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叶面施肥给杉木苗期生长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同品种杉木苗,随机分为两组,特多收组喷施1.000g/l~(-1);叶面肥组喷施0.167g/l~(-1)叶面肥,分析比较两组喷施效果。结果:3个月后,叶面肥处理组和特多收处理组同清水处理组相比较,杉木苗的高度、干重、Ⅰ级苗比例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组地径差异明显(P0.05)。结论:特多收叶面肥处理后,杉木苗的苗高、地径、干重、Ⅰ级苗比例分别增长6.15%、5.41%、39.51%、7.34%,效果较喷施宝叶面肥明显较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叶面肥种类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na)苗期生长质量的影响,对马尾松苗分别喷施质量浓度为1g.L-1的特多收和0.125 g·L-1喷施宝叶面肥,结果表明:2种叶面肥处理3个月后马尾松苗高、地径、根系生长以及苗木质量较清水处理均有所提高,特多收叶面肥处理各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清水处理(P<0.05),特多收叶面肥处理较喷施宝叶面肥处理的苗高、地径、主根长、须根数、总须根长、鲜质量和Ⅰ级苗比例分别增加0.7%、3.1%、17.6%、29.5%、21.4%、1.6%和1.5%,施肥效果优于喷施宝(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配比N、P、K叶面肥对文冠果种苗生长的影响,为有效提高种苗生长量,优化文冠果育苗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文冠果35 d生种苗为试材,利用3因素(N、P、K)4水平(0、1.5、3、4.5 g·L~(-1)的N肥;0、0.9、1.8、2.7 g·L~(-1)的P肥;0、0.7、1.4、2.1 g·L~(-1)的K肥)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出包括CK共计11个叶面肥配比组合,分别在5月18日、6月18日和7月17日分3次对种苗喷施不同组合的叶面肥,并采用差异比较、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促进文冠果种苗生长的最佳叶面肥配比组合。【结果】种苗的生长呈现先快后慢的生长趋势,其生长周期由快速生长期(5月20日—6月29日)、放缓生长期(6月29日—7月28日)、缓慢生长期(7月28日—8月28日)和停止生长期(8月28日—10月25日)组成。在7月17日前,喷施3次11个不同叶面肥处理,10个处理种苗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根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高于CK(1-N0P0K0)。其中,6-N2P2K2的苗高、苗高总生长量、地径、地径总生长量、根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88.03 cm、68.52 cm、0.869 cm、0.665 cm、6.18 g和12.48 mg·L~(-1)。此外,9-N2P2K1和5-N2P1K2对促进种苗苗高生长效果显著;3-N1P2K2和5-N2P1K2对促进种苗地径生长效果显著;3-N1P2K2对促进种苗根部生长效果同样显著。经方差分析显示,11个处理种苗的苗高总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 0.01)、地径总生长量和根干质量差异显著(P 0.05)。种苗苗高、地径和根干质量两两之间相关性呈现极显著差异(R 0.9,P 0.01)。【结论】分别在5月18日、6月18日和7月17日各喷施1次浓度为3.0、1.8、1.4 g·L~(-1)的N、P、K叶面肥(6-N2P2K2)能有效促进种苗生长和叶绿素合成,种苗生长量达到最高,此配比组合对促进种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金蒲桃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以及增殖、生根、炼苗移栽试验,以建立金蒲桃组培快繁体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蒲桃带芽茎段最佳消毒处理为75%酒精浸泡1 min,再用0. 1%Hg Cl2液浸泡20 min;较适宜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 0 mg·L~(-1)+NAA 0. 5 mg·L~(-1)+白糖30 g·L~(-1)+卡拉胶5. 8 g·L~(-1),诱导率达90. 78%;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 6 mg·L~(-1)+NAA 0. 3 mg·L~(-1)+IBA 0. 1 mg·L~(-1)+核黄素1 g·L~(-1)+白糖30 g·L~(-1)+卡拉胶5. 8 g·L~(-1),继代增殖系数达3. 58倍。根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IBA 0. 6 mg·L~(-1)+ABT 0. 2 mg·L~(-1)+白糖30 g·L~(-1)+卡拉胶5. 8 g·L~(-1)+活性炭0. 2 g·L~(-1),生根率可达94. 5%。以V(泥炭土)∶V(发酵杉木树皮)=3∶1为移栽基质,平均移栽成活率达92. 0%。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毛竹和杉木叶功能性状变化规律,探索毛竹林扩展过程中毛竹和杉木叶片的适应特性和生存对策,为毛竹林合理调控与生态经营提供依据。【方法】沿毛竹向杉木林扩展方向设置3个10 m×50 m调查样带,每一样带平均划分为10个5 m×10 m样方,在每个样方内选取不同年龄的标准毛竹和杉木,选取叶片测定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及叶片中碳(C)、氮(N)、磷(P)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结果】1)毛竹与杉木比叶面积(除Ⅰ度竹)与毛竹比例呈负相关关系,干物质含量与毛竹比例呈正相关关系。Ⅰ、Ⅱ、Ⅲ和Ⅳ度平均比面积分别为291、215、207、213 m~2·kg~(-1),平均干物质含量分别为0.38、0.40、0.42、0.42 g·g~(-1),均显著高于杉木(115 m2·kg~(-1)与0.34 g·g~(-1),P0.05)。2)Ⅰ度竹和Ⅳ度竹叶片N、P含量随着毛竹比例增加呈增加的趋势,Ⅱ、Ⅲ度竹和杉木叶片N、P含量呈降低的趋势。Ⅰ、Ⅱ、Ⅲ和Ⅳ度竹平均叶碳含量分别为46.5%、46.1%、45.5%和46.0%,氮含量分别为27.6、22.3、21.7和20.8 g·kg~(-1),磷含量分别为1.6、1.4、1.2和1.2 g·kg~(-1)。其中,毛竹叶氮、磷含量显著高于杉木(分别为13.6和1.0 g·kg~(-1))。3)毛竹SLA,LDMC与叶C、N、P含量,C∶N,N∶P等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毛竹叶片具有比杉木叶片更高的SLA和叶N、P含量,且其向杉木扩展过程中,不同年龄毛竹的SLA,LDMC与叶C、N、P含量及C∶N,N∶P等叶功能性状采取的适应策略不同,具有互补效应,能够比杉木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制定甘肃枸杞(Lycium bararum L.)种苗分级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平均值±标准差法,对影响枸杞1年生硬枝扦插苗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根量和地径为分级质量指标,I级苗:根数8,地径9mm;Ⅱ级苗:根数3~8条,地径4~9mm;Ⅲ级苗:根数3条,地径4mm。在定植第50天时,I级苗、Ⅱ级苗和Ⅲ级苗的成活率分别为95.38%、92.84%和84.44%,I级苗与Ⅱ级苗成活率差异不明显,与Ⅲ级苗差异显著(P0.05);枝条初期生长量分别为45.38cm、35.04cm和16.76cm,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一个生长季节后,I级苗、Ⅱ级苗和Ⅲ级苗的地径粗度分别为20.66cm、15.58cm和12.18cm,株高分别为125.87cm、93.67cm和67.67cm,冠幅直径分别为126.83cm、97.33cm和79.50cm,干果产量分别为68.59g/株、46.69g/株和17.11g/株,处理间四项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本研究提出的枸杞种苗分级标准符合生产实际,对枸杞种苗生产和销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丹泠 《绿色科技》2023,(13):228-231+242
2022年选用3种不同规格基质袋,相同基质培育杉木扦插容器苗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规格基质袋对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9 cm×10 cm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容器苗生长表现最优,其苗高、地径均值分别为30.3 cm、4.2 mm,苗高依次为4.5 cm×10 cm和4.5 cm×8 cm规格基质袋,苗高均值分别为22.8和17.3 cm,地径依次为4.5cm×8 cm和4.5cm×10 cm规格基质袋,地径均值分别为3.2和3.0mm; 9cm×10cm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容器苗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和总干重最重,其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和总干重均值分别为4.8、1.2和5.9 g,茎叶干重依次为4.5cm×10 cm和4.5cm×8 cm规格基质袋,茎叶干重均值分别为2.9和2.7 g,根部干重依次为4.5cm×8 cm和4.5cm×10 cm规格基质袋,根部干重均值分别为0.9和0.7 g, 4.5cm×10 cm和4.5cm×8 cm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容器苗总干重相同;不同规格基质袋杉木扦插苗质量指数QI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经粉碎、发酵腐熟及消毒处理后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废菌糠替代泥炭作为闽楠Phoebe bournei容器苗育苗基质材料,设计4种不同废菌糠添加比例的育苗基质,测定其理化性质及育苗效果。结果表明,4种基质配方容重为0.45~0.62 g·cm~(-3),孔隙比为0.40~0.63,p H值为微酸性或中性,全N在25.76~27.71 g·kg~(-1),全P在4.25~4.83 g·kg~(-1),全K在5.41~6.38 g·kg~(-1),速效K在83.23~92.66 mg·kg~(-1),适合植物生长。2013年5月使用不同配比的基质培育闽楠容器苗,同年11月测定苗高、地径、根系总量、主根长度、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结果显示均有差异但不显著,表现最好的是F3处理(废菌糠50%+腐殖土37.5%+谷壳10%+控释肥0.5%+有机肥2%)。  相似文献   

9.
Cu、Zn制剂对油橄榄容器苗生长和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针对油橄榄容器苗存在主根较为粗大、须根极少、根系盘绕等现象开展化学制剂控根试验,找出适宜油橄榄容器苗的化学控根试剂,从而解决根系畸形导致的油橄榄苗木质量差等问题。[方法]采用4种不同浓度的CuSO_4制剂及ZnSO_4制剂对油橄榄2年生容器苗进行控根试验,测定苗高、地径及地上部、下部生物量,通过根系扫描仪分析根系生长特点,探讨各项生长指标以及生理指标对控根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20 g·L~(-1)和60 g·L~(-1)的Cu制剂可提高容器苗的地上部分生长量;60 g·L~(-1)和200 g·L~(-1)的Cu制剂可显著增加生物量的积累。(2)200 g·L~(-1)的Cu制剂对苗木新根着生效果最为显著;120 g·L~(-1)的Cu制剂对根系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不同ZnSO_4控根制剂处理对苗木侧根的各指标产生抑制作用。(3)枝条生长量与侧根长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地径、枝条生长量与侧根表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120 g·L~(-1)的Cu制剂处理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Cu制剂浓度为20 g·L~(-1)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结论]试验发现质量浓度为120 g·L~(-1)和200g·L~(-1)CuSO_4制剂控根效果良好,可运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0.
于2021年,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对杉木人工林(1代)皆伐后更新的32年生的杉荷混交林和杉木纯林(2代)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2年生的8杉2荷人工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20.1 m、胸径25.8 cm、单株立木材积0.4727 m3,林分蓄积量425.43 m3·hm-2,达到杉木最适宜区Ⅰ级立地速生丰产林大径材生长量指标;比前茬相同林龄的杉木纯林平均树高(20.5 m)、平均胸径(26.1 cm)和单株立木材积(0.4923 m3),分别减少2.0%、1.1%和4.0%,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比连栽杉木(2代)纯林平均树高(18.0 m)、平均胸径(23.6 cm)、单株立木材积(0.3628 m3)和林分蓄积量(392.89 m3·hm-2),分别增加11.7%、9.3%、30.3%和8.3%,二者间差异达极显著;杉木大径木占51.7%,比杉木纯林(2代)增加17.0%。表明杉木皆伐更新杉荷混交林有利于杉木大径材培育,...  相似文献   

11.
利用ABT2号生根粉和NAA,研究不同叶面处理方式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处理方式不同,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涂刷侧枝的处理方式对苗木生长量有促进作用,而喷洒处理方式则有抑制作用。涂刷侧枝时,ABT2号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41.1 cm、0.46 c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5%;NAA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7.4 cm、0.51 c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16%。喷洒时,ABT2号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3.6 cm、0.41 cm,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7%;NAA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1.4 cm、0.43 cm,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1%、2%。  相似文献   

12.
2019年3月,在浙江省温岭市采用1年生和2年生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实生苗造林,幼苗分别为地径2 cm带土球及营养钵苗、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和全冠苗,于2019年10月测定苗木的高度、地径,分析不同试验处理(苗木规格、苗木类型、截干方式、施肥处理)对红豆树当年生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华仲11号’杜仲苗期生长规律的影响情况,为杜仲树势调控和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仲11号’杜仲1年生平茬苗为研究材料,在其叶面分别喷施浓度依次为200、400、600 mg·L-1的三碘苯甲酸、缩节胺和多效唑,比较不同处理对‘华仲11号’杜仲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情况,并用Logistic模型拟合‘华仲11号’杜仲在不同处理下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曲线方程,分析各方程生长极值(k)、速生期始期(t_1)、速生期结束期(t_2)、速生期(t_2-t_1)及速生点(t_0)等参数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联程度。【结果】不同处理下‘华仲11号’的苗高为104.73~159.14 cm,地径为12.31~16.31 m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浓度为400 mg·L-1的多效唑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的抑制作用均最显著,该处理的苗高和地径与对照相比分别低34.19%和24.52%。各处理下‘华仲11号’杜仲苗高生长曲线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93~0.998,地径生长曲线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94~0.999。各处理下‘华仲11号’杜仲苗高的速生期始期(t1H)与速生点(t0H)、速生期结束期(t2H)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97和0.435;苗高生长极值(k_H)和苗高的速生期结束期(t2H)、速生点(t0H)之间也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34和0.447。【结论】浓度为400 mg·L-1的多效唑处理对‘华仲11号’杜仲苗高和地径生长的抑制效果均最好;各处理均可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期生长规律;可采用苗高指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磷钾配施对半年生海芒果盆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促进苗高和地径生长的较优施肥配比为N0.7 g.盆-1、P2O50 g.盆-1、K2O 0.7 g.盆-1,苗高达到84.60 cm,比对照提高了58%,地径达到1.42 cm,比对照增加了5%;提高海芒果苗木根、茎、叶干质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较优施肥配比分别为N0.7 g.盆-1、P2O50.7g.盆-1、K2O 0 g.盆-1,其中根干质量较对照增加了66%,茎干质量较对照增加了124%,叶干质量较对照增加了103%,叶绿素含量最高达4.08 mg.g-1,比对照增加了86%;影响海芒果苗木净光合速率的较优施肥配比为N1.4g.盆-1、P2O50.35 g.盆-1、K2O0 g.盆-1,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0.81μmol.m-2.s-1,较同时刻对照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了2.44μmol.m-2.s-1。  相似文献   

15.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半年生桢楠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8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是10 cm×14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6.
杨春生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80-82,100
采用苦槠裸根苗、容器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与桂花、杉木、木荷进行混交造林试验,连续2 a的观测结果表明:苦槠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比裸根苗高;Ⅰ级地苦槠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比Ⅱ、Ⅲ级地高。说明营建苦槠人工林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采用容器苗造林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对20个杉木不同家系的苗木进行磷素营养要求试验,1年生苗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家系苗木对磷素营养反应敏感,2g磷处理使苗高、地径分别增益3.7%—96.5%、7.4%—61.1%,4g磷处理使苗高、地径分别增益2.1%—83.1%、3.7%—57.9%,杉木苗期需要磷素营养。三明38、三明67、三明48、三明58四个家系生长比较理想,在0g磷处理下,1年生平均苗高13.0—15.99cm,平均地径0.23—0.27cm,这4个家系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力,20个家系间对磷素营养要求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文章测量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4个品系树高、地径、冠幅、高径比和最大净光合作用速率,比较了不同品系苗木在造林2 a后的存活与生长表现.结果表明,GLS-1和YL-061的保存率较高,依次为GLS-4和YL-020;杉木苗品系之间的生长表现、光合能力与保存率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为GLS-1苗木生长最好,YL-061次之,YL-020和GLS-4生长相近且低于前两个品系;各品系之间的高径比没有显著差异.造林2 a的初步结果表明,GLS-1和YL-061可以作为附近区域杉木人工林造林的候选品种.  相似文献   

19.
根外追肥对南方红豆杉一年生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延群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95-96,101
对南方红豆杉1年生实生苗进行根外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根外追肥对苗木的高、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后平均高达26~30 cm,地径为0.42~0.52 cm,而对照则分别为22.9 cm,地径0.36 cm,这表明根外追肥能促进红豆杉速生丰产,而且可以缓解红豆杉苗6~7月间的生长暂停状态。不同肥料对苗木高、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呈显著差异,其中大肥王、复合肥对苗高、地径的增长效果较大,其苗高分别比对照增加72.88%、108.50%,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92.3%、76.9%。在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培育生产上可推广应用复合肥进行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