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生收获前发芽烂果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产实践和试验发现,常规栽培花生收获前发芽烂果率一般在7%左右,最高可达30%,并且远果柄处种仁发芽烂果率高,近果柄处种仁发芽烂果率低。发芽烂果可直接导致花生品质下降,影响花生产量。1花生收获前发芽烂果的原因花生收获前发芽烂果是受光照、株际湿度、荚果...  相似文献   

2.
花生花粉(小孢子)发育及生活力鉴定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限制花生丰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花多不实,果多不饱”。在一般大田中,每棵花生开的花,其中有50%至70%能形成果针,即完成受精作用,但是结果实的只有20%至25%,饱果率只有15%左右。因此,花生开花多结果少,秕果多饱果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首先是与花生的两性细胞的发育、受精以及胚胎发育过程的一些现象有关。在这方面过去有一些研究,如Smith(1950、1956)曾观察了花生的大孢子发生及受精  相似文献   

3.
土壤地表强度和水位对花生果针以及荚果发育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当果针完全发育的时候,果针对地表的压力高达13巴,但是在模拟田间条件下,果针的压力只有上述压力的百分之三或四。在田间处理中,伸入果针区域内1.5厘米以上的果针百分率以及发育荚果的重量随着阻力的增加而减少。在个别情况下,土壤水位降低到15巴以下时,荚果增加比例的大小并不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前,限制花生丰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花多不实,果多不饱”。在一般大田中每棵花生开的花只有50%至70%能形成果针,即完成受精作用。但结果实的只有20—25%,饱果率仅15%左右。因此,花生开花多,果实少;秕果多,饱果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除与耕作制度、水、肥及管理措施有关外,主要与两性细胞的发育、受精以及胚胎发育有关。在这方面,Smith(1950,1956)曾观察了花生的大孢子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花生断根培土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在大田覆膜栽培条件下,设置了断根、培土、断根培土和不断根不培土4个处理,研究了断根培土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土、断根、断根培土均降低了花生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培土增加茎叶干物重,提高花生总果针数、入土果针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干物重。断根由于伤害作用使茎叶干物重、总果针数、入土果针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干物重短时间内均出现降低现象,但之后能够通过补偿甚至超补偿作用而显著提高。断根培土则集成断根与培土之优点,而显著提高花生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6.
花生从开始开花到大量果针入土为开花下针期。花生开花下针期的生育特点,一方面营养体迅速生长,另一方面大量开花、下针,营养体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生长,表现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这个期间的栽培管理,必须做到既要促进茎叶生长,又要适当控制生长不过旺,把促进和控制结合起来,为大量开花下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喷施黄腐酸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叶面喷施稀释1000倍的黄腐酸(FA)溶液可以增加花生的单株有效花果和单株根瘤数,使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果针提早入土,加快果针膨大,提高花生饱果率,增加荚果产是。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以苗期,始花期、下针期3次喷施黄腐酸效果最佳,其次为始花期和下针期2次喷施黄腐酸的处理,而只于苗期1次喷施黄腐酸的处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吴兰荣  陈静  苗华荣  张成松 《花生学报》2003,32(Z1):195-199
试验采用烘箱干燥不同类型花生种子,测定了在不同干燥温度及时间条件下,花生种子含水量及生活力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种子是比较耐高温的,一般均能够承受60℃的干燥温度,并保持了70%(干燥24h)以上的发芽率,水分含量最低可干燥到2%(24~48h)左右,已经达到了种子超干燥水平.烘箱干燥效果受大气湿度的影响,干燥、大气湿度低的天气比阴雨、大气湿度高的天气干燥效果一般相差1%左右.种子活力高时比种子活力低时更能耐受高温干燥.采用烘箱干燥花生种子可以作为超干贮藏的水分干燥手段.  相似文献   

9.
珍珠豆型花生脂肪酸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地栽培条件下,以海南小粒粉皮、海南小粒红皮和桂花36为试验材料,通过检测果针不同入土时间(10d、20d、30d、40d、50d、60d)籽仁脂肪酸含量,分析珍珠豆型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变化主要取决于油酸和亚油酸的变化,油酸、O/L值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均随籽仁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果针入土60d时,桂花36的油酸含量、O/L值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均同比最大,分别为51.14%、1.85、3.93;亚油酸含量最大值出现在果针入土30d的海南小粒红皮为36.04%,亚油酸最小值出现在果针入土60d时的桂花36为27.64%;其他六种脂肪酸中除了硬脂酸含量有所上升之外,棕榈酸、亚麻酸、花生酸、花生稀酸、山嵛酸基本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花生开花量很大,一般每株能开四百朵花,在特别条件下,栽培一株花生能开一千至一千八百朵花。开花数虽多,能够下针结成良好荚果的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其他百分之九十的花只能形成秕果或是伸长而未入地的子房柄,仅开花而不下针的占很大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果型花生品种及其种植方式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果型品种出苗整齐,出叶速度较快,荚果发育较早;大果型品种的苗壮,分枝数、果针数、荚果数和干物质积累多,产量较高,小果型品种产量较低。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的植株发育快,长势旺。覆膜花生的株高、分枝数、果针数、结荚数、荚果重、植株重、根瘤数以及叶面积等均明显高于露地花生,且覆膜栽培的花生产量也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其中大果型品种增产幅度较大,达44.0%,小果型品种增产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
国内报刊花生文摘(一)脱落酸对发育中花生胚萌发和贮藏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黄上志(中山大学生物系),傅家瑞植物生理学报。一1993,19(1).一31~37发育中的花生胚在无激素固体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时提前萌发,其发芽力随胚的成熟增加而提高,果针入土后40...  相似文献   

13.
旱地花生开花规律及有效花终止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旱地花生出苗后30d左右始花,花期60d。始花20d后进入盛花期,有70%~80%的花在始花至盛花期内开放。挂牌标记各期果针入土结实的结果表明:旱地花生有效花终止期为始花后30d,有效果针入土终止期在收获前60d。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豆科作物。在高产田中,珍珠豆花生品种开花的一般规律是:主茎长到8片真叶时见花开,10片叶花盛开,12片叶后花渐少,14片叶以后开的花多是无效花。 光照对花生开花授粉、下针结果的影响极大。光照充足利于开花授粉;果针形  相似文献   

15.
奥卡尼克生物菌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花生播种前沟施奥卡尼克生物菌肥(BGP),同时在开花下针期和饱果期叶面喷洒(PGA),可降低花生茎枝高度,增加单株结果数和饱果率,降低公斤果数,明显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花生荚果生长发育的适宜土壤紧实度,采用土柱栽培法,设置不同土壤容重处理,研究了不同土壤紧实度对花生荚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容重过高不利于花生整个生育期果针形成和入土、荚果膨大和干物质积累;容重过低虽相对有利于前期果针形成和入土、荚果膨大和干物质积累,但不利于中后期果针形成和入土,不利于小果的生长;土壤容重过高或过低均造成后期中大荚果数少、体积小和干物质积累少,且小果数量多。适宜的土壤容重(1.2~1.3g/cm~3)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有利于果针形成和入土、荚果膨大和干物质积累,后期中大荚果数多、体积大和干物质积累多,且小果数量少。  相似文献   

17.
硒肥施用时期对花生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方式,设置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硒肥试验。以不施用硒肥为空白对照(CK),研究硒肥不同施用时期对花生籽粒中硒元素含量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硒肥均能显著增加花生籽粒中硒元素的含量,且硒肥施用时期对花生籽粒含硒量提高顺序为结荚期始花下针期饱果期三个时期平均施入CK;不同时期施用硒肥对花生产量提高顺序为结荚期始花下针期饱果期CK三个时期平均施用。  相似文献   

18.
分层减量施肥对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青花7号花生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了分层减量施肥对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施肥和分层减量施肥均可提高花生LAI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营养器官、果针(子房柄)和荚果干物质积累,花生单株结果数、果质量和荚果产量显著提高。三层施肥效果优于二层施肥,施肥层次相同,随施肥量的减少花生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呈降低趋势。在机械化施肥条件下,分层减量施肥可作为实现花生减肥增效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麦套花生不同时间不同次数喷施多效唑均具有明显地增产作用,而且当花生进入盛花期后,植株高度达到35厘米时,喷得越早增产效果越明显。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控制了地上部旺长促进了荚果发育,提高了单株结果数,降低了公斤果数。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花生是一种开花多,结实少的作物,前人对造成开花多,结实少的原因作了不少的研究,这些研究着重于开花的先后,节位高低、气象条件等因素对有效花的效应。但是,对于在有效花期内受孕果针的成果机率,即在什么发育阶段决定其果/针比率及果/针比率的大小,受什么因素制约,还是很少见到报道。我们在多年的花生教学试验田的调查资料(见表1)中,可见到花生在有效花期内平均单株开花为38.4朵,受孕果针22条,针/花比率为0.59,如果这些受孕果针大部分能进一步发育成荚果,其产量是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