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北京市森林资源固定样地调查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当前北京市林业发展形势及需求,针对现有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不足,提出建立北京市森林固定样地调查体系,以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本文从固定样地抽样及布设、样地调查内容、数据应用等方面做出阐述,全面介绍了北京市森林固定样地调查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基于固定样地的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8年杭州市开展了以固定样地为基础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为将所辖县(市、区)的小班数据更新到2008年度,以建德市为例,提出了以小班档案台帐更新、补充调查、复位调查和模型推算更新为监测手段的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方法,同时探讨了基于固定样地的小班蓄积量动态模型研建技术。  相似文献   

3.
《林业资源管理》2017,(1):75-81
为实现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年度监测,准确把握森林资源的消长动态,研究探讨了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标准化和归一化的技术方法和路线,对以省为单位的最新两期或多期(1999—2015年)森林资源清查地面样地数据进行标准化和时间归一化,获取目标年度的森林资源样地和样木数据,建立了全国范围的2005,2012和2014年3个年度样地和样木数据库,为我国森林资源数据分析、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估算等多项工作提供有效地面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临沂市1075块林业固定样地的定期监测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临沂市森林资源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市场经济等人为因素是影响临沂市森林资源特别是产业商品林资源动态演变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前,以省为总体,设置若干固定样地来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办法,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利用遥感技术,改进现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可以编制森林资源分布图,实现对森林面积和地类变化的动态监测;建立各森林类型的数量化多元回归模型,实现对森林蓄积量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前,以省为总体,设置苦干固定样地来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办法,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利用遥感技术,改进现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可以编制森林资源分布图,实现对森林面积和地类变化的动态监测;建立各森林类型的数量化多元回归模型,实现对森林蓄积量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7.
固定样地是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最基本的抽样单元,通过对所有固定样地多期的调查监测,最终得出各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所以固定样地的准确复位便成为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核心工作。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依靠人工设置一些固定样地标志,以保持样地位置的固定,并保证样地在以后的调查监测工作中不再发生位置和形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对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对重庆市现有森林资源监测抽样体系进行了优化探索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校验样地产出森林面积、固定样地产出森林蓄积的方法是可靠的,抽样精度完全能满足国家技术规定要求,如果单纯产出省级层面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不进行第二次分解,各省样地个数还可以适当减少,比如重庆:校验样地可减少3/4,只要1 268个校验样地即可,其抽样精度可以达到95%以上;固定样地可减少1/2,只要2 566个固定样地,其抽样精度可以达到90%以上;2)校验样地大小500 m×500 m是比较合适的,重庆市森林面积估测变动系数从500 m开始往上减小速度逐渐平缓,趋于稳定,抽样结果精度均达到了95%以上,完全符合国家对森林面积的抽样精度要求;3)校验样地和固定位置应该长期固定,年度监测之间的数据变化才有可比性;4)对省级数据如何分解到区县的方法上不可“一刀切”,具体到每个区县是采用抽样调查、小班区划还是联合估计的方法,应根据各区县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和数量大小,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科学可行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为目的。该文分析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在调查内容、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调查成果可信度、成果时效性、固定样地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70年代起,我国各省(台湾、西藏除外)相继建立起省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简称“连清”),嗣后每隔5年复查一次。目前全国已布设了26万个固定样地,平均每个县约有100个固定样地。近20年来,该体系每5年提供一次全国和省的森林资源数据,但由于技术问题,现在还不能提供各省、地、县的森林资源数据。如能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建立将起到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贝叶斯联合估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自70年代起,我国各省(台湾,西藏除外)相继建立起省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简称“连清”),嗣后每隔5年复查一次,目前全国已布设了26万个固定样地,平均每个县约有100个固定样地,近20年来,该体系每5年提供一次全国和省的森林资源数据,但由于技术问题,现在还不能提供各省,地,县的森林资源数据,如能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建立将起到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贝叶斯联合估计是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为单位,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要监测对象,每五年进行一次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制度。清查成果对准确评  相似文献   

13.
简介了江山市林业局采用森林资源档案更新和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固定样地复查统计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研究取得的成果;阐述了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解决了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微观落实无精度,宏观控制不落实”的难题;实现了林业部“树木要建档,每年要出数”的要求,真正做到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计有4213个固定样地(其中639个今年增设),复位3532个,复位率98.8%;应复位样木20386株,复位20016株,复位率98.2%;检查样地482个(占全省样地总数的11.44%),合格459个,合格率95.2%;部级检查样地53个,合格率90.6%。调查质量自评为优。这是林业部统一部署、技术力量以我院为主而开展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及动态监测试生产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援助我国“建立国家森林资源监测体系”项目试点工作在江西省开展我国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建立于1977年,已在各省(区、市)建立了约20多万个固定样地,且大部分样地已经过2—3次复查,为国家森林资源宏观决策和林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和资料。林...  相似文献   

16.
地面固定样地是大区域尺度范围内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基本抽样调查单元。地面固定样地对林分的预估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区域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从样地类型、空间排列方式、样地尺度大小出发,在1 hm2大样地中采用随机抽样法,通过抽样精度验证在不同类型林分中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最优样地类型。结果表明:1)在不同类型林分中开展蓄积量监测的最优样地面积尺度大小不一,在布设地面固定样地时,应当根据林分起源、龄组的不同,确定样地面积、间距;2)在样地面积相同情况下,单一圆形样地抽样监测精度略高于单一方形样地,群团样地的蓄积抽样监测精度明显高于单一样地,四点圆形群团样地抽样监测精度略高于方阵式群团样地。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前言我国为连续森林资源清查设置了大量的省级和局级的固定样地,它们对大区域的森林资源估测,检查和控制森林经理复查数据,监测森林资源消长的动态变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人们忽视了这些数据的另一特  相似文献   

18.
采取固定样地是实现森林资源清查信息连续可比、动态评价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固定样地设置是影响森林资源调查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分析了方形固定样地产生误差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措施,为提高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准确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全省森林资源现状和消长变化动态,山东省开展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本次清查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第四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获得1991年底的森林资源现状数据;设置资源清查样地的固定标志,确定固定样木完善全省森林资源连清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BC省森林生长与收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长模拟系统预测森林生长与收获、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反映森林面积动态,是BC省森林资源清查的重要特点,从而决定了生长收获调查的地位和作用。预测模型根据生长收获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的调查数据建立。本文概述了BC省固定样地的测定技术与特点,重点介绍了森林生长收获预测方法,包括预测单元的确定、立地质量评价、可兼容生长模拟系统及其主要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