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晓倩  吕新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8):1465-1469
[目的]评价Mehlich3法(以下简称M3法)测定新疆棉区土壤速效有效磷、钾、铜、锌、锰等的可行性.[方法]用Mehlich3通用浸提剂测定新疆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养分,对目前较普遍适用于棉花土壤的浸提方法与M3法相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浸提棉花土壤有效态P、K、Cu、Zn、Mn含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 6、0.903 2、0.8446、0.785 6和0.977 6;M3浸提剂测得各元素有效态含量均高于常用浸提方法测得各元素有效态含量,其中有效Mn的相差是最大的,达3倍,而Zn的结果相差不大.[结论]对M3方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精密度测定后认为M3方法结合ICP测定精密度高,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采用适于研究石灰性土壤中锌形态的分组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研究锌在土壤中的动态及有效性。结果表明,水溶性锌施入土壤后,大部分(77%以上)迅速转化为碳酸盐结合态和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前者又向残渣态转化。种植玉米可促进碳酸盐结合态和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向残渣态转化;土壤各组分锌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相互依赖的平衡关系。本文同时对各种形态锌的有效性提出了某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浸提剂和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源硒加入土壤中得到硒污染土壤,6种有效硒的浸提剂NaHCO3、KH2PO4、K2SO4、EDTA、AB-DTPA和DTPA+TEA+CaCl2的最佳浸提时间和土液比进行了筛选,并通过盆栽试验对所选择的土壤有效硒浸提剂进行生物学校验,以找出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提取适宜的浸提剂及其浸提条件.结果表明,NaHCO3、KH2PO4、K2SO4、EDTA、AB-DTPA和DTPA+TEA+CaCl2 6种浸提剂有效硒浸提量都随着浸提土液比的减小而增大,且随浸提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其中NaHCO3和KH2PO4最佳土液比为1/15,振荡时间90min;K2SO4和AB-DTPA的最佳土液比为1/15,振荡时间60 min;EDTA和DTPA+TEA+CaCl2的最佳土液比则为1/20,振荡时间30min.6种浸提剂在各自最佳的提取条件下提取的土壤有效硒量与白菜地上部分硒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但土壤有效硒的提取量以DTPA+TEA+CaCl2及K2SO4最少,只占KH2PO4、AB-DTPA及EDTA提取量的14%~48%,故不适用于作为石灰性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剂.NaHCO3适用于土壤硒含量高于5 mg·kg-1的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提取.KH2PO4、AB-DTPA及EDTA 3种浸提剂既可提取土壤中水溶态硒,亦可提取部分的吸附态硒,提取硒数量较多,过程简单,重复性好,都可作为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提取的浸提剂.  相似文献   

4.
以采自北京、河北的14个石灰性土壤所进行的微钵栽培番茄所吸收的硼量作为参比标准,研究了曾用于土壤有效硼测定的7种浸提剂的测定值于参比项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沸水与沸0.01 mol·L~(-1) CaCl_2溶液浸出硼量基本相同;沸水硼、沸 CaCl_2-B、Morgan-B 和Mehlich 3-B 与番茄植株相对吸硼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4,0.783,0.764和0.77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这4种浸提剂浸出硼量均可作为表征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指数。稀 HCl、NH_4OAc-HOAc 和 DTPA 浸提剂则不适合于石灰性土壤有效硼的浸提。  相似文献   

5.
Mehlich3通用浸提剂测定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养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Mehlich3通用浸提剂测定了山西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养分,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Mehlich3法与常规法测定的土壤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其测定值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并拟定了石灰性土壤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Mehlich3通用浸提剂的分级标准,Mehlich3通用浸提剂适用于山西石灰性土壤P、K、Mg、Na、Cu、Zn、Fe、Mn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测定黑龙江省几种主要土壤全锌和有效锌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化学连续浸提法测定了土壤中7种形态锌;交换态锌(Ex-Zn)、碳酸盐结合态锌(CARB—Zn)(石灰性土壤)、有机质结合态锌(OM-Zn)、锰氧化物结合态锌(MnO-Zn)、无定形铁氧化物结合态锌(AFeO-Zn)、晶型铁氧化物结合态锌(CFeO-Zn)和残留态锌(RES-Zn)的含量。并通过各形态锌含量间相关分析和生物试验,验证土壤7种形态锌中以 OM-Zn,MnO-Zn 和 AFeO-Zn 有效性较高,而以 CFeO-Zn 和 RES-Zn 有效性低,Ex-Zn 和 MnO-Zn 分别与 OM—Zn 和AFeO-Zn 间存在着密切的动态依存关系。土壤中锰氧化物及无定形铁氧化物对土壤锌的有效化及土壤供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土壤属于石灰性土壤,该测定方法采用CaCl2浸提,最终显色体积为50 mL,结果表明:选用CaCl2为浸提剂,操作过程用药种类少,用药量小,操作简单,浸提完全。该方法相对偏差为5.0%、3.3%;比色读数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振荡浸提方法,研究了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与Fe Cl3复合浸提对Cd、Pb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测定了浸提前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和浸提液中常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柠檬酸(100 mmol·L-1)和Fe Cl3(20 mmol·L-1)复合浸提,对土壤中Cd、Pb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40.7%和20.9%,酒石酸(100 mmol·L-1)和Fe Cl3(20 mmol·L-1)复合浸提,对Cd、Pb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42.6%和16.5%,均高于相同浓度有机酸、Fe Cl3单独浸提的去除效率。有机酸-Fe Cl3对重金属的去除率随p H值升高而减少。液固质量比为5∶1、浸提时间为24 h、浸提3次比较适宜;有机酸-Fe Cl3对Cd的去除主要是交换态(77.3%~79.8%)和铁锰氧化态(86.7%~87.0%),有机结合态几乎没有变化;对Pb的去除主要是铁锰氧化态(70.0%~70.8%)和有机结合态(58.8%~66.0%),交换态显著增加至24.2%~24.5%,Cd、Pb碳酸盐结合态几乎消失,残渣态无变化。污染土壤中的Pb经过多次浸提,去除率可显著提高,连续3次浸提达到47.0%~48.2%。  相似文献   

9.
改良剂对Pb污染土壤中Pb形态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和土壤连续浸提-原子吸收法探讨了过磷酸钙、石灰、硫化钠对Pb污染土壤中Pb存在的6种化学形态(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对水溶态Pb修复的效果:硫化钠>石灰>过磷酸钙;对交换态Pb的修复效果:石灰>过磷酸钙>硫化钠;对碳酸盐结合态Pb修复效果:石灰>硫化钠>过磷酸钙;对铁锰氧化态Pb的修复效果:过磷酸钙>硫化钠>石灰;对有机结合态与残渣态Pb的修复效果:硫化钠>石灰>过磷酸钙.改良剂的施加可使土壤Pb的有效态含量降低、活性下降,抑制了Pb在土壤-植物体系的迁移,从而有利于植物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废弃铅锌冶炼企业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EDTA溶液对废弃铅锌冶炼企业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土壤进行土柱淋洗修复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不同淋洗速率和不同淋洗时间条件下,EDTA淋洗剂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并采用连续分级的方法研究淋洗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用EDTA溶液对表面积为350 cm2,高度为15 cm,重金属铜(Cu)、铅(Pb)、锌(Zn)含量分别为462.76、2 043、3 260 mg/kg的土壤进行淋洗修复,当淋洗剂浓度为0.01 mol/L、淋洗速率为1 mL/min、淋洗时间为24 h时,淋洗效果最佳,对Cu、Pb、Z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7.01%、47.5%、61.6%.(2)用EDTA溶液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淋洗,能有效去除土壤中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以及有机结合态重金属,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02%、60.9%、57.69%;而对残余态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不太明显.由于以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的重金属的移动能力及生物有效性都比较高,对环境危害大,EDTA淋洗可以有效去除这几种形态的重金属.因此,用EDTA溶液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土壤重金属的浸出规律,采用振荡浸提方法,研究了三聚磷酸钠(STPP)和乙二胺四乙酸钠(Na2EDTA)对土壤中Pb、Cd和Cu的浸出效果,重点考察混合液浓度、振荡时间、p H对土壤重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并比较浸提前后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Na2EDTA和STPP均能将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浸出,其中STPP的浸出能力较小;浸提剂浓度为5 mmol·L-1时,混合液对Pb、Cd和Cu的浸出率均高于同浓度的Na2EDTA、STPP单独浸提的浸出率;当浸提剂浓度大于10 mmol·L-1时,混合液对Pb、Cu的浸出率低于同浓度的Na2EDTA、STPP单独浸提的浸出率;混合浸提剂对重金属的浸出率随p H的升高有所降低,浓度为10 mmol·L-1、振动时间为2 h较为适宜;混合浸提剂主要浸出酸可交换态、还原态、氧化态的重金属,能较大程度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适用于酸性富硒土壤有效硒提取的方法,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天然富硒区采集了40份土壤样品进行水稻盆栽试验,采用连续浸提法和10种常用的单步浸提法对土壤硒形态和有效硒进行了提取、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浸提方法提取的有效硒含量与植物硒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建始县酸性富硒土壤中水溶态和交换态硒的含量较低,分别为0.12~46.0、0.58~197.35μg/kg;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等难以被植物利用的形态存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硒含量分别为0.01~0.34、0.05~0.88、0.04~2.72 mg/kg;在10种单一浸提剂中,0.5 mol/L NaHCO3和0.1 mol/L KH2PO4溶液对土壤有效硒的提取效率较高;在不同土壤硒形态中,交换态硒与植物硒的相关性最高(r=0.80,P<0.01),其余形态硒与植物硒含量的相关性均低于交换态硒。在单一浸提法中,0.1 mol/L KH2PO4溶液和0.5 mol/L NaHCO3溶液提...  相似文献   

13.
土壤中有效态镉、汞浸提剂和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不同浸提时间、土液比、浸提剂提取土壤中镉 (Cd)、汞 (Hg)量的影响 ,及各种条件下提取量与水稻吸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 ,选择在褐土上土液比 1∶5 ,浸提时间 6 0min ,1mol·L-1NH4 OAc浸提剂提取量表示土壤有效态Cd量较为合适 ;土液比 1∶10 ,浸提时间 30min ,1mol·L-1NH4 OAc浸提剂提取量表示土壤有效态Hg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酸性土壤有效砷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采用0.5mol·L-1NaHCO3(pH8.5),0.5mol·L-1NaH2PO4和0.1mol·L-1HCl等3种浸提剂,对福建省酸性水稻土和酸性菜地土壤有效砷的提取效果以及相关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浸提剂所提取的土壤有效砷与作物可食用部分砷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0.5mol·L-1NaH2PO4提取的有效砷与糙米和蔬菜地上部砷含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是0.628和0.824,是三者中最佳的浸提剂。对NaH2PO4的提取条件的研究表明,在15∶1的液土比条件下以250r·min-1的速度振荡120min是最佳的酸性土壤有效砷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温度、活性炭对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分光光度法在土壤有效磷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进一步完善了痕迹元素(以锌以例)的土壤环境化学形态分级提取方法与程序,重点将土壤环境中有机态进一步区分成松结有机态及紧结有机态。改进后的程序经三大类十九种土壤形态分级结果验证是可行的。pH9,5 0.1M Na_4P_2O_7是土壤松结有机态锌的有效提取剂,可将有机态中存在的二种对外界环境条件反应及有效锌贡献完全不同的结合状态分开。  相似文献   

17.
采用马义兵等修正的连续浸提分析方法研究了石灰性紫色土铁的形态组成及两种铁源的铁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石灰性紫色土中的欣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占全欣的97~98%,次为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其它形态均很少。施入石灰性紫色土中的Fe~(2+)主要向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YATE—Fe易以交换态存在,而FeSO_4中的Fe易以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存在,且施入的Fe~(2-)主要以残渣态和三二氧化物存在,两者合计占66.5~88.6%,表明Fe~(2-)施入石灰性紫色土易被氧化固定。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有效磷测定的常用方法是根据土壤的酸碱性用不同的浸提剂提取后,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操作繁琐,耗费时间,试剂量大,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中酸性土壤用氟化铵-盐酸浸提,中性、石灰性土壤用碳酸氢钠浸提剂浸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并对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磷进行稀释倍数试验。研究发现,将浸提液稀释2倍时,石灰性标准物质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不稀释时,待测样品盐分过高时容易堵塞进样系统,并对被测离子产生干扰作用。对酸性土壤,以及中性、石灰性土壤(浸提后稀释2倍)进行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试验,结果显示,酸性土壤方法检出限为0.18mg·kg~(-1)、精密度(RSD)4.5%,相对误差(RE)7.0%,中性、石灰性土壤方法检出限为0.15mg·kg~(-1),精密度(RSD)5.0%,相对误差(RE)4.5%,满足DD2005-03对大批量土壤样品中有效磷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平原小麦吸收镉与土壤可浸提镉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土壤重金属镉浸提量与小麦吸收镉量关系是评价浸提方法以及土壤中镉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为了给黄淮海平原小麦产区土壤镉污染评价提供科技支撑。分别采用0.43 mol·L~(-1)HNO_3、0.1 mol·L~(-1)HCl、0.05 mol·L~(-1)EDTA浸提土壤镉的方法对黄淮海平原11个不同地点大田土壤样品和24个小麦植株样品进行了测定,并对3种不同浸提剂浸提的土壤有效态镉量间的相互关系,及土壤浸提镉含量与小麦镉含量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浸提剂浸提的土壤Cd含量、全量间的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3种浸提剂的Cd浸提率为58.7%(0.43 mol·L~(-1)HNO_3)53.2%(0.05 mol·L~(-1)EDTA)25.9%(0.1 mol·L~(-1)HCl),不同浸提剂浸提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小麦植株Cd含量的相关性顺序为r=0.74(0.05 mol·L~(-1)EDTA)r=0.64(0.43 mol·L~(-1)HNO_3)r=0.49(0.1 mol·L~(-1)HCl);在pH为7.71~8.59和土壤全Cd含量范围为0.107~0.212 mg·kg~(-1)条件下,以EDTA浸提的土壤Cd含量及土壤Cd全量结合土壤pH值建立的方程可以较好地预测小麦籽粒Cd含量;经推算,EDTA浸提的土壤Cd和土壤Cd全量的安全临界值可分别为0.671 mg·kg~(-1)和1.02 mg·kg~(-1)。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辅助剂在土壤重金属浸提过程中对单一螯合剂的提升效果,通过振荡浸提法分别研究了叶酸(FA)和蛋氨酸(Met)作为辅助剂提升柠檬酸(CA)、柠檬酸铵(AC)和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对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的去除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单一螯合剂浸提相比,FA或Met的加入可显著提高螯合剂对重金属的去除率(P0.05)。在酸性条件下,FA对CA去除土壤Cd和Zn的提升率最高,分别可达10.45%和12.08%,对AC去除Pb的提升率最高,达19.65%;Met对PBTCA去除土壤Cd、Pb和Zn的最大提升率分别为0.22%、8.60%和7.09%。复合浸提剂对土壤Cd、Pb和Zn的去除率随时间增加先上升然后趋于平稳。当混合浸提液pH为4、浸提时间为120 min时,3种重金属的去除率最高可达61.98%、76.57%和49.20%。复合浸提通过显著降低酸溶态、可还原态和部分可氧化态的重金属(P0.05),实现高效修复。研究表明,FA和Met可辅助改进螯合剂的浸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