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以我国吉林省5个不同地区来源的健康人参植株为实验材料,分别从根茎叶不同器官分离获得了152株内生细菌,利用HhaⅠ、HinfⅠ和Hae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所有供试菌株的16 S rDNA片段进行了RFLP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相似性为83%水平上可分为18个类群,不同地区内生细菌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抚松县和吉林农业大学的菌株多样性较高;不同器官蕴含的菌株数目也存在差异,茎部和根部蕴含菌株较为丰富。研究结果期望为了解人参内生细菌的种群结构,明确菌株种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菌落表征性状统计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石蝉草根、茎、叶内生细菌的数量分布、群落组成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从各组织器官中分离出内生细菌383株,通过菌落表征性状,以类平均连锁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0的水平上可聚为19个亚群。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亚群隶属于8属13种;其数量表现为叶根茎,多样性表现为茎叶根,其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为石蝉草内生细菌的优势属。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育苗过程中5个发育时期(受精卵时期S1、担轮幼虫时期S2、D形幼虫时期S3、壳顶幼虫时期S4、稚贝时期S5)幼体所含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采用2216E平板涂布法,从每个发育时期的幼体样品中各分离出30株细菌,并对150株菌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50株细菌归属于2门3纲8目12科16属39种;在门水平,5个时期幼体样品中变形菌门均为优势门,其次为厚壁菌门;在属水平,优势属为弧菌属(51/150)、假交替单胞菌属(43/150)、芽孢杆菌属(16/150)、交替单胞菌属(9/150),占总数的79.3%;其中弧菌属在S1(43.3%)、S2(36.7%)、S3(36.7%)时期均为优势属,在S1时期,次优势属依次为假交替单胞菌属(26.7%)、动性球菌属(10.0%)和枝芽孢杆菌属(6.7%),在S2时期,次优势属依次为假交替单胞菌属(23.3%)、亚硫酸杆菌属(20.0%)和芽孢杆菌属(13.3%),在S3时期,次优势属依次为假交替单胞菌(16.7%)、动性球菌属(13.3%)和交替单胞菌属(10.0%);假交替单胞菌在S4(36.7%)和S5(40.0%)时期均为优势属,在S4时期,次优势属依次为弧菌属(30.0%)、芽孢杆菌属(16.7%)和交替单胞菌属(10.0%),在S5时期,次优势属依次为弧菌属(23.3%)、芽孢杆菌属(16.7%)和Pontibacillus(10.0%)。研究表明,虾夷扇贝育苗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的幼体所含可培养细菌种类比较丰富,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传统法分离了喷施与未喷施乙酰甲胺磷菠菜的内生细菌,应用细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探讨杀虫剂对植物内生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乙酰甲胺磷后显著减少了菠菜叶部可培养内生细菌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菠菜根部可培养内生细菌的数量。喷施乙酰甲胺磷后菠菜共分离获得24株内生细菌,鉴定为6属7种,另有3株可能是新种或新属,其中2种特异性菌株分别为蒙氏假单孢和阿氏节杆菌。未喷施乙酰甲胺磷菠菜内分离获得35株内生细菌,鉴定为14属16种,另有6株为可能的新种或属。因此,喷施乙酰甲胺磷后减少了可培养内生细菌属水平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烟草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烟草内生细菌多样性,选择K326、云85 和红花大金元3 个烤烟品种进行内生细菌的 分离和16S rDNA 序列分析鉴定,获得不同品种烟草内生细菌的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27 株内生细菌分 别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3%)、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4%)、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11%)、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4%)、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4%)、热带根瘤菌Rhizobium tropici(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4%)、土地芽孢杆菌属Terribacillus sp.(4%),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sp. 为优势细菌类群。3 个品种的 Shannon index(H′)以K326 最高、为2.02,其次是云85、为1.48,红 花大金元最低、为1.3。  相似文献   

6.
珠芽蓼溶磷内生细菌Z14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株具有溶磷能力的珠芽蓼内生细菌Z14的16S rD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并与GenBank中相似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生理生化测定结果将Z14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通过定量测定Z14的溶磷量为902.14 mg.L-1.  相似文献   

7.
对洞庭湖区水体及沉积物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并采用纯培养分离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其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水体为中性偏碱性水质,东、南、西洞庭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别为43.77、46.26和48.16,皆属于中营养水平.从洞庭湖水体及沉积物中共获得94株细菌,隶属于4门17属41种,优势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做出分子检测与鉴定.[方法]通过PCR扩增技术,分别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16S-23S rRNA间区及tuf基因序列的通用引物对表现丛枝病症状的苦豆子总DNA进行扩增,得到约1.2、0.3和0.8 kb特异片段.将所得片段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SAWB)上述3序列与榆树黄化组B亚组(16SrV-B)的枣疯病植原体(JWB)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结论]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为16Sr V-B亚组成员.  相似文献   

9.
植原体原称类菌原体,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主要靠韧皮部取食的刺吸式昆虫介体传播。本文从4个方面综述了植原体的研究概况:(1)植原体的分类,包括了传统分类和16SrRNA分类系统;(2)植原体的分子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法、核酸杂交法、PCR法和LAMP检测方法;(3)植原体的传播,包括媒介昆虫类群如叶蝉、蜡蝉和木虱及其传播过程;(4)植原体的综合治理,包括加强检疫、治理寄主植物和治理介体昆虫。此外,还对植原体的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赞皇大枣枣疯病植原体分子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枣疯病是一种重要的植原体病害,本试验旨在明确惟一已知的天然三倍体品种--赞皇大枣枣疯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为赞皇大枣枣疯病植原体分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对赞皇大枣枣疯病病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通过BLAST比对进行序列分析,利用临位相连法构建16S rDNA系统演化树,并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虚拟RFLP分析。【结果】获得的赞皇大枣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长度为1 850 bp(GenBank登录号GU184180),包括1 529 bp的16S rDNA基因全序列、264 bp的邻近间隔区序列及57 bp的23S rDNA部分基因序列。同源分析表明,赞皇大枣枣疯病病原16S rDNA序列与其它植原体的相似性在87%—98%,其中与榆树黄化 Elm yellows(EY)(GenBank登录号l33763)最高相似性为98%;与大多数二倍体枣品种的植原体序列相似率达99%以上;其虚拟RFLP图谱与4个16SrⅤ亚组的代表序列图谱差异显著,赞皇大枣枣疯病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JN001985) 比对结果表明,与其它亚组序列同源性为52.3%—76.7%。【结论】三倍体赞皇大枣枣疯病病原属于榆树黄化组(16Sr V),并与其中的B亚组亲缘关系最近;与二倍体品种的病原分类地位一致,说明枣疯病植原体在系统进化上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11.
纪书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12-1714
[目的]建立冬枣的离体快繁体系。[方法]分别以休眠期一年生冬枣枝条茎段、生长季新梢茎段及水培休眠期一年生枝条幼芽为材料筛选最佳外植体,并对其进行增殖及生根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水培休眠期一年生枝条幼芽为冬枣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继代培养30d后,MS+AC 0.3g/L+BA1.5mg/L+KT 0.5mg/L+CM 50ml/L增殖培养基中组培苗生长最快,苗高达到(4.55±0.40)cm,且组培苗生长健壮,叶色正常;1/2MS+IBA1.5mg/L培养基中组培苗产生的根系数量最多,且根最长,培养21d后根系数量达(5.90+0.73)条,培养42d后新生根长度达(4.50+0.31)cm。[结论]冬枣外植体的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AC 0.3g/L+BA 1.5+KT 0.5+CM 50ml/L和0.5MS+IBA 1.5。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冬枣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悬浮系的建立和培养及愈伤悬浮系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以冬枣花药为试材,通过选择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原生质体分离所用酶的浓度找到最佳诱导和分离条件.[结论]使用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TDZ 0.2 mg/L、NAA 0.5 mg/L和PVP 2.0 g/L,对诱导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有较好效果;愈伤组织增殖采用培养基1/2MS+TDZ 0.4mg/L+NAA0.2mg/L;悬浮细胞系培养采用1/2MS+TDZ 0.4 mg/L+NAA0.2 mg/L液体培养基;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悬浮系原生质体分离时以0.6M甘露醇+0.1%MES+20~25 g/L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16h时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尿素中添加硝化抑制剂碧晶N+随水滴灌对灰枣生长以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红枣为试材,设置添加浓度为纯氮量的0.3;的硝化抑制剂碧晶N+与不添加的处理,测定果园土壤中的NH4+-N含量与NO3--N含量,枣果产量与品质.[结果]土壤中的NH4+-N含量提高22.3; ~ 32.8;,NO3--N含量降低12;~35.7;;枣吊坐果数、单株坐果数与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05; 、95;与94;,可溶性固形物、糖和VC含量略有提高.[结论]添加硝化抑制剂碧晶可显著抑制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增加土壤中的铵态氮比例,延长氮肥肥效,增加红枣枣吊坐果数和单株坐果数,增加枣产量;提高果品中可溶性固形物、糖和VC含量及整齐度,增加枣果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3年生红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Junzao)直播建园叶幕光照分布特性及产量、品质空间分布与光照分布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2007年直播建园,2008年嫁接成园,2009年选用生长势和花量较一致的180株2~3年生酸枣(Z.acidojujuba C.Y.Cheng et M.J.Liu)作基砧,骏枣(Z.jujuba Mill.cv.Junzao)和灰枣(Z.jujuba Mill.cv.Huizao)为接穗进行试验,其中骏枣为主栽品种,灰枣为授粉树.果园行株距为0.7m×0.Sm×1.5m的宽窄行模式,株高1.3 m,南北行向,个体树型为超矮3~4短枝树型.180株红枣分为6个小区,每区30株,小区间设有保护株.[结果]个体光照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日变化相对均衡,树冠内未产生无效光区;群体光照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季节性变化较小,未产生无效光区.产量垂直分布与光照垂直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品质垂直和水平分布与光照垂直和水平分布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高品质红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集3个居群的野生华石斛根系,从中分离到130株内生细菌,并对细菌进行16S r DNA序列谱系分析,结果表明:华石斛根部内生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泛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藤黄杆菌属(Lutei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西地西菌属(Cedecea)7个属的15个种。其中优势类群为Bacillus,次优势类群为Enterobacter和Burkholderia。优势内生细菌Bacillus spp.在3个不同的居群华石斛根部均有出现,且频率相近。环境因子差异最大、附生宿主组成最相近的霸王岭与吊罗山之间,华石斛根部内生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说明附生宿主植物差异是附生植物根部内生细菌物种组成差异的重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6.
枣树是中国独有的乡土树种,由于现有枣树品种大多存在缺陷,生产上迫切需要通过杂交的手段将不同枣树品种的优良性状整合起来,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但是枣树花小,人工去雄易伤害花器官,花量大而坐果率低,存在胚败育现象等问题都制约着枣树杂交育种工作的发展.该文综述了枣树开花、花粉萌发、生殖生理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从枣树杂交育种的必要性、杂交方法和亲本选择等方面对枣树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探讨,并对通过局部隔离法获得的枣树实生后代的性状遗传规律进行了总结,同时,根据目前枣树杂交育种的研究现状和科研环境,以及枣树转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枣树杂交育种发展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枣呼吸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5川不同品种的枣为试材研究其呼吸特征,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半红期采收的赞皇大枣、园铃枣、冬枣、胜利枣、太白枣采手呼吸强度呈渐降形式,未出现呼吸高峰;用0.3%乙烯利处理赞皇大枣、园铃枣虽可使呼吸强度有所提高,但未能刺激呼吸高峰的出现;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枣采后呼吸模型为Y=ax^b(a,b为常数且b<0),据此认为供试的5个品种应属非跃变型果实。  相似文献   

18.
不同成熟度冬枣常温贮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熟期和半红期冬枣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常温贮藏条件下不同成熟度冬枣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白熟期冬枣贮藏品质较佳,腐烂少,呼吸速率低,但后期乙烯释放量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方式对枣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四种不同的施肥方式(沟施、穴施、辐射状施、撒施)对红枣生长量、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红枣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CIRAS-2光合测定系统活体测定光合参数,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含量,蒽酮比色法测果实可溶性糖含量,NaOH滴定法测总酸含量.[结果]不同施肥方式下,辐射状施肥处理与CK相比,可以提高干径增长量19.17;、新稍长度3.97 cm、新稍直径12.4;、枣吊长度1.31 cm,辐射状施肥的净光合速率比不施肥处理、沟施、撒施、穴施分别提高32.7;、19.9;、12.1;、2.7;.穴施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施肥处理.辐射状施肥的单株产量最高,达0.77 kg/株,比CK、撒施、沟施、穴施分别提高123;、45;、35;、11;.沟施和辐射状施肥的糖酸比较高.[结论]采用辐射状施肥方式,枣树的光能利用率较强,能明显增加枣果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适宜在枣树高效栽培技术中优先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