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3 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一般由液压系统、操纵机构和悬挂机构三大部分组成。4 拖拉机液压系统使用的油泵有两种形式 :齿轮泵和柱塞泵。5 根据工作性能 ,油缸有二种类型 :单作用油缸和双作用油缸。6 半分置式液压悬挂系统的操纵机构的功用是控制主控制阀 ,以实现农具的“提升”、“降落”和“中立”。7 拖拉机悬挂犁的耕深调节由液压悬挂系统的操纵机构实现。有两种耕深调节法 :位调节和力调节。8 拖拉机整体式液压系统的油泵由四个对称布置的柱塞泵组成。9 拖拉机整体式液压系统使用的油缸为单作用式油缸。10 小型拖拉机液压系统的柱塞泵 ,…  相似文献   

2.
拖拉机液压系统由油泵、分配器、油缸、油箱四个主要部件及相应的连接管路组成。根据液压元件在拖拉机上布置位置的不同,有分置式、半分置式和整体式三种型式。 半分置式液压系统的油泵为单独布置,其它液压元件如分配器、油缸、油箱以及操纵机构等装配成一个总成,称之为“提升器”。这种型式  相似文献   

3.
农具提升故障主要表现为农具不提升或提升缓慢。东方红-75拖拉机的液压系统采用分置式液压系统,主要是由液压油泵、分配器和油缸等部分组成。当东方红-75拖拉机挂接额定的配套农具、维持发动机在标定转速运转,此时分配器手柄置  相似文献   

4.
SH50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由液压油泵、控制阀、液压油缸、系统安全阀和滤油器等组成。改进前的液压悬挂系统油路如图1所示,改进后的液压悬挂系统油路如图2所示。与图1不同的是:图2在液压油泵与液压油缸之间串联了一个用手轮控制液压油流量的液压锁,并在液压锁和液压油缸之间并联了一个保护液压油缸的油缸安全阀,以解决长期存在的农机  相似文献   

5.
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配带不同的农具提升时,液压系统有时会出现提升缓慢(无力)异常现象影响工作效率,浪费人力物力。配带不同农具提升时,所要求的提升速度不尽相同。对悬挂犁来说,从耕作状态到运输状态的提升时间.中小型拖拉机一般不超过2秒钟,大型拖拉机不超过3秒钟,如果提升时间超过上述值,就应检查调整,必要时进行修理。液压系统提升农具缓慢主要有以下原因:1.液压系统内的液压油五不足,影响油缸工作压力,农具提升困难。2.由于液压油泵长期使用而磨损,或是赃物堵塞、液压油泵的密封困失效等原因,导致液压油泵内漏严重,…  相似文献   

6.
泰山-12型拖拉机采用整体式液压系统,主要由柱塞式油泵、操纵阀和油缸总成组成.使用中发现有的拖拉机在怠速时能提升农具,但在中、高速时却不能提升农具.  相似文献   

7.
东方红-802拖拉机采用分置式液压悬挂系统,由液压油泵、分配器、油缸和液压油箱等组成。分配器控制高压油路,驾驶员通过操纵分配器完成“提升”、“中立”、“压降”、“浮动”四个过程。其常见故障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8.
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由液压系统和悬挂机构两部分组成。 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油泵、分配器、油缸、油箱、油管和附件等组成。根据液压系统  相似文献   

9.
BZZ型液压转向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布置方便、操纵省力、工作可靠、动作灵活以及在发动机熄火时能够人力转向等特点,广泛用于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建筑机械、工程机械、起重机械及其他低速重型车辆的液压转向和船舶操舵系统。使用中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如下: 一、转向沉重。(1)慢转方向盘时感觉轻,快转方向盘时感觉重。这种情况多是由油泵供油不足所引起,应检查油泵工作情况,主要是查油泵齿轮和轴承的磨损情况、橡胶密封圈的老化损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转向系统中有空气。表现为转向系统工作时有不规则的响声,转向油缸不能正常工作。排除方法是,使油缸活塞处于一端极限位置,将油缸油管接头螺母拧松,然后将活塞回位,排出油缸一端内的空气,拧紧接头螺母,用同样方法排出另一端油缸内的空气;扳动换向手柄  相似文献   

10.
正东方红-40拖拉机液压系统为半分置式液压系,在半分置式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泵单独安装,分配器和油缸组成一个整体叫做提升器,安装在一个壳体内,没有单独的油箱,而是使用传动箱中的油液。各部状态均不易从外部直接观察。因此对该型式液压系统的技术状态进行不拆卸检查是十分重要的。一、东方红-40拖拉机半分置式液压系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针对槽罐车由于罐内液体晃动引发的车辆横向失稳现象,以两轴小型槽罐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势流理论建立罐内液体的流体方程,应用伽辽金法进行求解,分析了罐内液体对槽罐的动量及动量矩描述方法。结合车辆底盘的侧向动力学特性,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考察槽罐车横向稳定性的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数值算例分析了转向系阶跃输入及双移线工况下罐内液体晃动对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影响,应用动压力、横摆角速度、侧倾角及横向载荷转移率等指标对车辆响应状态进行评价,并根据相关结论提出了改善车辆横向稳定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首先在综合考虑影响液压转向系统温升各个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温升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液压系统的理论温升函数及温升速率函数关系;其次根据函数关系,结合实际液压系统,绘制了某转向液压系统的温升及温升速率曲线图;最后根据综合分析,分别找出了影响油液转向系统高温、液压转向系统本身温升极限值及温升速率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改善温升和温升速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径流时间序列复杂多变,既存在着非周期成分(趋势、突变等)变化特征,又存在着多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水文径流的多尺度分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主要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对宜昌水文站多年实测径流量进行模态分解及时频分析,得出不同的时间尺度下,该站径流的趋势、突变及周期变化,进而分析三峡水库调蓄前后的径流变化规律;同时分别利用传统径流分析方法中的Mann-Kendall(M-K)法、小波变换法及希尔伯特-黄变换法三种方法对ESMD法所得结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峡调蓄前后,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径流均存在2003年6月左右的突变点,趋势项上均表现为不显著的递减变化趋势,这表明三峡工程的正式蓄水对径流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年、月、日的周期则表现出了一致性,证实了径流研究具有不同尺度上的嵌套性,同时ESMD法在径流多尺度分析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综合考虑节水农业的特点及其可能对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多方面的影响,按照指标筛选、降维、综合效益评价的思路提出了基于多目标评价和基于Topsis方法的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以黑龙江和平灌区近5年的节水改造、灌溉用水、作物种植、气象等资料,分析了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因素,选取了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建立了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提高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运用Topsis法对和平灌区进行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得到各年份的综合评分及其变化规律,从影响综合评分的主要因素出发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综合效益最高的是2016年,最低的是2012年。和平灌区节水农业综合评分随时间上升,并且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尾菜和小麦秸秆两级联合厌氧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级尾菜发酵后的沼液用作第2级发酵的接种物,对小麦秸秆进行喷淋和浸泡,有效地提高了产气率,缩短了产气周期。试验结果显示,在中温(35℃)发酵条件下,尾菜厌氧发酵最大负荷为3.2 kg·m-3d-1TS,容积产气率为2.72 m^3·m-3d-1;小麦秸秆厌氧干发酵启动时间加快至1~2 d,发酵周期缩短至40 d,小麦秸秆和尾菜沼液混合原料TS产气率达到334.26 mL·g-1。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南岸浅层地下水咸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湾南岸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叠区域,区位优势显著。地下水咸化的发生和发展对该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饮水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全面了解该区地下水咸化现状,掌握其主要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野外调查和水样采集测试,应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总溶解固体(TDS)、Cl^-、钠吸附比(SAR)、潜在盐度、NO3^-和SO4^2-等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比分析识别了咸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地下水咸化程度呈现北强南弱的特征,咸化面积呈现中部-东部大、西部小的趋势;目前地下水咸化程度较重,咸化面积达3132.13km^2,占研究区面积的70.17%;该区地下水咸化的主要致因是海(咸)水入侵,地下水咸化分区与地层沉积相特征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蒸发皿蒸发量是衡量大气蒸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中国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成因,利用全国751个站点1961-2017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平均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基于PenPan模型对20cm蒸发皿蒸发量进行估算。对中国地区57a的气象数据和PenPan模型模拟结果进行趋势分析,探究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导气象因素。结果发现:在1961-1993年期间,中国地区存在“蒸发悖论”现象,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导气象因素为风速;1994-2017年“蒸发悖论”现象消失,此时主导因素为饱和水汽压差;两阶段相比,空气温度对蒸发的作用增大,而风速的作用减小。春夏秋冬4个季节,蒸发量在空间上差异较大。辐射项蒸发量的夏季最大值在西北地区,其余季节在华南地区;动力项蒸发量冬季最大值在华南地区,其余季节在西北地区;随着季节推移,总蒸发量最大区域由西北转移到华南地区。根据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西北和华南地区需要根据该地区蒸发量的季节变化合理调配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水分传感器埋设深度及个数对墒情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溉预报过程中,要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土壤墒情,同一剖面土壤水分传感器埋设数量越多,测墒精度就越高,在实际应用时,就要求减少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埋设数量以降低系统的成本,并保证一定的测墒精度。选取4个试验区,在0~100 cm土层深度内,采用取土烘干法测得5个测试深度土壤水分数据。分析了0~60和0~100 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与监测点含水率的相关关系,并设置了1个监测点和2个监测点不同组合的对比,分别计算了各种情况下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与监测点含水率的相关系数(R2)、平均相对误差(δR)以及均方根误差(RMSE)。研究结果显示:一个监测点时,40 cm深度的含水率能较好地反映0~60 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R2达到0.95以上; 0~100 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用60 cm深度含水率反映,R2能达到0.93。两个监测点时,20/50 cm处的含水率与0~60 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的相关性最高,R2为0.994; 0~100 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与40/70 cm处的含水率相关性最高,各试验区平均的R2为0.96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天津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该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天津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划分级别,准确地掌握天津市农业机械化的总体发展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该研究有利于指导制定切合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针、政策,为宏观调控和指导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选取了11种作物作为天津市代表性作物。根据天津市1956~2000年45年长系列气象资料、当地作物系数及Penman-Monteith公式,逐日计算天津市代表性作物需水量。确定出各代表性作物可利用的有效降水量,并得出天津市耕地年综合ET值为524 mm。从作物需用水特征和作物比较优势分析,将天津市代表性作物分为4类:重点发展的作物为葡萄、玉米和棉花;维持现有种植规模,重点提高单产的作物为向日葵;根据水情适当压缩种植面积的品种为冬小麦;而水稻、大豆、高粱和瓜类仅在特别需求和受土地条件限制时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