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板栗长到农历九月份栗苞开始咧咀时,即为果实成熟。但因地域、品种和用途不同,采收时间亦有差异。如以先尝鲜为目的,如生食、煮食、炒食或做板栗罐头,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可适当早采。若为暂贮外销或留作种用,必须在同一棵树上有30%以上的栗苞开裂,达到生理成熟度时,方可全株采收。  相似文献   

2.
<正>一、板栗的采收与处理1.板栗的采收:10月至11月上、中旬是板栗采收的黄金季节。若采收过早,果肉尚未成熟,栗果不耐贮藏。采收前先清理好栗树下杂草,在晴天上午摇动栗树,然后检拾落下的栗果及栗苞。用这种方法所得的栗果饱满充实,质量好,耐贮藏,外观及风味均属上乘,同时可避免用竹竿打苞时伤及枝条而影响来年产量。  相似文献   

3.
采收方法对板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张曰盈,姚玉章,王宪德,苏公明,石爱民(泰安市郊区林业局)童申和(泰安市农业开发办公室)赵之峰,陈学贵(山东省林业厅经济林站)长期以来,泰安地区采收板栗一直采用竹杆打栗苞法且不成熟就采收,不仅严重影响栗实产量和质量,而且...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速摄影的板栗果实振动脱落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板栗第一生产大国,但板栗的采收主要以人工采收为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机械振动采收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板栗的采收效率。为研究板栗振动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以及脱落特性,自制了果实振动脱落特性试验装置对板栗果实进行振动试验,利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了果实振动全过程,并通过PCC软件对图像进行了跟踪、捕捉和分析。结果表明:板栗果实脱落分离方式复杂多样,主要有果柄与果枝分离脱落,以及板栗从栗苞中分离脱落的方式;板栗果实在不同激振参数组合下形成的水平与垂直响应位移差异较大,对应的响应运动轨迹也较多;水平激振模式下振幅5 mm、频率22 Hz,与振幅10 mm、频率6~10 Hz,以及垂直振动模式下振幅15mm、频率6 Hz,这些组合激振形式均能将成熟度Ⅰ和Ⅱ的果实实现选择性采收,且激振时间设置为5~8 s较合适。此研究为理解板栗振动采收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科学采收板栗文/徐大斌采收板栗的时间和方法,不仅直接关系到板栗当年的产量、品质和贮藏性能,而且影响到板栗来年的产量及栗实害虫的发生程度。因此,科学采收板栗是实现板栗丰产的有效措施。一、依据成熟度,确定采收期。栗苞(又叫总苞、刺苞、栗蓬、球果)采收过早...  相似文献   

6.
盛产大板栗的镇安县结子乡栗湾村探索出在板栗采收后,先用磷化铝片对栗苞进行熏蒸,然后脱粒,进行沙藏或与黄豆混藏的方法,解决了板栗采收后的生虫和保鲜问题。  相似文献   

7.
■南方板栗贮藏保鲜新技术推广南方板栗产区,因颗粒大,含水量高,采收期气温高,湿度大,贮藏保鲜困难,腐烂率较高,严重者达7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湖南省板栗常年产量15万吨左右,尚有30%左右的幼林未进入结果盛期。预计到2000年总产量超过2万吨,按20%~30%的腐烂率和每吨5000元计,年损失高达2000~4000万元。板栗贮藏保鲜已成为湖南乃至南方板栗生产中最突出的矛盾。该成果研制出板栗复合保鲜剂并确定了适宜的使用时期、浓度与方法,该保鲜剂能够增强栗果自身活力,兼具杀菌、杀虫效果。研究了栗苞+保鲜剂贮藏方法,确定了栗苞最佳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8.
板栗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我国大宗出口的果品之一。但由于板栗具有含水量高、淀粉多、糖多、呼吸作用强的特性,在贮藏中怕湿、怕干、怕问、易变质,严重影响市场供应和外贸出口。在板栗的收贮方面,民间一些简便易行的经验值得借鉴。采收权票的采收直接影响贮藏,应在充分成熟时采收。未成熟提早采收的票子,呼吸强度大,含水量很高,组织柔软,极易腐烂。我省大部分板栗品种是在9月中旬至10月初成熟,也有少数在10月下旬成熟。此时成熟的板栗球苞开始转黄.上端逐渐开裂,能看到红色果皮。采收…  相似文献   

9.
<正> 1977年10月下旬(板栗采收半个月后),我们在五圣公社周家庄大队板栗实验园里的1株定植2年的栗树上,发现了1个刚刚成熟的栗棚(抽生枝上),栗苞内两粒果实,与早熟栗实一模一样。这一现象给予我们很大启示。为探索促进板票抽生二次枝的有效方法,1978年5月中旬,我们在朱田公社大罗卜湾大队定植2年的徐家一号雄花枝和发育枝上,剪截了80个枝条,共抽生二次枝119个,其中有22个  相似文献   

10.
板栗实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Dothiorella gregaria、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Trichothecium roseum。越冬的带菌枝条及栗苞为初侵染源。侵染期主要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病原菌可能通过外露柱头和幼嫩栗苞进行侵染,有潜伏侵染现象。发病期在栗实采收前后和贮藏期。栗实生长期使用药剂,防效可达76.9—80%,贮藏期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外销板栗贮藏保鲜技术要延长板栗保鲜期,应采取以下措施:(1)采收期。全树约有13总苞开裂时采收,不宜过早。采收时间应在连续几个晴天后进行。采收方法,一是拾自然成熟的落果,二是采摘坚果堆放,待总苞开裂后取出。(2)贮藏条件及贮藏方法。适宜温度0—1℃,...  相似文献   

12.
栗苞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栗苞蚜Moritziella castaneivora Miyazaki 1998年首次发现于松阳县赤寿乡黄山头。在该地1a发生13~15代,10月下旬—11月中旬以成虫和卵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危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的栗苞。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正>板栗为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ill)物,原产我国,分布很广,主产区在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宁国市属于皖南山区,经济林产业是宁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板栗占全市经济林总面积的23%,年产板栗约在2000t左右。板栗含糖量低,蛋白质占10%,脂肪8%,淀粉60%,板栗怕热、怕干、怕水、怕冻,不耐贮藏。宁国板栗的成熟季节在9~10,产栗户每年采收的板栗,部分及时销售,其余的需全部贮藏。在宁国一般采用砂藏法、带刺球果贮藏法、冷冻贮藏法、空调贮藏法、保鲜剂贮藏法。由于贮藏技术和方法不精,贮藏板栗普遍存在腐烂、褐变、发芽现象。1板栗贮藏存在的问题(1)未适时采收 栗农为追求短期经  相似文献   

14.
栗雪片象是商洛地区板栗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普遍蔓延于全区各县(市),危害率为25~45%,有的地方高达70%以上。主要为害栗苞,形成早期落苞,导致板栗产量下降,品质低劣,造成经济损失。 栗雪片象在商洛地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地栗苞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6月上旬陆续化蛹,蛹期25天左右。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上旬结束,羽化时间极不整  相似文献   

15.
饭菜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干果,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可以鲜食、炒食、煮食和制作各种点心。我国板栗具有甜、香、国的优点,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素有“中国甘栗”之称.但由于板栗周干果,不用贮藏,往往因采收处理、贮氨方法不当,导致果肉腐烂变质,一般损耗率达30%~40%,严重的高达50%以上。因此,了解板栗成熟期间的生理变化和造成腐烂变质的因素,有利采取有效的采收、贮藏、保鲜措施,对提高板栗贮藏期间的保存率,增加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l板凳成熟措间的生理变化板栗果实成熟采收后,在高体条件下,常发生呼吸跃变,采收后…  相似文献   

16.
影响板栗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是果实虫害。桃蛀螟、象鼻虫对板栗果实危害极大,它们在栗果成熟过程中及栗苞堆放期间,其幼虫咬伤果皮和果肉或在果内蛀食,从而引起病原菌的侵入,造成栗果霉烂。近两年。我们进行了板栗果实液膜保鲜贮藏技术研究,在试验、示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板栗采收和贮藏不当,将会引起栗果大量霉烂和腐烂,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做到科学采收和贮藏。一、适时采收。板栗的成熟期因品种不同而异。大部分品种在9月中、下旬成熟,早熟品种8月下旬成熟,晚熟品种在10月下旬成熟。  相似文献   

18.
以板栗为母本、锥栗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对杂交产生的种实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板栗和锥栗杂交后,其座果率降低,成熟期较父本锥栗有所提前;杂交栗苞形状偏向中性,栗苞质量、每苞坚果数显著高于锥栗,偏向母本,而苞刺长度、硬度及密度受父本影响较大;杂交坚果大小、质量显著大于父、母本,其中,两个杂交组合坚果质量分别为父、母本的1.81倍、1.23倍以上,坚果形状偏向母本,而坚果颜色、色泽受父本影响较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种实栗苞、坚果性状与母本较为接近,而与父本相距较远。  相似文献   

19.
板栗防病杀虫增产剂在低丘栗园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仪征低丘综合治疗与开发研究试验区栗园扩大应用江苏省林科院研制出的板栗防病杀虫增产剂的结果表明:喷施该药剂后一般促进板栗子房发育,使坐果率提高,落苞和病苞减少,单位面积栗苞数增加。使板栗出实率、栗苞出粒率和单粒重明显增加,使板栗栗实病粒率和虫蛀率明显减少,从而提高了板栗样实的质量等级。对不同栗园和不同板栗品种均有显著增产效果,单位面积产量增产达30.3%-92.2%,平均增加产值达1684.1-4367.2元/hm^2,投效比达1:11.2-1:29.1。  相似文献   

20.
板栗剪枝象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板栗剪枝象甲,又名锯枝虫、剪枝象鼻虫等。属鞘翘目,象鼻虫科。成虫专咬嫩果枝,造成栗苞大量落地。一头雌虫一生可咬掉栗苞39—54个,减收栗实0.26—1.96公斤。危害严重时,可减产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