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探明猪蓝耳病阳性场猪蓝病TJM-F92株弱毒疫苗是否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存在影响,按照不同的免疫模式将试验动物分为7组,在注射疫苗前(第0周)、注射疫苗后(第2,4,6周)采集血样,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试验猪猪瘟、蓝耳病抗体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猪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分别验证猪蓝耳病阳性场猪蓝耳病TJM-F92株弱毒疫苗对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是否有干扰作用。结果表明:猪蓝耳病阳性猪场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猪瘟疫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干扰作用不明显(P0.05),说明在蓝耳病阳性猪场猪蓝耳病TJM-F92株弱毒疫苗可以和猪瘟疫苗同时免疫。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邯郸市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突然死亡,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通过对该猪场死亡猪只的临床情况调查、剖检症状观察和对无症状猪、发病猪、濒死猪的ELISA抗体检测和病原PCR试验检测,确诊该猪场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初发期,并有疫情暴发、流行的风险。经过对该猪场饲养管理水平的改进,年后实现了猪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净化。  相似文献   

3.
专家咨询     
《预防兽医学进展》2009,(8):111-111
1、PRRS阴性或阳性猪场,在引进种猪时应注意哪些? 多年的PRRS流行规律表明,猪群暴发PRRS多数与猪场引进种猪有关,一种情况是阴性猪场引进PRRSV携带猪引发蓝耳病,更常见的是阳性猪场引进PRRSV阴性猪引发蓝耳病。因此,如何将种猪引入猪群在控制PRRS发生上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不仅对种猪群造成显著的影响,而且对生长育肥猪群也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一种猪病,而其对母猪-育肥猪场的实际经济往往容易被低估。当猪场发生蓝耳病时,关于是否以及哪些猪群应该接种疫苗等一些关键的决定可能取决于一些不全面的评估,即只考虑到购买和应用疫苗的成本,却低估了疫苗接种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以引起妊娠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和仔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猪蓝耳病自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后,随着各国之间种源交流等方式迅速在全球养猪业扩散开来,我国于1995年因从国外引种而输入该病。时至今日,猪蓝耳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世界各地养猪业的重点疫病之一,很多猪场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缠绵难退且不时暴发流行的情况。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以猪场为单元的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国内外研究制定了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评估分类,为猪场猪蓝耳病动态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蓝耳病(PRRS)是目前对猪场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在更多的国家和猪场存在,且病毒扩展的速度也非常快。90年代初,业内认为蓝耳病阳性的猪场应该引进蓝耳病阳性的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蓝耳病的研究进展,这一观点已发生了改变。当前,其危害形式由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转  相似文献   

7.
2019年河南某猪场暴发了一起以仔猪消瘦,大批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了确定致病病原,研究团队对患病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确定了疑似病原,再通过对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毒(PRV)、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4种疑似病原进行PCR和RT-PCR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流行性腹泻(PED)是目前猪场面临的最主要难题之一。流行性腹泻不同于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它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发生了流行性腹泻,几乎一整窝仔猪都面临着淘汰的命运。现在猪场的流行性腹泻和蓝耳病有个共同点,都呈现地方性流行,很少有大暴发的出现。一、猪流行性腹泻难以控制的漏洞1.生物安全存在漏洞。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康复后,场内的PEDV会逐步得到净化,大部分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都是从外面传入到猪场而感染的,所以,控制猪流行性腹泻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安  相似文献   

9.
<正>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于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2006年我国部分省市猪群暴发高致病性蓝耳病,让猪场面临的蓝耳病问题变得更加不可端倪。目前,国内可以将蓝耳病控制得很好的猪场还是少数,不少猪场对该病形成了恐惧心理,"谈蓝色变"的局面一时无法打破。因此,本刊编辑部就猪病专家针对蓝耳病的一些答疑汇编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症(PRRS)又称为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该病,2006年我国部分省市猪群暴发蓝耳病并且大部分猪场同时继发了其它的各种疫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21,(5)
对2020—2021年上海市和江苏省的3家规模猪场发生的疑似猪蓝耳病病例进行诊断,经实验室检测、细菌培养检出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采取荧光PCR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蓝耳病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相关病毒,仅蓝耳病病毒(PRRSV)检出阳性,A、B、C 3个猪场PRRSV阳性率分别为80%(4/5)、60%(3/5)、40%(2/5)。经流行病学调查,3个猪场均未实施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结合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猪蓝耳病感染。由此说明在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对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等常发重要疫病开展针对性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高热病”暴发过程中的链球菌病因素及其有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热病"发病猪场的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均表明,在"高热病"暴发过程中,链球菌病的并发或继发存在重大影响。由于蓝耳病病毒感染对链球菌病的诱发和放大作用,造成部分"高热病"发病猪场对正常猪群作蓝耳病疫苗免疫预防或对"高热病"发病猪群作蓝耳病疫苗紧急免疫时发病和死亡急剧增加。当猪群存在链球菌感染或潜伏感染时,免疫蓝耳病疫苗存在导致链球菌病暴发的巨大风险。有效控制好链球菌病,是预防和控制"高热病"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蓝耳病问题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日养猪业》:蓝耳病在中国的流行情况越来越复杂,请问蓝耳病一般以何种流行态势存在于猪场? 高建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猪病组首席专家):蓝耳病在猪场一般以四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零星暴发,表现为猪场个别母猪出现虚弱,同时分娩的仔猪出现弱仔的情况,但不会引起周围的仔猪出现临床症状,对这样的猪群进行蓝耳病疫苗普免,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规模养猪场占养殖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其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机率日益加大,有的大中型养猪场即使免疫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也照样发生该病。究其原因和防控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1病因1.1外地引种本来规模养猪通过正规的防疫、消毒等措施是可以切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传播的,由于从外地多家猪场的引种,而且很多疾病都是隐性感染,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隔离,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暴发疾病的可能性加大。  相似文献   

15.
蓝耳病(PRRS)是目前对猪场经济影响最大的疾病,1989年分离到PRRS病毒后,越来越多地在世界更多的国家和猪场存在,且病毒扩展的速度也非常快.20世纪90年代初,业内认为蓝耳病阳性的猪场应该引进蓝耳病阳性的猪,但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蓝耳病的研究进展,这一观点已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6.
去冬今春以来,我市部分规模猪场相继暴发猪蓝耳病(PRRS)继发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经采取紧急综合措施,控制了病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离不开弱毒疫苗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我国发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简称蓝耳病)以来,养猪界对该病危害的认识迅速普及,但对于如何实施有效防控措施,特别是对蓝耳病弱毒疫苗防控效果及是否应该使用方面专家们众说纷纭,让养猪业人士无所适从。本文根据我们所掌握的国内外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技术的一些研究资料,介绍了养猪业发达国家对PRRS的控制办法,并对这些措施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阐述了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和不实行免疫的危害;探讨了蓝耳病弱毒疫苗发生副反应的原因和人们所担心的病毒重组与变异问题;列举了猪场如何正确使用蓝耳病疫苗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的措施和注意事项,希望对猪场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养猪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体养殖场的存栏量越来越多,同时,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以及行业内高素质人才占比越来越高,尤其是2018年非洲猪瘟进入中国以来,养猪企业在生物安全意识、生物安全硬件以及生物安全的执行标准上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虽然猪场生物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猪蓝耳病依然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在美国,猪蓝耳病病毒每年造成猪场损失大概在6.63亿美元;而在中国,猪蓝耳病暴发后带来的经济损失平摊到每头母猪身上为1 424.37元/头,可见猪蓝耳病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的防控思路,以期给各养殖企业在防控猪蓝耳病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鄂西北地区46家规模化猪场采集的1 480、1 535和1 599份血清分别进行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抗体达到强阳性的比率分别为87.0%、50.6%和77.5%;抗体弱阳性的比率分别为10.7%、17.8%和17.0%;抗体阴性的比率分别为2.0%、31.6%和5.5%。统计分析显示,猪瘟、蓝耳病和口蹄疫达到群体免疫合格的猪场数分别为38家(82.6%),16家(34.8%)和36家(78.2%)。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和猪口蹄疫免疫效果较好,但不同猪场免疫效果差异较大,猪蓝耳病免疫状况不容乐观,应规范3种疫苗免疫和抗体检测计划,尤其要加强蓝耳病的有效免疫程序制定,以实现本地区有效控制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等疫病。  相似文献   

20.
对江苏省淮安市 2 0 0 1年夏季猪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表明 :①疫情较为复杂 ,在本市至少存在 5种传染病 ,即 :蓝耳病、伪狂犬病、衣原体病、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据症状诊断可能还存在流感、链球菌病。其中猪附红细胞体病在该地区首次暴发。②调查的 3个猪场均存在蓝耳病。建议各猪场在制订免疫程序时应将蓝耳病列入免疫接种的范畴之内 ;有些疾病 (如伪狂犬病 ,蓝耳病 ,细小病毒病 ,乙型脑炎 )在症状上非常相似 ,建议规模猪场一旦发生疫情而难以控制时 ,应立即采血样送到有关单位检测 ,以便对因下药 ,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