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陇南是我省经济林发展的重点地区。为开发陇南经济林提供科学依据,1986年由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牵头,陇南林科所和各县林业局配合组成了陇南经济林资源考察小组,对陇南经济林资源,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 ,一些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经济林“十五”发展规划也在进行中。回顾我省在“八五”、“九五”期间经济林规划实施中所取得的成就 ,令人鼓舞 ,经济林在产业开发中 ,已显现出其高效益、高回报的优势来 ,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让经济林产业得以健康、稳步、持续地发展 ,制定好经济林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我省近 10年来经济林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本文就今后经济林的发展提几点建议 ,供各地参考。1 经济林园区的布局要合情经济林园的布局 ,原则上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土地资源。1.1 上山下滩 ,不…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的经济林栽培面积大 ,种类多 ,在林业生产中占很大比重 ,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 ,对全省林业建设、农民致富和整个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加入WTO ,给我省经济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林生产和产品贸易方面有较大变化。为此 ,我们搜集 1997~ 2 0 0 1年山东经济林生产和产品贸易资料 ,分析其发展变化规律 ,以期为经济林生产和产品贸易提供依据。1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现状1.1 经济林资源我省经济林栽培历史悠久 ,资源丰富 ,现有栽培和野生、半野生的经济林品种和类型共有 3 0 0 0多个 ,分属 2 3科 ,3 …  相似文献   

4.
经济林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我省经济林生产现状山东是全国经济林大省 ,经济林树种众多 ,分布广泛 ,栽培历史悠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省经济林生产经过短暂的恢复阶段后 ,以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标志 ,进入了一个全面迅速发展时期。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经济林生产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经济林是我省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 ,至2 0 0 0年底 ,我省经济林面积已达 115万hm2 ,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 5 0 %以上 ,经济林产品年产量达 130亿kg ,产值达 180多亿元。经济林生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在经济林面积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河北林业》2014,(9):10-11
河北省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资源规模优势,坚持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相结合,积极发展生态富民产业,着力打造环京津特色经济林基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一是着力打造环京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基地。河北经济林资源丰富,适生范围广,我省把经济林做为经济型防护林建设首选树种,始终坚持"能种经济林的地区优先发展经济林",推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下福建省经济林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林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已逐渐发展成为我省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笔者在研究、分析我省经济林主早产业果品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下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1989年以来经济林产品出现滞销与跌价现象的原因,并对云南发展经济林的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发展经济林要做到发展与开发相结合,加强流通领域的管理,重视科研和利用,创出我省经济林的名、优、特产品。  相似文献   

8.
<正> 建国以来,我省经济林栽培面积和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省累计已营造各种经济林木3147. 76万亩,保存近1200万亩,相当于建国前经济林总面积的2倍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和农村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完善,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经济林生产的发展。经济材产品产量也有明显的增长,其中,乌桕、生漆、油桐、板粟、五倍子等产品产量已跃居全国前五名的行列。林业部《关于调整林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的通知》发布以后,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丘陵山区,经济林生产已出现了好的势头。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经济林是开发山区资源,繁荣经济,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9.
从我省经济林建设发展形势入手,分析了我省经济林发展的理论和趋势,探讨了面向21世纪经济林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就当前我省经济林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
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豫西经济林基地开发建设十年规划》,研究进一步加快豫西经济林基地建设步伐,使林果业成为豫西乃至全省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一、从加速调整我省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快豫西经济林基地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造林绿化发展迅速。山区造林灭荒步伐逐年加快,特别  相似文献   

11.
我国林区有丰富的非木质植物资源,它们可用于发展林区饲料、香料、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药物及食用菌等生产。林区非木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林产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林区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还就这一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促进山东省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就2006年山东省经济林的资源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06年山东省经济林的总资产为533.487亿元,其中林地价值为148.285亿元,果品价值为369.596亿元,其他林产品价值为15.606亿元;山东省经济林种植总面积为141.68万hm<'2>,占同期全省林地总面积的42.9%,其潜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3.
由于蒙古栎经济价值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黑龙江省外分布区的开发利用效果逐渐显现出来。黑龙江省伊春林区有丰富的蒙古栎资源,应尽早开展此树种的研究和利用工作,为林区经济转型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本研究在蒙古栎选优、繁育与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4.
浅析山河屯林业局天然次生林现状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次生林面积占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总经营面积的87.3%多,这部分林分整体上树种结构不合理、林相残破、经济利用价值较低而且改造难度较大。但是,并不等于说这部分林分没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就放弃它,当前应本着珍惜资源的态度,对其加强科学经营管护和改造力度,重经营少砍伐,同时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这部分林分在短期内很难恢复和发展起来,因此应积极发展多元化经济,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提高木材的利用率,提升木材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开发药业、山产品、苗木花卉、旅游等产业,缓解木材生产的压力,繁荣和发展林区经济。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与平衡中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森林面积806.37万hm2,森林覆盖率80.20%。丰富的碳汇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蓄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以森工林区天然用材林的碳汇价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森林蓄积换算因子法,推算森工林区天然用材林碳汇价值:1986年碳汇价值10.110 3亿美元,1990年碳汇价值10.630 1亿美元,1995年碳汇价值10.266 3亿美元,2000年碳汇价值8.980 1亿美元。研究还表明,阔叶林和针叶林是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天然用材林重要碳库树种,为发展森工林区林业碳汇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开采利用天然林资源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保持和发挥现有天然林的生态效益,才能达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二次森林回归"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趋势.主要对贵州省黎平县林下经济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资料收集与SWOT分析,详细阐述了黎平县的基本概况与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构建以发展林下种植为主,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与森...  相似文献   

17.
黔南州长顺县林业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6年二类调查与2011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调查的林地面积动态变化情况、经济林面积动态变化情况、林种结构动态变化情况、林地龄组结构动态变化情况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长顺总的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等有所提高,但中幼龄组结构比重较大,长顺可采伐的森林资源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笔者从多方面入手对长顺喀什特石漠化地区如何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科学经营管理林业和发展高效林业等,如何让林业为长顺县域的经济发展起引领作用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神农架林区为例,用全面规划、总体布局的观点分析林区资源特点与利用现状问题,并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重点,实现森林保护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为目标,以探讨我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现有林科学合理地经营和管护,并指出在禁伐区、一般公益林区和商品林区应采取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林地与土地利用率低、森林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改善喀斯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功能、防控石漠化恶性演替仍是当下亟需解决的艰巨任务。林下种植是一种经典的立体复合林业生产经营方式,能够实现林地资源最大利用化、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推动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保障林农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最终达到林业经济、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同步优化的目标。文中主要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8种代表性林下种植模式的特征、效益及不足,并提出各林下种植模式关于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改善方面的核心对策,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林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确保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森林资源化学利用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森林资源化学利用是我国森林资源高效和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世纪里,林产化学工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认为:1.木材制浆造纸将逐步成为我国林产化学工业的支柱产业;(2.林产化学品生产将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3.天然产物特别是天然药物的开发将进一步得人们重视,而成为森林资源化学利用的新领域;4.木质能源和木质活性炭生产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