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粪便对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类粪便对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双瓮厕所人粪便发酵(SW)、SW粪便玻璃钢化粪池发酵(BL)以及BL与木醋液混和发酵(JB)3种粪便为基础,同时配合EM菌和木醋液处理,施用土壤,以化肥为对照(CK),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化肥处理,施用发酵的人粪便提升了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相比CK,JBEM处理的有机质增加35.73%,全氮增加25.00%,速效钾增加243.49%,土壤纤维素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分别是CK活性的6.00、11.00、1.44倍;JBEM土壤锌含量最高;BLEM土壤有效磷含量、微生物数量、蔗糖酶活性及有效铁含量最高。发酵处理后的人粪肥作为底肥施入,可有效改善土壤性质。该研究可为人粪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下人粪肥对土壤肥效及小白菜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人粪便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小白菜品质的影响。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以无人粪肥为对照(CK),研究双瓮厕所人粪便(SW),SW玻璃钢化粪池发酵人粪便(BL),BL与木醋酸混合发酵人粪便(JB)三种处理形式人粪肥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以及小白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施用三种人粪肥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但SW处理不明显。BL综合指标最优,其土壤有效磷含量比CK高183.1%~250.7%,土壤脲酶活性是CK的1.8~2.3倍,蔗糖酶活性是CK的1.7~2.7倍,小白菜可溶性糖含量比CK多30.0%,维生素C含量是CK的1.8倍,硝酸盐含量最低。JB处理中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但小白菜硝酸盐含量也最高,比CK高159.3%。综上可见,人粪便有利于改善土壤肥效,提高小白菜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有机肥对萝卜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鸡粪、猪粪和城市污泥不同用量对萝卜经济性状、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氮磷钾肥的情况下,施鸡粪的萝卜经济产量最高,较施化肥的增产39.8%,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也最大,氮磷钾吸收量较单施化肥的分别提高32.5%、40.2%、48.5%.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施鸡粪、猪粪的萝卜经济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污泥处理则随施肥量增大而增大.土壤中全氮、全磷、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而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水稻化肥减量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减量化施肥技术在台山市水稻品种中的应用效果,以常规稻品种金香油占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即常规施肥、减氮磷钾各20%并增施有机肥、减氮磷钾各25%和增施有机肥并配合喷施纽翠绿叶面肥,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减量化处理对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各异。减氮磷钾各20%增施有机肥处理降低了水稻产量和农民收入,而减氮磷钾各25%和增施有机肥并配合喷施纽翠绿叶面肥处理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显著提高10.52%,收入增加2 736元/hm~2。因此,增施有机肥并配合喷施纽翠绿叶面肥的减量施肥配方可以实现一定的肥料用量减量,同时提高经济效益,达到有效控制化肥总量零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减量配施新型基质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减量配施新型基质缓释肥对水稻(OryzasativaL.)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响应。两年平均结果显示,与全量施用普通肥(180 kg·hm~(-2))相比:全量施用缓释肥水稻增产13.4%(P 0.05),植株氮吸收量提高9.1%(P 0.05),氮肥农学效率提高50.4%(P 0.05),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37.8%(P 0.05);减量10%施用缓释肥水稻增产9.6%(P 0.05),植株氮吸收量提高3.3%(P 0.05),氮肥农学效率提高51.1%(P 0.05),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26.6%(P 0.05);而在减量10%施用缓释肥的同时以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水稻增产11.1%(P 0.05),植株氮吸收量提高7.3%(P 0.05),氮肥农学效率提高57.6%(P 0.05),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44.8%(P 0.05)。缓释肥处理促进水稻增产增效的原因是其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高。综上,基质缓释肥减量10%施用(尤其在配施有机肥条件下)可维持较高的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在水稻生产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冷浸田是浙江省主要低产田类型之一。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冷浸田单季稻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磷肥和钾肥增产贡献率分别为27.9%、1.7%和7.6%的条件下,增施氮肥、钾肥的水稻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8.7%和8.2%,而且增施氮肥使水稻有效穗显著提高43.7%;但氮磷钾配施对水稻收获指数、千粒重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影响。水稻籽粒中的氮、磷、钾吸收量占地上部相应吸收量的69.8%、68.9%和11.8%。在平衡施肥(氮磷钾配施)条件下,水稻地上部氮、磷和钾吸收量比例为1.7∶1.0∶2.2,氮、磷和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3.0%、28.5%和36.5%,肥料偏施利用率显著下降。每生产100 kg籽粒,需要水稻吸收氮、磷、钾分别为1.65、0.84和1.95 kg。每施1 kg氮肥、磷肥、钾肥,可以生产籽粒30.1、105.3和52.6 kg。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王草—黑山羊—粪肥"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利用情况,选取氮、磷、钾三要素,开展王草田间和黑山羊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王草—黑山羊—粪肥"生态系统中,等养分投入条件下,粪肥全部或部分替代化肥,王草产量、养分积累量、黑山羊对王草全氮和全钾的消化率与羊粪对王草全钾的回收率均高于单施化肥;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土壤肥力得以提升,有利于土壤可持续利用。同时,粪肥替代可就地节约化肥投入,1头羊1年的粪便经堆置发酵,其所保存的养分可供喂养5头羊所需的牧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长期施用不同比例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08—2018年在浙江省稻田进行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增施商品有机肥、增施猪厩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处理,以单施化肥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增施有机肥可明显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升水稻产量及籽粒养分吸收量,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试验时间增长,增产幅度逐渐增大。有机肥替代10%化肥处理的增产幅度及籽粒养分吸收增量高于有机肥替代60%化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春小麦籽粒、秸杆和根系养分的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科学合理施肥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春小麦N、P、K养分含量,而且大幅度的增加了春小麦的产量,以化肥氮磷钾(NPK)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其氮、磷、钾素的总吸收量分别增加了156.9%、94.4%和112.8%,氮、磷、钾的养分收获指数最大分别是0.730、0.778和0.130.增施化肥及有机肥均能促进春小麦产量的增加,增产幅度为32.8%~214.2%,其中氮肥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以化肥氮磷钾(NPK)配施处理最优,在促进作物氮、磷、钾养分浓度的提高及产量的增加效果上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施用土壤改良剂是我国南方红壤酸性稻田土壤改良的主要方法,研究化肥配施土壤改良剂对双季稻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南方红壤酸性稻田改良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方法】以水稻品种中嘉早17 和H优518为早稻、晚稻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化肥配施不同用量(150、300、450、600 kg/hm~2)土壤改良剂对红壤酸性稻田土壤pH值、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土壤CEC、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增施土壤改良剂有利于提高红壤酸性稻田土壤pH和CEC,而对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大。常量施肥条件下,增施土壤改良剂对早稻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晚稻产量,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增幅为4.0%~5.6%。减施25%化肥条件下,随着土壤改良剂用量增加,早、晚稻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从水稻净收益和产投比来看,早稻减施25%化肥和晚稻常量施肥分别配施150 kg/hm~2土壤改良剂有利于提高周年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结论】化肥配施土壤改良剂对我国南方红壤稻田酸化改良有一定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