杏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育苗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无肥(对照,T1)、尿素(T2)、过磷酸钙(T3)、硫酸钾(T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5-10月,T4可溶性蛋白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45%、70.21%、42.87%、28.99%、44.31%、216.41%,5-9月T2与T4之间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2.61%、46.65%、41.55%、48.15%、53.66%、60.23%,7月、10月T3显著低于T4;花色素苷含量分别提高了42.29%、84.86%、58.42%、67.62%、74.52%、80.81%,T2显著低于T4;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95.00%、88.71%,92.45%、118.18%、104.90%、110.45%,T2与T4之间无显著差异;叶绿素a含量提高了13.79%、15.69%、16.67%、22.08%、16.91%、20.73%,T2显著高于T4。综合分析认为,尿素、硫酸钾对银杏生理活性的影响优于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6.
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中生理活性物质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外生菌根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菌根工作者开始注意到了外生菌根真菌生理活性物质研究的重要价值。T.Santoro et al.,G.N.Krywolap et al.,D.H Marx等先后研究了外生菌根菌在各种培养条件下产生拮抗活性物质及这些拮抗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证明了外生菌根具有生物防治效应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真菌抗生素的分泌。80年代以来,发现外生菌根及其真菌产生的植物激素在形成菌根及促进寄主植物生长方面起重要作用。如J.H.Graham et al.等先后研究了外生菌根菌产生某些 相似文献
7.
8.
为探明氮肥对紫丁香氮代谢的影响,该研究以8年生紫丁香景观树为试材,测定氮肥不同施用量的紫丁香叶片硝态氮、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肥不同施用量均提高了紫丁香叶片内硝态氮和氨基酸含量,提升了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活性,其中每株施氮肥45 g和60 g处理提高明显。综合分析认为,紫丁香养护中氮肥施用量以每株45 g为宜,该研究结果为园林养护中科学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营养元素(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铁、锰)单一与不同组合及配比根外追肥对紫丁香几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紫丁香根外追肥选择合理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清水对照(D1)、0.46%氮(D2)、0.46%氮+0.20%磷(D3)、0.46%氮+0.20%磷+0.10%钾(D4)、0.46%氮+0.20%磷+0.10%钾+微量元素(0.70mg/kg铁+0.10mg/kg锰)(D5)5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于5月1日、5月27日、7月7日、8月7日、8月27和9月4日进行根外追肥,分别于5,6,7,8,9月每个月的15日取样进行各渗透物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D5处理比D4处理,在5,7,9月分别提高了16.58%,18.01%,16.08%;D4处理比对照,在5,7,9月分别提高了108.70%,43.41%,36.32%。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6—9月D5处理分别比D4处理提高了11.41%,15.26%,14.17%,16.40%,D4处理分别比D2处理提高了16.11%,14.53%,18.66%,13.20%。叶片可溶性糖含量,5月D5处理比其他4个处理分别提高了87.74%,53.08%,37.24%,15.70%。叶片甜菜碱含量,8-9月D5处理分别比D4处理提高了4.50%,9.43%,D4处理比D3处理提高了2.87%,9.44%。综合分析认为,D5处理对提高紫丁香渗透物质含量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根外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调环酸钙浓度在30 mg/L~120 mg/L时对5 g/L盐胁迫下紫丁香和小叶丁香苗木逆境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的调环酸钙处理均提高了盐胁迫下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了其MDA含量;不同浓度的调环酸钙处理比较来看,90 mg/L~120 mg/L的调环酸钙可以显著提高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探究紫丁香的耐盐性,用不同浓度盐溶液(浓度分别为0、50、100、150mmol/L的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处理紫丁香种子,研究盐胁迫条件对紫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溶液对紫丁香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而Na2SO4溶液只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同一浓度Na2SO4溶液的抑制作用比NaCl溶液更强。解除盐胁迫(150mmol/L的NaCl溶液和150、250mmol/LNa2SO4溶液)后的第1天就有种子萌发,且低浓度盐处理后的复萌效果要比高浓度的效果好,同一浓度下NaCl溶液的复萌效果比Na2SO4溶液好。 相似文献
13.
以紫丁香天然林分布区抽取的4个天然群体和1个栽培群体为拟似群体,进行了其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紫丁香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5个群体的果、种子、叶以及子代幼苗等14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4.25%~29.13%,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1.85%~86.67%,平均值为43.93%;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差异均极显著,群体内的方差分量为56.06%,其中有10个种实性状与生态梯度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采用Dist平均分类距离系数的聚类分析得到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关系基本上与群体采种点的生态地理位置关系一致,其中山西五老峰群体独立为一组,北部三个群体聚为一组,栽培群体聚入了北部群体组,并且与辽宁北票群体较近.依据研究结果,紫丁香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策略应当是:基于表型分化系数群体间平均值达到较高水平,而群体内保留了种质的大部分变异,所以在分布区内应首先保护天然群体的存在,即尽可能多的群体数量,同时,要很好保护天然群体的完整性.育种亲本的选择策略应当是:在群体内收集、选择特异变异的同时,加强多群体的收集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紫丁香干花,提取物在分离釜Ⅰ(8 MPa,45℃)中进行第一级分离,再在分离釜Ⅱ(5 MPa、35℃)中进行第二级分离。通过GC-MS分析了两个分离釜中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从分离釜Ⅰ中所得萃取物中鉴定出21种成分,以长链烷烃为主(占57.14%),主要成分为二十九烷和2,6,10,14-四甲基十六烷;从分离釜Ⅱ所得萃取物中鉴定出40种成分,以含氧化合物为主,醇、酮、醛、酸、酯占67.5%,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二级分离可使紫丁香干花超临界CO2萃取物得到一定程度分离,温度和压力是制约分离结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夜间照明对紫丁香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I-32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于白天10:30~12:00、夜间20:30~21:50测定试验组(16 h光照)和对照组(12 h光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并用图像扫描法测定叶面积,结果表明:在夜间灯光照射下,紫丁香夜间光合速率平均值为2.835 6 umol.m-2.s-1,胞间CO2浓度显著减少。同时,在白天,实验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胞间CO2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夜间照明并未引起叶面积产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Many plants exhibit heterophylly; the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remarkable ontogenetic differences in leaf morphology may play an adaptative role in their success under diverse habitats. Thus, this stud... 相似文献
18.
以公主岭市铁路林场苗圃栽植的绿化树紫丁香为对象,观测其花期有关性状,结果表明:在2015年春季气候条件下,公主岭市区的紫丁香群体花期时间为20 d,株间变动于10~17 d之间,平均花期时间为14 d,株间始花期时间相差6 d;株间盛花期时间变动于5~10 d之间,平均为7 d;群体盛花期观赏时间为10 d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