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综述了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影响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因素 ,马铃薯试管苗快繁技术与培养条件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茎尖培养脱毒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离体茎尖生长点对几种培养因子的生长反应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 ,对培养条件和几种主要培养因子的生长反应十分敏感。以MS培养基为基本成分 ,与几种附加成分组配了 5种培养基 ,对马铃薯茎尖进行离体培养。结果发现 :光照、温度、湿度、激素、肌醇对茎尖的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赵飞  冯九海 《中国马铃薯》2004,18(4):245-246
马铃薯采用无性繁殖,容易被病毒侵染引起种性退化,马铃薯脱毒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它通过茎尖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能从根本上解决马铃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退化问题。近年来脱毒微型薯已被广泛应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所以对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山区马铃薯微型薯种薯的田间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脱毒马铃薯研究进展及推广现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正>1 前 言 在山东省,由于马铃薯生长正处于温度高、气候干旱的季节,所以植株病毒性退化速度非常快。退化严重时可引起减产80%。研究和实践证明,茎尖培养脱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马铃薯脱毒及速繁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生物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最早、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研究成果之一。脱毒技术研究及脱毒种薯的推广,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及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茎尖剥离脱毒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秀梅 《中国马铃薯》2005,19(4):226-227
我国是全球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马铃薯总面积的25%,但是单产水平却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平均产量为37500 kg·hm-2,我国的马铃薯平均产量仅为15000kg·hm-2。造成马铃薯产量低的原因有多种,但主要还是病害严重,其中病毒病是一个很严重的病害,致使某些品种严重退化甚至灭绝。现在几乎所有生产马铃薯的国家都在应用茎尖脱毒培养与快速繁殖相结合的技术,为生产上提供脱毒苗。脱毒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薯的质量。为此,从2000年秋季开始至今,本人进行了影响马铃薯茎尖剥离脱毒效果各种因素的系统试验研究,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东农303脱毒小薯扩繁的密度试验陈伊里,吕文河,秦昕,宋孝霞(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1前言由病毒引起的马铃薯退化严重地影响着马铃薯的生产。为生产无毒种毒,许多国家均采用了茎尖脱毒技术和先进的病毒检测手段。这是由于在被病毒感染植株的茎尖不含病...  相似文献   

7.
棉花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棉花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不受基因型的限制,因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结合可以开辟一条简便、高效、直接的遗传转化体系。棉花茎尖培养,前人已有报道,但他们大都采用的是1~3厘米长的幼芽,这样虽能形成植株,但不能进行遗传  相似文献   

8.
定西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谭伟军 《中国马铃薯》2009,23(5):306-307
<正>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是目前防治马铃薯病毒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此方法开展了无病毒马铃薯种薯生产,解决了马铃薯因病毒病造成优良性状退化而减产的问题,使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近几年我市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总结了一整套先进适用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育及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1 前 言 利用茎尖脱毒技术生产无病毒种薯,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马铃薯种薯生产上的一大贡献。我国从70年代就引进了该项技术,目前已在部分省市推广应用,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达30%-50%。现将马铃薯脱毒繁育及脱毒种薯的快繁技术介绍如下。2 通过茎尖培养和病毒检测获得脱毒苗 茎尖脱毒是利用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不均匀性和病毒愈靠近根、茎顶端愈少的原理,而切取很小的茎尖实现的。选健康整薯在室内催芽,芽经38℃热处理2周,无菌条件下切取0.2-0.3cm,带1-2个叶原基,将茎尖培养在 MS+6…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抗病毒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马铃薯抗病毒育种的意义马铃薯是世界上继小麦、玉米和水稻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1] 。其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的产量高于其它三种作物。又因其蛋白质富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因此 ,马铃薯的生产是相当重要的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可是 ,马铃薯种薯退化问题严重。现已明确造成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危害。据估计 ,每年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由病毒造成的减产至少为 2 0 % ,同时 ,病毒也影响马铃薯的质量[2 ,3] 。马铃薯茎尖脱毒可生产病毒含量很低的种薯 ,在严格的检测技术和程序化的繁种条件下 ,生产“无毒”种薯提供给大田生产[4 ] ,这在发达…  相似文献   

11.
培育健壮马铃薯试管苗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们在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试管苗繁殖过程中发现,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嫩黄与带有高浓度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及几种主要马铃薯病毒有关。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联夹心法检测筛选出无病毒的试管苗作为试材,排除类病毒和病毒侵染的干扰,以提高培养基中营养元素含量作为培养健壮试管苗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2倍MS液体培养处理的试管苗生长茁壮、浓绿,加速了干物质累积、使继代培养周期从3~4周缩短为2~3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试管苗繁殖过程中发现,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嫩黄与带有高浓度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及几种主要马铃薯病毒有关。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联夹心法检测筛选出无病毒的试管苗作为试材,排除类病毒和病毒侵染的干扰,以提高培养基中营养元素含量作为培养健壮试管苗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2倍MS液体培养处理的试管苗生长茁壮、浓绿,加速了干物质累积,使继代培养周期从3~4周缩短为2~3周。  相似文献   

13.
田芳 《中国马铃薯》2004,18(1):55-56
近几年,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普遍推广,使马铃薯退化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脱毒小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但减轻了许多病害,而且对提高品质、产量有一定效果。早大白马铃薯是我地区农民普遍认可的早熟品种,该品种品质好,白皮白肉。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抗早、耐瘠、产量高。可  相似文献   

14.
基因型与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0种马铃薯基因型进行茎尖诱导,研究基因型类型和不同激素配比对茎尖培养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茎尖苗诱导率差异明显,诱导率最高的达到了50%,最低的仅有4.2%,研究还发现,不同基因型对培养基的激素配比要求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正> 1 前言选择适宜的马铃薯茎尖培养的培养基是获得脱毒试管苗的关键。我国很多研究单位普遍应用MA培养基,也有用MS培养基的,都是采用固体形式;而加拿大许多研究单位都采用简化MS培养茎,一般都采用液体形式,利用滤纸为纸桥,支撑培养物。为了明确茎尖培养采用固体形式和液体形式哪一种培养基效果最好,故做此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茎尖成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6,(3):140-143
以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保存的种质资源和自选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茎尖剥离。通过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激素,研究其对马铃薯茎尖培养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ZT处理的成苗率没有添加6-BA处理的成苗率高,6-BA和GA3浓度为0.5 mg/L的处理成苗率高于其他处理。适宜进行茎尖剥离的激素配比为MS+0.5 mg/L 6-BA+0.01 mg/L NAA+0.5 mg/L GA3。  相似文献   

17.
<正> 1 引言从5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了脱毒品种,此后相继由许多科研单位用这种方法生产脱毒种薯,以解决种薯退化的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脱毒小薯播种是当前马铃薯生产的一项先进技术。脱毒小薯主要是用于原种生产,我院所处呼和浩特市气温较高,马铃薯病毒传播较快,不适应生产原种。我们选择在海拔1600米,7月份平均气温为18.3℃,昼夜温差较大的阴山丘陵后山冷凉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过程中黄化苗形成的问题,以马铃薯品种B01-31-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茎尖诱导培养基中NH4NO3,MgSO4.7H2O,CaCl2.2H2O和铁盐浓度改变对茎尖培养过程中黄化苗发生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证明:培养基中氮、镁、铁浓度的改变对黄化苗的预防有显著作用,当NH4NO3,MgSO4.7H2O和铁盐的浓度分别在1 600 mg·L-1、400 mg·L-1、83.4 mg·L-1时,黄化苗发生率最低;但以上各因素处理对茎尖诱导分化成苗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 前言我国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生产的脱毒马铃薯种薯(以下简称脱毒薯),已有效地解决了马铃薯病毒退化问题,使薯块产量有显著提高,一般增产达30%以上,高者成倍增长。鉴于光合作用是作物增产的生理基础,而叶片则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因此,本文试对脱毒薯和未脱毒薯的植株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方法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甘肃省主栽品种陇薯6号为材料,研究了茎尖大小及培养基中激素和活性炭对马铃薯茎尖培养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原基数为2的茎尖脱毒效果最好;MS培养基中加入0.5 mg·L~(-1)6-BA、0.1mg·L~(-1)GA_3和0.1 mg·L~(-1) NAA有助于陇薯6号茎尖分生组织分化;加入0.05%活性炭,茎尖成苗时间提前了13 d,成苗率增加了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