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除草剂新靶标转酮醇酶,采用农药分子合理设计的方法,对化合物α-三联噻吩进行结构改造,以异噁唑胺为核心杂环,引入噻吩、呋喃、苯并咪唑等杂环结构,设计合成9个异噁唑胺类化合物5(a-i)。所有化合物均经~1HNMR和元素分析验证,除草活性筛选发现,含有苯并咪唑基团的5c和5f表现出较高的除草活性,在200 mg/L浓度下,对马唐和反枝苋的根茎抑制率达到90%~96%,其优于阳性对照药剂丙炔氟草胺(80%~88%),表明以异噁唑胺为先导,引入苯并咪唑基团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且5c和5f有潜力作为除草剂候选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
以l-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原料合成了l-苯基-3-甲基-4-乙酰基-5-吡唑啉酮(PMAP),进而以PMAP与不同金属醋酸盐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配合物,并对PMAP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红外、紫外表征和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在相同条件下,某些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明显好于配体,尤其是PMAP-锌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以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为原料,三乙胺为缚酸剂,与取代苯磺酰氯反应,合成了10个新的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NMR、HR-ESIMS确证。初步生测结果表明,50μg/m L浓度的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和稗草显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2种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到76.1%。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3种新型芳基吡唑酮(1-苯基-3-甲基-4-乙酰基-5-吡唑啉酮、1-苯基-3-甲基-4-甲酰-5-Cl-吡唑和苯甲酰丙酮)缩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光谱分析(红外和紫外)以及HNMR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测试了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茵活性。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正>噻酮磺隆为磺酰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类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可有效防除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苯唑草酮是德国巴斯夫公司研发的新型除草剂。以上两个化合物专利保护将于2018-2020年期间到期,丰乐农化公司在2015年4月申请了"一种含有苯唑草酮、噻酮磺隆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变其疏水性并筛选出对柞蚕链球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化合物,以苯并异噻唑啉酮为母体结构进行了系列酰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表征,采用涂平板数菌落法和琼脂孔穴扩散法测定衍生物对柞蚕链球菌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室内养蚕试验测定衍生物的活体抑菌活性。合成了取代基为烷基链酰胺衍生物6个和取代基为芳基酰胺衍生物5个,并采用熔点测试和~1H-NMR测定确认了其结构。涂平板数菌落法结果表明,在处理浓度高于62.5 mg/L时,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抑菌活性不亚于母体化合物;随着处理浓度降低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抑菌活性呈降低趋势:在低处理浓度下(≤32.5 mg/L),仅部分衍生物可保留母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琼脂孔穴扩散法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浓度时,衍生物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相应浓度处理时的母体化合物,且低处理浓度(≤500 mg/L)表现更为显著。初步的活体试验表明,衍生物对柞蚕体内的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较之母体化合物下降显著。这说明,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化改造可能无助于提高其对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Gaussian98软件包,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基组水平上,对苯甲酰丙酮进行了结构优化、频率分析和NBO轨道分析。结合前线分子轨道能量和原子净电荷等,推导出化合物可能的活性部位是β-二酮的氧原子。利用频率分析的结果对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进行了指认。合成并表征了苯甲酰丙酮的铜、锌配合物,确定了金属配合物的可能配位点,结果与量化计算的结果一致。采用单片纸碟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苯甲酰丙酮的铜配合物抑菌活性好于对照物阿莫西林。  相似文献   

8.
首先以三氯化磷、二氯乙酸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作催化剂,控制温度85℃,合成了重要反应原料二氯乙酰氯,产率60.8/。然后用氢氧化钠作缚酸剂、三氯甲烷为溶剂,利用二氯乙酰氯、乙醇胺和丁酮为原料,反应温度-4~4℃,搅拌1h,一锅法合成了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甲基-2-乙基-1,3-噁唑烷,产率78.6/。最后,对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应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等分析方法进行表征,并对各种光谱谱图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光谱数据分析结果确定了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甲基-2-乙基-1,3-噁唑烷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茎叶处理法,在杂草2叶1心时用喷雾法处理麦田杂草,筛选陕南稻茬麦新型除草剂及禾阔除草剂混用后的除草效果,讨论除草后对小麦茎蘖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炔草酯或唑啉炔草酯与氯氟吡氧乙酸混用后除草效果最好,精噁唑禾草灵效果较差;与苯磺隆混用后的除草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使用除草剂后小麦的茎蘖数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了N -硝基 -N - (2 ,4,6—三氯苯基 ) -N′- 2 -甲氧基苯基脲对双子叶作物油菜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及对双子叶杂草青葙的除草活性 ,试验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对油菜基本不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对青葙则具有显著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天然产物中获得新的除草活性物质,通过酰胺化和缩合反应,得到4个阿魏酸端链衍生物,以反枝苋、稗草、马唐、油菜为供试植物,以莠去津为阳性对照,将化合物的浓度设置为200mg/L,利用小杯法和茎叶喷雾法对这4种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测定。小杯法的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油菜的根茎均有抑制效果,对根的抑制率为87.32%。对马唐的茎抑制率为67.48%。化合物2抑制反枝苋根生长,抑制率为62.02%,对油菜的根抑制率达到90.74%。化合物3对反枝苋根的抑制率为54.11%,对油菜根的抑制率为88.68%。化合物4对稗草、马唐和油菜根的抑制效果明显,抑制率均达到50%以上,对油菜根的抑制率为84.24%。茎叶处理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4对稗草地上部抑制率为61.46%和60.55%。  相似文献   

12.
李水清  谢九皋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37-2938
研究了N-硝基-N-(N′-间硝基苯基)-氨基甲酰-2,4,6-三氯苯胺对单子叶作物水稻和双子叶作物油菜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及其对单子叶杂草稗和双子叶杂草绿苋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水稻、油菜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对稗草、绿苋具有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物活性基团拼接的分子设计方法,将两类活性杂环N-多氟烷基-4-苯基5对碘苯基-1,2,4三唑-3-硫酮和N-多氟烷基-5-对碘苯基-1,3,4-噁二唑-2-硫酮以Sonogashira偶联的方式进行拼接,设计并合成了几个新型双杂环化合物,其结构经过^1HNMR,^19F NMR,IR和MS谱以及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以三氯化磷、二氯乙酸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作催化剂,控制温度85℃,合成了重要反应原料二氯乙酰氯,产率60.8%。然后用氢氧化钠作缚酸剂、三氯甲烷为溶剂,利用二氯乙酰氯、乙醇胺和丁酮为原料,反应温度-4~4℃,搅拌1h,一锅法合成了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甲基-2-乙基-1,3-噁唑烷,产率78.6%。最后,对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应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等分析方法进行表征,并对各种光谱谱图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光谱数据分析结果确定了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甲基-2-乙基-1,3-噁唑烷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50%二氯喹啉酸WP的替代药剂,选择30%氯酰草膦EC、33.6%苯吡唑草酮SC、315 g/L异噁唑草酮·噻酮磺隆SC作为替代药剂与50%二氯喹啉酸WP在同一玉米地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氯酰草膦EC除草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均未达到50%二氯喹啉酸WP同等水平,不宜作为替代药剂;33.6%苯吡唑草酮SC杂草防治效果与50%二氯喹啉酸WP相当,玉米的生长情况与50%二氯喹啉酸WP差异不显著,虽可以降低二氯喹啉酸的药害风险,但考虑到用药成本和半衰期远大于50%二氯喹啉酸WP,亦不宜作为替代药剂;315 g/L异噁唑草酮·噻酮磺隆SC的除草效果优于50%二氯喹啉酸WP,且易降解,可作替代药剂用于玉米-烤烟轮作区玉米地杂草防除,可以解决二氯喹啉酸对后茬烟草的药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具有较高除草活性的噻吩类化合物,本试验合成了6种噻吩甲酰胺类化合物,命名为Sa~Sf,其结构均经过了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采用油菜平皿法、小杯法、小球藻法和茎叶处理法分别对以上6种化合物进行除草活性筛选。平皿法结果显示,化合物Sa~Sf对油菜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Sd的抑制效果较明显。小杯法结果显示,Sa和Sb对马唐和反枝苋的根茎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60%以上;茎叶法处理结果显示,Sa、Sb和Sd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表现出较强的除草活性;小球藻法结果表明,Sa、Sb和Se对小球藻的活性较高。经活性测试,6种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好活性,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以期发现新的除草作用靶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除草剂新靶标转酮醇酶,采用骨架跃迁的方法对化合物5aw进行了先导优化,通过酰胺键和硫醚键将噻吩、嘧啶、1,2,4-三唑等活性亚结构拼接,设计合成了5个1,2,4-三唑酰胺类化合物8(a-e),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IR、MS和1H NMR验证。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8b和8d具有比阳性对照丙炔氟草胺更优异的除草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氯原子取代基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荧光结合实验表明,化合物8b,8d与转酮醇酶之间亲和力更高,这是由于形成了更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导致它们对此酶产生更强的抑制活性,因此,化合物8b和8d有潜力作为转酮醇酶抑制剂类除草先导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8.
对N-硝基-N-(2,4,6-三氯苯基)-N′-4-氯苯基脲进行了室内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和除草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一定浓度下对双子叶作物油菜具有促生长活性或抑制活性,但其抑制活性远强于促进活性,对双子叶杂草青葙则表现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9.
试验了N-硝基-N-(N'-间羧基苯基)-氨基甲酰-2,4,6-三氯苯胺对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及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的除草活性,确定了其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和除草活性的EC50。试验表明,该化合物对水稻、油菜具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对稗草、青葙具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20.
二氯异噁草酮对油菜田杂草的防效及后茬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二氯异噁草酮(Clomazone)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试验以丰油730为供试油菜品种,研究了二氯异噁草酮的除草效果及其对后茬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异噁草酮对油菜田杂草具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药307.5、492 g/hm2处理在药后20、40、60 d对禾本科杂草看麦娘,阔叶杂草牛繁缕、稻槎菜、碎米荠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其对阔叶草的除草效果要优于禾本科杂草。试验中各除草剂处理对移栽油菜安全,与对照相比均表现出增产作用。二氯异噁草酮对玉米、大豆和花生这3种主要后茬作物的出苗率、株高、鲜重和产量未产生不良影响,表明其对3种主要后茬作物安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