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2—2014年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嫁接育苗时,采用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作捆绑材料,捆绑后再结合封土和摸泥糊的方法,对黄连木育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地膜捆绑后加封土、黑色地膜捆绑后加抹泥糊和直接用黑色地膜捆绑这3个处理之间的成活率及苗木生长量没有差异。但是,这3个处理数据与用白色地膜捆绑处理数据在成活率上存在着极端显著性差异,苗木在高生长上差异显著,径粗生长上差异极端显著。该研究为更进一步提高黄连木嫁接育苗成活率及生长量和加快黄连木良种苗木快速扩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麻栎嫁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立地条件、不同优树穗条对麻栎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麻栎在苗圃地嫁接,劈接成活率达64.9%,平均高生长达183 cm,极显著优于切接与插皮接,分别提高34.7%、20.5%和22.0%、17.3%.劈接、切接和插皮接以优5、超优4及优19穗条的成活率最高,分别为78.9%、59.6%和57.9%;其高生长以优15、超优4和优3最为显著,分别为186 cm、171 cm和169 cm;切接地径生长以优6和超优4最好,平均为1.86 cm和1.71 cm.山地嫁接,劈接成活率较高,为40.3%,对地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平均为2.98 cm,较切接、插皮接分别提高12.5%和25.2%.  相似文献   

3.
采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红琊山林场25年生优良母树上的枝条作接穗,以1年生麻栎实生苗作砧木,选择插皮接、切接、腹接、T字形芽接和劈接等5种常规方法,进行麻栎嫁接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对麻栎嫁接成活率、苗高及地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对麻栎嫁接成活率、苗高及地径均具有显著影响。切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0%;其次是劈接法,达到85%;其它3种方法的较低,其中腹接的为70%,插皮接的为65%,T字形芽接的为60%。不同嫁接方法各处理苗木高和地径大小依次为切接劈接=腹接T字形芽接=插皮接。  相似文献   

4.
张清 《绿色科技》2014,(4):107-109
以油茶闽43#优良无性系为试材,在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油茶芽苗砧胚茎劈接和切接两种嫁接方法对油茶苗木田间繁育成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是影响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嫁接方法对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苗木高度和地径存在不同的影响,其中对成活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苗木高度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时地径的影响则不显著;用油茶芽苗砧胚茎切接技术繁育油茶优良无性系苗木的平均成活率、苗高和地径比用油茶芽苗砧胚茎劈接技术繁育的油茶苗分别提高8.0%、19.0%和10.1%,且嫁接口愈合好,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用酸枣仁播种育苗,出苗率达95%以上,比酸枣核层积处理播种出苗率提高19%,当年地径全部达到嫁接粗度(0.75 cm以上)。第2年对嫁接时期、接穗处理、嫁接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4月份用蜡封接穗进行劈接或插皮接效果均好,成活率高达97.2%,平均苗高156 cm,平均地径1.45 cm。  相似文献   

6.
对金花茶嫁接试验设6个处理,重复4次。分析结果表明:从嫁接成活率看,以芽劈接、芽根接2种方法的平均成活率较高、达90%以上,苗芽接的平均成活率次之、成活率为80.33%;从抽梢率来看,以苗芽接的嫁接方法平均抽梢率最高、达81.20%;从抽梢长度分析,以苗切接、苗芽接、苗劈接3种嫁接方法的平均抽梢长度较佳,分别为17.87cm、18.54cm、18.27cm,这主要是采用2年生的小苗作砧木,其根系发达,嫁接成活后能迅速生长;从成本、效益、培育苗木数量与质量综合分析,金花茶的嫁接育苗宜采用芽劈接、芽根接2种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皇冠梨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丁字形芽接、嵌芽接、单芽切接、劈接和腹接)对苗木成活率、生长量、芽体发育、出圃等级和嫁接口愈合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腹接的嫁接成活率、苗木高度、粗度、整形带内饱满芽数量和出圃时1级苗所占比例均最高,分别为93%、114cm、0.92cm、15.8个和70%。除此之外,嫁接口愈合率也较高,为91%,在生产中可推广这一嫁接技术来提高皇冠梨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8.
酸枣仁直播培育枣苗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酸枣仁育苗播种出苗率达95%以上,比酸枣核层积处理播种出苗率提高19%,当年地径全部达到嫁接粗度。第2年采用正交设计分别用不同的嫁接时期、接穗处理、嫁接方法对嫁接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月份用蜡封接穗进行劈接效果最佳,成活率高达97.2%,平均苗高156cm,地径1.45cm。  相似文献   

9.
为了快速繁育黄连木良种苗木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对黄连木育苗出苗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嫁接时间进行枝接和山区造林时间对黄连木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育苗采用沙藏春播出苗率高,枝接繁育苗木以4月10日成活率最高,可达86.7%,良种苗木适宜造林时间为3月20日。  相似文献   

10.
香榧大砧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径3~5cm的实生榧树大苗为砧木、"细榧"等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部位、嫁接时间、嫁接高度、大砧地径大小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主枝劈接和主干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100%和87.67%,接穗成活率分别为95.17%和83.33%,达到10%以上的显著水平,平均抽梢个数无差异,但主干劈接的新梢平均生长量43.18cm、高于主枝劈接的37.22cm;主干劈接时间上,嫁接成活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梢生长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减小;主干劈接的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新梢长度越低、新梢越长;砧木地径大小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但地径越大、新梢越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黄连木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的生长速度,对黄连木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塑料营养袋苗和塑料营养钵苗的苗高分别为43.6 cm和26.8 cm,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6%和97%;适当深栽 覆草的造林成活率达100%;容器苗苗龄对造林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只影响当年生长量,以百日以上苗龄生长量最高,可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木犀科白蜡属与丁香属之间进行白蜡树与紫丁香的高杆劈接试验,平均嫁接成活率为88.8%,最高达96.4%,嫁接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通过生长指标与接口径级的方差分析,表明这些指标是白蜡树高接紫丁香的关键因素;各生长指标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苗高123.10 cm,地径3.75 cm,接口粗度2.43 cm以上的白蜡树是质量最佳的砧木,且当年紫丁香的分枝量可以增加到4.7条,达到市场对嫁接苗树形饱满度的要求;紫丁香的树冠分枝量与白蜡树的接口粗度和地径之间存在幂函数Yi=A+XBi的回归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11和0.925,相关性显著,可靠性高达0.999.旨在为白蜡和紫丁香的推广拓展了更大的分布空间。  相似文献   

13.
油茶轻基质育苗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茶苗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以芽苗砧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轻基质和苗圃土为栽培基质,分别对其苗木嫁接成活率、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及根系各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评价油茶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的苗木生长效果和质量。结果表明: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平均嫁接成活率为89.6%,苗高32.5 cm,地径3.57 mm,根系总长度310.29 cm,根系直径1.33 mm,根冠比0.69,造林成活率达92.5%。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木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苗圃土培育的苗木,尤其在根系的各项指标上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五个油茶良种嫁接苗苗期生长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1~6月在建水县李浩寨油茶苗圃基地对云南省已认定的5个油茶良种(云油茶3号、4号、9号、13号、14号)进行了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5个油茶良种嫁接苗成活率达84.7%,苗木生长健壮,半年生平均苗高12.1 cm,平均地径0.38 cm;5个油茶良种在嫁接成活率、苗木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数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云油茶9号、云油茶14号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油茶不同无性系嫁接育苗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M43、M48和M60为接穗,普通油茶芽苗为砧木,进行嫁接育苗;采用随机区组调查法对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育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成苗率的差异不明显,苗高、地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径比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无性系嫁接苗成活率和成苗率分别为82.1%~84.9%和75.2%~79.8%,苗高和地径分别为9.62~11.67 cm和0.31~0.36 cm。。  相似文献   

16.
对油茶接穗木质化程度和砧木与嫁接苗成活率及其生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刚木质化、半木质化、全木质化3个试验处理对嫁接苗成活率、抽梢率、高生长、地径差异极显著,接穗刚木质化处理成活率94.67%、抽梢率92.00%、高生长6.19cm效果较好;②砧木采用胚芽和胚根嫁接对嫁接苗成活率、抽梢率、生长势差异显著,胚芽...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连续3 a利用DBOL保水剂对黄连木裸根苗造林及幼林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黄连木裸根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0.5%~14.5%;(2)黄连木幼林高生长量增加41.3 cm~53.0 cm,地径生长量增加1.83 mm~2.05 mm;(3)黄连木幼树提早15 d左右萌动,延迟10 d左右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几种育苗基质对油茶芽砧苗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根系等生长指标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在4个基质配比中,1 a生芽砧嫁接苗以油茶轻基质容器苗保存率、树高和地径表现为最大,分别为82.2%,32.1 cm和0.31cm;苗木根系以2 a生大田裸根苗主根为最长,为13.3 cm,根茎比最大,为0.50,适宜油茶造林后后期生长。因此培育1 a生油茶苗以油茶轻基质为最佳选择,培育2 a生苗应该选择大田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