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采用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和园土按不同比例配制盆栽培养土,探讨其对鸡冠花生长的影响,以寻找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作为花卉栽培基质的最佳用量。研究得出,适当比例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的添加可明显促进鸡冠花植株的生长,加强其观赏品质,但过量添加也可明显抑制其生长。本试验条件下,处理2(园土∶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3∶1)是鸡冠花的最优基质,可在鸡冠花栽培上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园林废弃物堆肥作油松容器苗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为探究园林废弃物堆肥是否可作为油松容器苗育苗基质,替代草炭等其他栽培基质,设置了一系列的温室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比例(0%~50%)园林废弃物堆肥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园林废弃物堆肥添加比例≤40%时,成苗率达到84.6%以上,且苗木合格率均达到生产标准;而当堆肥添加比例≤20%时,油松容器苗的出苗率、苗木合格率与对照处理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基质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园林废弃物堆肥部分替代东北泥炭—珍珠岩混合基质中的东北泥炭,分析了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对栓皮栎容器苗基质及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堆肥降低了基质密度,改善了基质酸碱环境,提高了全氮含量,同时也造成了EC值的偏高;在高堆肥配比下,出苗率显著降低,但也能达到80%的生产指标;堆肥配比≤25%时,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及根生物量等指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且栓皮栎容器苗的茎根比有所降低。该试验条件下,栓皮栎容器苗基质的最佳比例配比为东北泥炭55%、珍珠岩20%、园林废弃物堆肥25%。  相似文献   

4.
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配制的基质对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产品配制草花基质的可行性,以泥炭、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和椰糠为原料配制出4种草花基质,研究这些基质对鸡冠花和一串红生长的影响。对株高、冠幅、花朵数和花序长度这4个生长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有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产品的基质能够促进鸡冠花和一串红的生长及提高品质,说明用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产品部分代替泥炭来配制草花基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大花荣耀木Tibouchina granulosa栽培技术、筛选适宜其生长的栽培基质,以园林废弃物堆肥、椰糠、蛭石等材料均匀混配9种基质,以园林废弃物堆肥∶黄泥=6∶4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大花荣耀木株高、冠幅、茎粗、SPAD、分枝数、生物量、根系形态等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9种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出现明显变化,pH降低0.1~1.3个单位,容重降低0.4~0.7 g/cm3,有机质含量增加3.4~38.9 g/kg、总孔隙度增加4.2%~16.4%以及通气度增加2.5%~15.2%,并有效促进了大花荣耀木的生长。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T8(园林废弃物堆肥∶黄泥∶椰糠∶珍珠岩∶蛭石=4∶1∶2∶1∶2)为大花荣耀木较优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6.
选用黄泥、黄泥︰泥炭=5︰2、黄泥︰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5︰2、黄泥︰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泥炭=5︰1︰1等4种基质,研究其对宫粉紫荆袋苗生长的影响。综合分析植株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氮含量3个指标,结果表明:以黄泥︰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泥炭=5︰1︰1配制的基质对宫粉紫荆生长有最好的效果,其次是以黄泥︰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5︰2配制的基质,说明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是园林苗木基质的优良组成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园林废弃物堆肥代替泥炭是否可用做容器育苗的栽培基质,选取河北省夏花树木紫薇为研究对象,将草炭、珍珠岩、园林废弃物堆肥以不同配比混合组成7种基质配方,对不同配方基质物理性质:基质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及持水孔隙;化学性质:pH、EC、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及有效磷;苗木的形态指标:苗高、地径以及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薇苗木在各基质配比中均符合花灌木容器苗标准。基质持水孔隙和总孔隙度随堆肥比例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质的其他理化性质随堆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堆肥量≤20%时,苗木的株高在生长前期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在生长后期对苗木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各个生长时期苗木地径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堆肥比例为20%时,茎生物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因此,本试验的最优基质配比为泥炭55%,珍珠岩25%,园林废弃物堆肥20%。  相似文献   

8.
探讨油松容器育苗中,用园林废弃物堆肥代替泥炭的可行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油松容器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比例的园林废弃物堆肥施肥量对油松容器苗出苗率和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炭、珍珠岩和园林废弃物堆肥三种原料组成的混合基质中,保持珍珠岩20%比例不变,当园林废弃物堆肥施肥比例低于40%时,油松苗能够达到出圃标准;而当园林废弃物堆肥比例≤20%时,油松苗的各形态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苗木质量较高。当采用园林废弃物堆肥代替草炭时,建议园林废弃物比例不高于40%。  相似文献   

9.
针对部分城市绿地土壤偏酸的问题,研究选用生石灰、磷矿粉、园林废弃物堆肥、生物炭4种改良材料,分别设置3个梯度(40、80、160 g·kg~(-1))的添加量,开展室内土培试验。通过监测土壤pH值、EC值、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研究4种改良材料对偏酸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4种材料对酸性土壤的pH值均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在相同剂量下,提升效果依次为:生石灰磷矿粉园林废弃物堆肥生物炭,且改良效果均可以维持170 d以上。4种材料在改善土壤pH值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其中生石灰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能同时有效提升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高添加量的生石灰甚至会降低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立体绿化采用轻型基质能够减少一定的荷载,基质持水性良好则有利于植物生长和降低管养成本。配制 5 种立体绿化轻型基质,通过蓄水盆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基质对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生长的影响;在获得最优基质配方的基础上,研究了 AX、ZK、HS、QK、MH 保水剂对基质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并以广州市南方都市报南都楼和生活楼楼顶立体绿化为例,探讨轻型基质应用技术。结果表明:供试 5 种基质对垂盆草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以园林废弃物堆肥、泥炭土、陶粒按照体积比4 ∶ 3 ∶ 3 混匀配制的轻型基质栽培效果最优,最快 120 d 达到 100% 覆盖,且叶绿素含量高和肉质化程度均高于其它处理。从添加保水剂处理来看,添加 ZK 的基质初始含水率较 CK 处理高出 14.67%,第 12天时含水率仍维持在 62.90%,保水效果较优。此外,将研究获得的轻型基质应用在广州市南方都市报南都楼和生活楼楼顶绿化中,佛甲草(Sedum lineare)、金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 ‘Variegata’)、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等植物表现出良好的长势。  相似文献   

11.
以引种的9种多年生地被植物为材料,通过对其在华北高寒区自然生长条件下的越冬性与生长形态观测,以及人工低温胁迫下根系抗寒生理指标变化与株体生长恢复的实证研究表明,0~-18℃处理温段,9种地被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18~-36℃处理温段,桔梗、金娃娃萱草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仍保持上升而后再下降,而玉簪、荷兰菊、百合则呈持续下降趋势。结合越冬性与低温胁迫下株体恢复生长状况认为,9种地被植物在华北高寒区常年环境下均可越冬,其抗寒能力依次为:桔梗>金娃娃萱草>大花萱草>单瓣芍药>重瓣芍药>八宝景天>玉簪>荷兰菊>百合。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I,C)法首次定量分析了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鲜花瓣中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Cya—nidin3,5-di-O-glucoside,Cy3G5G)、天竺葵色素3,5一二葡萄糖苷(Pelargonidin3,5-di—O-glucoside,Pg3GSG)、花青素3-半乳糖苷(Cyanidin3-O—galactoside,Cy3Ga)、花青素3-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y 3G)、芍药色素3一葡萄糖苷(Peonidin3-O-glucoside,Pn3G)、飞燕草素(Delphinidin,Dp)、花青素(Cyanldin,Cy)、芍药色素(Pconidin,Pn)和锦葵色素(Malvidin,Mv)等9种色素。其中Cy3Ga、Cy3G、Dp和色素19(保留时间13.975min)是木瓜鲜花瓣中4种重要色素,其相对含量均超过检测到色素总合量的10%,分别占检测到色素总含量的17.43%、16.63%、10.27%和23.67%,鲜叶片中买际含量分别为0.3mg/g、0.314mg/g、0.12mg/g和0.427mg/g。其它23种色素的结构和含量需要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试验设7个处理、1个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用量对金花茶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每株施芭田顺水复肥250g 的单株平均新梢抽梢数为72.33枝、平均新梢长为16.57cm ,比对照高分别为73.58%、31.20%;每株施天脊复合肥250 g的单株平均新梢抽梢数为55.33枝、平均新梢长为14.50cm ,比对照高分别为32.78%、14.80%;每株施芭田顺水复肥150g+天脊复合肥150g的单株平均新梢抽梢数为56.67枝、平均新梢长为14.70cm ,比对照高分别为36.00%、16.39%;每株施芭田顺水复肥150g +湖兴尿素50g 的单株平均新梢抽梢数为67.00枝、平均抽梢长为15.73cm ,比对照高分别为60.79%、24.54%。施肥植株的叶绿素平均值为0.620~0.707mg/g ,而对照组的平均值为0.587mg/g ,施肥的植株叶片浓绿,枝叶繁茂,叶绿素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其平均值高于对照的5.62%~20.44%。  相似文献   

14.
2016年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车寮村杨梅园以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林为试验材料,在了解当地东魁杨梅的栽培情况及对林下土壤养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复合肥、菌肥、磷肥、菌肥+磷肥4种土壤养分补偿试验,分析0~20、20 ~ 40 cm土层对不同土壤养分补偿方式的响应.结果 表明:在pH值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科学施肥模式,缓解园林绿地土壤肥力的退化,以油松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园林废弃物、化肥和腐熟鸡粪对园林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pH,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电导率(EC值)变化不显著.以穴施腐熟鸡粪效果最佳,在0~30cm土层中,穴施鸡粪...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阔叶混交林等5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状况的比较,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层表土呈酸性,石砾含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4.0%、1.11 g/cm3、58.01%、37.73%和20.28%;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分别为296.02,442.95,321.38 g/kg;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5.99-8.20 cmol(+)/kg,电导率为57.87-97.44,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1.88 g/kg、105.20 mg/kg、0.19 g/kg、2.22 mg/kg和130.53 mg/kg。(2)土壤孔隙度、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小持水量、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全磷、速效磷在不同林分类型间差异不显著,但土壤容重、石砾含量、最大持水量、土壤pH值、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在不同林分类型间差异显著。马尾松林的石砾含量与针阔混交林、毛竹林、阔叶混交林有显著差异(p=0.003,p=0.009,p=0.01),全氮与针阔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5),碱解氮与针阔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8),速效钾与阔叶混交林差异显著(p=0.012);毛竹林pH值和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6,p=0.030,p=0.035)。(3)从土壤理化性状来看,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的土壤质量和肥力要比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好。  相似文献   

17.
采集了常见制浆材(桉木、相思木及杨木)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测定了样品的基本密度、综纤维素、木质素和苯醇抽出物含量,用人为控制水分的方法测定了样品的水分含量。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分别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LASSO算法、支持向量机法(SVR)和人工神经网络法(BP-ANN)建立基本密度、水分含量、综纤维素、木质素和苯醇抽出物含量的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独立验证,结果显示:LASSO算法建立的基本密度和综纤维素模型性能最优,其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006 3 g/cm~3和0.49%,绝对偏差(AD)范围分别为-0.008 8~0.009 6 g/cm~3和-0.85%~0.87%;PLS建立的水分含量模型及苯醇抽出物模型最优,RMSEP值分别为1.21%和0.24%,AD范围分别为-1.99%~2.03%和-0.35%~0.38%;SVR建立的木质素模型最优,RMSEP值为0.43%,AD范围为-0.76%~0.74%,均满足制浆造纸工业中对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河北省临城县南沟村铁尾矿砂废弃迹地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复垦措施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以及铁尾矿砂废弃地治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壤土与尾矿沙混合填充深度1 m的1号地苹果幼树长势良好,其干径、基径、主枝粗等均极显著大于采用壤土填充深度仅50 cm的2号地,差值分别达到0.74 cm、0.52 cm、0.52 cm;1号地苹果幼树根系活力显著高于2号地;1号地土壤孔隙度大于2号地,全N、全P、速效K含量以21~30 cm土层最高,分别为0.128%、0.23%、0.135 mg/g,有效Fe含量以0~10 cm土层最高,为0.027 mg/g;2号地全N、全P、速效K含量以11~20 cm土层最高,分别为0.135%、0.16 g/kg、0.11 mg/g,有效Fe含量以0~10 cm土层最高,为0.013 mg/g。  相似文献   

19.
The average stump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of pine was 1464 g/m2; 4% as fine roots (Ø<1 mm), 18% small roots (Ø=1–10 mm), 49% large roots (Ø>10 mm), and 29% stumps), which comprised 35% of the total biomass in the Scots pine stands. The average root length of pine was 728 m/m2: 71 % of this length was fine roots, 29% was small roots, and less than 1 % was large roots. Most of the fine pine roots (80%) were in the 0–10 cm peat layer. The root biomass of the field layer was 548 g/m2, which comprised 47 % of the total field layer biomas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root systems were: high below‐ground/above‐ground ratios, rather low amounts of root biomass, shallow rooting, and relatively thin roots. Hummocks tended to have less roots in the 0–10 cm layer and more roots in the 10–20 cm layer than the hollows.  相似文献   

20.
以花叶玉簪‘France’,‘So Sweet’2个品种嫩芽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培养基MS+2.0 mg/L 6-BA+1.0 mg/L NAA诱导不定芽萌发较为适宜;在培养基MS+3.0 mg/L 6-BA+1.0 mg/L NAA上进行不定芽增殖,诱导效果最好,增殖系数分别达3.5和3.4,且植株生长健壮。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1 g/L活性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